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這是一本討論 LP 唱片的專書。由於目前市面上相關著作並不多,中文論述更是少見,筆者集結各方資料整理成專書,希望與同好互相切磋、分享。
有鑑於此,本文特別提出了「何謂 LP」、「為何要聽 LP」、「復刻片與原版片」、「唱片的版位差異」、「為何要講究唱片的版位」與「原版 LP 的版位判別」等六項議題,從頭說起。藉由上述議題的探討及後續各章的介紹,期盼本書不只是釐清一些常使收藏者感到疑惑的問題,更讓有興趣加入 LP 收藏行列的愛好者,能夠有明確而清晰的概念。
一、何謂 LP
LP 唱片(long playing microgroove record,簡稱 LP),即是美國Columbia唱片公司於1948年所研發改良的一種記錄聲音的媒體規格。
它使用直徑12吋的乙烯基(vinyl)膠片,在兩面刻上紋路以保存聲音,唱片每分鐘迴轉33又1/3次,每一面的播放時間從早期的22分鐘增長到後來的30分鐘。這種唱片使用比較輕的拾音頭(light weight pick-up),唱針的形狀、大小都與早期的留聲機不同,LP 的音軌溝槽也比先前的78轉唱片來得細小,故稱之為「microgroove」。
在 LP 之前,還有78轉、SP、EP 等各種規格的唱片,但這些均不列入本書討論範疇。
二、為何要聽 LP
◎ 就文化遺產的角度而論
人類記錄聲音的技術初創於十九世紀末,到了廿世紀下半葉發展至巔峰,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批無與倫比的古典音樂演奏家,兩者相輔相成,促使錄音工業蓬勃發展。
隨著 LP 的大量發行,古典音樂過去的階級、地域與文化 j閡於是打破,成為一種人人可以享受的娛樂,連帶地也擴大了其市場規模。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這麼多人聆聽古典音樂,古典音樂成了全人類共通的語言。
隨著時光流逝,這批傑出音樂家逐漸凋零殆盡,幸運的是,他們留下了大量的有聲紀錄。LP 所帶來的,不光是使我們得以聆賞音樂家的技藝,它的背後還包含了錄音工程、唱片壓製生產、文案美術設計、封面印刷以及各種材料的質感,這一切加總代表了當時的文化成就。於是,聆聽 LP 時,我們便直接接觸到了那段歷史,這與後來重製的 CD 是截然不同的。
◎ 就生活美學的角度而論
科技的進步讓聽音樂變得十分容易:只要將小小一片 CD 放入播放機,按下 play(播放鍵)就行了,除此之外什麼都不必動手。
可是聽 LP 就不同了:一大張 LP 光是拿在手上,沉甸甸的重量便會提醒你這是具有數十年歷史的物品,精美的封面設計馬上吸引了你的目光;接下來你小心地取出唱片放到唱盤上,啟動馬達,拿起唱片刷清理一下表面,然後舉起唱臂就定位並輕輕放下,至此,播放動作才終於告一段落。這個過程猶如一種儀式,它讓你專注於每個動作,靜下心來體驗音樂將要帶給你的感動。
這整個過程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把唱片給毀了,所以你必須專注。這種專注的態度形成了一種生活美學,聆聽者必須把身心預備好,放慢一點、專心一點,細細地賞玩,於是也得到更多。這樣的結果,與播放 CD 的簡便速成截然不同。
◎ 就聲音的類真度而論
當人類儲存資訊的方式邁向數位化之後,科技的進步速度呈倍數躍進,唱片工業也跟上這股風潮,以數位的方式錄製、儲存音樂,揚棄笨重、占空間的 LP 系統,而擁抱輕薄短小的 CD(compact disc)。自從1980年 CD 推出以來,短短的十年間,CD 已經完全攻占音樂市場,淘汰了 LP。
可是只要回頭檢視數位錄音的發展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最初制訂的數位音源規格(16-bit,44.1 KHz)其實是不夠理想的。這種格式削減了太多音樂訊息,以這種低階的 CD 格式來轉換早期的類比錄音時,其生硬的重播效果實在無法令人滿意,即使後來 CD 規格不斷提升,相比之下還是 LP 較能原音重現。
正當數位錄音成為市場主流,複製又極度容易之時,人們反而開始懷念起類比錄音的人性與溫暖,於是有越來越多人回頭重拾類比音源,LP 又漸漸回到某些人的音響系統裡,二手唱片市場交易蓬勃,某些 LP 的交易價格更創下歷史新高,連帶地帶動 LP 播放系統與復刻唱片市場的再次興起。這個現象打破了「新就是好」的概念,成為音樂欣賞領域中最值得關注的趨勢之一。
三、復刻片與原版片
自從1980年 CD 取代 LP 成為新一代的聲音記錄媒體後,LP 的產量急速銳減,終於在1980年代末期被CD完全取代,各大唱片公司不再生產 LP。
但仍有少數幾家私人公司以購買版權的方式生產舊有的類比錄音,這些唱片稱之為「復刻片」。而1948~90年間由各大唱片公司生產的 LP,則稱之為「原版片」。
復刻片與原版片各有特色,也各有擁護者,聆聽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作出判斷與選擇。
四、唱片的版位差異
由於唱片公司經常在不同時間點將同一份錄音作多次發行,為了避免混淆,這裡要為本書的討論主題下一個比較精確的定義,那就是:同一份錄音,以相同編號於不同年代所發行的 LP,它們之間的差異即稱為「版位差異」。
這個定義僅能涵蓋大部分的情況,因為每家唱片公司都有它自己發行及編號的設計方式,同一份錄音有時候也會變更其編號或封面,再次於同一個系列發行(例如1960年代的 DG 大花版)。此時為了敘述方便,還是會將兩者納入同一個討論範圍。
五、為何要講究唱片的版位
就理論上來說,像唱片這種大量生產的產品,在播放效果上應該不會有太大差異,而且隨著壓片技術的進步與原料質量的提升,越到後期,所製造出來的唱片也應具備更優良的品質才是。
但如果仔細觀察,我們便會發現,LP 的平均重量自1960年代起即逐漸遞減:1950年代到1960年代中期約為150g,1960年代後期約為130g,1970年代約為110g,到了1970年代末期,某些唱片的重量更降到只有90g。也就是說,雖然膠片的品質提升了,重量卻不斷減少──重量減少的直接影響便在於唱片的厚度變薄,記錄聲音的溝槽深度也連帶地跟著縮水,亦即記錄聲音的容量變小。所以,音樂訊號的衰減就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另一個十分重要卻極少受到注意和探討的因素,就是「母帶老化」。LP 的生產製程始於母帶,現代錄音是利用磁帶來保存聲音,但磁帶的耐久性並不如預期理想,經過時間催化後會出現訊號衰減的現象,即使經過修正仍然無法完全等同於母帶剛剛完成時的狀態。使用老化的母帶來製作的再版 LP,其播放效果絕對和最早製造的第一版 LP 不同,一般而言都是版位早的唱片優於版位晚者,且版位相差越多,聲音的差異越大。我們可以說,第一版的 LP 比後來製作的 LP 保留了更多母帶的資訊。
欣賞音樂本來就包含聽覺與視覺的雙重感官刺激,現場的音樂演奏提供了這兩項要素。在錄音技術發明之前,所有的音樂都必須要由視聽人親臨演奏現場才能感受;錄音技術發明之後,人們可以重複地欣賞相同的錄音,時空的隔閡不再是限制,好的錄音成果甚至可以引發視覺上的幻象,讓人彷彿看見了演奏者的位置與動作。對於我輩等以「聆聽錄音」方式來接觸音樂的人來說,第一版的 LP 是我們最接近演奏家的位置。
試想,五十年前的小提琴大師密爾斯坦(Nathan Milstein)站在你的面前演奏,那是多麼震撼的體驗!對多數古典音樂的愛好者來說,音樂的真、善、美是他們的終極目標,在能力許可的範圍內,追求更好、更早的 LP 版位就成了相當普遍的傾向。
六、原版 LP 的版位判別
唱片工業從1950年代起蓬勃發展,美國與歐洲兩地出現了許多大唱片公司,發行了人類史上最多的古典音樂錄音。從下一章起,本書將以各大公司及其品牌為單位,分別介紹其公司簡歷、旗下著名的藝人與重要錄音、唱片標籤的演進,以及如何從唱片標籤與封套來判別版位。
另外,第221頁起之「版位對照表」係筆者根據個人現有資料整理而成,供作參考之用。……〔略〕
侯宏易
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