(籣谷点评:加色那段话的含金量非常高,也就是我之前宣扬的耳朵背后的音场,在一些录音特别好的唱片里,音场的泛音可以充满整个空间,造成耳朵后面也有细节的错觉,有点不可思议,当然系统要过关)
空間空間.....實際上我也知道空間的重要性,也聽過許多好空間,不同的空間的確會有不同的聽感,事實上空間也應算為器材之一。
系統,尤其是大系統,訊號經過這麼長的傳輸,先不提訊號loss,最大問題是要解決沾染線材的特性,搞到選用線材在大系統搭配上變得很重要。
這次到將軍大聆聽系統主要就是想聽這個空間帶來的聽感,聲音怎麼經過空間處理過後到達耳朵,是怎麼樣的聽感,畢竟有獨立空間、有能力處理空間的人,作法都 大同小異,所以....計較的事是什麼呢? 注意...重點是 '''比較難做到的是空間適當的比例''',簡單來說就是長、寬、高的比例。
另一個就是更難處理的問題,就是音色,大系統通常'''音色'''很難過關,倒是音場很容易過關,就是線材的問題。
獨立空間需要什麼基本要素
1. 隔音要做好
大家心理上都因為很多的因素,不敢將音量調大,強迫自己適應小音量.....這嚴重影響聽音樂的心情
2. 材質施工
堅固的材質是必須的,音量動態一大起來,這裡振那裡振,你說煩不煩
3. 喇叭、器材、聆聽位
空間要怎麼設計,要先確定這三個要素的位置,再來做出適當的空間處理(包括器材擺放在什麼上面)
4. 正確或接近正確的比例
這跟喇叭尺寸運算空間數據有相當大的關係
5. 獨立獨立......不准任何人有事沒事進來試聽室......
有了基本概念,那這個空間要難聽也難,尤其摒除了心理因素後(1、2),才能專心的聽音樂....不讓任何東西在聆聽過程中干擾自己。
提到上面這些......就是因為在將軍大家中,將這五條做到了淋漓盡致.......在這裡長期聽音樂,真是享受,完全是屬於音響燒友的空間,三兩個認真的燒友在這裡討論音響,真是過癮。
上班中,所以先寫到這裡.....心得待續
繼續......
之前小葉照的照片並沒有表現出將軍大空間的''大'',實際上比我想像的還大。
很特別的聽感,有一張唱片(這需要將軍大補充),動態特別大,音浪居然可以前到後,又從後掃到前,前後經過身體居然可以很清晰的'''聽'''到聲音從後 面推回來,不只是音浪從後到前,而是'''聽'''到低音從後到前........我知道細節出盡是會有點反向的聽感(環繞感),我基本上我只在超過4百 萬的音響器材上才能聽得到這種反向音場(是完全測試過正向的系統,而且很多套系統),普通音響所說的定位的聽感到了這個層次可能都要完全推翻,通常都是 中、中高、高音的包圍感(造成反向聽感的原因),這套系統居然能表達出低頻的細節到這個程度........通常有量跟線條的低頻就算很厲害了,這時我只 能說''捷克,這太神奇了'',這時完全反映出依照'''喇叭'''設計做出的空間處理是多麼的神奇..........擁有超級音響的人還''''故意 ''''把聲音調回原本概念的音場聽感,我只能說可惜了。
這套系統果然是動態無敵......跟將軍大另一興趣 ' 超跑 ' 一樣,將軍大可能已經習慣了超跑鼓動引擎震撼人心的低頻,所以這部分有點重鹹,這個程度的低頻居然還不能滿足需求,還希望再加強.......當 然,Rockport的設計讓將軍還能再進一步玩,而且將軍大已經有想法,這部分就待未來將軍大自己說明了。
將軍大對器材擺放更是要求,我們通常使用高級線材,都會屈就價格所以盡可能越短越好,就算是大系統,因為高級線材一公尺動乍數十萬,怎麼可能隨便拉,不過 在這裡,將軍大為了器材擺放在使用上便利、正確........除電源線外,訊號線都是好幾公尺在拉的........而且大部分都是 Transparent旗艦..........所以我才會提到線材的重要性,不是傳輸能力,而是僻性,不過在這裡,我聽到了全頻段平衡的、渾厚的音色, 高音衝上去,低頻串下去的.......絲毫沒有不夠氣的感覺,以前我也覺得我的系統不錯了,現在回家聽,總覺得差了一口氣,音色上喜好因人而異,但通過 這個長的線材,而且絲毫沒有奇怪的tone調,讓我開始對Transparent有興趣了。
總之這是一趟讓我獲益良多的行程....感謝將軍大給我這個機會拜訪,期待下次再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