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10天后,冯德莱恩态度变了,她对中国人民的崇敬,不像是装的
排头聚焦
前段时间,访华回国的马克龙提出“欧洲战略自主”构想,在欧盟内部引发激烈讨论,但作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一直没表态。她既没更新社交媒体,也没发表讲话,沉默了整整10天。
沉默打破了,露出的却是尴尬
这10天,我认为冯德莱恩是在思考,她在想自己这么多年接受美国的“洗脑宣传”,为什么和访华期间亲眼见到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异。这也导致她在欧洲议会发表访华后首次讲话时,态度出现了极大的改变。
当天,冯德莱恩直言,中国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的勤劳智慧,让她充满了崇敬。欧盟和中国的关系“太重要”,欧盟必须加强对中国的理解与尊重,还要根据现实,重新制定对华战略和原则。她说,欧盟能够,也必须开辟出一种独特的欧洲方式,为欧盟和其他国家的合作留下空间。
傲慢必将付出代价
所谓“独特的欧洲方式”,和马克龙的“战略自主”,有一些共通之处。冯德莱恩的想法不难猜,她亲眼看到了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好处,中国人民能做到的,她认为欧洲人民也能做到。
当然,她也说了要在中欧关系上“去风险化”,主要是指欧盟在经济合作方面,要避免过于依赖中国,加大投资审核,以限制欧盟企业关键技术流出等等,但所谓“依赖中国”,本身就是欧美政客创造出来的话题,中方从未要求欧盟,或者其他任何国家,只和我们发展合作关系。
中欧班列堪称陆上丝绸之路
我们和其他国家合作,向来公平公正,没有附加条件。对欧洲也是如此,客观来说,虽然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欧盟对华贸易出现了惊人的贸易逆差,但这从来都不是中国的责任。
欧盟各国需要中国商品,维持自身的优越生活,某些政客还想着维持对华贸易顺差。除了踏踏实实搞生产的德国,其他欧洲国家都做不到。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不容易,一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也是这样。欧洲政客炒作“对华赤字”,恰恰是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国家的发展已经落后于**,才把锅甩到了中国身上。
欧盟需要中国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能认清这一点,她带着德国苦练内功,和中国加强合作,中、德两国都从中受益良多,如今马克龙也认识到了,于是才会提出欧洲“战略自主”,那么,冯德莱恩和她身后的欧盟,是否又想清楚了呢?
以前她的对华发言,一直都是美国的“复读机”,怎么**怎么来,这次能够相对理性地说话,是否有代表着她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对此,我们还要更冷静地看待,因为说话很简单,怎么做事,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立场。
马克龙笑得多开心,冯德莱恩就有多尴尬
据一位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官员称,欧洲主要的几个贸易国,将在下个月的欧盟外长和领导人峰会上,讨论此前被冻结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一些欧盟官员认为,中欧投资协定和欧盟“去风险化”的诉求并不冲突,因为该协议的目的,是保护欧洲在中国的投资。
这份协定相信不少人还有印象。2020年12月,这项历经7年时间才谈成的协定,让人们对中欧合作充满美好愿景。但几个月后,随着拜登上台,欧洲议会突然冒出一些议员,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指手画脚。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一系列的风波过后,该协议很快被冻结,欧洲就此错过了在疫情期间,和中国走得更近的机会。如今我们再回头思考一下,如果当时这份协议达成了,中欧合作蓬勃发展,是不是美国就没有机会煽动俄乌冲突割欧洲的韭菜了?我估计这也是冯德莱恩在思考,甚至有可能,是我们和她在中国讨论过的问题,至于接下来欧盟要怎么选,那就看冯德莱恩,包括马克龙、朔尔茨,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