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elixcat眼中的李帕蒂(附唱片封面) [复制链接]

21#

接回李帕蒂的这个巴赫录音,因为我太喜欢他的这个演录了,因此我想把这个录音的所有出版都听一听。

这个是56年前的录音,早已过了50年的版权保护期了,所以对于该录音市面上有不同唱片公司的许许多多的出版。我没机会把所有都找来听一遍,所以我只能按我个人能力我只听了市面上常见的一些版本。

除了前面提到过的正价版之外,我还试听了该录音的另外三个版本:Dynamic旗下Istituto Discografico Italiano品牌的再版(帖子里简称为IDI版);宝丽金集团98年联合各大唱片品牌推出的伟大钢琴家系列的李帕蒂专辑(简称为Pianist版);还有便是EMI在99年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再版的中价版(简称GROC版)。

由于录音都是同一个录音,同一个演绎,所以这里要评的也就是不同版之间的音质不同了。

有一点是大家都知道的:该录音的原始母带是属于EMI的,因此也只有EMI自家出版的版本才有可能采用原始母带来混音;而至于其他公司出版的版本,尽管50年版权期过了意味着他们有合法的权利可以出版这个录音的CD,但是这却不等价于他们有权利要求EMI提供最原始母带(不然的话EMI的母带库早就成自由出入的公共场所了)。

因此其他公司出版的这些版本,估计EMI提供给他们的音源是第二、第三以至第n带的复制备份了。因此根据我自己的聆听感觉,不管是正价版还是GROC版,它们的音质都明显好过其他公司的版本。更逗得是IDI版和Pianist版两者听上去除了音量大小有点不同之外,背噪、音质居然是一模一样的,我听不出差别,所以我猜测它们用的都是EMI提供的同一个复制备份。或者干脆说:对于可以外借的录音,EMI都准备了一份处理过的母带复制件,哪个公司想出版这个录音,EMI给他们的都是这份复制件。

(未完待续)
TOP
22#

上一张李帕蒂在音乐会中演奏的照片(表情看上去似乎比较凝重):

[upload=jpg]Upload/20062231750553413.jpg[/upload]
TOP
23#

这是99年EMI最新的GROC版:

[upload=jpg]Upload/20062231763796153.jpg[/upload]

前面我也提过,很多情况下我不会买同一录音的多个版本的,所以上面是我从图书馆借来听的,所以上面贴了标签。

这版里面曲目的选取和EMI早先的参考系列里的那版一模一样。从声音来讲,我觉得它的高频细节具有异于录音年代的清晰感,但中低频有点薄,按我个人的感觉来看其音色的自然度要逊色于正价版。不过横向比较目前仍能买到的其他几个版本的话,我觉得GROC版是除了正价版之外最最好的选择。

附加的舒伯特两首即兴曲演奏得很感人,尤其是我们知道了演奏者当时的情况之后,此两曲播放的时候其艺术感染力真是令人不可抗拒的。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24#

这是宝丽金的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的版本:

[upload=jpg]Upload/200622412114761802.jpg[/upload]

这版和前面的IDI听上去一模一样,所以可以高度怀疑它们用的都是EMI提供的同一种音源母带。这个2CD的版本还包括了李帕蒂最重要的协奏曲录音:舒曼和格里格的钢协。

说到这个版本我想谈谈李帕蒂演奏得这两首钢协。EMI的录音室录音效果果真比当时的现场录音要好一个档次。尽管乐队的声音属于有很大失真的那一类,但是钢琴的中频和低频的声音还是反映得比较真实的。我觉得李帕蒂演奏这两首钢协带给人一种轻快、顺手拈来的流畅感觉,初听的时候也没觉得特别惊人,但事后想一想心里突然觉得这样的作品弹到这般特殊的流畅,技巧真是非同一般的。对于格里格钢协,我以前常听得Curzon和Lupu两版,跟李帕蒂的比较之下,虽然都各有各的优点;但是后两者和李帕蒂的比较下,显露出一种稍有“粘”的“不够爽滑”感觉,却是不难让听众体会到的——不过这一点在不比较的情况下是很难感觉到的。

由于这两首协奏曲的录音的钢琴声音在中高频上稍有欠缺,所以我听不出在前面讨论的巴赫录音里的那种迷人的音色。但由于钢协的录音场地是在阿贝路录音室,空间比较大,所以钢琴澎湃的低频在这两个录音里相当突出,并且还让人感受到:可别看李帕蒂当时身患重症,他弹起琴来的力度可真是吓人啊;假如迟上十五年录音,这肯定能成为立体声的典范。

(未完待续)
TOP
25#

VRMLSite 在 2006-2-24 16:17:15 发表的内容

不知felixcat兄对里赫特在EMI录的舒曼和格里格钢协有何看法,EMI李帕蒂5CD套里的这两首钢协,不仅音效很差,而且我感觉在钢琴的表现上,略逊于里赫特版本。felixcat兄说李帕蒂的演奏很流畅,但我感觉里赫特的演奏更加流畅。


里赫特的那款EMI我还没听过,所以无法评论。李帕蒂的这两首钢协的录音的确不能去欣赏它的音效。这里“流畅”,在我心目中指的或许不是纯粹技术上的因素,他可能还和演奏家的风格,和对乐句断句、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和理解有关。里赫特的版本有空我也去听一听 :)
TOP
26#

这张是李帕蒂的参考系列里出版之一,为协奏曲录音,指挥均为卡拉扬:

[upload=jpg]Upload/200622716403363043.jpg[/upload]

卡拉扬很幸运:他有幸地指挥了李帕蒂生命中最后的一场协奏曲现场音乐会的乐队伴奏(CD中的莫扎特钢协)。

但不幸地是,现场录音的莫扎特钢协因母带惨遭人为销毁,目前只有业余爱好者的电台广播转录存世,所以音效极其糟糕。而舒曼钢协是录音室录音,音效好很多,但仍受当时录音技术所限,李帕蒂弹奏的音色未能完全重现,我们只能从历史感厚重的音效中稍微窥见大师的一部分风范。

(未完待续)
TOP
27#

VRMLSite 在 2006-2-27 16:52:04 发表的内容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李帕蒂演奏此曲时,第一乐章钢琴刚出来的有一段旋律,跟其他任何版本的旋律都不一样,估计是李帕蒂采用的乐谱不同,不过李帕蒂这个旋律最能体现莫扎特的风格,这个旋律也是这个版本的一大亮点之一。


在这个莫扎特钢协的演出里,李帕蒂采用的是自己写的华彩部,这或许是所有的莫扎特第21钢协录音里绝无仅有的(我尚未看到有其他录音版本是采用李帕蒂写的华彩部)。
TOP
28#

越伟大的艺术家就越多传说(相反,硬要打肿脸充胖子的艺术家每一次被人提起,招来的却只能是批评)。由于李帕蒂对于自己的演奏极其苛刻,对于每一件作品都精挑细琢,领会透之后才演出和录音,因此对于一些李帕蒂没有录音的却很出名的作品,李帕蒂的意图有时就会被误传。

其中一个误传便是:对于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协,有传闻说李帕蒂要三年时间准备才能录音——其实这是无根据的猜测。实际上根据制作人Legge在1948年6月7日制定的录音计划,他已经安排好李帕蒂在1949年去伦敦跟卡拉扬合作录制柴科夫斯基钢协了,并且李帕蒂本人也已经准备好了。不过由于后来不知是何原因,钢琴独奏换成是Malcuzynski,所以李帕蒂准备的柴科夫斯基钢协没有录成。

还有一个误传便是对于贝多芬的第五钢协《皇帝》,说李帕蒂要准备4年才肯演奏和录音。

事实上这当然是假的。其实早在1940至1941年间,李帕蒂就在Bucharest那里举行的音乐会里现场演奏过两次皇帝钢协了。并且Legge在录音备忘录里记录着:李帕蒂强烈希望在1949年里能够录制皇帝钢协。当然后来因为健康、排期等原因这个录音没被有执行。

(未完待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