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眼”看指挥家 [复制链接]

查看: 32103|回复: 220
31#

re: zjize

切利比达克我是很尊敬的。他的布鲁克纳是天堂般的。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他可能比卡拉扬还要高贵。(卡拉扬是英雄的,不是高贵的)。都说既生卡何生切,对他的境遇是有些同情的。不过他的柴五我没听过,能否上传一段。(如果按他的布鲁克纳全集来看,它的柴五可能会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吧?)。还问卡柴六您觉得差在哪里?您所说的一些版本中还有哪些?
TOP
32#

英伦四月天 在 2004-9-22 15:02:45 发表的内容
其实上面几位同志的争论都建立在自己的主观意见基础上或者一些经验的东西,其实辩论最忌讳的就是这个,最好多一点理论性的东西加近来,辩论的层次会提高很多,也比较有意义,而且,辩论的论题最好也要具有可辩行,大家不能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最后裁判说:大家都不错,都没有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呵呵。。。。。。


四月天兄,这本是我们砍柴同志发起的略带有调侃性质的四言评指挥的帖子,既然以四言为体裁,必然有点嬉笑怒骂皆文章的气氛。可是突然就插入DARAJAN二段不太通顺的文字,看了有点好笑,于是仍旧以四言的格式调侃了几句,谁知就此换回D兄更长的更不通顺的文字,甚至要我去听他讲课,至此轻松调侃的气氛终结了,网友每天都必须看他非常长又非常梗塞的句子。而我回他的文字尽量做到诙谐一点,风趣一点,以使广大网友下了班回到坛子上还能有个乐子,如此而已。这不算什么辩论,根本没辩题的,我写老谋子的时候,心里已经想象到他着急着为老谋子辩护的样子了,所以写的时候已经哑然失笑了,类似的乐趣是很难言说的,只有旧友故知才能会心一笑。希望DARAJAN兄也能会心一笑,而非嗓门越来越大。
上海话有个词,叫“搓”,大致和调侃一个意思,不过意味不同。“搓”DARAJAN兄一直是我这些帖子的主旨,搓不动是我的水平问题,搓不起就是别的问题了。反正我的乐趣是搓人,D兄如果习惯正义凛然地讲话,免不了继续被搓;我想,搓他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TOP
33#

darajan兄大谈陈夑阳真是雪中送煤油的,
此君以前录过一套贝交磁带在下我是一盒都不落的,
不过当时年少未谙风月事因此是不好妄加品长短的,
秃顶上甩一圈狗耳发却是弱智者过目也不忘的。

谈到国内指挥李德伦是不可不提的,
当年读书时造访音乐老师谈起德爷对方必称李老师可见他暗里也是受人尊敬的,
无缘听过李老的唱片无疑是很遗憾的,
此生普及西方音乐据说是功不可没的。
TOP
34#

[quote]darajan 在 2004-9-22 3:03:07 发表的内容
很高兴听到砍柴老师对于现代音乐的造诣。我明年带的毕业设计就是与此相关,我会把教学大纲发给柴老过目的。
关于我的作品,现在已经是第8张专辑了,作品号尚未整理,等以后的老婆来处理了。您们讨论的应该是我的早期作品(不知您哪儿来的),肯定是盗版!:)

哪敢说什么造诣啊,感觉派而已,听着好玩听着乐。不过大纲倒有兴趣看看,呵呵,学习一下。
TOP
35#

mahler兄

欢迎继续搓下去。反正看的人不少嘛。我哪里有正义凛然地讲话,你问问Tim,我一直就是这样礼貌而自信的讲话的。看来你有些不适应了。

卡拉扬是好,某些地方绝对好,好在那里,我不一直在讲吗。
绝对的事是没有的,不要反复在说了。我就是这么认为,也没有办法。而且还逻辑性很强,更没有办法。

我现在是自摸清一色,高兴啊,嗓门儿就大了,还从未如此爽过,还从未有论坛让我打过那么多字,感谢砍柴兄你起个头,感谢Malher兄你这么个麻将瘩子,不过既然我糊了,邻座几位肯定不爽,不过要玩下去就得付钱啊。付了钱在继续搓啊。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36#

上山砍柴 在 2004-9-29 9:49:41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4-9-29 8:31:22 发表的内容
假如没有发烧友人手一张的“白头翁”,唱片数量仅次于卡拉扬的音响派大师斯托可夫斯基几乎被人遗忘。西方媒体对美国指挥家一向比较轻视,企鹅唱片也没有他的位置。听过他晚年指挥伦敦爱乐的贝九、布四,“九十岁的老人有着三十岁的心脏”。


好象没有多少人将他忘记,至于他的唱片现在已经不那么广泛流传,那肯定有其原因的。你看,录音工业发展的几十年,多少出色的指挥啊,有机会听听那些尘封的唱片,你不会觉得谁是应该被埋没的,但是,市场和听众的视野和感情、时间、金钱都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一个残酷是事实:选择,选择就是淘汰,所以几十年后还能被记得,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奢求什么呢?


柴兄所言差矣,MOMO时代的大师富特文格勒、门贝尔伯格等,不但没有随着时间没遗忘,相反愈加弥坚,斯氏毕竟活到了立体声时代,而且留下了大量演录俱佳的唱片。几十年后被记得的大师数不胜数,被遗忘是相对的。怎么能以“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奢求什么呢?”来评判呢?
TOP
37#

能将克里夫兰变成手中的一件乐器,塞尔的确了得,但音乐不是指挥家一个人的事情。如果评选协奏指挥,塞尔当在三甲之列。
TOP
38#

ADWS 在 2004-9-29 8:31:22 发表的内容
假如没有发烧友人手一张的“白头翁”,唱片数量仅次于卡拉扬的音响派大师斯托可夫斯基几乎被人遗忘。西方媒体对美国指挥家一向比较轻视,企鹅唱片也没有他的位置。听过他晚年指挥伦敦爱乐的贝九、布四,“九十岁的老人有着三十岁的心脏”。


好象没有多少人将他忘记,至于他的唱片现在已经不那么广泛流传,那肯定有其原因的。你看,录音工业发展的几十年,多少出色的指挥啊,有机会听听那些尘封的唱片,你不会觉得谁是应该被埋没的,但是,市场和听众的视野和感情、时间、金钱都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一个残酷是事实:选择,选择就是淘汰,所以几十年后还能被记得,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奢求什么呢?
TOP
39#

假如没有发烧友人手一张的“白头翁”,唱片数量仅次于卡拉扬的音响派大师斯托可夫斯基几乎被人遗忘。西方媒体对美国指挥家一向比较轻视,企鹅唱片也没有他的位置。听过他晚年指挥伦敦爱乐的贝九、布四,“九十岁的老人有着三十岁的心脏”。
TOP
40#

我刚才翻了一下,少了一位绝对重量级人物,尤其上海的爱乐者息息相关的:伟大的陈燮阳同志
他的外形是有特色的
他的态度看上去是很严谨的
他的擅长是加演的曲目
他的北京喜讯到边疆是权威的
他的良宵也是令所有来访的指挥家相继学习的
他的为人总体是不差的
他的指挥棒是送给过我的(现在还精心保存着)
他走在路上经常是会给贝多芬同学撞见的
他的每次协会讲座是亲切的
他继承了切利必达克的“不好“录音的风格
他的现场演奏以后可能会被EMI灌制的
他的近两年是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他的广告是证明了他只能是一个搞音乐的
他的乐团近来据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的
他的失踪看来是卓有成效的
无论如何
他的音乐会是让我怀念的(有一次我们是坐在了陈至立的位置上的)
他的曼弗雷德首演在我心中是难忘的
他的时而会扭动的身子还是可爱的
总之,
他是伴着我和贝多芬同学长大的
不好意思
我们是伴着他长大的

永远的陈燮阳!
不要误会(他还活着)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