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瑞典的畅销书《古琴》引入中国,汉学家林西莉讲述她的中国“琴缘”文汇客户端
近日,风靡瑞典的畅销书《古琴》被引入中国,该书记载了瑞典姑娘林西莉与中国一流古琴大师交游的经历,这是对鲜活的中国古琴文化的一份特殊见证,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古琴题材著作的特殊之处。书中还收录管平湖、吴景略、査阜西、张子谦等十位古琴名家专门为林西莉录制的《流水》《鸥鹭忘机》等21首琴曲。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里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重要乐器。它在无数的诗歌中被传唱,许多如伯牙与子期的“知音”之交、嵇康之死与《广陵散》绝的琴师的故事脍炙人口。这一拥有悠久历史的乐器至今仍被弹奏着,弹奏间贯穿了中国文化传统,已包含了很多人生修养的基本原则。
1961年,瑞典姑娘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来到中国,机缘巧合下与古琴的接触学习贯穿了她整个留学时光,甚至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经过十二年的写作,林西莉完成了这部从古琴本身到古琴对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关联的著作——《古琴》,在瑞典销售高达15万册,荣获奥古斯特文学奖,在西方掀起古琴热潮。
以古琴打开中国世界,瑞典姑娘与古琴的不解之缘
“我轻轻地拨动其中的一根弦,它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得声音。那声音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还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正是这音色,从最柔弱细腻的泛音——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颤动的低音,让我着迷。”在1961年的冬春之交,林西莉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古琴,在北京大学空荡的教室里,回荡着古琴的声响。
《古琴》记述了林西莉在北京与古琴的结缘。认识北京古琴研究会的学者和音乐家,使林西莉对古琴与中国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她成为了北京古琴研究会第一名也是唯一的一名学员,与管平湖、溥雪斋、查阜西、吴景略等古琴大家直接接触,并在老师王迪的指导下学琴。这贯穿了林西莉的留学时光,并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在60年代的北京街头,她常常紧紧抱着那把借来的宋代古琴,在拥挤的人流中穿行去上课。从手姿、指法、琴谱到声音体现的画面和乐曲故事的生动教学,与王迪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林西莉对古琴的情感和对琴曲画面意境的想象得到了调动,这也让林西莉对古琴及其背后文化由产生浓烈兴趣而至终生痴迷。回国之前,古琴研究会送给林西莉一张明代古琴“鹤鸣秋月”。这张琴,这个带有小花圃的四合院、透过木质窗棂的温暖光线,这些研究会的工作人员,构成了她生活中“最伟大的经历之一”。
一次录音的故事,特别收录1962年录制的古琴名家21首琴曲
琴曲录制于1962年冬天,林西莉因为家庭原因必须离开中国。在离开之前,古琴研究会为她举行了一次考试,面对来自北京的二十多位专家演奏古琴,林西莉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管平湖提出继续弹奏古琴需要听乐曲,由于在当时几乎没有古琴音乐唱片,于是老师们让她找一台录音机,他们弹奏一些曲子,以便她回瑞典后继续学习。林西莉在一个香港朋友的帮助下买了一台当时最好的德国“根德牌”录音机,像现代烤箱一样的大家伙,录下了管平湖等古琴大师弹奏的琴曲。林西莉带着这一箱珍贵的磁带返回瑞典。
2009年夏天,林西莉找到了这盘老磁带,交由音响技师的修复和编配,使得这些琴曲得以再现。这些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录音将与新版的《古琴》一起在中国发行。在保存下来的二十一首琴曲中,有十首是这些古琴大师演奏的的独特版本。这些录音是对这些老音乐家的致敬更是古琴艺术的瑰宝。
琴与古典文化的交织,西方汉学家体悟文化与人生
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已持续50余年,她在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读书,学习汉语和古琴,此后数十次到中国访问,引领她认识并爱上中国文化的就是古琴。林西莉从个人经历和体会出发,对古琴艺术进行深入浅出地书写,将古琴带到瑞典,带到世界。书中不仅有对琴体、琴弦和调音、铭文、琴式等古琴本身的详尽专业介绍,还以古琴为匙,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大门,深入到有关于古琴的文化传承以及与古代文人关系的理解中。
远古**的中国人早已视古琴为古老的乐器,数千年后的今天仍有许多人热爱这古老的曲调。巫师以琴求助上苍,传达神意;孔明登城弹琴,琴音拦住数万兵马;嵇康广陵绝响,是聂政的悲剧亦是自己;伯牙破琴绝弦,知音难再求。从文人宴会到自我静心,从墓葬礼器到文房四宝,贯穿中国千年历史的古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的“琴棋书画”,任何一个都不能脱离中国的古典文化。
《古琴》荣获瑞典文学图书最高奖——奥古斯特文学奖,由作家许岚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社会人类学系研究员熊彪(Bjorn Kjellgren)共同翻译。《古琴》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关于它的基本知识,关于它在文人生活中的意义,关于音乐、诗歌、人——甚至是关于我们应当怎样生活——另外,还有我关于深入古琴世界所经历的事情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