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很善于思考,这里有个解释,不过不一定符合您的认知。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32491.aspx
复制一段过来——
问题一:电源线从小区变压器到楼宇配电箱再到发烧友家里,其长度至少有几十上百米,前面用的都是几元或十几元一米的普通低压电线电缆,为什么只更换最后的一两米就可以对声音造成巨大的变化?
问题二:信号线、喇叭线传输的是音乐信号,线材的分布参数会对信号和电流造成微小的扭曲,产生不同的听感。但电源线传输的只是50/60HZ交流电,频率极低,只要过流能力足够,那些微乎其微的感抗、容抗,怎么会影响到声音的效果呢?谁又能测出50Hz交流电通过线材之后,波形产生了哪些变化?
这两个问题,是“电源线无用论”者的杀手锏。迄今为止,镁声没有看到对这两个问题的科学合理的解释。哪怕是顶级发烧线材厂家,也回避这两个问题,只宣传自己的电源线采用了什么材料、什么结构,对声音会带来怎样的提升。这就像中医,只知道某味汤药可以治疗某种疾病,这种汤药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其起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一概无可奉告。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是知道电源线改变声音的机理的,但作为技术秘密绝不外泄。甚至用另外的一套说辞,来讲电源线的“故事”。
探究电源线的奥秘
记得多年以前,镁声重新调整音响器材的摆放位置,有条电源线不够长,于是临时把两条电源线用连接头串起来代替。两条电源线等效两个电阻,根据电工常识,串联电路中电阻不同的安放位置是不会对电路的电压和电流产生任何影响的,所以当时没留意先后顺序,只是随机插在一起。听了几天,想着把两条电源线的位置调换过来试试,结果一听发现大为不同:紧挨着器材的那条电源线对声音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