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点音源”是更为理想的音箱?因为时间决定声音的定位,结像力,3D感是否逼真。
上述问题, 问了一下chatGPT。
回答:
“分体箱体的喇叭对齐设计、同轴喇叭和全音域喇叭这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但从相位失真的角度来看,全音域喇叭通常相位失真更少,其次是同轴喇叭,而分体箱体的喇叭对齐设计的相位失真相对较高。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全音域喇叭
- 特点:
- 由单一单元覆盖全频段(低、中、高频),没有分频器,也不存在多单元之间的时间差。
- 相位失真情况:
- 由于没有分频点,信号不会因为分频器导致相位偏移。
- 声音来自同一发声点,不存在单元之间的时间对齐问题。
- 振膜可能在频率范围的极端部分(例如超低频或超高频)出现非线性行为,但总体相位失真最小。
- 优点:
- 相位一致性最佳,时间同步性好。
- 声音的空间感和自然感强。
- 缺点:
- 受单元设计限制,频率范围可能不够宽,尤其是低频和高频性能可能不足。
- 高声压下容易出现失真。
2. 同轴喇叭
- 特点:
- 高音和中低音单元安装在同一轴心上(通常高音单元位于中低音单元的中央)。
- 不同频段的声波从同一点发出,时间和空间上一致。
- 相位失真情况:
- 相较于分体式喇叭,单元的声波更容易融合,时间对齐问题较少。
- 仍需要分频器,会在分频点处产生一定的相位偏移。
- 优点:
- 声音定位精确,尤其在中高频范围。
- 多用于专业监听音箱和高端扬声器设计中。
- 缺点:
- 在分频点处可能出现轻微相位失真。
- 由于设计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3. 分体箱体的喇叭对齐设计
- 特点:
- 使用多个独立单元(低音、中音、高音),通过箱体结构或电路设计实现对齐。
- 单元可能布置在不同平面或轴线上,需要通过倾斜面板或DSP处理实现时间对齐。
- 相位失真情况:
- 分频器在多个分频点处会引入相位偏移,尤其是分频点附近。
- 如果设计不精确,单元之间的时间延迟可能会导致相位不一致。
- 箱体反射和干涉可能进一步加剧相位失真。
- 优点:
- 频率范围更宽,适合高保真和大动态范围的播放。
- 各单元可以独立优化,提供更高的音质。
- 缺点:
- 由于多个单元和分频器的存在,相位失真最大。
- 时间对齐设计复杂,对生产和调校要求高。
总结 | 类型 | 相位失真程度 | 优点 | 缺点 |
全音域喇叭 | 最小 | 无分频点,时间一致性好,声音自然 | 频响范围有限,高声压下可能失真 |
同轴喇叭 | 中等 | 发声点一致,定位准确 | 存在分频点相位失真,成本较高 |
分体箱体设计 | 最大 | 频率范围宽,单元优化空间大 | 分频器和时间对齐引入相位失真,设计复杂 |
结论
- 如果追求相位失真最小,全音域喇叭是最佳选择。
- 如果在相位一致性和频率范围之间权衡,同轴喇叭是较好的选择,尤其适合高保真场景。
- 分体箱体设计虽然性能全面,但相位失真较高,需要更复杂的设计和校准来减小问题,是一种妥协方案。”
上图是英国天牌一款同轴单体的高低音启动时刻测试图,单位毫秒。从左往右的尖峰,分别是高音和低音的启动时刻,两者相差半个ms,这个时间差,声音走十七厘米。如果重播同一把小提琴,立体结像感会如何?OIP.58NBgy1LUCEAqNqsVOY1uAHaFE而下图是英国天牌的一款非同轴音箱,从左往右,第一个波谷同轴高音,紧接着是波峰同轴中音,和最后一个波谷低音,分别是三个启动时刻。可以看到,之间的时差也在差不多,半个ms,约十七厘米的差距。和同轴单元,区别不大。
Tannoy Mercury V1 loudspeaker Measurements | Stereophile.com
所以还是要以现实的检测报告结果为准。如何查询报告呢?点击链接“再在搜索框输入”感兴趣的同轴或任何喇叭品牌,就可以看到其单元是否能够同步启动,或者相差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