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CD+文件 三赏,两声道+多声道 双修 [复制链接]

查看: 156303|回复: 202
61#

以听音乐为主(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影院)的HIFI多声道系统,要想播放效果比较理想,达到甚至超过相同价位的HIFI双声道系统,俺认为其相关部分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必须以两套、最好是两套以上能与多声道前级对接的HIFI双声道后端系统为基础构建;否则,HIFI根本不可能实现。

其次,该系统的前端是近几年的(次)旗舰BD机(或相应的播放机)+(次)旗舰AV前级,后端为可与之对接的若干HIFI后级(功放)+ HIFI音箱。另外,AV前级、若干HIFI后级(功放)最好是同一品牌的同代产品或相同型号;HIFI音箱最好也是一个品牌的,同品牌、同系列或同代的则可能更佳。

再次,还要有多年软、硬件方面积累的各种经验和阅历,实际的操作能力,等等。

最后,虽然各家的房间布局、摆放位置等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无法统一要求,但如果房屋太小或缺陷较大,恐不适宜HIFI多声道。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2#

几十年来,HIFI双声道系统一直是播放各种古典音乐音频的传统方式。但是,近些年来新录制或制作的Blu-ray Audio、SACD、DVD-A等古典音乐高格音频,BD、TS、MKV等芭蕾、歌剧、音乐会高清视频,大多采用多声道录音或混音,特别是蓝光音乐、蓝光视频的数量越来越多,似有超越其他传统载体的趋势?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听、看这些高格音频、高清视频,是固守HIFI双声道,还是改弦易辙HIFI多声道,或是两者兼顾?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3#

当前,对于讲究音质的爱乐者来说,不知有多少人是用传统的HIFI双声道听Blu-ray Audio、SACD、DVD-A等多声道古典高格音频?特别是看BD、TS、MKV等多声道古典高清视频?估计应该是大多数人吧?经过几年的对比、聆听,俺的结论是:不听(看)HIFI多声道,就是暴殄天物。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4#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俺认为HIFI双声道为主、HIFI多声道为辅,取长补短,彼此兼顾,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应该是相对合适的玩儿法。即以传统的HIFI双声道作为根本,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领略超越传统的HIFI多声道观看、聆听模式。鉴于此,本人所谓的HIFI五声道系统,并不等同于5.1或5.2家庭影院,此多声道系统主要是为听(看)古典音乐而搭配,家庭影院只是作为从属,出发点是其尽可能出色的音乐性,而非普通看电影的音响性。总之,这个HIFI多声道系统是以聆赏古典音乐为目的而构建的,此多声道非彼AV,因此没有配低音炮,因此有别于通常的家庭影院。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5#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烧友马首是瞻、津津乐道的是HIFI双声道播放,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多声道只能是不入流的家庭影院,与HIFI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随之对以听音乐为主的HIFI多声道不屑一顾,拒绝其登堂入室。放在几年前,俺也是这么看的,而且还死硬之极。

年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如今的HIFI多声道虽然还不太成熟,相应的器材还比较少,但是,国内外不少人(包括俺)的实践证明:相同档次器材的HIFI多声道,确实比HIFI双声道的听感要好不少(尤其是现场的那种三维厅堂感),而且屡试不爽。

如果思想开明、愿意接受新事物、不一味因循守旧的话,一个人一旦从HIFI双声道进入到调整得当的HIFI多声道,恐怕你就不愿意再退回去了,因为后者听感更加丰富、更加接近现场,更加令人满意。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6#

看芭蕾,还得是莫大,下面录的这段性格舞,只有莫大一家才跳,BD五声道。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2ODI1MzQ2NA==.html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7#

一姐跳的变奏,BD五声道录像。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2ODI2NjUxNg==.html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8#

莫大每年演出季的高清直播,已经快10年了吧,从中挑选出了2套8张BD,现在都还可以买到。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9#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70#

回复 89楼亚河的帖子

亚河老兄,这段莫大的 俄罗斯舞是那年的版本?有链接可以推进......
bomber 发表于 2021/6/14 9:07:42

这段是2015年1月25日莫大的高清直播,录自92楼贴的那套BD。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