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玉润珠圆自生辉 [复制链接]

查看: 4269|回复: 23
11#

不知道六弦吉他的后世是不是上面唱片中所用的十弦吉他,但琉特琴应该算得是吉他的前生了,至少是前生之一吧。其实对琉特琴感兴趣是缘于对它的一无所知,我一向是有很强的好奇心的。就听感而言,琉特琴的音色初听起来和吉他非常相似,仔细分辨区别还是有的。个人觉得琉特琴的音色要柔和些,韵味也足些,但表现力要弱一些;很像丝弦古琴与尼龙钢丝弦古琴在音色上的差异,尽管这个比对我也觉得有些勉强。

[upload=jpg]Upload/20057201119233038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2011194530876.jpg[/upload]

我一直觉得这张琉特琴的唱片与上面的那张十弦吉他的唱片是姊妹或兄弟,尽管无论是曲目、曲目的风格、艺人还是乐器上都不太搭界。也许有人说或许是因为这是同一家公司的唱片吧,但更多的可能还是缘于自己的感觉。至于这张唱片,我听来的感觉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摇曳生姿!
(未完待续……)
TOP
12#

[upload=jpg]Upload/2005719224519840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1922451982476.jpg[/upload]

上面的这张唱片可谓是大名鼎鼎了,特别是在发烧友的心目中。名琴、名家,这在注重品牌的当今社会其号召力是不容小觑的,何况这的确是一张出色的唱片呢!尽管唱片上收录的曲目稍显冷僻,但这绝无损于它的可听性。一来所辑录曲目的艺术性毋庸置疑,二来扩展一下自己的“耳”界本就是一件幸事。如果让这两张小提琴曲目的唱片互为补充或许还不全面,可恰恰是因为不全面才需要补充的。我这里就等各位同好来补充了,诸位不会拒绝吧?
(未完待续……)
TOP
1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4#

堆堆 在 2005-7-20 9:09:05 发表的内容
太阳老头儿是真正听音乐的人。你拿出来的那些版本有些人会感到不屑,但俺还是佩服你。


既然听的是音乐,其它的就尽量去淡化吧;这样会让我尽量关注音乐的本真。其实聆乐是很个性、很主观的事,喜不喜欢自己的感觉才是真的。

谢谢兄台的鼓励!
TOP
15#

管弦乐作品应该是爱乐人聆赏的重要的音乐类型之一,因此管弦乐集萃的唱片也不在少数。尽管如此,想寻找一套涵盖面比较全的管弦乐唱片也绝非易事;倒是一些专题性的唱片比较多见。譬如Chesky出版的《法国素描》、Decca出版的《俄罗斯风情》等。另外还有很多经典作品作为某些大型作品的搭配曲目而被收录大相关的唱片中。

[upload=jpg]Upload/20057201912537723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2019131348473.jpg[/upload]

从这张唱片的封面来看应该还有第一集,至于有没有后续的我就不清楚了;我手里只有这一张。从我掌握的资料看已有的两集所收录的作品基本上是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虽然涵盖的不够全面,但曲目的选择颇为经典,而且云集了很多知名的乐团和著名的指挥家。除此之外,这张唱片还提供了15段音频测试信号;这对于像我这样的音响盲而言倒无关紧要,但对音响发烧友则可能是一个诱惑。遗憾的是这张唱片市面上已经不多见了,我这张还是从满是灰尘的“故纸堆”里拣出来的呢!
(未完待续……)
TOP
1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7#

中国管弦乐作品我知道的不多,听得也不多,因此我的手上没有几张中国管弦乐作品的唱片。除了大陆的唱片公司及香港的雨果、马可波罗外,其他唱片公司出版的中国管弦乐作品的唱片似乎也不多,印象里国交在Phlips似乎录过两张(我只有音乐会组曲),再就是中国爱乐乐团在DG录制的这张了。

[upload=jpg]Upload/2005723175754959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2317573777674.jpg[/upload]

这张唱片是中国爱乐乐团成立后录制的第一张主打作品为中国管弦乐作品的唱片,似乎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张。唱片中收录的是近现代中国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曲目对于像我这等年龄的人而言可谓耳熟能详。至于对曲目的演绎,我个人以为是最好的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兰花花》和《红旗颂》。前者在充分保留了原创民歌的风韵的同时使得故事的情节变得更加丰满,而后者所描述的对红旗的特殊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宣示。中国的作品、中国的乐团、中国的指挥,造就了这张出色的中国管弦乐作品的唱片。
(未完待续……)
TOP
18#

太阳老头儿 在 2005-7-20 9:24:32 发表的内容
原本对吉他不很感兴趣,因此也绝少买吉他音乐的唱片;如果不是数年前参观音像展的话,我没有吉他音乐的唱片这一缺憾可能会延续至今。严格地讲,这张唱片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吉他唱片;一来唱片中辑录的曲目绝大多数改编自钢琴音乐,二来用来演奏这些曲目的吉他是一把十弦吉他而非通常的六弦吉他。好在我不是个苛求的“完美”的人,况且这是我仅有的一张现代吉他的唱片,而这把吉他很有点儿“后现代”的味道。

[upload=jpg]Upload/2005720922336127.jpg[/upload]
喜欢这张的封面

[upload=jpg]Upload/20057209222980095.jpg[/upload]

喜欢这张唱片的封面,更喜欢这位演奏家对唱片中曲目的阐释。虽说多次的向同好们推荐过这张唱片,可这里还是忍不住要拿出来再一次宣示。这是一张每每聆听都让我心动不已的唱片,特别是拉威尔的那首《为逝去的公主所作的帕凡;那点点的摇曳,丝丝的脉动,阵阵的撩拨,会让你的心底升腾起难以排遣的忧伤;而这种忧伤竟又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动人心魄。这种感受来的是如此的突兀,每每令你猝不及备。莫非他拨动的是我们的心弦?
(未完待续……)
TOP
19#

谈到国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的差异,就不能不谈国乐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差异。有人说中国的国乐乐器适于意境的表现,西洋乐器则长于具象的描绘;尽管这不见得全面,但我以为还是颇有道理。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聆赏器乐独奏或几件乐器的合奏;这是国乐乐器之所长,也是国乐所长的。

[upload=jpg]Upload/200572614687322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261464899127.jpg[/upload]

如果记得不错的话,这张唱片的“前世”应该是香港金弦出版的那张《国乐精英》,曲目上增加了一首《关山月》。如果仅仅从录音的角度来评价这张唱片的话,这是我手中录音最好的唱片之一,不仅仅限于国乐。但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一张音响发烧唱片,那未免就有些埋没了。我个人以为这是一张非常优秀的国乐唱片,这个优秀绝不止于录音,更重要的是演绎。若果你喜欢国乐,不妨去买一张;虽然价格不菲,但我觉得是物有所值!
(未完待续……)
TOP
20#

巴洛克音乐不仅在时间上远离这个时代,其品味、风格与当今社会也大异其趣。不过我倒不觉得这些已经落伍,倒是作为现代人应该尊崇的。我不期望音乐有什么“教化”的作用,也未奢望其清新、雅致的风格能够荡涤我们的心尘;如果聆乐能让人们从烦躁归于平和,我想这就足矣!

[upload=jpg]Upload/2005726155874117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2615593090094.jpg[/upload]

很多爱乐人可能是被帕赫贝尔的《卡农》引领进巴洛克音乐的圣殿的,尽管我不在这个行列之中。虽然这张唱片辑录的曲目并非首首都耳熟能详,但平诺克麾下的英国协奏团将巴洛克音乐的风格很好的展示在我们“面前”。如果您现在“有志于”聆赏巴洛克音乐但还没开始的话,那就从这张唱片开始你的聆赏之旅吧!
(未完待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