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李斯特与塔索转载编写自网络
前面谈到歌德。李斯特为纪念歌德诞生一百周年而创作了一部著名的作品,就是交响诗《塔索》,是由歌德的同名戏剧《塔索》的配乐序曲发展而成的。
塔索(1544~1595),是意大利著名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晚期的代表。出身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大学时期学法律,非常热爱古典文化和哲学。先受阿里奥斯托影响,用浪漫情调写骑士业绩的长诗。继又作为宫廷诗人写牧歌剧。代表作是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塔索的一生非常坎坷,后来他的健康出了问题。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叙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中,基督教士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对穆斯林的胜利,解放了圣城耶路撒冷。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婉转的爱情与超现实的魔幻情节交织在一起。作品最具艺术魅力之处在于对感性与责任、爱情与宗教的剧烈碰撞的描写。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作于 1565 年至 1575 年间, 1579 年出版,1580 年出版经诗人修订的文本。这部长诗共计二十歌,以 11 世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题材。故事发生在战争最后一年的春天。戈弗雷•布永被推选为十字军统帅,率兵东征小亚细亚,围困回教徒据守的耶路撒冷。以阿拉丁为首领的回教徒战士,英勇奋战,使十字军进攻受阻。巫女阿尔米达施展魔法,把坦克雷德等一批十字军将领拘禁在一座城堡里。另一名十字军骁将里纳尔多又被美丽的阿尔米达迷惑,陶醉于她在“幸运岛”上营造的安乐窝里,乐不思归。十字军的供给因气候大旱遇到严重困难,而他们作战最有力的武器攻城机被敌人放火烧毁,回教徒巫师伊斯梅诺更对森林巧试魔法,使十字军无法砍伐树木以制造攻城机。陷入困境的布永,在神明的支持下,破除魔法,里纳尔多又迷途知返,众将士浴血奋战,终于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的英雄,虽然个个都是铁骨铮铮,把信仰和民族利益看得重于泰山,不惜为之赴汤蹈火,捐躯沙场;但他们身上都带着颇浓厚的伤感和忧郁,把献身当作追求的光荣和归属,把死亡当作高尚的解脱,流露出悲哀的情调。长诗中各个人物向往的爱情,都历经曲折坎坷,也几乎都是有情人难成眷属,染上了悲剧的色彩。这些都体现了长期陷于精神苦闷的塔索内心世界的矛盾,体现了他由艰辛的命运遭际和辛酸的人生历程而形成的忧伤和悲观的气质。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这些富有魅力的描写,闪耀着文艺复兴的最后的光辉,反映了塔索思想上、创作上的深刻矛盾;同时,它又是作为一部生动地展现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尖锐的政治、社会、文化矛盾,披露人文主义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危机的伟大作品,而载入文学史册。
诗歌节选:
繁露、哭泣和眼泪……--------------------------------
我看到黑沉沉的夜幕里
以及星星苍白的脸上,
尽是繁露、哭泣和眼泪,
它们究竟来自何方?
为什么那皎洁的月亮
在青草的怀里撒下了
一抹晶莹清澈的星光?
为什么听到习习的清风,
在昏暗的空中一直吹拂到天亮,
仿佛它有难言的哀伤,
莫非这是你离别的象征,
我生命中的生命?
钱鸿嘉 译
交响诗《塔索》是李斯特所作十三首交响诗的第二首,原是为歌德的戏剧《托尔夸托•塔索》写的序曲,作于1849年。同年将序曲修订,成为交响诗,以后又屡经修改,直至1854年定稿。 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的副题是“哀愁与胜利”,他道出了交响诗的中心思想,即通过“哀愁”(塔索生前的悲惨生活)和“胜利”(塔索死后得到的荣誉)的对照,歌颂创造力量的伟大和正义事业的永垂不朽。
海丁克指挥李斯特交响诗,
纪念海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