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6117118119120121122123» / 1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粗茶,老胆,旧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1974902|回复: 1311
1191#

粗茶老胆旧唱片。讲了唱片、胆味小系统,讲讲粗茶。
一向是好茶、音乐不分家。折腾音响器材的同时,过期茶的发掘也没拉下。
这是前段时间搞到的几款性价比老生茶之一:








[attachimg]790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4/4/22 10:53:00

补上这款刚瓜分过的06年凤牌过期茶开汤品饮报告。
照例是先试喝过关再批量入货瓜分,因此这个品饮过程是在批量件入前进行,让大宗批发朋友先寄一饼过来喝了再说。





据了解,这款茶于06年茶博会生产作为示范产品的,当时是指定产品,展会期间并未批量对外销售。
展会结束以后正式销售是在07年,所以在包装后面另外用印章加印了上市的年月07年6月,实际上这款只生产过一批,为06年茶博会之前生产。





收到茶样,干茶闻着香味、拿着手感都不错。
开泡试喝:





由于是首届世界茶博会指定产品,料底级别比较高,介于二、三 级之间,会比较细嫩。本身拼配的叶型也是中小叶种,细一点。从茶饼上看,原料、工艺都比较下功夫,毕竟影响面大、事关自家招牌。
仓储过关,撬着就脆散了。

撬茶的时候都咔咔的脆响的,非常干净的仓储--我们选茶比较苛刻的,听到这个干爽的脆响,就觉得特别舒服。



不墨迹马上开炮。
因这个茶开价实在便宜,好几个茶虫朋友都在问都在等着我今晚试喝结果......






第一泡。
照例不洗茶直接开喝。注水时已经闻到干爽香味啦。好的仓储,是茶的半条命......



清香、甜润,整个口感细腻、顺滑。
茶气亦比较足,一泡下肚即肠气运动、身体和暖了。
唯一问题是入口后略有涩感。原因一是刚仓库取面出来还没有醒茶,二是第一泡也会有这个表现。

继续,第二泡:





茶汤厚度相当好。
当然了,汤色透亮是基本动作了。
第二泡在细滑的同时,茶气茶力更足。到这里,其实基本能确定该茶过关了。





茶气的确够足。第二炮第二杯下肚开始发汗了。
两泡下肚,气血催动。整个手掌红润、发汗;头、背、腰、脚部茶气贯行、融暖。心经、胃经、膀胱经等几条经络也基本走通。



已试喝过关。照例开启瓜分模式,通知那帮茶虫朋友报数瓜分。

其实我们这二十多年的品茶、选茶经验,开汤前看包装、饼面、条索,闻一下干茶的气味,就大概知道是否过关了。剩下的就是开汤印证一下具体的口感与细节。




继续,第三泡。
整个口感都挺好的了。口感细腻,甘爽度尤其突出。涩感到这里基本没有了。茶味趋向均衡、茶气贯通全身。后续几泡,也继续按这个良好的趋势行进,难得的是,冲至尾水口感仍然细腻,仍清爽、甜润,口腔丝毫不显粗糙。

且目前仅为刚开箱、未醒茶时的冲品表现;按经验,稍微醒茶几天,甘甜度、厚润度还会更好,整个口感、体感、气感等表现会更佳。
上述为晚上所拍照片,光线影响,表达不了实物质感。补两张白天拍摄的茶饼、条索图片:






光线充足,可看出,近二十年陈期、良好仓储下,茶饼条索已经转化出干爽、油润的质感了。
ok,这款过期虫蛀出油茶的试茶报告先到这。

伴着老唱片,安心冲这泡过期虫蛀茶。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92#

上个月的一次折腾。
6P13P小单端胆机之开发与制作小记。

先留个印记,慢慢更新。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93#

飯後茶余,春風徐徐
TOP
1194#

上个月的一次折腾。
6P13P小单端胆机之开发与制作小记。

先留个印记,慢慢更新。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4/5/15 17:00:02




本来几年前已经开发定型了6P12P小单端,给朋友们做出去二十多台了,一直以来就没有再折腾6P13P。

这次决定动手,主要是不想浪费这一堆管子。这堆6P13P仅国产就好几个牌子,买回来闲置吃灰好几年了。


当然了,其实也一直比较好奇其声音表现与12P的区别。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95#

6p13P有个好处: 仅国产品牌就有好几款,曙光、柳州、云光、桂光、南京、星火,等等。选择性较广,能通过更换管子、感受到不同的声音风格,体会不同厂商的产品与文化特色。

此外它还是大8脚的,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制作转换座,用上特性参数相近的更多管子,乐趣就更多。



相对而言,6P12P虽然表现出色,但国产能找得到的也就上海一家。广州、江苏牌虽然也曾生产过该型号,但市场上基本找不到了。好在国外品牌也不少,只是贵些。当然上海用好了,素质已经不错。

12P与13P其实是一对兄弟管--都是脉冲束射四极管,70~80年代用于黑白电视机的行扫描; 综合特性也接近。由于本来就不是设计用于音频的,因此标准接法时声音一般般。但三极管接法时,电路设计及调校到位后,声音表现可圈可点。


都是被忽略,乃至被遗忘了的好管子。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96#

6p13P有个好处: 仅国产品牌就有好几款,曙光、柳州、云光、桂光、南京、星火,等等。选择性较广,能通过更换管子、感受到不同的声音风格,体会不同厂商的产品与文化特色。

此外它还是大8脚的,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制作转换座,用上特性参数相近的更多管子,乐趣就更多。


[attachimg]791698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4/5/28 11:41:36


介绍完管子大概情况,开工。先来参数特性图:



这管子比较有意思:屏极材料规格几乎比6p3p还大还重料,但额定参数标得比较保守--屏压才标200V,不可能用这么低嘀(之前6p12p也差不多,早用到260V以上了嘿嘿,用了几年啥事没有)。屏耗也标得比较保守,极限才标14瓦--我是直接将极限屏耗当成额定参数,且经常是超屏耗使用嘀。


并且它的参数最大屏压能到450V、最大屏极脉冲电压达到8KV,也暴露了这货远没标示的那么脆弱,不超点屏耗使用实在有点太对不起它.....


行,开干吧。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97#

机箱有现成的--6P12P机箱用得挺好,套牛(指整套变压器)也通用。本来就是针对这类脉冲扫描管子定制的。


金属顶板,本来想着直接使用6p12用开了的不锈钢原色顶板(大8脚与大9脚管座外围尺寸完全一致,安装孔直接通用)。后来一想,两款管子本来外观就比较相似,再用同样的顶板,看着就没多大区别了。12、13放在一起,不盯着看也难以区分清楚。

于是决定使用一款黑色顶板,一眼分辨出来。



然后又有了一个想法:使用最初那块第一次打样的样板,岂不更有意义?写文章时也可以对其前世今生大书特书,集齐了讲故事忽悠人嘀全部要素了......


这块板子由于是样板,有些地方还不成熟。之前一直没使用,打算作为样板留下收藏、纪念的。这次准备用上,原以为仅仅是电源形状的孔位开得不正,反正自己用可以接受。但模拟装箱时,才记起了第二个问题:板子前后于中间位置的螺丝孔位没开:



这两个螺丝很关键--缺少了它们,有时会令顶板拱起,无法压实。与机箱之间就会有缝隙,既影响美观也影响性能。

好在手头有另一块修正、定型了的黑色顶板,翻出来用上了: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98#

好,就它了。

先来电路图(在废纸上用钢笔手绘的,大家凑合着看):




使用6G2P推动6P13P。由于6P13P线性并不对称,使用线性太好的前级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使用这个搭配却刚好能实现前后级非线性互补。


同时在设计中通过适当范围的元件数值设置、供电整流管的切换、工作点的变化,实现了前后级多款相近胆管的兼容使用。比如前级可通过转换座兼容6AV6、EC92、6CM8等不少管子;后级亦可兼容A2426、2E26、6146等管子。





这些组合刚好都实现了前后级的非线性互补,出来较好的声音表现。且不同跨导及内阻的搭配,能得到各有特色的声音风格,可玩性较强、乐趣更多。


这个方案,甚至可以兼容6V6。只不过一方面要利用功率管座空余的管脚重新布线;另一方面阴极电阻不同,要加切换开关切换到200欧左右。外接的屏极高压线,最好也改成拨插式,得加小插座,否则使用6V6时突出两条屏线,不好看。这样一来,前后需要做的动作就比较大了。先不折腾,留作后续听通透了目前这些个方案再说。


回到目前的电路,功率管(6p13p)的阴极电阻,有点曲折。最初其实打算使用500欧,但手头没有大功率的这个阻值。

之后临时改用680欧的。最终制作完毕进行测试时,针对整个屏耗功率的情况再次调整,改为340欧,实现输出功率的提升。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199#

好,就它了。

先来电路图(在废纸上用钢笔手绘的,大家凑合着看):




使用6G2P推动6P13P。由于6P13P线性并不对称,使用线性太好的前级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使用这个搭配却刚好能实现前后级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4/6/17 16:14:47


先回到制作环节,具体调整稍后再表。

首先于顶板安装主电路元件:


制作的第一个调整,是功率管的安装位置/朝向。

市面机器,无论什么型号,默认的方位都是管子定位梢突出部位朝向前方。而这台机器制作前的方案设计阶段,发现如果默认朝前,一方面会导致电路走线变长,另一方面还会导致走线产生较多的交叉,从而导致串扰,影响声音表现。


经过分析、模拟安装,最终将功率管的安装朝向扭转180度,由朝前改为朝后。



照例使用传统的手工搭棚电路工艺。

搭棚工艺,能实现最短走线、最佳连接、最佳布局等,最终这些好处都会反映在声音表现上。

最大的缺点是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且这个过程,除了考验制作者的电路走线与布局设计、五金手工艺操作能力,还特别考验其综合审美水平。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200#




很快碰到一个问题:这款680欧铝壳电阻稍长些,卡不进前后级管座铁环之间,导致两电阻之间空间缩小,只能勉强装进一款规格较小的电容。并且已经紧贴着电阻散热外壳。


这样会在实际使用时,因接收到阴极电阻较高发热量,会影响电容的退耦性能及使用寿命。

挣扎了下,决定拆了返工。扩大空间,争取装下性能最好、尺寸也最大的绿色那款电容:







一番操作之下,胜利达到目标:

满足绿色大尺寸电容安装空间需要,且还留下足够的空气对流空间,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