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677787980818283 / 8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99楼关于(发烧)线材是否在音响系统中有作用(兼谈音响系统搭配)... [复制链接]

查看: 1768910|回复: 828
811#

楼主才是发烧音响大家
TOP
812#

继续坐等!
TOP
813#

        为什么质量好一些的音响线材厂家生产的线材:电源线,信号线,喇叭线都有标注方向性!!!?
当然了电源线和平衡线是不用标注方向性的,因为您根本就不可能插反......!
        再谈点儿线材与音响性、音乐性有关的话题。
       铁线、铁镀铜线、铝线、花钱、单股普通铜线,一般随机线、质量好一点儿的发烧线、各方面都及其优秀的发烧线……。
       以上各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接上(插上)都能使音箱发出声音(效果好坏不谈)—也就是说音箱能响!所以,它们都能被称之为广义上的线材!
而它们的不同点又有那些不同呢?虽然它们各自内部晶体组织结构不同,因而其本身的物理性能也不同,最终电子(电子云)在导体内部中的运行(跃迁)规律也不同!但今天我们不去谈在以上各篇中已经谈过的问题,而是谈谈它们在整个音响系统中,对音响性、音乐性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的问题。我发现坛内有很多从事音乐和音乐制作以及对此问题有很多实践经验的朋友,在此,我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大家广泛而充分地发表意见。
       对于铁线、铝线、花线之类,我们大家肯定已经有广泛而充分的认识。绝大多数朋友是不会在自己的音响器材搭配中使用它们。但是确有极少部分朋友则认为:只要线材的物理性能(指标)诸如电阻、电感、电容等相同(相近)的几条线材,他们在音响系统中的作用基本上也相同。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基于欧姆定律和趋肤效应……。
       刘汉盛先生对于一套音响系统的音响性和音乐性的好坏,归纳整理出了“音响二十要”。
        刘先生的“音响二十要”我认为总结的很到位,不管是看过还是没有看过的朋友,都可以找来再看一看。“音响二十要”可以说是刘先生从事音响评论工作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我在国外音响器材展上见过几次刘先生,他给我的总体印象不仅仅是一位说话慢条斯理、温文尔雅的长者,更是一位学识丰富、专业面广的学者。我在刘先生“音响二十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扩展为以下三个方面:
1.动态强大的同时,要层次分明;
       我们都知道,低音强劲很容易做到,就像广场舞大妈用的那种音箱,简直是震耳欲聋,使人闻之怯步。但是在低音强劲的同时,又要做到层次分明就很难。达到这一点要求的话,一般来说喇叭单元必定要12或15寸以上的大、中型音箱才能做到(当然价格也一定不菲)。音箱本身素质即使做到了,对于线材素质的要求也高。绝对不会用铁丝、铝线或者用普通的铜线等就能使低音强劲的同时,又达到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等要求......。
       朋友们,如果您对自己的音响器材搭配效果有自信的话,那您不妨试试!!!当然,那种铁丝、铝线有悖常理的做法,您就不要试了。您可以用用电饭锅的电源线、极普通的铜制信号线、喇叭线即可……!然后再更换适合自己平台的发烧线......。
       试听软件可以用正版:阿姐鼓 CD SACD皆可。我自己的经验是:最好是在听个一天两天后,再更换线材来对比......。
TOP
814#

1.动态强大的同时,要层次分明;
       我们都知道,低音强劲很容易做到,就像广场舞大妈用的那种音箱,简直是震耳欲聋,使人闻之怯步。但是在低音强劲的同时,又要做到层次分明就很难。达到这一点要求的话,一般来说喇叭单元必定要12或15寸以上的大、中型音箱才能做到(当然价格也一定不菲)。音箱本身素质即使做到了,对于线材素质的要求也高。绝对不会用铁丝、铝线或者用普通的铜线等就能使低音强劲的同时,又达到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等要求......。
       朋友们,如果您对自己的音响器材搭配效果有自信的话,那您不妨试试!!!当然,那种铁丝、铝线有悖常理的做法,您就不要试了。您可以用用电饭锅的电源线、极普通的铜制信号线、喇叭线即可……!然后再更换适合自己平台的发烧线......。
       试听软件可以用正版:阿姐鼓 CD SACD皆可。我自己的经验是:最好是在听个一天两天后,再更换线材来对比......。
总结到位
TOP
815#

褒线以及褒线机原理给讲一下吧
TOP
816#

cui_xibo兄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我还上168的唯一原因
谢谢教诲
TOP
817#

谢谢楼上各位的支持和鼓励......!
TOP
818#

回复 815楼TonyFang的帖子

您好朋友!
       保线机其原理就是人为加速金属内部组织结构(金属晶体,金属晶体内部组织结构缺陷,内部应力等等)稳定的一种方法......。所以,朋友们在插拔线材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万万不可对线材和器材用力过猛......,从而使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之下发生改变......。
TOP
819#

        为什么质量好一些的音响线材厂家生产的线材:电源线,信号线,喇叭线都有标注方向性!!!?
当然了电源线和平衡线是不用标注方向性的,因为您根本就不可能插反......!
       今天再谈点儿线材与音响性、音乐性有关的话题。
       铁线、铁镀铜线、铝线、花钱、单股普通铜线,一般随机线、质量好一点儿的发烧线、各方面都及其优秀的发烧线……。
       以上各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接上(插上)都能使音箱发出声音(效果好坏不谈)—也就是说音箱能响!所以,它们都能被称之为广义上的线材!而它们的不同点又有那些不同呢?虽然它们各自内部晶体组织结构不同,因而其本身的物理性能也不同,最终电子(电子云)在导体内部中的运行(跃迁)规律也不同!但今天我们不去谈在以上各篇中已经谈过的问题,而是谈谈它们在整个音响系统中,对音响性、音乐性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的问题。我发现坛内有很多从事音乐和音乐制作以及对此问题有很多实践经验的朋友,在此,我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大家广泛而充分地发表意见。       对于铁线、铝线、花线之类,我们大家肯定已经有广泛而充分的认识。绝大多数朋友是不会在自己的音响器材搭配中使用它们。但是确有极少部分朋友则认为:只要线材的物理性能(指标)诸如电阻、电感、电容等相同(相近)的几条线材,他们在音响系统中的作用基本上也相同。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基于欧姆定律和趋肤效应……。
       刘汉盛先生对于一套音响系统的音响性和音乐性的好坏,归纳整理出了“音响二十要”。
TOP
820#

今天本想继续谈谈自己对“音响二十要”的理解、认识之二:细节清晰,毫发毕现。但仔细看了看朋友们的回复后,就想挪在下周再谈。今天就扯点儿别的吧。

2.细节清晰,毫发毕现。
       一套搭配合格的音响器材,在其相适应的线材加持下,其音乐细节一定清晰可见,毫发毕现,也就是朋友们平时常说的“舞台感极强”。要做到这一点,铁线、铝线、普通铜线等线材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细节清晰,毫发毕现”的!朋友们不妨一试。
3.泛音丰富,水润空气感强。
       我看到不少朋友们喜欢玩儿乐器,真好!我平时闲暇时间也会弹弹钢琴和拉拉大提琴。钢琴不说,就说说大提琴吧!我这些年共买了七把,最贵的一把是意大利一百多年前产,最便宜的是上海一位制琴大师的作品。这几把大提琴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价位从高到低,所对应的泛音强度也是从高到低。对于钢琴而言,更是如此。有些朋友们,与其有时间在论坛打嘴仗,不如到您居住地的琴行,去试一下钢琴或者大提琴的声音(您会不会无所谓)。
对于音响器材而言,如果本身素质极高,若是线材搭配不好,那么,泛音、水润空气感就无法充分体现出来(适合而好的线材在这里就起到临门一脚、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也是划分普通器材和HI-FI以及HI-EHD器材(也包括线材)最大的区别!
       曾经有朋友购买所谓复刻也好、模仿也罢的一些FM、高文前后级,十多年前到我家(大连),比对试听……。结果是除了外表看起来有些相似(没有和原机对比的情况下看似还可以)和价钱低廉外,其它没有可比性……。
       泛音丰富的音响器材,通过我个人搭配实践认为,主要是欧洲一些厂家。像瑞士、瑞典、丹麦、荷兰等。尤其是瑞士的FM、高文、登封、天琴等厂家更为突出。线材亦是如此。
上面三点的前提是:听音环境和音源、前后级减震及音箱摆位良好。
刚刚随手找了几张CD(SACD)碟,它们基本上能满足下列3点的要求(朋友们也可以用和它们相似的碟来检验自家音响系统的高低好坏)。
1.动态强劲,层次分明;
2.细节清晰,毫发毕现;
3.泛音丰富,水润感强。
闲言碎语
向耳机学习
       多年前,我在美国一本音响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大致是:向耳机学习。译自港澳台某音响杂志,作者是谁不记得了。
       文章大致意思是:无论您家中的音响器材价位(包括线材)多少、无论您的聆听物理空间好坏、无论您的软体制作多么精良,都应该用耳机聆听来检验:音箱摆位是否最佳;音源、前后级搭配是否恰当、合理;各种线材的使用,是否能充分发挥三大件的潜能等等。
       耳机除了音场的纵深感较差外,其它各项性能都远远比一般价位的音响器材要好得多!
比如:5-10万的三大件(线材0.5-2.0万)组合,其总体听音效果一般来说远远赶不上耳机0.5万+耳放1.0万+音源1.0万的总体效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