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CD+文件 三赏,两声道+多声道 双修 [复制链接]

查看: 156521|回复: 202
121#

卖家是74岁的白男长者,看着非常善良。这台后级,是其继承姐夫的遗产。卖家说他姐夫生前特别喜欢自己的古董麦景图,他希望俺也如此,并相信他姐夫会很高兴心爱之物去了一个好家。俺回答他,你姐夫的麦景图确实找到了特别合适的继任者,俺也非常喜爱麦景图的声音,听了40多年的古典音乐,喜欢用麦景图+天朗播放莫扎特的唱片,俺会善待你姐夫的麦景图,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22#

截止10月5日,这边新家的HIFI七声道(含3套HIFI两声道)系统为:

磁带  TEAC A-2300S (1973-) / JVC KD-V6 (1983-)

黑胶  Pioneer PL-71 (1974-) / Pioneer PL-55DX (1973-)

CD机  Pioneer DV-09 (1997-)

前级  Marantz AV8801 (2012-,兼数播)

功放  McIntosh MC240(1960-)/ 20W-2 (1951-) / MA230 (1963-) / MAC1500 (1965-) [功放顺序对应音箱]

音箱  Tannoy LSU/HF/12/L (1958-,前置)
      
         Tannoy System 12 DMT II (1991-,中置)
        
         Tannoy LSU/HF/3LZG/8U (1971-,环绕)
      
         Tannoy LSU/HF/15/8 (1967-,后环绕)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23#

以上,当然也可以分成不同的3套双声道、1套单声道分别听。

中置音箱是暂时的,如果可能最好搞一个合适的银头,与 20W-2相配专门听单声道。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24#

自家的3套双声道系统与七声道系统相比,后者
细节更清晰,
空间感更宽广,
动态、声压更大,
氛围比较接近现场。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25#

回复 175楼亚河的帖子

老古董搭配黑胶,应该是不一样的岁月的味道!
sxxuejun 发表于 2021/10/6 10:40:22
是的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26#

前天拍下,昨天拉回,今天开听,一个大收音机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27#

这个 JBL C37的喇叭为 D130,编号 23176,一切应该都是原装。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28#

截止10月15日,这边新家的HIFI七声道 (含3套双声道,1套单声道) 系统为:

磁带  TEAC A-2300S (1973-) / JVC KD-V6 (1983-)

黑胶  Pioneer PL-71 (1974-) / Pioneer PL-55DX (1973-)

CD机  Pioneer DV-09 (1997-)

前级  Marantz AV8801 (2012-,兼数播)

功放  McIntosh MC240 (1960-) / MA230 (1963-) / MAC1500 (1965-) / 20W-2 (1951-) [功放顺序对应音箱]

音箱  Tannoy LSU/HF/12/L (1958-,前置)
      
         Tannoy LSU/HF/3LZG/8U (1971-,环绕)
      
         Tannoy LSU/HF/15/8 (1967-,后环绕)

         JBL C37 (1953-,中置)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29#

各就各位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30#

回复 74楼亚河的帖子

我也是hifi、AV两套系统,爱古典音乐。我玩马兰士8802A,听古典音乐时间直通模式音质最好,很纯净。奥德赛一开,通透感大大降
wwx2000 发表于 2021/10/22 12:01:18



俺是以听音乐(看歌剧、芭蕾、音乐会)为主的HIFI多声道一套系统(当然这套系统也可以看电影)。

俺的经验,听古典音乐,用多声道立体声模式多声道播放,音质、音色等最好。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