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版主非常发烧之选(十四):天逸 AD-2 A类晶体管全平衡放大器 [复制链接]

查看: 270080|回复: 519
11#

发现一篇好文,全文转贴:
惠普写真一号与天逸AD-2N搭配小记
作者:aiyue1129
  写真一号与AD-2N二者都是国产精品器材,不久前,我将二者请进了家门。究其来龙去脉,还要从这些年形成的音响观谈起。
  一、求真与求美,二种基本听音取向
  我们判断一套器材搭配好不好,总得要有一个参照系,即要有一个标准。主流观点是能够尽可能重视音乐厅的现场演出效果的器材才是好器材。这就是为什么强调音响设计师和发烧友要尽可能地听现场的道理。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一是只有不用任何扩音设备的音乐厅的效果才是最“真实”的。而绝大部分剧场演出都使用扩音器,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我曾听过大型管弦乐队的排练(不用扩音器)和他们正式演出时的音色效果有明显差异。就如你在KTV唱卡拉OK的声音与你关掉扩音器清唱的声音完全是两码事。二是“最真实”的声音未必就是“最好听”的声音。试举一例:去年11月下旬,有一个机会去了九寨沟,用数码机拍了一组相片。回来看洗出来的照片,大吃一惊。11月下旬的九寨,已经不是最佳的旅游季节,山上的彩色已经逐渐消褪,远没有10月黄金期那般艳丽。然而,洗出的相片,仍然艳丽无比,让没有去过的同事称奇。这就“真实的景物”与“彩色照片上的景物”的区别。前者最真实,后者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但比真实景物更美丽。这就是“失真的美”。这和音响完全是一个道理。监听器材重播的是“真实”的乐音,通常声音都较“淡”。而你听听一些英国、意大利等器材,如BBCLS3/5A等,其声美艳无比,这是设计者调声时添加了适度音染。这肯定不是“真实”的声音,但肯定是比真实“更好听”的声音。这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逻辑,真的不如失真的讨好耳朵。其实,这说明了人类的科技发展的能力——自如地控制与制造声音的能力。这就是音响设计的两种理念,唯真与唯美。我觉得在音响设计中最难的是“求真”(真实还原),唯美型的设计相对容易(当然设计师也需要丰富的现场聆听的经验和艺术修养,否则会设计出不伦不类的怪物)唯真型要精准地重现现场各种人声、器乐原来的音色,谈何容易。或乐音太淡,或音染太重。我在一位朋友家听过马克300W的大力后级推丹拿听众80,典型的“唯真”型,但声音实在“太淡”了,象一杯白开水,尽管极HiFi,但总觉得没有艺术感染力。我在想,音乐厅的原音难道就是这样的声音吗?
  在下爱乐史已有三十多年,只要有机会,不放过每一个听现场的机会。当然,由于条件限制,国外的乐团听得少,只听过少数二、三流的乐团。国内的乐团则先后听过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省歌舞剧院乐团等等演出。观看不同层次的业余类演出,由于工作原因,就多得无法计数了。一个好的乐团,现场的演出是充满艺术感染力和音乐美的,绝不会给人“太寡淡”的印象。到底怎样搭配丹拿这样优秀的音箱,其发出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呢?我没有用过丹拿,就留给丹拿用家去回答吧。在HiFi实践中,更多的发烧友一般不会从“唯真”与“唯美”去考虑配置,常常是处于二者之间。这就给发烧留下了广阔的搭配空间。
  有朋友问我,你喜欢唯真型的还是唯美型的声音?我说,我两种都喜欢。爱乐人不喜欢“真实”的音乐不可思议的。但“唯美”型也极其有迷人,更容易让人“中毒”。就这样,就在“发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观念:在有条件时,建一套“唯真”系统,一套“唯美”系统,换着欣赏,也是一大发烧乐事。后来,当教育负担和住房负担过去,就开始实施自己的发烧愿望了。但毕竟是工薪族,还要建二套(LP的话是:太奢侈了!)只有从性价比高的国产精品中去考虑了。
  这套“唯美”型器材考察,也是很困难的事。唯美,就离不开音乐味。一是如欧博类的胆机,一是音乐味好的石机。由于我已有斯巴克胆机,就决定在石机与书架箱中寻找吧。这时,天逸AD-2N与新德克8800MN进入视野。这两款都是浓郁音乐味为特征的石机,但8800MN当时还在预告阶段,尚未进入市场。AD-2N已有很详尽的技术资料和介绍。这是一款全平衡、全对称、纯甲电路、每声道14对日产大功率HiFi 名管,提供60A大电流输出的石机,“具有浓郁的音乐味和极高的音乐解析力,音色靓如黄金”(厂方资料)。后来,有机会听了AD-2N搭配B&W805和美之声监听一号改良版。大出意外的是,805是天逸厂方的推荐搭配,然而可能是刚开声的新机新箱的缘故吧,声音过于肥厚,连JS也连连摇头。换上美监一,真让人为之一振,声音鲜活滋润,结像与质感上佳。以前也听过一些器材推美监一,都没有AD-2N的效果好。这是一种“唯美型”功放搭配中性监听音箱。美监一的声音线条清晰,声音微甜,一扫过去声音发干的印象。天逸的大功率、大电流对美监一表现了相当到位的控制力。就这样敲定了AD-2N。也愿意借此机会向喜欢美监一的朋友推荐这又一个选择。因为天逸是一个小型“巨无霸”,体积大,重达84斤,纯甲100W的能量使之的发热量也大,为了迎接其进门,专门请人用全实木(硬木)打了一个新机架(高65CM,宽138CM,深59CM,层板厚33MM),好重啊!四个小伙子铆足劲才抬上四楼。AD-2N上楼之艰难,已有用家描述,不再赘言。对其之大、之重、之热都认了,唯一的只有祈祷这个DD千万不要闹毛病,否则以我之年龄绝对是干瞪眼了。
  最终,还是选择了写真一号。写一号是惠普的旗舰书架箱。使用的是丹麦进口的著名的绅士宝单元。此箱外观可能是国产书架箱中最考究的一个了。我想设计者考虑到了严格的声学要求,箱体加工水平肯定是国内一流,惠普认为是世界水平,可见其对自己木工工艺的信心。做工之严谨,简直无可挑剔。一个如此认真对待自己产品的企业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写一校音取向十分接近音乐味好的英国箱,但声底又不会太肥厚,声音密度感也很优异。但写一与AD-2N搭配会是什么效果呢?
TOP
12#

《惠普写真一号与天逸AD-2N搭配小记》的确是一片好文,笔者的文笔流畅我且不说,关键是笔者的这篇文章是在有实践的基础上实话是说的,绝非一片枪文。对许多朋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我以将其推荐给音响杂志社收集整理成文出版。今后如发现有类似的好文,我都会一定推荐!
TOP
13#

该机是今年一月后最终修定的版本,从二月份开始出品的机子已全部换为东芝管,这是天逸的调音师们将该机反复的聆听、并同贵丰的一款3万多元的功放反复进行A、B比较之后定下的方案。其实该功放不论是采用山肯管还是东芝管都可以有很好的听感,只是音色的取向略有区别而已。
TOP
14#

[quote]如逢伦音 在 2005-4-28 15:06:03 发表的内容
[quote]哎呀大佬 在 2005-4-28 10:04:05 发表的内容
56只管?也太多了吧,这么多管子稍有误差,对声音的影响会很大[/quote]

真正的纯甲类机(我并不肯定这台AD2就是真正的纯甲类机),为了大信号不出现过载失真,一定要多管并联。而现在同一批出厂的正品管一致性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如C5200/A1943、C2837/A1186等管(但不挑选还是不行,只能说要挑选的话可以选到很多管)。[/quote]

严重同意!AD-2的多管并联输出的确是在大量的功率管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我们充分考虑了管子的精确配对,因为天逸每年的音响产品其产量大的惊人,所以每年所需采购的东芝大功率对管、山肯大功率对管不下数十万对。在这么多的功率管用量中,我们总可以精挑细选一大批配对误差极小的功率管来满足产量并不太高的AD-2形象级精品功放。目前厂控的配对精度为误差小于2%。实话实说,这事对一些产量不高的山寨小厂来说的确较难保证,但对我们天逸来说就完全可以实现。
最后编辑辨机
TOP
15#

[quote]cy795 在 2005-5-9 9:24:50 发表的内容
感觉AD-2在设计上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不能保证长时间工作在A类状态,时间一长,发热量会很大,可能会烧机,必须要切换到AB类,但AB类的音质又不及A类,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矛盾.[/quote]

这位朋友,您所担心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关于AD-2的散热问题我们在设计时早已进行过精确的理论计算和多次严格的高温环境实验,也就是说,不论AD-2工作在甲类还是甲乙类,都能非常安全的工作。谁都清楚,可靠性是第一位的。自AD-2应市以来,我们先是投放在国外的市场然后才在国内上市,历时已有一年,经历了去年夏秋的高温烤炼,从未发生过一台因工作在甲类而烧机的故障,足以让我们和大家放心。甲类工作状态必然会导致大功率的耗电和发热量巨大的问题,这本就是纯甲类功放的特点,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如果发热量不大,就不是纯甲类机了。所以买纯甲类功放的朋友们在买之前最好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理论知识,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怕高温会烧机的问题,因为厂家在设计该机时早已想到了,如果该机的设计不成熟我们敢上市销售吗?那岂不是自找麻烦、自取灭亡吗?所以请大家不必担心,放心使用。
TOP
16#

作为对HI-FI音响钟爱致深的音响发烧友,有幸参加了昨天由e版发起的把他的一台

天逸AD-2纯甲类功放带到海印音响广场为AD-2选择最佳的配搭音箱,该活动历时近

七个小时,在七家HI-FI高级音响的专买店分别试听搭配了世界知名的HI-FI名

牌:ATC、丹拿和国产高端HI-FI音箱:杰作、惠普 、美之声、金鎯等名牌音箱.AD

-2果然不负众望,充分展现一代名机的大家风范.用e版的话来说,就是AD-2具有遇

强越强,具有战无不胜的实力,用一句时尚实在的话来总结就是:有实力不怕挑战!
试听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AD-2配世界上出名难推、灵敏度低至83.5db的ATC

scm7和ATC 12,这两款身价逾万元至两万元左右的音箱我曾听过不止一次,要推

好它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功放的力水要相当的充裕,输出电流要相当的大,

当然,功放的价格也起码在万元以上才有资格一试,尤其是国产品牌,能推好ATC

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可这次在海印的试听,直叫我大跌眼镜。音质音色真正是

我听过的这两款ATC音箱中声音最棒的一次,音质细腻如丝如缎、油润的让人叫绝

!而音色的高贵气质和神韵,实在是使以前的种种搭配暗然失色,以至于我一口

气连听了数遍同样的曲子,忘了一大早就从市桥开车赶到海印、连早饭都还没

吃...... 可谓痛并快乐着,太高兴了!!!!!!!!!
(未完待续)
TOP
17#

(接上续二)
搭配丹拿的S1.4,是今天AD-2音质音色表现最为出色的最佳组合(但不是性价比最好的组合),那声音的细腻高贵简直就是"此声只应天上有,人间那的几回闻".
      听人声如世界著名男低音伊万.雷布罗夫的歌声,其声音的磁性和醇厚度实在是好听得无懈可击,可以让人深深的沉醉其间.
     试听闵惠芬的二胡独奏江河水,那种哀怨凄美的声音实在让人感动得潸然泪下,那琴声的质感是那样的明晰,马尾弓与琴弦的磨擦实实在在,触手可及.就连最难表现的高音细部琴声也被表现的珠园玉润,细腻如丝如缎又绝不失悠扬宽广.
     试听大动态的鬼太鼓王,那收发自如的鼓声非常的真实,真如演奏者就活生生的站在我的面前,细密的小鼓如急雨繁弦、伟岸的大鼓如仲夏巨雷,声场巨大无匹又干净利落、收发自如。
   听有阿卡多用意大利斯特拉底瓦利琴演奏的维瓦尔第的四季,我实在无法用自己挫劣的语言来表达这套配搭能使这张大碟表达得如此平衡、丰满、生机勃勃、充满灵性,琴声光彩美艳得让人心醉!我听过很多版本的维瓦尔第的四季,但这次的听感是我感觉最爽的一次。
   我在想,与其说单拿的这款S1。4的确功力不凡、音质了得,倒不如说是她找到了自己满意的最佳拍挡。因为有能力将这对S1。4推的如此出色出味的功放、特别是国产的功放实在是不多,在我们的印象中的确是少之又少,而天逸的AD-2应该算一个。。。。。。(未完待续)
TOP
18#

在配搭丹拿的S1.4时,原以为这对体积并不算大的书架箱有可能低频潜得不会太深,低频的弹性也可能不太好,那曾想在播放中低频的下潜有直沉地底的效果,弹性也是我所听过的这个价位最理想的。这样的音响效果真的让在场的诸位朋友大呼过瘾!因而对这对身价26000大元的书架箱心服口服!的确不是浪得虚名!
TOP
19#

[quote]天神 在 2005-5-15 11:54:32 发表的内容
[quote]辨机 在 2005-5-14 16:01:08 发表的内容
在配搭丹拿的S1.4时,原以为这对体积并不算大的书架箱有可能低频潜得不会太深,低频的弹性也可能不太好,那曾想在播放中低频的下潜有直沉地底的效果,弹性也是我所听过的这个价位最理想的。这样的音响效果真的让在场的诸位朋友大呼过瘾!因而对这对身价26000大元的书架箱心服口服!的确不是浪得虚名!
[/quote]谢谢夸奖她!:)[/quote]
天神兄.本人的确是实话实说,不敢乱讲!我也曾有一对丹拿的1.3,所以比较熟悉丹拿那种高贵的声底.而丹拿的S1.4我却是第一次听到,没想到声音真的太好听了!
TOP
20#

请对AD-2N感兴趣但又嫌他太耗电、体积太大、重量太重的朋友们注意,天逸正准备推出一款AD-2N的小兄弟:AD-3,这是一款在巨无霸AD-2N的电路基础上将体积缩小一点点,重量减少一点点,而内部的电路形式不变,只是把每声道原来的14对大功率东芝管减少到每声道7对,其他电路都将一成不变。功率输出为甲类2X60W,额定输出2X160W。估计今年10中旬应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