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79285|回复: 807
51#

哈哈,我发现Raxel是SACD的铁杆支持者。
不过,我讲一个事实:有过这样一张碟,同一张SACD,同一台SACD机,播放CD层时比播SACD层好声。所以,无语。当然,我相信这是一个例外。
也同样一个事实,是在周道前辈家听的,克莱伯的贝5交响曲CD版本比SACD版本好声(两张碟,同一台MF的SACD机播放)。
TOP
52#

很想知道北美DVD-A的现状,请felixcat兄谈谈
TOP
53#

scfan 在 2005-11-1 10:05:25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1 9:47:38 发表的内容
我不清楚你上面的评论是局限于古典还是什么.

Mobile Fidelity的SACD听过没有?Audio Fidelity的SACD听过没有?Rolling Stones的摇滚专辑SACD听过没有?这些都是从模拟母带做的.RCA的古典SACD,共30张,也是好过原先的普通CD的.


R兄,你讲话的火气好像很大,请注意

Mobile Fidelity的SACD我没听过,但是我听过它家的CD,声音已经和DVD-A不相上下了,这种专做顶尖软件的小厂我一向是很佩服的

我讲的SONY私藏不是指软件,我也没啥研究,我讲的是SACD Player,我自用的高文通吃机放SACD也一般,不由得怀疑SONY在SACD解码技术上留了一手


DVD-A很难说的.因为SACD的制式是固定的.但DVD-A,每张不一样,48/24,96/24,192/24,77.6/24,154/24的都有.上下差别大了.
TOP
54#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 15:05:27 发表的内容
倒不一定是成本高,而是更方便,数字工作站多轻松啊,效果不好了洗牌重来,模拟母带剪辑制版多累人啊,还要小心翼翼的。TACET找古董的德率风根开盘机和胆咪来录音是精炖美食,要是EMI,环球也这样搞会疯掉的^_^



资本家追求的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益最快最大化。CEO们有几个是从艺术生产完美周期性的角度看问题的?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55#

menn 在 2005-11-1 21:19:36 发表的内容
     霍洛维兹的几张后期数字录音,由Sony Classicial发行;如果说这样算是在夸大折旧所造成的影响?那么您是否又在夸大混音师所在角色的作用?对!无比传真的处理母带技术可谓独步天下,其效果也远胜某些原版,但现在他还这样干吗?他的“改版”精华全集中在10年前。为什么?因为当时还有较完美的模拟母带可寻!而现在呢?2005年,他们又会有什么大师级的新作面世???


Mobile Fidelity的混音技术不是最好的.更谈不上独步天下.DCC的只在MF之上,不在它之下.Classic Records也不比MF差,这些公司都是有当家的混音大师,什么叫处理母带的技术?说得不就是混音师的工作吗.后面几句我读不懂你在说什么,MF, Classic Records, AudioFidelity (DCC的现在公司)都有产品不断推出,什么叫现在呢?不明白你说什么.

   这不是过分地夸大模拟母带的折旧,而是事实如此!巧妇也得有米可炊呀!谁让当时模拟母带仍在状态的时候,DSD还没来得及出现,就被PCM抢了头去呢?调侃没劲:
    MASTER (以模拟形式录制并保存的) > PCM (CD) > DSD (CD/SACD) (能使用模拟调台搞出天碟的家伙肯定是疯子,用数字调台妄想捣鼓天碟的一定是傻子)
    MASTER (以模拟形式录制但经数字化并保存的) >/= PCM (CD) > DSD (CD/SACD) (都用数字调台,那就得看此人是工作还是在创造了)
    MASTER (以PCM形式录制并保存的) >/= PCM (CD) >/= DSD (CD/SACD) (同上)
    MASTER (以DSD形式录制并保存的),那是谁在演绎?李云迪还是朗朗?可大师在哪里?特别是我们所认知、热爱的那一些!!!  


1.是master tape,不是master.
2.什么叫模拟形式录制,但数字化保存?
3.什么疯子,傻子,真的听不懂,许多天碟不都是模拟设备调音的.数字调音出的天碟也很多.

Elvis发行了几十,上百张专辑,音质最好就是DCC 24 Karat Hits,是1997制作发行的,里面的录音都是20,30,40年以前的,为什么?
Pink Floyd的The wall是1979年发行的,为什么最佳版本是90年代后期的MF版本.
Rolling Stones的Beggars Banquet是60,70年代录制的,你找一个比2002年发行的SACD版本音质更好的给我看看?

你要多少例子我可以给你多少例子.
TOP
5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7#

rraallm 在 2005-10-31 22:54:50 发表的内容
但实质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预期的是什么效果?如果它有明显超过LP的音质,就能达到你们所谓的预期的效果?
TOP
58#

dr kuang 在 2005-10-31 23:32:33 发表的内容
现在从所得到的消息,以前推出的SACD并没有真正使用上DSD技术。SONY和PHILLIP撒了个弥天大谎,在它们的宣传中,刻意地把它们的SACD和DSD混为一谈,SACD所标称的技术指标,其实是DSD技术的指标,而从未有任何一张SACD唱片达到了由EMM LAB公司开发的DSD技术的指标。一些SACD和原有CD版本听感上的提升是来源于重新制作时,制作者对原有唱片重新混音;而有些听感上没有提升的,是制作者只是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


如果是原始母带直接转成SACD的制作,那么音质是不错的,因为你可以获得非常非常接近原始母带的音质,而不仅仅是LP的音质(Sony的单层SACD,滚石摇滚乐队的23张专辑重发等实例).而音质不好的是那些在混音制作过程中经过PCM格式处理,再转成DSD的制作(包括雨果的SACD都是这类).特别是有些根本就是用了第2,3代的数码母带,而不是原始模拟母带.
TOP
59#

不知道各位是否同意,整体水平而言,Top Music的SACD好过FIM的SACD.Top Music的SACD大部分封面上都有32/192的标记,但里面没有详细介绍,所以我不清楚它是用PCM混音制作的还是用了Sadie DXD工作台,等同于32/192的格式.

但Top Music里面的代表作响宴,如果手头有的可以看看它的小册子,里面详细介绍了制作过程,从母带出来后都是在DSD信号领域处理的.
最后编辑Raxel
TOP
60#

阿泰 在 2005-11-1 11:50:58 发表的内容
少有D版是因为SACD用家少.:)


不是的,SACD的数码输出才解禁不久,而且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一条SACD唱片压碟生产线,只有香港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