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钟爱密闭箱,这一次,玩好丹麦JERN12WP!(200小时新听感上传,... [复制链接]

查看: 28685|回复: 35
11#

回复 2楼duaaa123的帖子

的确比传统英国箱全面很多,jern交响乐的层次感结像优势......
大大大橙子 发表于 2020/3/26 21:15:23
您说的对,这个低频,直接把气势打开了
TOP
12#

刚刚开声几小时,和P3一比真是眼前一亮,无论是频宽、解析力还是声音密度都远远甩开P3,细节丰富,清晰通透,尤其是低频的能量感和质感,更是让P3望尘莫及!
但说到底终究是刚开声,还是带着不少的拘谨和生涩,目前计划就是24小时不间断地把它煲出来,十分期待最终开声后的Jern会有怎样的表现。想想有些小激动。
说到这里,我已经大致感受到了这次选购Jern是值得的。其实最开始也是有点担心,毕竟用家少可参考的内容不多,开始还是觉得欠稳当,但是甫一拿到心里的大石头便落下来了。
或者用年轻人的话怎么说?“盲狙”?看来我这次盲着打枪也算是正中靶心了,哈哈。
TOP
13#

有时候怕jern累着,就换成P3来听了
TOP
14#

煲了一百小时左右,渐渐的感觉出来Jern应有的味道了。在煲机的时候也偶尔换上听一听P3,所以下面我结合P3和大家聊聊这个时期的Jern的表现吧!大大大橙子的评价还挺准确的,总而言之,是以前总感觉我那个P3总是少点什么,一到Jern就都有了。Jern没有英国箱子哪种感性和味道,没那么谄媚,没有雨后的那种甜润,却有着非常饱满的声音。
TOP
15#

弦乐和女声是P3的强项,但是Jern却是更加中性——事实上在我之前的认识中,渲染和修饰才应该是一套音响最终打动人心、凸显其艺术价值的东西——然而这一次在Jern上面我有了另一种感受:

较之而言Jern的率真,使得乐器的细节在其的演绎下较之P3更加丰富,因此即使直接渲染不及P3,但是添加的细节和聆听的丰富内容使得从另一方面更加还原出来歌者在唱歌时候的感受,粗粗品来并不亚于P3为我心中带来的震颤和悸动,弦乐表现上对于乐手弓法细节的表现同样如此。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Jern的低频,虽然有预想到的极大改善,却没想到如此震撼人心!虽然标注的下潜是在60Hz左右,但是由于其密闭性,加之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我这个小空间内并没有感觉到低频有明显缺失,甚至比我有一次在更大的空间听德国某某小型落地箱的低频更加有质有量,尤其是在还原《鼓诗》的时候,每一次敲击都深入人心,每一个鼓芯的震动清晰可辨,引得浑身颤动,甚至有一点点心跳加速,这是一种在P3上面没有感受到过的震撼!




TOP
16#

再就是交响乐合奏时候,弦乐组的那个透彻和干净,让人立马精神了起来,不同乐组之间应和丝丝入扣,还有着极佳的饱满和醇厚感,加之那么浑厚且不压迫的低频,乐队的一体感还是很好的表现了出来,同时非常耐听。

这也仅仅是如此昼夜不停煲机了一百小时左右的一些提升和表现,参考一下大大大橙子的帖子,似乎Jern还应有更加优秀的表现,那是在更加深度的煲机之后的得出的结果——尽管有点摩拳擦掌,但是也是时候让Jern休息休息了,也不能像这次日夜不停的就是响着啊。

然后最近我让儿子给申请了一个BiliBili的账号,自己也录了一些片段刚刚导入电脑里面,这就准备发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到时候还是在帖子里,直接贴链接,到时候也请大家多多指教了。

TOP
17#

《鼓诗》
duaaa123 发表于 2020/3/30 21:00:51

《鼓诗》出自闫学敏的《炎黄第一鼓》,是李小沛老师录制的。
《鼓诗》还曾入选柏林之声的试音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鼓诗》出自闫学敏的《炎黄第一鼓》,是李小沛老师录制的。
《鼓诗》还曾入选柏林之声的试音碟。




shinelb 发表于 2020/3/30 21:27:38
感谢科普。我是直接收藏的李小沛老师的《沛》,回头找来《炎黄第一鼓》听听
TOP
19#

https://b23.tv/BV1Q64y1M7jK
给大家在bilibili录了一段
TOP
20#

又过了这么久,算一算也大概是200小时左右了,期间这么久。仔细想来很多变化也是不知不觉中来的;主要是回顾了一下自己当时的视频,事实上也能感受到一些差别,下面结合具体的音乐和大家说道说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