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ESILE兄及众位请进,能请谈谈SONY的CD player吗 [复制链接]

查看: 7933|回复: 27
11#

另外请问一下,SONY是否都是1BIT的机子?有听过CDP XA7ES的吗,能不能谈谈?谢先!
TOP
12#

Sony SCD-XB9 SACD唱盘

SACD将与DVD Video合流

    目前市场态势很清楚,只有加入SACD或DVD Audio的选择,而没有不参战的权力。如果DVD Audio阵营不想迎战,有可能会把市场拱手让人。更可怕的是,DVD Audio阵营已经无法仗恃SACD不会与DVD Video结合,因为Sony已经宣布将在今年10月推出新的DVD Video旗舰光驱DVP-S9000ES(20万日币),而这部旗舰竟然是DVD Video/SACD兼容机。Sony把旗舰DVD Video光驱与SACD结合,它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第一、强迫对旗舰DVD Video光驱有兴趣的人也同时接受SACD。第二、向DVD Audio阵营宣示Sony将进入兼容机市场,不让DVD Video/Audio兼容机专美于前。第三、预告DVD Video/SACD兼容机将会越来越便宜。看到这里,我想您已经了解Sony对整个战场布局的苦心了。在低价SACD唱盘与DVD Video/SACD兼容机的两面夹攻下,DVD Audio阵营要如何来迎战呢?这是我十分好奇的地方。我想,今年此时,SACD与DVD Audio的局势将会更加明朗。

    言归正传,让我们开始来研究SCD-XB9吧!从SCD-XB9的重量(约5.5公斤)与外观来看,它已经褪下SACD唱盘“高贵”的光环,而走入寻常百姓中。从面板上简洁的操作按钮配置,我们可以感受到SCD-XB9更接近CD唱盘的外观。的确,听音乐所使用的器材在操控上并不需要如看电影的器材般复杂,所以SCD-XB9面板上只有电源开关、耳机插孔、耳机音量调整、显示窗、开关按钮、播放按钮、停止按钮、暂停按钮,以及一个选曲旋钮(AMS, Automatic Music Sensor)。各功能的操作一如CD唱盘。咦?不是应该还要有SACD/CD的切换操控吗?有!不过SCD-XB9把这项操控功能安排在遥控器上,无法在面板上切换。请注意,切换动作要在“停止”状态下才能切换。如果开机时显示窗所显示的是CD,即使您放入的是SACD/CD复合片,SCD-XB9也会先选CD层来唱。假若唱SACD,显示窗会有该SACD的专辑名称以及每首歌的标题出现,这是CD时代所没有的。

用料毫不随便

    虽然XB-9是以SACD为主的唱盘,但是它对CD部份也毫不马虎。在遥控器上有一个Digital Filter按钮,这数字滤波只有在CD状态下才能动作。它分为标准以及另外四段滤波,每种滤波都会有不同的声音表现。当然,这种装置并不稀奇,许多CD唱盘早已拥有,不过这也代表Sony的用心。

    在背板上,SCD-XB9就是一组RCA模拟输出端子,以及RCA、Toslink数字输出各一组。打开顶盖,左边是电源部份,承盘在中间,右边是数字与模拟线路板。SCD-XB9采用了二个传统EI型变压器,不过这二个变压器是撑起来固定的,而非一般直接锁在底板上,我想这是为了避震而设计的。电源部份的电容器采用Elna,其中二颗较大者还标明Audio用。有意思的是,SCD-XB9在背板上印刷着Madi in Japan。然而在背板内面靠电源线路板部份,却清楚的以黑字打印着Manufactured in Malaysia,难道日本人也玩起产地标示游戏了吗?假若如此,以后法令是否要更改为Manufactured in何地,而非Made in何地。 从承盘部份只有一个雷射头,我们可以判断SCD-XB9采用一个雷射头二段不同波长的方式来唱SACD与DVD。我们都知道,SACD的读取雷射波长为650nm,CD读取波长为780nm,雷射头可以藉由指示而发出这二种不同波长的读取雷射光。当然,您也可以用二个雷射头,不过这就比较费手脚了。再往右边,就是一块数字线路板与一块模拟线路板。在数字线路板上几乎全都是Sony的LSI,其中最重要的DSD转换芯片采用Sony自家的CXD2751Q芯片。在模拟线路板上,我们又看到了Elna Silmic高级电容,输出端OP Amp则采用二个Burr Brown OPA2604P。

    除此之外,SCD-XB9还在内部四个地方贴上铜箔条,最大片的就在承盘上。我也注意到在变压器固定座与底板之间也衬了一块铜板。与Marantz SA-1全机“铜化”的目的相同,这些铜箔都是想把噪声干扰降到最低。这种作法在以往CD唱盘上很少见到,我想这是因为CD的规格只到20KHz,而SACD的规格则高达100KHz的关系。虽然SCD-XB9的全机重量大约只有5.5公斤,不过内部该讲究的地方都有重点下功夫,以一部售价8万日币的机器而言,这样的作法已经表示Sony并不是让SCD-XB9纯粹以低价取胜,而是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借着SCD-XB9的普及,让更多的硬件、软件厂商以及消费者加入SACD的世界。到底SCD-XB9是否能在市场上掀起一股旋风?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聆听SCD-XB9时,所使用的搭配器材都与听Marantz SA-1时相同,事实上我是连Sony SCD-1这三部SACD唱盘同时交叉聆听的。而软件也是“DMP does DSD”(SACD-02,绝响代理)、Back & Ryerson的“Alto”(DMP SACD-06)、Manfredo Fest的“Just Jobim”(DMP SACD-05)、以及Telarc的Monty Alexander的“Sstir it Up,The Music of Bob Marley”(Telarc CD-83469-SA,上扬代理)等四张复合SACD。

超出期望之外

    本来,我对于这部8万日币的SACD唱盘并没有抱持太高的期待。SCD-XB9的售价与SA-1以及SCD-1根本不能比,它是目前最廉价的SACD唱盘。到底这部最廉价的SACD唱盘“能听”吗?我想这也是许多人的疑虑。在此我要先说,在纯音响时代,或许您可以因为某样器材的售价非常便宜,而看轻了它的表现能力。不过,在新数字时代中,情况可能已经不一样了。您还记得纯音响时代, 欧美的器材都是一代比一代贵吗?而在数字新时代中,这些由日本大厂操盘的器材却反其道而行,第一代通常都是旗舰型,往后的第二代、第三代等就以旗舰的表现为蓝本,想办法降低生产成本。以Sony为例好了,自从推出旗舰SCD-1(50万日币)之后,又推出较廉价的SCD-777ES(35万日币),再来才是最廉价的SCD-XB9(8万日币),这种手法与推出DVD光驱如出一辙。

    言归正传,到底旗舰与最廉价者之间会有差别吗?这还用说吗?假若只有外观重量的差别,Sony岂不是骗了全世界音响迷的荷包吗?差别是一定有的,问题在于差别多大而已。在我很残酷的比较过这三部SACD唱盘之后,我要持平的说:假若在一个表现平衡、而且环境噪音很低的空间中,您只要听过几分钟,就一定能够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一点点,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听出来的差距。换句话说,假若您有机会做AB Test,而且预算又足够,您一定不会选择SCD-XB9,而只会在SA-1与SCD-1中选择一种。可是,假若单纯以8万日币的数字讯源视之,SCD-XB9绝对可以称得上小巨人。

虽不敌高价机,但仍是小巨人

    数倍价钱的售价差异转换成声音表现,到底有什么不同?每个人都可以听得很清楚,XB9的钢琴泛音、触键、力度声音的密度、重量感、规模感方面都大大的不如旗舰机种。它的低频延伸能力与柔软程度、弹性等表现也都不如。SCD-XB9的铜管甜度与光辉不足,不过听出真实的铜管质感与音质音色却毫无问题。它的堂音与声音细节都比较少,听起乐器的尾音以及爵士鼓里柔软的钹所泛起的空间感还是差了一些。它的解析力也没有旗舰那么自然与清楚。

    从上面这一段看起来,SCD-XB9好象一无是处。但请不要忘了,这是我拿XB9与SA-1、SCD-1比较的结果。假若不要比较,就单独以XB9听上一天,老实说,我并没有什么好嫌的,尤其是以它播放手头上这几张SACD时,或许是因为录音本身的杰出,让我丝毫不会想到XB9仅是一部廉价的SACD唱盘而已,它所再生的音乐依然是那么的迷人。毫无疑问,假若以8万日币买我所听到的这种声音表现,我会建议大家可以进场购买SACD唱盘了。当然,SACD软件的售价要与CD差不多才行。

返回
TOP
13#

是要查,呵呵
TOP
14#

我觉得SONY的CD机不是不好,是好过了.
TOP
15#

SONY SCD-555ES SACD机



    1年7个月前,Sony推出了第一台SACD唱盘--SCD-1,30公斤的超弩级重量,确实羡煞许多厂家,加上它拥有的光学系固定读取头(还用了两颗),在当时确实是天下无敌,堪称是一台Hi-End级SACD、CD“双唱盘”。之后Sony虽然也陆续推出SACD唱盘,但是却无法再度以凌驾群雄的姿态出现在市场,1999年11月发行的SCD 777ES、2000年六月发行的SCD-XB9其实都是非常优秀的机型,后者更是以80000元日币被称为C/P值最高的SACD唱盘,不过在市场上都还未能成为主流,大家对于SACD的印象还是停留在SCD-1身上,或许旗舰的魅力还是无人能挡吧?
    
  Sony发行的机种都有其固定的命名方式,CD时代的3ES、5ES以及7ES系列,以其特殊固定读取头成为研究的焦点,编号的数字越大,代表越高级的机种;同样的,SACD唱盘也是如此,35万日币的SCD777ES,代表著SACD普及版的最高级机型,它是ES系列的第一台,也是该系列的老大,熟悉Sony的人都知道该公司只要是出品ES系列就是指该系列机种有许多承袭旗舰机种的技术之处,再以单数号逐一降低等级。不久前上市的SCD555ES则是SCD777ES的胞弟,它的设计一如Sony的习惯,延袭许多SCD777ES的技术,也就是说看在这一点上,买SCD555ES包赚不赔
    
  第一眼看到SCD555ES就很容易被它的外观所吸引,虽然它还是Sony一贯的金色面板,但是加上反射面的承盘以及液晶显示幕所构成的唱盘正面,却显得特别耐看,几乎会让人有还没试听就想买下来的冲动。在正面显示的按键都是一般CD或是SACD唱盘所有的,就连背板的端子也是一样的,一组数位的同轴输出以及光纤输出、模拟输出一组,非常乾净俐落,让你只是将注意力放在聆听音乐上。14.5公斤的重量比起现在轻的吓人的DVD光碟机,确实不成比例,为了让读取更加精密,它拥有非常坚固的承盘架构,高刚性设计有如一个超级避震系统。
  
  SCD555ES有什么特异功能呢?除了拥有非常坚固的外壳之外,SCD555ES的内部也是非惊人的。Sony SACD的标准配备DSD Direct当然不缺,它可以将SACD的数位讯号以1bit位元流的方式处理。ACP(Accurate Complementary Pulse Density Modulation)系统则是用来修正DSD讯号的斜率,让讯号更加线性。S-TACT(Synchronous Time Accuracy Controller)在数位噪讯上也有极大的功能,它让ACP系统整形之后的数位讯号降低,提高时间轴的精确度。至于SCD-1使用的双读取头在这里则已经改变了,SCD555ES使用的是单读取头雷射二极体,发光波长650nm(SACD使用)与780nm(CD使用)两种类并存,拾取部也被小型化处理,节省许多空间,架构显得精简多了。
    
  SACD的容量比CD高出多倍,读取时更重视避震性,SCD555ES在这一方面也有极为精密的设计,他们采用了高刚性的传动系统架构,让软体在转动时可以降低震动到最低,这样将可以辅助之前提到的ACP以及S-TACT补强技术,让音质更佳,讯息量流失的更少。SCD555ES在防震上还有一个非常新的设计,就是改良型FB底盘,所谓F指的是架构(Frame)、B就是梁(Beam),由名称就可以知道Sony是在这两方面作了修正,让底盘在传动结构运作时的震动减至最低,原厂说明他们在这方面采用了“点接点”的方式结合整个唱盘的内部,似乎是以盖大楼的心情在完成SCD555ES。
    
  目前SACD的播放机不多,但是各个都是大内高手,即使没有特异功能,也都是该公司的最主力SACD唱盘。Marantz旗舰,也是该公司第一台SACD唱盘SA-1(日币550000)、Sharp第二台SACD唱盘DX-SX1-S(日币250000)是目前非常热门的机种,但是在价钱上似乎缺乏亲切感。SCD555ES的生存之道,除了拥有承袭自其兄的许多技术之外,美丽的外观、简单的功能、优质的播放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的价钱非常吸引人,看来SCD555ES会是你沉迷于SACD的第一步。
  
  笔者将它抱回家与自家系统搭配聆听,第一时间已经被其承盘进出的“感动”为之动容,速度非常慢,而且反应异常缓慢,承盘进出时几乎没有声音,读取头也几乎以静音的方式运作,好一个SCD555ES,真是佩服它的刚性架构,如果没有如此设计,绝对无法安静办事。由于SCD555ES的读取采用单头式,因此无法自行分辨软体种类,请自己按承盘旁边的转换键。另外还有一个Filter键,这个数位滤波器包括标准在内分成五段,使用时请以听感为准,说明书请当参考。比起上级机,SCD555ES的音质可一点都不输,不论是情报量,还是线性表现,或是空间感、音场的呈现,都非常优异。依据经验显示,Sony的“5”几乎都没有失败的例子,它不但承袭上级机的诸多优点,而且还避免了次级机种常有的减少成本设计,CD唱盘的CDP-XA5ES如此,SACD的SCD555ES也是这样。套用流行的广告语叫做“减价不减量”。
    
  SCD333ES是不是会在明年(2001年)11月上市?或者是更快呢?非常期待SACD的技术继续向下移植,对消费者只有喜没有忧……。 期待SONY永远带给我们的是喜悦.

返回
TOP
16#

Sony CDP-XA55ES CD机

    Sony所生产的电器商品一向有着相当不错的制造品质,相信这是有目共睹的。这部CDP-XA55ES是由前一代机种CDP-XA50ES改良的机种,两部器材外观几乎相同,对于这部外观做工精致,重量却重达13.2公斤的CD唱盘,相信大家一定与笔者一样充满好奇。CDP-XA55ES的外观构造,前方以及左右两侧分别由一体成型铝铸造金属材质所构成,面板采喷砂加上阳极表面处理,两边侧板内部,更以泡绵夹层充当阻尼,不仅如此,连上方的顶盖与机壳的接触点,更是以软性胶质阻尼阻隔,底座的四个脚垫则以非同心圆的方式锁上,充分达到完全抑制震动的功效。打开那有点像是被口香糖所黏住的顶盖,便可以见到CDP-XA55ES内部相当壮观的内部构造。首先是左边三颗大型的高效率R型变压器,彻底将电源供应分门别类,提供数字线路、模拟线路、以及转盘结构的电源所需,其它密密麻麻的线路构造,精密复杂且整齐划一的多层电路结构,其产品完整度及精密度连同等级的CD唱盘都得大叹不如呢!

    说到转盘结构,CDP-XA55ES转盘部份开启及关闭时,几乎没有发出一点声响,缓慢而优雅的动作,产品的质感立即显现。由Sony所开发的独特转盘结构,是采雷射读取头固定,移动CD唱片的读取方式运作,Sony认为质小而轻的雷射读取头,远比体积较大的CD承盘,要容易遭到外力的影响而容易恶化音质,Sony技术部门则改采将雷射头固定,运转时移动转盘轴心部份,来完成读取的动作。比较特殊的是,CDP-XA55ES转盘上附上一个CD唱片镇,播放时必须在CD上头压上这个CD镇,才可以进行播放。转盘中心马达轴心部份内含重量感应开关,以防用家忘记摆放CD镇造成CD空转。在播放状态之下,用手指敲击CDP-XA55ES的两侧以及顶板部份,CDP-XA55ES依然我行我素快乐的唱着,并没有发生跳针情形,资料读取的稳定度可见一斑。

多种音色,任君挑选

    谈到这里,先来了解一下CDP-XA55ES到底有何特异功能,CDP-XA55ES的前面板右方,具备耳机插孔以及音量调整旋钮。此旋钮可直接旋转或透过遥控器上的音量调整,控制耳机插孔的音量输出,以及背板上的Variable Audio输出端子的音量大小。也就是说,CDP-XA55ES本身具有前级功能,只要为它接上一部两声道后级以及一对喇叭,就可构成一套简单的聆听系统。

    繁复的编辑功能,更提供喜爱编曲录音用家周全的编辑效果,曲目的选择键以旋钮方式,代替传统式的按键式选曲键,用家以旋钮选完曲目之后,直接Push旋钮也可以达到播放的目的。有如一般家用计算机鼠标上的功能一般,相当的方便。与大多数的CD唱盘一样,CDP-XA55ES背部除了提供两组Audio RCA输出端子之外,也提供同轴与光纤两种不同形式的数字讯号输出,闲置不用时,还可以利用端子旁的开关关闭内部数字输出电路,以达到减少干扰。

    说到CDP-XA55ES的声音表现,就不得不提起CDP-XA55ES内部的数字滤波电路,其内搭载24Bit Digital Filter,以独特的V.C(Variable Coefficient)可变系数提供五组不同音色取向的滤波功能,有维持于一般状态,提供讯号信息量也最多的“Standard”,以及另外四组分别为“Clear”、“Plain”、“Fine”、“Silky”等共五组不同等级的数字滤波,对于不同音乐软件,都有相对应的音色对应,对于音色挑剃的用家来说,则是一项相当好用的功能。初步的聆听发现,以此价位等级的CD唱盘来说,能够打败CDP-XA55ES的可说是寥寥可数。以日系机种来说,难得的较厚声底,声音表现实在难得,而中高频的分辨率丝毫不减,不会像有的CD唱盘提升了低频量感,却使得中高频音色变的呆滞或模糊不清的情形发生。配备的遥控器操作灵敏度颇高,除了电源以及转盘的开关必须由器材面板上直接控制之外,包括音量调整等近九成的功能,都可以以遥控器控制,以声音以及制造品质来说,CDP-XA55ES是一部相当具有高C/P值的CD唱盘,不到三万元(台币)的售价,就可以买到如此制作品质完成度高,音色表现超值的CD唱盘,相当值得想要购买中价位CD唱盘的用家列入考量。

返回
TOP
17#

    
亿唐首页 >> 亿唐音乐 >> 发烧心经 >> 器材点评 亿唐搜索:    

  

  
  


万圆级以内CD机皇CDP-XA50ES



  近期Sony这日本影音名牌,在影音发烧 友心目中的地位日渐提升;渐有领导潮流 之风!试看近期市场上无论是卡拉OK影碟 机MDP-V9K、CD机CDP-XA7ES、又或是 DVD机皇DVP-S7000……等,均卖个满堂红 声势可谓一时无俩!更甚者MD Walkman以 及民用MD录音座;亦为Sony所垄断和首先 发展研究与及推广。

不假外求

  但若谈到CD机的设计与发展则更是博大精深!年前先有一部设计经年的旗舰唱盘CDP-R10在日本本土推出,迅即成为各音响杂志社的参考器材,其镭射唱头的机械装置与及各级数码伺服线路;均不假外求由自家的设计工程师一手包办!CDP-R10除金工靓爆镜为人赞赏之外,其注册专利可滑动循迹的镭射唱头机械装置更技惊四座!据闻已有欧美Hi-End厂家和Sony厂方洽购其镭射机芯装置,大家不妨拭目以待!但另一方面可惜的是日本Sony总公司暂无意将它们的旗舰作品作为外销,即换句话说就算你肯付出昂贵的代价;香港Sony公司都是不接受街客订购!更重要的是即是你能购入水货但它们的工作电压都只有100V版本。

普及型号

  其後Sony将开发旗舰CD组合时,所得来的技术与制作经验,用来创制出新一代经 销全球的普及型号,以供普罗大众发烧友一享Sony的技术成果。当顶班合并机 皇CDP-XA7ES甫推出市面,经已得到各界的发烧友高度评价!但毕竟7ES的售价 虽谓普及;但亦都要索价港币万余圆,绝不是一般草根阶层的发烧友所能负担得 起,所以笔者今次只拣取了其系列之中的老二;售价约七仟圆的CDP-XA50ES来作 为测试对象。据闻新推出的CDP-XA50ES和CDP-XA30ES,均是最新款的加料改良型!它们两者的型号No.均多了一个「0」字作为识别;与及售价略为提高。刚巧 近日笔者的友人亦购买了一部「旧」CDP-XA3ES,经相互比较过之後,「新」 、「旧」两者之间的差别是;3ES除了体重较为轻盈之外,内里的用料和功能与及 外观均与30ES有些差异,但50ES笔者则还未有机会亲身比较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别。 但笔者还是建议有兴趣购买这个系列CD机的朋友,还是多付出少许选购有「0」字 的最新型号最为稳阵!

制作一流

  笔者将CDP-XA50ES从纸箱取出时,经已发觉其体重著实不轻!看看说明书的规格 它原来有15.2kg之体重。取出後你会发现50ES除体重够晒份量之外;其内与外的 制作简直一流!它的机身均是全采用铝质镀金板装组而成,其精美华丽之金工准 会令你赞叹不已!从外观看50ES完全不似是普通平价货色;兼隐见有其大哥 CDP-R10旗舰的影子。50ES之面板功能齐备使用时得心应手,而中央更是大型显 示屏和碟盘的活门。当盘门淡出时,你便可看见Sony那独有而专利的滑动循迹镭 射头机械;紧随唱片匣滑出异常Hi-Tech!除此之外操作机械亦相当顺滑宁静。 50ES的背後除有两组RCA Out Put之外(一组直出一组可调输出),还设有两枚数 码Out Put(一枚RCA一枚塑胶光纤)以供外接解码作为转盘之用!但有一点用家 是可要注意的,就是当放下CD时紧记加上随机附送的唱片压,不然除CD可能会 刮花之外并且无法重播。打开其机盖除可看见密麻麻的元件之外,它的间隔给予 笔者有点似曾相识之感!不错它和笔者的参考转盘Vimak DT1000MII一样,也是 分成三格空间来装组线路机械,所不同之处是DT1000MII是用红铜而50ES只用钢片 来分隔。左方是重料电源供应部份,厂方竟然起用两只优质C型环牛;来作为数码 与及模拟电路的供电!中间的是数码心脏区域与及机芯镭射装置部份,而右手面 则是模拟输出线路,左右均是独立对称。三个区域都分隔得井井有条免除相互干 扰!50ES里面所采用的元件质素良佳,电路板更采用上质优价昂的厚铜迹玻璃纤 维底板,所以其刚性特佳。

「V.C」数字滤波

  50ES还有一项突破性附加功能,你可以随著不同听音环境以及器材,拣选不同程 式来配合出完美的音效!它就是可变系数「V.C」数字滤波器。由於这不是技术 篇,所以其有关的技术详情在下不便在此细表,只论及其实际的使用模式!数字 滤波器可划分为五大类及九项程式,分别为标准、仿样、平滑、模拟与及巴特沃 斯等,至於九项程式有;STD→1→2→3A→3B→3C→4A→4B→4C等。「标准」 的声音特色是动态范围广,空间纵深宏大。「仿样」的声音特色是景像更清晰, 声音重播更平滑。「平滑」的声音特色是声音不单止更清晰还富有力感。 「模拟」的声音特色是声音更为热情和浑厚。至於最後「巴特沃斯」的声音特 色则是声音平衡,听上去更怡人耐听。笔者也曾细意聆听比较过它们之间的分野, 发觉效果分别依然是有但变化幅度较微!要很有耐性及用心聆听才可听出它之间 的分别,至於何者效果表现至佳?这还要留待用家自己因应不同环境组合作出适 当选择而定。笔者在测试途中还是拣选了STD.1程式来作为以下的测试报告,取其 有较为平均的各项重播表现。

声音表现

  今次用来测试CDP-XA50ES的器材包括有:来自丹麦名厂的Primare平价合并扩音 机A20,扬声器则依然是质优价平的Epos ES-12。全套线材则全用上平价的 XLO Ultra系列。如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未经Run-In的器材大半数都是不堪入耳, 但今次的50ES却是一次例外!全新开箱的50ES甫接驳开声已经有板有眼靓声非常, 但笔者为审慎起见还是将它煲炼上一个星期,听听它之表现可会有多大之变化? 50ES经一个星期日夜的煲炼後声音无疑是更成熟稳定,但除此之外笔者就不觉得 它和刚开声时有甚麽大分别!
  50ES的声音特性是属於活泼爽朗型,它的音色甜而不腻起落有致,高、中、低三 围极其平均,没有偏倚那一频段。分析力虽不算高;但细节资料亦极为齐全!当 播放大型交响乐时其音场拓展宽阔3D立体感强烈,高潮来临时处理则较为理性但 绝不紊乱。论动态50ES在这售价而言;反应相当敏锐兼动态凌厉令笔者俯首称臣 无话可说。它的超高频伸延甚尽效果极其理想!当重播铜管乐器与及三角铃时, 其高音谐波异常丰富余音袅袅,使到整首乐曲的透明度增加和更富色彩!中高音 则清爽顺滑,播唱女声尤其精彩,它能够将每一种嗓音都分辨得清清楚楚;以及 将她们婉转娇柔之美态赤赤裸裸的呈现在你跟前。至於男声的表现亦相当优良, 但若与女声的重播相比;则较为失色但亦非常恰当!而50ES重播每一件乐器的质 感表现出色,特别是当重播一些结他又或是竖琴的天碟,那种笔者常言的指甲刮 弦的声音,丰富与传真到你不相信!它的中低频处理亦属刚劲结实,扑爵士鼓时 鼓皮的震动与及冲击力;一样使人感到满意,但笔者还是希望它能再收紧一些就 更为完美。低频的力量感充沛;使到大提琴有更清晰明朗的演奏,大鼓的轰击更 深潜至底但绝不朦胧!大鼓之低频由鼓皮中心一圈一圈的向外散传,使聆听者能 够享受到大鼓之震撼。但笔者要补充的是有此表现,组合当中其他的器材质素也 极为重要,缺一不可。

转盘出击

  上述均是CDP-XA50ES作为一部合并CD机的测试表现,效果与售价比的确令人满 意!但笔者一直深信Sony自创的镭射唱头机械一定会有料到,及50ES有上述如此 佳之表现;可能其镭射唱头机械部份是占了极大比重。虽谓身价便宜及和笔者现 用的参考组合相距甚远!但既然50ES背後设有RCA数码输出端子及还可多商借一 段时间,笔者都希望将它驳在参考组合开声;及和听听50ES纯转盘部份,与Vimak DT1000MII这个价钱相差六、七倍之纯唱盘距离有多远。嘿!不试由自可,一试 真的令笔者难以置信!不要想错隔离DT1000MII依然屹立不倒,但奇怪的是Sony CDP-XA50ES的纯转盘部份;竟然有Vimak DT1000MII的八成声音表现!初听时真 的有如幻似真的感觉;即和DT1000MII分别不大。再听真点及听多十来张不同类 型的靓CD,笔者才放下心头大石松一口气!50ES的声音表现令笔者不期然想起, 月前商借过友人的一部从日本买回来的名牌顶级转盘,它们的声音非常相似,但 若单论活生感50ES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论售价这部日本名牌顶班货色则要卖三、 四万圆港币!

总结

  若论Sony CDP-XA50ES的制作、用料与表现,的确已做到无懈可击!在同级以内 更是难寻对手,一般万多贰万圆内的制作,亦不可能全面的将它击败。笔者相信 若不是Sony这个发明CD的国际大厂生产,深信绝不能以此港币七仟圆的售价所能 买到这般的设计和制作。尤其是当你领略过它超人一等的唱头、机械和效果表现之後,你就会发现它原来是如此之超值和抵用!笔者现在有一股冲动,打算托大 草兄帮我商借一部Sony顶班的合并CD机CDP-XA7ES;回家和我现用的DT1000MII 来一场擂台战,看看它可否取代我现用的参考唱盘!

(以上内容来源于AV Net Club)


  
推荐给朋友      有话要说




关闭窗口
  

  
  
关于亿唐│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用户反馈│ 招聘信息│ 客户服务
Copyright© 1999-2000 etang.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亿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TOP
18#

SONY CDP-X5000 日圆 120000,约RMB 6千
TOP LOADING机型,光学固定装置在前刻度盘宽为280MM的新机箱上,造型感觉很好,音质轻松愉快,可以在透明度极高的3维立体空间来生动描绘音乐动态。音质既活泼又具有一种表情丰富的特色。声音表现在MARANTZ 17D,DENON DCD1650AL之上。
SONY CDP-XA5ES 日圆98000,RMB 5000
将拾音固定,晶片滑音的设置是从高级机型上继承下来的,是非常稳定的传送装置,其音质中心突出,空间透明度很高,适合喜欢现代气氛的人们,喜欢忧郁者不合适,音质圆润而栩栩如生,声音仿佛是光芒四射的铉乐器演奏出来的,各种音乐的试听都有一种丰富的质感,听感上的高S/N感和音场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一级别上,可以列入综合质量较高的级别。表现比PHILIP LHH200R略好。
SONY CDP-XA3ES
60000日圆,约RMB3000
他集合公司的数码技术于一体,音质也可认为是公司精华的集中,整体透明度高而柔和。比DENON DCD 1515AL略好。
SONY CDP-XA7ES
250000日圆RMB 12500
本机为了完美的操作,正确饿高速的读出1微米以下的微小CD信号,使用了可使光学系统固定,唱片移动的R10后继装置,他不但具有强大稳定的低音,还具有连细腻的部分都能听出的高解析力,细节的情报量丰富,整体平衡度好,音乐中的热情可以充分表达出来,这是新一代ES的魅力,可以认为是SONY的标准机型。
TOP
19#

Sony CDP-XA50ES CD机

    近期Sony这日本影音名牌,在影音发烧友心目中的地位日渐提升;渐有领导潮流之风!试看近期市场上无论是卡拉OK影碟机MDP-V9K、CD机CDP-XA7ES、又或是DVD机皇DVP-S7000……等,均卖个满堂红声势可谓一时无俩!更甚者MD Walkman以及民用MD录音座;亦为Sony所垄断和首先发展研究与及推广。

不假外求

    但若谈到CD机的设计与发展则更是博大精深!年前先有一部设计经年的旗舰唱盘CDP-R10在日本本土推出,迅即成为各音响杂志社的参考器材,其激光唱头的机械装置与及各级数码伺服线路;均不假外求由自家的设计工程师一手包办!CDP-R10除金工靓爆镜为人赞赏之外,其注册专利可滑动循迹的激光唱头机械装置更技惊四座(详情请参阅181期9月号大草兄的详尽报导)!据闻已有欧美Hi-End厂家和Sony厂方洽购其激光机芯装置,大家不妨拭目以待!但另一方面可惜的是日本Sony总公司暂无意将它们的旗舰作品作为外销,即换句话说就算你肯付出昂贵的代价;香港Sony公司都是不接受街客订购!更重要的是即是你能购入水货但它们的工作电压都只有100V版本。

普及型号

    其后Sony将开发旗舰CD组合时,所得来的技术与制作经验,用来创制出新一代经销全球的普及型号,以供普罗大众发烧友一享Sony的技术成果。当顶班合并机皇CDP-XA7ES甫推出市面,经已得到各界的发烧友高度评价!但毕竟7ES的售价虽谓普及;但亦都要索价港币万余圆,绝不是一般草根阶层的发烧友所能负担得起,所以笔者今次只拣取了其系列之中的老二;售价约七仟圆的CDP-XA50ES来作为测试对象。据闻新推出的CDP-XA50ES和CDP-XA30ES,均是最新款的加料改良型!它们两者的型号No.均多了一个「0」字作为识别;与及售价略为提高。刚巧近日笔者的友人亦购买了一部「旧」CDP-XA3ES,经相互比较过之后,「新」、「旧」两者之间的差别是;3ES除了体重较为轻盈之外,内里的用料和功能与及外观均与30ES有些差异,但50ES笔者则还未有机会亲身比较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别。但笔者还是建议有兴趣购买这个系列CD机的朋友,还是多付出少许选购有「0」字的最新型号最为稳阵!

制作一流

    笔者将CDP-XA50ES从纸箱取出时,经已发觉其体重着实不轻!看看说明书的规格它原来有15.2kg之体重。取出后你会发现50ES除体重够晒份量之外;其内与外的制作简直一流!它的机身均是全采用铝质镀金板装组而成,其精美华丽之金工准会令你赞叹不已!从外观看50ES完全不似是普通平价货色;兼隐见有其大哥CDP-R10旗舰的影子。50ES之面板功能齐备使用时得心应手,而中央更是大型显示屏和碟盘的活门。当盘门淡出时,你便可看见Sony那独有而专利的滑动循迹镭射头机械;紧随唱片匣滑出异常Hi-Tech!除此之外操作机械亦相当滑静。50ES的背后除有两组RCA Out Put之外(一组直出一组可调输出),还设有两枚数码Out Put(一枚RCA一枚塑料光纤)以供外接译码作为转盘之用!但有一点用家是可要注意的,就是当放下CD时紧记加上随机附送的唱片压,不然除CD可能会刮花之外并且无法回放。打开其机盖除可看见密麻麻的组件之外,它的间隔给予笔者有点似曾相识之感!不错它和笔者的参考转盘Vimak DT1000MII一样,也是分成三格空间来装组线路机械,所不同之处是DT1000MII是


用红铜而50ES只用钢片来分隔。左方是重料电源供应部份,厂方竟然起用两只优质C型环牛;来作为数码与及仿真电路的供电!中间的是数码心脏区域与及机芯激光装置部份,而右手面则是仿真输出线路,左右均是独立对称。三个区域都分隔得井井有条免除相互干扰!50ES里面所采用的组件质素良佳,电路板更采用上质优价昂的厚铜迹玻璃纤维底板,所以其刚性特佳。

「V.C」数字滤波

    50ES还有一项突破性附加功能,你可以随着不同听音环境以及器材,拣选不同程式来配合出完美的音效!它就是可变系数「V.C」数字滤波器。由于这不是技术篇,所以其有关的技术详情在下不便在此细表,只论及其实际的使用模式!数字滤波器可划分为五大类及九项程序,分别为标准、仿样、平滑、仿真与及巴特沃斯等,至于九项程序有;STD→1→2→3A→3B→3C→4A→4B→4C等。「标准」的声音特色是动态范围广,空间纵深宏大。「仿样」的声音特色是景像更清晰,声音回放更平滑。「平滑」的声音特色是声音不单止更清晰还富有力感。 「仿真」的声音特色是声音更为热情和浑厚。至于最后「巴特沃斯」的声音特色则是声音平衡,听上去更怡人耐听。笔者也曾细意聆听比较过它们之间的分野,发觉效果分别依然是有但变化幅度较微!要很有耐性及用心聆听才可听出它之间的分别,至于何者效果表现至佳?这还要留待用家自己因应不同环境组合作出适当选择而定。笔者在测试途中还是拣选了STD.1程序来作为以下的测试报告,取其有较为平均的各项回放表现。

    声音表现今次用来测试CDP-XA50ES的器材包括有:来自丹麦名厂的Primare平价合并扩音机A20,扬声器则依然是质优价平的Epos ES-12。全套线材则全用上平价的XLO Ultra系列。如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未经Run-In的器材大半数都是不堪入耳,但今次的50ES却是一次例外!全新开箱的50ES甫接驳开声已经有板有眼靓声非常,但笔者为审慎起见还是将它煲炼上一个星期,听听它之表现可会有多大之变化?50ES经一个星期日夜的煲炼后声音无疑是更成熟稳定,但除此之外笔者就不觉得它和刚开声时有甚么大分别!

    50ES的声音特性是属于活泼爽朗型,它的音色甜而不腻起落有致,高、中、低三围极其平均,没有偏倚那一频段。分析力虽不算高;但细节资料亦极为齐全!当播放大型交响乐时其音场拓展宽阔3D立体感强烈,高潮来临时处理则较为理性但绝不紊乱。论动态50ES在这售价而言;反应相当敏锐兼动态凌厉令笔者俯首称臣无话可说。它的超高频伸延甚尽效果极其理想!当回放铜管乐器与及三角铃时,其高音谐波异常丰富余音袅袅,使到整首乐曲的透明度增加和更富色彩!中高音则清爽顺滑,播唱女声尤其精彩,它能够将每一种嗓音都分辨得清清楚楚;以及将她们婉转娇柔之美态赤赤裸裸的呈现在你跟前。至于男声的表现亦相当优良,但若与女声的回放相比;则较为失色但亦非常恰当!而50ES回放每一件乐器的质感表现出色,特别是当回放一些结他又或是竖琴的天碟,那种笔者常言的指甲刮弦的声音,丰富与传真到你不相信!它的中低频处理亦属刚劲结实,扑爵士鼓时鼓皮的震动与及冲击力;一样使人感到满意,但笔者还是希望它能再收紧一些就更为完美。低频的力量感充沛;使到大提琴有更清晰明朗的演奏,大鼓的轰击更深潜至底但绝不朦胧!大鼓之低频由鼓皮中心一圈一圈的向外散传,使聆听者能够享受到大鼓之震撼。但笔者要补充的是有此表现,组合当中其它的器材质素也极为重要,缺一不可。

转盘出击

    上述均是CDP-XA50ES作为一部合并CD机的测试表现,效果与售价比的确令人满意!但笔者一直深信Sony自创的激光唱头机械一定会有料到,及50ES有上述如此佳之表现;可能其激光唱头机械部份是占了极大比重。虽谓身价便宜及和笔者现用的参考组合相距甚远!但既然50ES背后设有RCA数码输出端子及还可多商借一段时间,笔者都希望将它驳在参考组合开声;及和听听50ES纯转盘部份,与Vimak DT1000MII这个价钱相差六、七倍之纯唱盘距离有多远。嘿!不试由自可,一试真的令笔者难以置信!不要想错隔离DT1000MII依然屹立不倒,但奇怪的是Sony CDP-XA50ES的纯转盘部份;竟然有Vimak DT1000MII的八成声音表现!初听时真的有如幻似真的感觉;即和DT1000MII分别不大。再听真点及听多十来张不同类型的靓CD,笔者才放下心头大石松一口气!50ES的声音表现令笔者不期然想起,月前商借过友人的一部从日本买回来的名牌顶级转盘,它们的声音非常相似,但若单论活生感50ES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论售价这部日本名牌顶班货色则要卖三、四万圆港币!

总结

    若论Sony CDP-XA50ES的制作、用料与表现,的确已做到无懈可击!在同级以内更是难寻对手,一般万多贰万圆内的制作,亦不可能全面的将它击败。笔者相信若不是Sony这个发明CD的国际大厂生产,深信绝不能以此港币七仟圆的售价所能买到这般的设计和制作。尤其是当你领略过它超人一等的唱头、机械和效果表现之后,你就会发现它原来是如此之超值和抵用!笔者现在有一股冲动,打算托大草兄帮我商借一部Sony顶班的合并CD机CDP-XA7ES;回家和我现用的DT1000MII来一场擂台战,看看它可否取代我现用的参考唱盘!

返回
TOP
20#

Sony SCD-1 SACD机



    
    上世纪99年面世的Sony世纪SCD-1给全世界的音响发烧友一个巨大的惊喜,Sony在新世纪之交推出的这台值$5000的SACD播放机,使用了最好的结构和材料,想让SACD成为本世纪最好的标准和格式,作为音响发烧友最关心的是其播放的效果和音质,以及是否能成为发烧友首选的下一代CD产品。

    我们先来来看看SCD-1的功能:一、平衡输出On/Off开关,位于后面板中部连接器旁并标有Standard/Custom标记,当开关处于“Standard”的状态时,输出极高的取样率可很宽的动态,一般的前后级功放不会轻松的消化它,Standard输出超过50KHz的超高音波。二、所有的控制和功能通过遥控器或者位于顶部面版的一系列按键来完成,主要功能键在右侧,辅助功能键在左侧,Open/Close按键在左侧稍远位置。按下Open键,滑顶式的面板升起,并滑向一旁,动作一丝不苟、平稳、安静而豪华。三、SCD-1在初始化和转换激光头时会显得不紧不慢,效率并不高,据计算这个要费时近半分钟。马达盖和悬浮机构可防止传动构产生噪音和震动,碟片舱使用了能防止震动的材料。滑动机构的连接点采用了特福龙(Teflon)材料所制成的高炭纤维编织物,符合声学原理并且可靠。四、关上机顶舱是,SCD-1检查SACD和CD信息并开始播放。当播放双层碟片时可以选择播放SACD层,或者PCM层。五、左边第一个辅助键选择5种16/44.1数字滤波器“24-bit变化参数”,显示器会依次显示:“STD”—标准脉冲滤波器1到4,只用于常规的16/44.1的碟片。按键时会暂时静音。一旁的“Digital Out”键,是在播放CD时激活或者停止S/PDIF和光纤数据流输出。六、另外一个键很有意思,它是用于显示文字信息的。SACD碟包含标题、艺术家名字,以及音轨标题,一些16/44.1的碟片也可显示出来,如果一行超过13个字符,可以按“Text”键换行。七、显示窗的些边有点想宝石的切割面,并有高密度的聚丙材料制造非常完美和有品位,SCD-1并不花哨,能够读CDs,CD-Rs,SACDs以及双层的SACDs.(双层碟都可以很好的播放与Burmester 969 、Forsell Air Reference CD 转盘,Meridian 500以及Mark Levinson No.31.5CD转盘)当不能读CD-RWs,CD-ROMs以及DVDs。

    SCD-1的滤波器定义了16/44格式,它在市场上的成功或失败取决能否保护音响发烧友在16/44.1格式碟片收藏已化出巨大的花费。原理上,多种取样率的滤波器会消除声音频谱波段中的“影像”,SCD-1消除了数字滤波器的特性,使得它变得有音乐味。滤波器粗略分为两种类型,锐利(快)以及慢(钝),锐利的特性会破坏22.05KHz以上的声音。特性钝的滤波器会使时间区域误差降到最少,这是锐利型滤波器的通病,也就是说,钝型的滤波器能提高音质。Sony 首先改变了数字滤波器了上述特征听取的范围,其效果是这些特点仍然能够听到,对比“传统”的数字滤波器,Sony的VC24在16bit字长中运用了两种数据转换规范:24bit字长和直接8x取样率。

    TSCD-1的STD(标准)滤波器锐利的销弱了22.05KHz以上的部分取样信号。Filter-1(dfil-1)在8x超取样率时进行平滑的差补计算,8x的取样率是2x取样率的3倍。由于VC24的出众的计算能力以及直接8x超强取样率的表现,其结果是平滑的的处理以及清晰的音质。

    Filter2的工作表现比标准的数字滤波器更加老道,它尽可能地进行最长度的运算处理。一般的滤波器在信号数据通过时除去波形的毛刺。“dfil-2”在数据通过前调整了输入数据的长度来匹配噪声波形,此方法使得大部分非线性的信号在计算处理时被消除掉。这样,没有量化的噪音产生,并完整的保留了从CD中读取的数据。还有,在个阶段中在也没有任何非线性的计算,发出有力度的声音。

    Filter3,Sony 称其为“偶数”的数字滤波器,为直接8x超取样率的224-顺序滤波器提供最好的条件。Sony的解释是令人信服的,“偶数滤波器使用了与传统的奇数滤波器完全不同的计算处理,奇数滤波器在8x超取样率的时候不能处理从CD读取的原始信号,它使得进行插值计算的取样率是7x。偶数滤波器被用于计算处理CD中读取的原始数据,Vc24的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224-order滤波器刚好可以将0Hz到17Hz的特性放大,不管是否使用钝型的滤波器”,也就是说它能够在超过26Khz的进行修饰。Filter 4是"dfil-2"的"加强"版本。计算的字长增加了4bit,而且,加上双重滤波的作用,它也是基于偶数滤波器的。"dfil-4的这些复杂的特性 使得18KHz的高频表现圆润、充满活力"。

    看看Sony 如何描述其滤波器的:STD(standard)提供了宽广的频率范围和 空间感,在5种滤波器中,它保持了最多的信息量,而适合于古典音乐;Filter1:清晰(钝型)提供了平滑而又有冲击力的声音,以及清晰的音像和定位,适合爵士乐队和爵士人声;Filter2:清晰(钝型)提供了润泽和充满活力的声音,以及丰富的嗓音和表情变化,适合着重人声的音放;Filter 3:精细(钝型)地提供平衡、自然的声音,有宽阔场景与回响的感觉,适合在你放松的时候听任何音乐;"Filter 4:丝绸般的宽阔音域,适合于古典音乐,尤其是竖琴!

    我从六个方面对SCD-1进行试听,首先比较sony双层碟的SACD模式录音和pcm模式录音,然后用Burmester中的dCS972/Elgar解码器,将CD中的数据以24bits/192KHz解码方式作为我的数字讯源参考,我还听了sony用pcm方式的录音。SACD和CD 在底端有非常好的质量和力度。从幽深的地低频上到中频,在把握分寸、控制、轮廓的清晰度以及堂音方面非常杰出。声音无论在细节或是整体表现上都有非常好的能量感,象是要击毁那台Linn Klimax Solo 500后级放大器。

    我听了《Steve Davis Group》,我喜欢的DMP乐队用DSD方式取样(SACD-03),(是PCM版本的 Davis Group's Quality Of Silencez中的DSD录音,DMP CD-522),"I Thought About You "(第三首),打击乐中优美清澈的高音区和流畅精确的吉他,丰富松软的低音bass,现场感,空间感,空气感,以及乐器人声的定位感,构成的三维立体感受,是耳朵和眼睛的最佳体验。这首音乐无论是SACD还是PCM,可用它来测试你的喇叭或是前端设备的分析力,低频的表现和全频的响应。《Telling Sonic Event No.1》的第二首“One Two Free”,Davis先生热情洋溢的击鼓,鼓声量感以及下潜极深的低频节拍使JM Lab Utopais听起来量感十足,令人吃惊;鼓手Davis的脚鼓的节奏就象用它的脚重重地踏在音乐厅的地板上一样。CD层的低频量感以及下潜也能被很好的再现,只是冲击力和鼓的型体轮廓淡化了一些。《Telling Sonic Event No.2》中Kavi Alexander的录音如此奇妙和贴切( Nature's Realm (Water Lily Acoustics WLA-WS-66-SACD)),即使大厅并不完全适合乐队的表现。如果你听不到录音里那地铁隧道里震耳欲聋的低频,那么,你的系统的低音下潜不够。音乐的再现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令人肃然起敬的音乐,SCD-1功不可末!

    很大程度上因为DSD处理器通透和清晰的特性使得低频的素质有极佳的表现。中频,尤其时中高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通透和干净,以及那迷人的细节和丰富的信息。中频和高频的甜美光泽使得人声有活力和开扬,声音的高素质表现值回票价。在播放Talarc的《SACD》(SACD-99-1)时,唱诗班和乐队的表演使得录音的空 气感、空间感和分隔度令人难以置信,合唱人声的象真度让我堂目结舌(Ribbon Chair)。在播放Steve Davis时,我被那连续不断的组合 唱声所 震撼。播放Telarc的Stabat Master时,明显的saCD方式的效果完全的超过 了CD的效果,结像力、音色,空气感、空间感、凝聚力以及背景宁静度。重播Nature's Realm时,SCD-1的声音瞬间变化的色彩非常可爱,而没有尖硬刺耳的感觉,就象波浪不断的拍在海岸边,每一点都具有音乐性。我安静地欣赏了我最喜欢的CD之一《Jon Hassell's Fascinoma》(Water Lily Acoustics WLA-CS-70-CD),空气感,宽阔的音域、行如流水的音场,让人吃惊的是音质真实到如实体般具可触性以及甜美芳香的感受不断地向我扑来。AudioQuest Music的《BluesQues》SACD也是我最喜欢的录音,Joe Beard充 满激情的歌词和Sam McClain“有点过分”的表演,骇人的低频、明亮快捷的 高频,中频充满了质感和醇香,Sam的嗓音滑润,触手可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通过SACD传出的Sam的歌声,开杨、清澈以及细腻,无可挑剔。

    对大家来说,这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看看你那些堆积及如山的音乐碟(还不算成千的lp),大家会想,那台$5000的双声道的播放机到底比16/44.1PCM强多少?这个问题问得太妙了。利用SCD-1的滤波器将你全部音乐收藏听起来不但“好”,而是一流的录音,这好象是神话。和24/192一样好吗?我知道你们要问的问题。不,就象$5000的东东与$20000S数字讯源的比较一样。钱就是钱。

    我通常同过Dcs972/Elgar以44.1kHz的方式播放双层碟,直接用STD滤波器比较,PCM层的录音在音场的深度方面显得有点平,而聚焦力当不错。在表演者的周围和空气中有一些轻微的间隙噪音,音调的平衡还不错,没有那种“廉价”偏紧的声音;人声听起来少一些力度,和缺少一点分隔度。是总体来说,还不错。

    在处理木板的表面时,打磨后马上要刷漆,这很重要,如果没刷漆的木地板打湿了,就会看到一种“羽毛”现象:其纤维力吸收了大量的水并膨胀拱起。当我在比较PCM版本与SACD版本的录音时就有过那种感觉,Stabat Mater中SPLs合唱团,有一种明显粗糙的感觉,听Nature's Realm时地铁里的隆隆声时,低频明显的有点散乱,高音听起来不像SACD那么甜美,但还是保留了明亮特点,PCM空气和空间感完全不是听SACD版时的那样。

    利用不同的滤波器可以修饰许多你想的到的效果,丰满的中频,松软而更加丰富的低频,你可以让录音听起来更华丽,低频更凝聚以及更通透,还可让人声变得如此真实,以至你的那一半以为是你在唱的。所有的特点都可以通过为你的CD选择不同的滤波器来实现。当我进一步的了解SCD-1后,自然而然第很快了解了不同滤波器的特点。Lou Reed用Filter 3、Hooverphonic 和 Massive Attack适合Filter 1,Filter 2用于Patti Smith,等,滤波器简直是将CD征服了,而不是我,想让“精确”打东你吗,记住,不要用STD滤波器。选择正确的滤波器取决于录音的效果和系统的性能。但是滤波器有时并不有效,在听Carmen Suite No.2, Bernstein 和 NYP (Sony SMK 63081, SBM)时,我注意到只有STD滤波器的效果的空间感是对 的,其他的滤波器会损坏成像。(-=jazz=-译)

返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