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黑胶唱片情 文 · 林子贤 [复制链接]

1#
我的黑胶唱片情

文 · 林子贤


1978年我刚进入Hi-Fi世界时,真空管热潮已过,晶体机步入了它的“黄金岁月”。当年虽有开卷式录音机及卡式机,但纵观本地各大小音乐软件商,仍以黑胶唱片为主流。
记得当年,口琴队里的一位友人介绍我认识了陈家旭先生。陈先生当年用的是AR3a喇叭和MA——Micro-Acoustic,专为AR3a量身特制的超高音喇叭。我先后在家旭大哥府上听了他自制的Universal Tiger、Tiger Saurus(用当年燕京无线电行售卖的Wise Kit),及厂制的Quad 405、 Dunalclub等后级。前级则有RC 4739(后来经我建议采用EQ更精准的RIAA网路),及Leach教授的Low T.I.M前级。
家旭大哥虽然换了不少扩音机及线材,但由始至终,他一直用着AR3a喇叭和Thorens TD125唱盘。记得他在TD125上装了两支唱臂,其中一支Keith Monk单点水银唱臂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这对于刚起步的我是极大的震撼!虽然后来又陆续认识了Andy Chan、Paul Leong等大师傅,使我进一步大开眼界及耳界,但家旭大哥对我在音响世界的影响始终是最深远的。
在家旭大哥家里,我首次欣赏并领教了AR示范唱片(AR Demonstration Record)的威力。每次家旭大哥做各种试验来印证他的音响历程,都会用上这张1962年在西班牙录制的唱片。这张唱片以Side 2最后一首最具代表性,哪怕一点微小的调校都会使guitar的共振音色(Box Sound)产生极惊人的变化,对或不对,一清二楚,绝对没有令人捉摸不定的答案。这是我所认识的首张试机“试金石”。

后来我在Andy Chan及Paul府上,先后领会了Yamaha Epicurus One、Two,RCA Audio Symphony,Sheafield Lab Direct Cut等唱片的精妙之处。这一切注定了我往后廿年,只钟情于黑胶唱片。以后每逢出国,办完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溜唱片铺子。记得有一次我在香港杂志中读到Esther的唱片介绍,就在第一时间托老妹买了张回来,听了之后便不能自拔。于是每次路经香港,必定上金弦琴行买一张。直到1995年,我数了数珍藏的“宝贝”——哇!我总共有5张Esther!
当年我刚开始工作,收入有限。Part Time制造扩音机和卖动圈唱头放大器给友人,所赚的钱大部份都丢在黑胶唱片与唱盘硬件上。
我的第一部唱盘是部二手的Thorens TD-125,这里要谢谢家旭大哥,是他教会了我如何拆掉Transportation Lock。往后我所见过的TD-125都没人拆掉它的Transportation Lock。TD-125的表现正受制于此!随TD-125而来的是一支性能非常不错的Ortofon唱臂——尤其是它的磁力控制Anti-Skating。唱头则是家旭大哥让给我的Ortofon SL-15E MK II,就是这几件东西使我踏上了Hi-Fi这条“不归路”。

有一天我发现TD-125有点问题,唱到一半时会忽然减速(不是胶带问题而是电子控速电路有故障)。TD-125不像TD-125 MK II,它使用的元件是70年代末期已绝迹的Germanium晶体。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很快地从Katong Shopping Center的一间唱片店里买了台二手的Thorens TD-150。TD-150上的第一支唱臂是一支二手Mayware Formula 4(方程式4号)单支点唱臂。唱头则是从Andy Chan手中买过来的新FR-1 MK III F 动圈头。由于当年我们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自己装的扩音机了不得。自从听了Linn老板Ivor Teifuruburn的garbage in,garbage out的道理,才极其重视唱头的素质。所以在购买顶级动圈唱头时,常常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这台TD-150我用了很久,直到92年搬家时才放弃了它。直接原因是当时家里已买了一台Linn Sondek。
我依稀记得当时所用的喇叭已从我生命中的第三对LS3/5a (Chartwell)换上了当年唯一镇得住LS3/5a的Tangent RS-2。在三路电子分音及一只KEF B-139的重播下,我深深地体会到电子分音的威力。老实说,只要分音器的素质好,三路电子分音要得到良好的音质并非如同那些从不去尝试而只会空喊的家伙们想象中那么难。每当我想放弃三路电子分音重回二路或全频时,起码有两个星期是很痛苦的。原因是三路电子分音所带来的开扬细致、动态及丰富表情是全频或二路电子分音拍马难追的(只有在优秀的Lother单体,及Aletc或JBL号角喇叭细心调校下方能另当别论)。
行文至此,读者会发现我一直在带动唱盘上打转而始终不提直驱唱盘,这是因为家旭大哥曾告诫我们不要浪费钱在直驱盘(Direct Drive)上。直驱盘虽具备理想唱盘的一切优点:如起动快,扭力大,速度恒定(石英锁定Quartz Lock尤为准确),停止快。从理论上讲,是无懈可击了。然而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便是音乐感不佳。时至今日,尚未有一部直驱盘令我点头称善(包括当年的顶级Technics SP-10唱盘)。反而是飞轮式唱盘(Idler Drive)配以Garrad 301却有极优秀的音乐感和生命力。当年新加坡大街小巷的唱片店都用着Lenco L75飞轮盘,连电台广播用的也正是Garrad 401!说真的,它们的确是好听!
回顾以往,我曾拥有一支Grace 707唱臂(其实它是众多Grace臂中最普通的一支)。论解析度,它不及我的Grace 704、940、945S,以及装在加长臂板上的Grace 960。论声音的灵敏度也不及Grace 945(三年前我把Grace 945卖给了一位老友Ah Chung),现在我的Thorens上装的是Grace 940或945S。
在众多Grace唱臂中,我最喜爱Grace的单支点臂。除了Grace及Formula 4外,我还用过一支深得我心的Excel单支点唱臂。这支Excel是在Queenstown Shopping Center以一个便宜到无法置信的价钱买下的(店主大概卖不出,CD开始流行了嘛,我只付了45块钱)。这支Excel有个重大优点,就是在支点正中顶部装了个水平仪。若VTA不准或左右不平时,马上可从水平仪上察觉从而作出更正。
当时这支唱臂装在我从淡水河以5块钱买回来的AR盘上。我还记得89年购入AR盘的情景:当我把AR盘分件拆开时,围观的人都以极“好奇”的目光盯着我。而那个“卡郎古尼”好象有点后悔以5块钱卖了这部“宝贝”给我。
拿回家后,我给它装了只Grace红宝石动磁唱头,哈!这是我搞Hi-Fi这么多年来购入的第一只动磁头。这只Grace红宝石没有一般动磁头的缺点,它的高音伸展漂亮,中音饱满,低音干净,连几位动圈派的“死硬份子”听过后都啧啧称奇。唉!这只唱头最后竟被家中baby时代的老二当玩具,待我发现时,那支红宝石针杆已不知去了哪里!在此之后我才有勇气买Gold Ring、AKG等唱头。至于Shure唱头,说实话,在友人处听得较多。拖泥带水,印象不佳,非我所好!这台独特的AR+EXCEL唱臂,于92年搬家时让给了一位老同事,三年前还见过一次,一切安康。
自92年起,由于黑胶碟大势已去,唱臂价格暴跌,我亦趁机以低价买进了两支Keith Monk水银唱臂(一支全新)、一支FR 64、一支Denon DL309,和一支Sumiko MMT(已装在Linn盘上)。加上较早前老板送给我的一支极其珍贵的Loci唱臂和我的珍藏唱臂SME-S3(全球只有25支)。啊!够了!这一切都是准备我后半辈子用的。
如果上帝告诉我,我只剩十年的命,我便会开始用Keith Monk水银唱臂。这支唱臂有个神奇的功能,它能鼓励任何“好听”的唱头,唱得更好听!它虽看起来有点粗糙,但却是我所珍藏的最神奇的一支唱臂。一般普通唱臂在左右摆动时会受到臂管内的电线在支点扭曲的阻力影响。然而水银唱臂的四根电柱浸在水银槽中,左右摆动时全无阻力,从而使唱头传过来的讯号通畅无阻。
为什么要在我生命最后十年才用这支唱臂呢?原因一是,它会使你慢性水银中毒。原因二则是,水银臂很邪门,当你进入这个境界便会觉得“曾经沧海难为水”,已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因此,很多人的Hi-Fi生涯就在水银臂中终结(很不幸的包括家旭在内),然而我还有很多好作品想听,所以不愿步他们的后尘!
多年来几次搬家,我放弃了好几部唱盘,但黑胶唱片始终是有入无出。随着CD的流行,它似乎已经取代LP了。真的吗?未必!有一次我把静婷的“情人的眼泪”,崔萍的“今宵多珍重”,董佩佩的“第二春”等播给一个Hi-Fi门外汉听,播完CD后播LP。您猜这位老粗告诉我啥?“哎哟!这好比喝了城市的Kopi后再喝一杯浓浓的乡下Kampong Kopi,怎么唱盘会这么好听?!”真的!与调校得当的唱盘(不用顶级)相比,再名贵的CD机都会死Kiaw Kiaw!
有一次在朋友府上做了个试验,大伙儿把Rega唱盘经我制作的唱头放大器输入电脑CDR。重播CDR时,大伙惊觉LP引人入胜的音乐感竟然在CD上出现!乍听之下,几乎可以假乱真(像在播LP)!但细心比较之下,LP的高音区通透度始终较高明。这一惊非同小可!接着我们又用主人的CD机Marantz CD 63听董佩佩CD来做比较。天啊,不到十秒主人已按下Stop Button,我们四人皆哈哈大笑......!问题已十分清楚,CD重播硬件没有问题,是CD制作过程中所犯下的失误。回想这一切,现在的Hi-End厂家是否走错了方向了呢?我不知道......
记得我住白沙时,有一次吾友(吾师孙亿光老师的公子文国大哥)扛了一台78转唱机到寒舍,那天我首次听到78转唱片惊人的效果。当时唱盘在客厅里播着“口琴王”Lary Adler演奏的“蓝色狂想曲”,我惊呆了!好像真的有人在客厅里吹口琴,多么像是一支真正的口琴发出的音量及质感。那种“传神”度,别说是CD,就算在我引以为豪的电力扩音系统里亦绝对做不到!
敢问苍天!既然我们的科技文明比1920年~1940年进步了,但为什么我们重播“传神”的本领却在开倒车呢?!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4/4 12:58:1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甲州最大黑胶唱片迷

文 · 杨金成



最近两三年来,小杨身边的发烧友,接二连三投身于LP系统,并四处搜寻黑胶唱片,玩得亦乐乎!
这回小杨要介绍的人物是马六甲发烧友所尊敬的Uncle Philip Low。此君是黑胶道上的代表人物,Uncle Philip Low目前只玩黑胶系统,CD则被束之高阁,见不得光。他所收藏的黑胶唱片也是甲州发烧友之冠,多达七千多张!搜罗了各类音乐作品,羡煞不少现在才开始收集黑胶唱片的发烧朋友。

Uncle Philip Low是一名退休人士,曾任高职於某大银行,对于经济、金融与工商动态了如指掌,且颇有研究。每当大伙一同聚餐饮茶时,如有相关问题不得其解,往往都会向他讨教,而他也不吝于指导。年轻时,Uncle Philip Low曾留学纽西兰,独自一个人时喜欢听音乐及音响;如今退休后,更时常周游列国,一有空就订了机票,独自一人提着简单行李飞至英国、印度、澳大利亚、纽西兰、菲律宾和香港等地搜寻黑胶唱片。


小杨乃是通过Uncle Ng(曾在《视听艺术》 56期里介绍过此君)而认识Uncle Philip Low的。经过多次的茶叙与聚餐,逐渐熟络后,小杨提出能否将他的心头好公诸天下?Uncle Philip Low也很爽快地答应了小杨。


目前Uncle Philip Low用来欣赏黑胶唱片的系统如下:
唱盘:VPI TNT 3.5
唱臂:Graham Model 1.5
唱头:Benz Micro H2O MC
唱头放大器:Audio Research PH 5
前级:Audio Research SP 14
后级:Jadis Model 845
扬声器:Jmlab Electra 915

试听的黑胶唱片则是:
Pink Floyd: The Wall
Dire Straits: Brothers in Arms
Della Reese: Della by Starlight
The Swing Era: Into the 50s
Carmen McRae: Love Song
蔡琴: 金片子(一)

小杨在Uncle Philip Low的家听了同样的黑胶三次之后,才写下这篇报导。在这里听音乐,由于发烧房的隔音与冷气系统做得非常理想,往往让在座者觉得非常舒适。尤其是看着身后黑胶宝库如山,黑胶唱片一张接着一张地拿出来开声欣赏,实在让人舍不得走出房间。这套音响系统的音质不会太过娇媚引人,但声音相当柔婉清澄;动态收放适中,不会咄咄逼人。在美好的声乐中,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流逝;小杨认为在闲暇时,在此慢慢地翻阅从世界各地搜集到的黑胶唱片已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享受,更何况还有美妙的音乐相伴呢!
就在第三次告别Uncle Philip Low的发烧房时,在回家的路程中,小杨心想:能够放松心情,开开心心地听音乐与音响,不正是我们大家所向往和追求的人生目标吗?

TOP
3#

黑胶情怀

文 · 潘耀田


从最初接触黑胶唱片至今算算已有四十余年了。小时候一家人听LP(现在竟然成为脏话的缩写!什么世界?!)时的温馨氛围,此刻似乎还能闻到唱机和唱片的气味。或许余生也晚矣,第一次听到黑胶唱片时,七十八转唱片时代已进入尾声。紧接而来的是四十五转以及三十三转唱片时代。有一段短时期还见过十六转唱片。而三十三转唱片早期多为十寸直径,还有不同的颜色或通体透明的。后来十二寸黑胶“长寿唱片”(Long-Play Records ——简称LP)渐渐流行起来,身历声(Stereo)录音也全面取代了单声道(Mono)录音。时值六十年代末,虽然已不时兴,但七十八转唱片还未绝迹。还记得当年在小坡的旧青年书局还可以买到中国版的华乐,地方戏曲甚至中国的西洋古典音乐录音。那时音乐之火烧得正旺,也不嫌唱片架满是灰尘,一有几个闲钱便到青年书局寻宝去。

初期购买黑胶唱片多以艺声唱片或中国唱片为主。一般都会去当年位于如今半岛购物中心一间叫“美丰”的店铺买。间中也向摆地摊的买一些翻版的牌子,如罗盘,东风等等。转向西洋古典音乐是七十年代初期的事,原因之一是当时市面上可以找到的华乐录音都买得七七八八了,而香港录音又听不惯。另外,开始学习西洋乐器也是一个原因。现在回头看,最大的动力还是来自一班志同道合的死党。大家景况相同、兴趣一致、交流无碍,有空便相约打唱片擂台。一番比拼下来,总有胜负或和局。一时名牌云集,举凡Decca、DG、Philips、RCA、CBS旗下名将倾巢而出,杀气腾腾!你可以想象卡拉扬(Karajan)和伯恩斯坦(Bernstein)大战纽约城七彩阔银幕的场面吗?有点滑稽吧?但连年征战,胜胜败败之余也让我们练就了一定的音乐音响鉴赏能力。这时期的古典音乐唱片多购自广声唱片公司。

八十年代是LP没落的开始,也是CD时代的降临。这个过渡时期有点改朝换代、兵荒马乱的感觉。CD一开始时在宣传上似乎给人一种永不损坏,天长地久的误解。加上使用,保养容易。一下子使到很多人放弃了收集多年的黑胶唱片, 就有如今天我们放弃胶卷相机一样。
CD的确有其众多优点,收藏方便又没有杂音。但就是音质“冷酷”了点,缺少了黑胶唱片的空气感和人性感,因而不耐久听。当然,今时今日,如果拥有顶级音响器材又调校得当也不难解决问题,但肯定要有相当的投资。然而CD最致命的一点还是当初狠狠重金买下,几年后却惊觉此物并非永久之物。一旦表层化学物质洞穿便兵败如山倒,无可挽回,全军覆没!还不如黑胶唱片的损坏情况——刮花了一面或一个Track你还有另一面和其它的Track可听,不致于一败涂地。而且刮花了也看损伤程度,不至于完全不能唱。

听CD和听LP似乎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听CD时可以心不在焉地一边走动,一边做东西。你会很笃定,因为你很清楚这东西短时间内不会“暴毙”,音质也不会改变,完全没有丝毫风险或损失。听LP时若是如此便会产生内疚之感,所以一般会比较专心和珍惜。因为听LP的人都明白LP和人一样会逐渐消耗,会老,最终还会 ……
我自九十年代以后便几乎没听LP了。但幸亏除了较早时送掉的一批七十八转中国版华乐唱片以外,其余都堪称保存完好。此乃一大幸事。

最近老友阿狂兄惠赐EMT专业名唱机一部,于是乎我又开始听LP了。十多年后再重温当年精挑细选的黑胶老唱片,不无感慨——好些比它们年轻十多年的CD已寿终正寝了,而它们还健在!看着这一张张以往的珍藏宝贝,每一张都有个回忆。相对来说,有关CD的回忆便没有这么深刻。也许是因为LP封套大,封面设计鲜明醒目又气派。CD相比之下便有点小家子气了。无论如何,总归是一得一失,不过是个选择的问题吧。但再次听到久违了的LP之后,那种久别重逢的音质、音场,再加上Ortofon MC唱头的弹跳、鲜活和煽情,就有如近距离听现场演奏。怎一个“爽”字了得!我的选择已经很肯定了。

黑胶情怀之二
寻找黑胶碟

文 · 潘耀田


自从EMT黑胶唱机落户我家之后,天天开机、夜夜笙歌、乐此不疲、永不言倦。多年来收集的唱片虽不算少,但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日听夜听总有弹尽粮绝的一天!为了避免“近忧”(花言巧语,转弯抹角,其实就是贪心!),潜伏已久买黑胶唱片的念头又蠢蠢欲动了。于是打听一下行情,发现如今的古典黑胶唱片,全新的不用说,连二、三十年前用过的旧货,只要是状况还可以的(风韵犹存),都要卖二、三十块钱新币!比二、三十年前买全新的唱片还要贵上一倍有余!流行歌曲则更厉害,别说蔡琴、邓丽君或凤飞飞,就说以前卖六、七块钱的周璇十二寸全新大唱片,如今历尽沧桑、杂音如毛如雨,还要卖上五、六倍的价钱。道理何在?乐龄有价乎?!人比人,气死人。人比唱片?不提也罢(有时死得更惨)!

同样是买唱片,买新唱片和二手旧唱片是两回事,取舍考量也不同。如今买全新唱片价钱一般都在五十块钱上下,比以前似乎贵了很多,但考虑到连年通货膨胀,币值差异,近年黑胶唱片销售量不大,但制作成本却今非昔比,再加上一个市场供求原则,一旦喜欢还是得买。

买新唱片有个好处是不必担心损坏或杂音问题,而且封套干干净净,看起来舒服,就连购买的环境也一般比较舒适宜人。只是唱片牌子和曲目的选择相对不多(尤其是市场渐小的古典音乐录音),再者也还有一个再版音质的问题。

买二手旧唱片情况比较复杂。选择也相对比新唱片多出很多,而且大多数是原版。除了根据唱片的市场需求程度、唱片的状况、牌子、内容以至年份等等而有高低天渊之别的价钱以外,还有一定的购买风险。有没有把握下槌,就必须凭买家本身的道行、经验和判断能力。最后能不能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还要看看运气,行家阴沟里翻船的事也是有的。

记得上回在《黑胶情怀》一文里提到黑胶唱片的“人性感”,我感觉接触唱片就有如接触人一样。新唱片就像还未入世、天真烂漫的小孩——单纯、一尘不染,无须提防。而有人经手过的旧唱片则来自五湖四海,品种繁多、三教九流、千姿百态、年龄各异,令人目不暇给,它们就像在社会上打过滚的人,良莠不齐、忠奸难辨。但经验告诉我们绝不可以貌取人,例如:有些唱片封套破旧,里头唱片也脏,甚至还有点刮痕!但经过清理,有时播唱效果却令人喜出望外(当然往往满意的程度要和所付出的挂钩)。此为“内在美”型唱片,找到也算幸运。

有些唱片仪表堂堂,唱片本身看来也“贼”亮如新、毫无瑕疵,正巧又是你寻找已久的录音!感觉有如遇见失散多年的亲人。于是心如鹿撞、欢天喜地,不惜高价买下。回家一听之下,大惊失色!除了音质不比当年(印象中)之外,杂音多多,煞费周章还不容易除去,简直后患无穷,扫兴之至。这就叫“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或“知人知面不知心”。

你看,不过是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的一种娱乐,还要把人生历练也押上(以辨良、莠、“忠”、“奸”)。是不是有点“教买唱片太沉重”?但喜欢搜集旧唱片的人会不以为然。因为寻找旧唱片过程当中还有很多旁人所不知的乐趣和喜悦。就有点像是个寻宝之行——在杂乱无章但价钱相宜的二手唱片店里,你除了会常翻到一些值得玩味的稀奇唱片或半个多世纪前的古董唱片之外,偶尔也会意外发现一些屡寻不获的录音。这种惊喜是直截了当买新唱片所没有的。运气好的日子还会惊喜连连!最后寻得心属的唱片,满载而归。路上脚步沉重但心情轻松。哼着“夕阳一霎时间就向西,留下了晚霞更美丽……”,晚间聆听肯定很愉快。

TOP
4#

先坐沙发..
TOP
5#

最后”三部曲
黑胶唱片的护理与起死回生术

文 · 许统原


在最近的“国际视听器材展2009”里,我发觉有相当多年轻发烧友在购买LP(黑胶唱片),却很少有人去理会保养唱片的产品,如唱片清洁液、除静电刷和枪、防静电唱片封套等。如果你有收藏唱片的话,那就必须注意唱片的保养,这样才能发挥唱片的潜能。

大家都知道,唱片的三大天敌是灰尘、静电和湿气。唱片表面如果布满灰尘和静电,在播放时便会有使人讨厌的炒豆杂声;如果湿气重, 唱片就会发霉。 因此,唱片的保养以及放置都必需有一套可行的方法才行。


首先要谈的是唱片刷。那些绒布制成的廉价刷子千万不可使用,否则唱片是愈刷愈脏,不但无利,反而有害。因为当绒布和唱片表面摩擦时会产生静电,而静电就会把灰尘吸住,所以应该采用Decca 或Goldring 等抗静电碳纤维刷。这种刷的最大优点是:一、它的质料非常柔软,完全不会损害唱片。二、它虽然不能把灰尘百分之百一扫而光,但起码比较容易把灰尘扫走。

DECCA抗静电碳纤维刷

除了抗静电刷子之外,还有一种除静电枪。这种除静电枪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增强唱片的静电,因此还是静电刷比较安全和实用。

唱片的另一天敌是湿气,当湿气一重,唱片便会发霉。喜欢音响的人通常也喜欢摄影,照相机不用时都得放在干燥箱里,否则难保镜头不发霉。万一镜头发霉了就只好送去维修中心清洗。唱片也同样会因湿气过重而发霉,发霉的唱片也一样要清洗。目前市面上有好几种洗唱片机,比较好的有VPI,Clearaudio等,价格因功能的不同而异,从一千多元到三千多元不等。使用洗唱片机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把洗唱片的清洁液滴在唱片表面,然后将唱片放到洗唱片机上清洗便可。大多数清洁液都含有酒精成份,虽然量非常小,但难免会对唱片造成轻微的损害。

VPI唱片清洁液

小弟曾在台湾看到一部比较特别的洗唱片机,相信全世界就只有那么一部。它的特点是不用清洁液,而是使用蒸馏水。首先把要清洗的唱片纵夹在一个360度转动的转轴上,唱片的下半部泡在蒸馏水中,利用超声波振动蒸馏水以达到清洗唱片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和用医学仪器利用超声波把胆石打碎一样,使用这部清洗机来清洗唱片,其效果非常之好。

别具一格的台湾洗唱片机简图

唱片清洗后千万不可马上放进唱片套,应该先用除静电刷把唱片上面残存的静电除去,然后才放进防静电唱片套。值得强调的是,原先滋养霉菌的温床(唱片套)不可再用。有霉点的唱片经过清洗和处理后,已经很干净了,但如果要一劳永逸,便要进一步使用LAST唱片保护液。
LAST唱片清洁液和保护液生产至今已经有好几十年了,一件产品能生存几十年而屹立不倒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LAST具有以下特点:
一、减少唱片及唱针的磨损
二、降低失真
三、防止静电
四、减少杂声
五、降低杂音
六、防止灰尘


LAST的清洁配套包括一瓶清洁液和一瓶保护液,两者都是透明的。其用法非常简单,首先把几滴清洁液滴在白色软刷上,然后轻拭唱片,接着是滴几滴保护液在另一把软刷上,再轻拭唱片几下便大功告成。


小弟收藏了千多张唱片,生有霉点的唱片当然也不少。这些有霉点的唱片綷-洗唱片机清洗一轮及用LAST保护液处理之后,就像是新买的唱片一样,一点杂音都没有。即使一个月后再播放,仍完好如新,使我对LAST的产品信心十足。


LAST保护液闻起来有挥发性气味,但又不是酒精或汽油。LAST对其产品配方绝口不提,因此想如方泡制也没有可能。据LAST厂方宣称,唱片经LAST保护液处理后并播放200次后,其音纹光洁无比,几乎和新买的唱片一样。如果每天唱一次,那便是200天;一张唱片可以唱半年而不沾上灰尘,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LAST不只建议旧唱片必须处理,即使是新唱片也最好处理一下,以延年益寿。


最后要谈的是万一在播放时,不小心把心爱的唱片给刮花了该怎么办?小弟不断地试验后,终于找到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虽然不能完全把损伤的“拍拍”声给消灭掉,但起码可以把杂音减低。


唱片在播放时发出“拍拍”声主要的原因是唱片受损,如刮花、表面凹凸等。理论上,只要把这些凹凸洞填平或磨平便可。经过不断地寻找,结果发现用来擦亮钢琴的面板的Yamaha Silicon液最为有效。方法很简单,只要用一块干净的布,倒一点点带乳状的Silicon液在布上,然后用力往括花的地方拭,直到发亮为止,之后便放在唱机上播放。

擦钢琴用的Yamaha Silicon补唱片凹洞功效奇大

在播放的过程中,唱针会把残存在唱片沟纹内的杂物给刮出来,所以要不段地清洁唱针。整个过程得重复好几回才能把多余的Silicon给清理掉。这种Silicon液不但有修补凹凸洞的功用,同时还带有油性、有助于减低磨损唱针的功效。

用Silicon来补救受损的唱片的最大缺点是残存在唱片沟里的杂物必须经过好几回的播放才能清除掉,同时要不断地清理唱针,真是一件很费时的麻烦事。不过,能救回一张心爱的唱片,这些麻烦还是值得的!



TOP
6#

唱臂垂直循轨角调整器

文 · 许统原


垂直循轨角,英文称之为Vertical Tracking Angle,简称VTA(图一)。一般大众都接受所谓的VTA便是唱针杆和唱片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而唱头生产商也有注明唱头的VTA规格(一般来说是15度和20度)。到底什么是VTA?VTA是怎样来的?它对唱片的重播又有怎样的影响?如何调整出正确的VTA(主编按:十万个为什么?)?

(图一)有效VTA最好是等于唱片在唱针上播放时所产生的弧角

图二所示是刻录针头的振动方向和重播唱头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当信号送到刻录系统时,刻录针头不是垂直刻进漆盘,而是倾斜成AA’的方向,刻录系统中这个角度称之为“垂直刻录角”,而重播唱头倾斜成BB’方向的倾斜角度称之为“垂直循轨角”,也称之为“有效垂直循轨角”。所以VTA是指唱针和垂直面所成的角度,而不是唱针和唱片之间的角度,这先要弄清楚。

(图二)刻录角与循轨角

如果垂直刻录角和垂直循轨角两者之间有差异的话,就会因垂直循轨误差而产生失真,于是在当时,美国的RIAA规定垂直刻录角为15度,所有的唱片公司都必须采用这个角度,但在1973年11月,德国工业标准规定垂直循轨刻录角为20度。20度的好处是唱头杆可以设计得比较短,而角度的增加可以使高音响应更平衡,如果唱头杆太长,高音响应会恶化,所以目前大多数唱头生产商所生产的唱头循轨角都是20度,而这5度之差(20度-15度)虽然在重播15度录的唱片时,不是个致命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唱臂承轴高度的调整把影响减到最低。
目前,大多数的唱臂都没有VTA调整器来调整唱臂的高度,而有VTA调整的唱臂,如:SME IV、Graham Phantom、Rockport、VPI6等都非常昂贵。到底唱臂承轴的高度在播放弯翘唱片时有怎样的影响?图三的示意图有点夸张,不过,从图上可以看到调整不当的唱臂在重播弯曲的唱片时有如坐过山车,VTA不断地在改变,对高音域的影响很大。为什么这样呢?曾坐过高速电梯的人相信都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当电梯以高速下降时,会感觉整个人好像轻了许多,而当电梯往上升时,手里拿的东西好像变得比较重。同样的原理,当唱针在唱片纹里上下摆动时,其有效VTA会上升或下降,造成针压的增加或减低。如果唱臂上下摆辐过大的话,会造成跳针(Miss Track)的现象。

(图三)唱臂在弯曲唱片上下移动时,不同轴承高度对VTA的影响。

要如何调整唱臂承轴的高度,以达到一个可接受的VTA呢?一般的方法都是放上唱片,降下唱针,然后调整唱臂直到和唱片成水行便算完成。但这样的调整只可以说是完成了基本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重播一张很熟悉的唱片,然后微调承轴的高度,在没有VTA调整器帮助的情况下,这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你必须以0.1mm的距离,用手上下移动承轴的高度,然后一而再地播放同一张唱片。当VTA正确时,整个音频的重播会很平均。
不要以为经过以上这样的调整就算调好了,第三步要做的是把承轴的高度记录下来,然后放上不同厚度的唱片,重复以上步骤(市面上的唱片最薄的为120克到150克,最重的为200克,中间为180克)。调整后的承轴高度有三个,以配合不同厚度的唱片,因此,如果没有VTA调整器的话那是一件不可能办得到的事。一个设计优良的VTA调整器不但能够很容易地调出所需的VTA,更进一步还可一面重播唱片,一面微调VTA,以达到更精确的重播效果。

唱臂就套在圆盘的一端,旋转圆盘就可以调校VTA

谈了那么多有关VTA和VTA调整器的功能,究竟有什么办法把没有VTA调整器的唱臂升级成有VTA调整器的唱臂呢?目前市面上有家美国公司Peter Riggle Audio,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研发出一个可行的方法并把VTA调整器商业化推出市场。
这个VTA调整器有好几个功能。
1. 它能一面播放唱片一面微调VTA。
2. VTA更容易测量和记录。
3. 容易更换唱头和唱臂,因此可以比较不同唱头和唱臂的功能。
这间公司可以量身定制VTA调整器以配合不同的唱臂。因此,在购买时必须告知所用的唱盘和唱臂。
首页是小弟购买这套件的全家福。根据产品的说明,这VTA调整器的可调整幅度超过12mm以上,以一只有效唱臂长度为300mm来计算,1mm高度的改变,其有效VTA为0.19度,12mm就有2.25度。如果唱头和唱头壳之间安放不同厚度的唱头垫片,那有效VTA便可增加多几度。

唱臂就锁在定位器上

这调整器有几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唱臂没有锁在调整器或盘板上,而是靠唱臂本身的重量坐在调整器上。但问题出现了,唱臂如果没锁紧,那唱臂岂不在左右摆动?这调整器设计巧妙的地方是在唱臂升降处安装上一个特别的定位器,它能有效地制止唱臂在播放唱片时左右摆动(不同的唱臂必须用不同的定位器)。

Teflon与刀片

为了减少调整唱臂承轴转盘和唱臂座之间在转盘转动时的摩擦力,在转盘和唱臂座之间贴上一层Teflon。Teflon的特性是表面平滑而带有油性,因此能有效地把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减到最低。唱臂因没有锁在盘板或调整器上,唱臂和盘板以及调整器之间隔了一层Teflon,因此唱臂在重播唱片时不会受到干扰,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背景会比较静,背景静就会听到比较多细节。由于唱臂没有锁住,而只是靠本身的重量坐在调整器上,因此更换唱头和唱臂非常方便。
自从VTA调整器推出市场后,它不再是贵价唱臂的专利了。
TOP
7#

黑胶世界的天方夜谭

文 · 阿狂


最近乘假期之便,在家中大阅兵,整理和编排山寨中的黑胶唱片(LP)和镭射唱片(CD),惊觉原来家藏的LP已有两千多张,而CD的数量也暴增至千多张。Mama Mia,如此下去,恐怕有一天会没有立足之地!

小弟家有六部LP唱盘和四部CD机,从数目上可以看出有偏袒LP之嫌。事实上,小弟听LP的时间确实多过CD,原因倒不是LP的音响效果比CD高超,而是旧的LP唱片蕴藏着珍贵的瑰宝,而许多老旧的LP唱片也没有被唱片公司翻制成CD。因此,要听一些昔日的经典录音,就只能从LP中重温旧梦。


绝代双骄——Rockport Capella II & Lynn Sondek LP 12

如今借着整理旧LP的当儿,乘机翻出一些20~30年前的旧LP与大家分享。其中有些或许曾被翻制成CD,但大多数应该还是保存着与LP的“女儿身”,因此也只能从LP去领略它们的韵味了。

日本JVC以生产电子视听器材为世人所知,其实它也曾经生产过LP。小弟手中藏有十多张JVC的黑胶唱片,大多数录制于70年代。JVC的LP唱片录音水平一般,但偶尔也有些精彩之作。手头有一张“Classic Guitar Super Deluxe”by Miguel Barbera(JVC JCL 2613)。这张唱片的木吉他录得非常真实。如果在播唱这张唱片时把灯光熄掉,你会误以为前面6尺之处真有个人在弹木吉他。这张唱片的主打曲子是Romanec De Amor,当年这首曲子曾引发无数年轻人学习木吉他,然后在女朋友面前演奏以赢取芳心。另一张深得吾心的JVC唱片是“森进一之歌”(JVC JVL 2620)。这是一张Tenor Sax和乐队演奏日本演歌巨星森进一的唱片。这张唱片的录音其实还不能进入天碟的圣殿,但它胜在演奏者的技巧和意境。当萨克斯手Yasunobu Matsuura吹奏森进一的名曲如“负心的人”时,Saxophone 的荡气回肠之声,感性到令人不能自我。聆听了30多年的唱片和真人演奏,还是认为这张JVC的Tenor-Sax是最感性和深情的。到目前为止还未看到这两张JVC黑胶唱片的CD版,将来会不会推出CD版本,谁也说不上。想要欣赏这两张JVC的精彩录音和演奏,就只能在黑胶世界里追寻矣。

另一张JVC的LP“海之诗Poetry of the Sea”(JVC JVL 2601)则曾经出过CD版。小弟手中同时拥有LP和CD。比较之下,LP的录音效果大获全胜。CD的音色较为干硬光辉,可能是当年的CD翻制技术尚未完善。“海之诗”收录许多优美动听的轻音乐,工作辛劳一天后放上这张唱片,把灯光调暗,手把一杯红酒配着音乐,浅尝辄止,什么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值得一提的是唱片的每一首曲子都配上海浪声,虽然有些造作,却非常应景。小弟虽然讨厌录音中加插不必要的音响效果,惟对这张LP例外,大概是红酒发挥了作用吧。

另外一个LP胜过CD的地方是封套的尺寸。Big is Beautiful,LP的封套比CD大了数倍,因此视觉效果也加强数倍。不知是偏见或是确有其事,总觉得过去的封套设计者比较有文化和大气,搞出来的效果总是较为出色。就拿邓丽君在1983年推出的“淡淡幽情”(Polydor 2427 377)为例。LP的封面效果较有震撼性,因为邓丽君的照片不仅较大而且细节较多,而且她的脸、颈项和手的皮肤颜色层次丰富。相形之下,CD上的照片就逊色得太多。另外,LP还附送一本邓丽君的12张照片,由摄影名家林伟光先生揸镜。此外,名画家单柏钦先生也特地为LP所收录的12首曲子绘制不同的画作。翻制成XRCD后,CD小册子只收集了两张照片,而且精心绘制的12画作完全摒弃不用。直接比较CD和LP的封套设计和内容,让人觉得设计CD封套者缺乏诚意,同时也彰显出LP在视觉效果上是CD望尘莫及的。


CDLP并排,有小巫见大巫之感。

说到录音效果,CD纯净没有杂音,乍听之下比较讨好。但聆听时间一久总觉得耳根有些发烫,因为CD数码声较为干硬发亮,久听之后心情总会有些毛躁。转听LP时,起先会被LP碟面的静电炒豆声所烦,但是一旦音乐响起后,轻微的炒豆声就会渗入背景之中,而LP那较柔顺自然而充满空气感的音色与音质能轻易地带人进入音乐的魅力世界。如果发烧友能够忍受LP的静电或碟面刮伤痕迹所带来的炒豆声,那就能享受LP的浓厚音乐感。

不过并非每张LP的录音效果都是超群和强过CD的。小弟就曾经听过一些CD的录音效果强过LP。一个例子是由Sony & BMG推出的“Best Sound Vol.1”(Sony & BMG Music Entertainment 88697330132)。这张CD收录了过去30多年的一些经典名曲。小弟手中恰好藏有其中一部分曲子的LP,反复比较LP和CD的效果,居然发现CD的录音效果拍得上LP,在某些曲子里CD的表现甚至更胜一筹。翻开CD的册子一看,发现这张CD是由雨果老总易有伍先生用LPCD的技术重新Re-master。难怪!不过,这是异数而非常数。老易一人的精力有限,无法把音乐史上所有精彩的LP都重新Re-master过。因此,小弟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听LP上,CD仅作为warm up音响器材之用,或是用来聆听新近的录音(因为80年代过后LP几乎声消迹灭)。


黑胶唱片的救星——洗碟机,是LP发烧友必备的重要武器!

不同时代的LP,其录音效果也不太一样。就拿脍炙人口的“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来说,小弟手中有三套不同时代的版本,一是1959年代的第一版LP(付钱时还真觉得肉痛),二是90年代重新推出的复刻版(由BMG发行),三是一盒8张45转的终极发烧版本。三套不同时代的版本,以45转的终极版最为Hi-Fi,动态最大,而59年版则稍微Layback,音色较暗但音效却较自然和无压迫感。90年的复刻版的效果则处于两者之间。从Hi-Fi的角度而言,45转的终极版听来最过瘾,但其音效过于渲染Hi-Fi效果,久听之余会有听觉疲劳之感,有点像是聆听CD的感觉。整体而言,小弟还是较为钟情59年的版本,因为它的音效较为自然耐听。

另一个相同的例子是“The Weavers Reunion at Carnegie Hall.1963”这张经典天碟。小弟手中拥有63年的第一版和后来由Analogue Production重新制版的发烧版。两者的差别和上述的“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一样,都是复刻版的音效较为Hi-Fi而原版则较自然。这让人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为了迎合市场口味,为复刻版操刀做Re-master的人改变了原版的音频曲线,加盐加醋让录音效果显著以讨好追求“特异功能”的发烧众生?


左边是Analogue Production的复制版,右边是第一版的原装唱片。

同个录音,不同版本,不同音效,尽在LP唱盘上一览无遗。这是玩LP的乐趣,也是让LP拥趸痴迷的地方。

一张黑胶唱片、一个大千世界、无数琐碎故事,这是一个LP痴的梦语。在接下来的发烧梦里,小弟将继续说些痴人梦语。在童话故事里,一个智女用一千个故事诉说天方夜谭的世界。在小弟的发烧世界里,两千多张LP能诉说多少故事呢?

TOP
8#

有益的黑胶乐趣分享,顶!!
TOP
9#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Prelude Record Cleaning System

喜欢黑胶唱片的朋友,相信都听过Walker Audio唱机的大名,它是当今世上少数位列仙班的顶级黑胶唱盘之一。除了黑胶唱盘之外,Walker Audio也出产了一系列功效不凡的音响配件。
Prelude Record Cleaning System是一套完整的黑胶唱片清洁与护理系统,专门配合洗碟机使用。首先,将粉状清洁剂与超级纯净水(Ultra-Pure Water)混合,然后用刷子将混合液均匀地涂抹在黑胶唱片上,你将发现深藏在唱片沟槽里的灰尘与杂质全都浮了出来,这时只需开动洗碟机便可以将这些污垢全都清洗干净。据总代理透露,超级纯净水比蒸馏水更为纯净。

Talisman & Magnetically Optimizes

Ultra Vivid是专供光碟使用的强化液,只要将它涂抹在光碟表面上,无论音质或画质都更上一层楼。
Talisman & Magnetically Optimizes是黑胶唱碟与光碟通用的消磁器。播唱前,将消磁器在黑胶碟或光碟的上空来回打转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它具有磁性,因此在为黑胶碟消磁时,切勿接近唱针。

High Definition Links

Extreme SST银质接触点强化液则使用在讯号线、喇叭线、电源线或任何电气接触点上,它强化了接触点,令讯号的传输更为顺畅。

Ultra Vivid

High Definition Links是专供扬声器使用的无线电波及杂讯过滤器。在无线电波泛滥的今天,讯号线、喇叭线、电源线及音响器材都受到无线电波的干扰,严重污染音乐讯号及劣化音质!此外,各种电器在开关及操作时所产生的电气杂讯,亦会通过电源线进入音响系统中。High Definition Links正是在受污染的音响讯号进入喇叭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上把关,将劣化音质的杂讯连根拔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你用的是黑胶唱片或CD,唯有正确地选择配件,才能让您系统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全方位的Walker Audio配件,肯定能让您系统的表现连升三级!

售价:

Prelude Record Cleaning System: $235
Ultra Vivid: $160
Talisman & Magnetically Optimizes: $374
High Definition Links: $630
Extreme SST: $288

TOP
10#

Clearaudio Statement
落户狮城




黑胶唱盘基本上可分为直接驱动及胶带驱动两大类,但无论是哪一类都面对振动及抖摆等问题。事实上,唱盘设计师都了解空气的阻力最小,如果能将唱盘悬浮在空气中,那将是梦幻唱盘。于是有人尝试以气浮的方式将转盘浮在空气中,但却无法解决气浮的杂音及操作的稳定性等问题。虽然困难重重,但唱盘设计师却始终没有放弃这个梦想。

既然气浮的方式行不通,德国著名唱盘厂家Clearaudio集中五位专材,以全新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经过二年半的苦苦钻研后,终于开发了磁浮唱盘――Statement!这是Clearaudio的镇山之宝,其重量高达350kg,价值高达69,000欧元!虽然它的价格不菲,但下槌的发烧友大有人在,新加坡首部Statement唱盘便是在Clearaudio的老总Mr Robert Suchy亲自护送下飞抵狮城。除了身负保镖的任务之外,Robert此行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亲自安装及调校这部重达350kg的庞然大物!

据Robert透露,Statement的马达用的是陶瓷转轴,它比金属更为圆滑,而磁浮轴承则完全没有磁泄,磁浮力高达八十年,讯噪也比金属转轴改善了4dB之多。

从图片中,各位可清楚地见到一上、一下两转盘,事实上这两个转盘并没有物理接触,原因是两个转盘都附有极性相斥的强力磁铁。因此,上面的转盘其实是浮在下面的转盘之上,而下面的转盘则是以带子驱动,当下面的转盘转动时,上面的转盘亦会随之转动。

在转盘之下,各位可以见到一个长长的“钟摆”,它的末端总共挂着十二块不锈钢“饼”。“钟摆”的重量为100kg,它的作用是保持整部唱盘的平衡稳定。

除了闪闪发光的钢板之外,在钢板之间,各位还可以见到厚厚的木料,原来这是防弹木,厚达60层,彼此以交差的方式接合起来。据Robert表示,这些防弹木的价格贵得令人发指,每平方米的售价高达900欧元!Robert接着透露,每部Statement单单材料的费用已经高达10,000欧元,当你考虑到它的开发时间长达两年半,技术之先进是今日黑胶唱盘的极限,69,000欧元的售价其实十分克已。

如果你只要最好的黑胶唱盘, Statement是你唯一的选择

TOP
11#

身价日涨的惰轮唱盘

文 · 许统原


谈起惰轮唱盘就想起Lenco L75,小弟的第一架唱盘便是Lenco L75,记得当时所用的唱头是Shure 55E,过后升级到75E,不过,原装Lenco唱臂的Tracking不是很好,75E无法发挥应有的性能,于是便把它卖掉而买了Thoren 160,不久之后又买了二手Garrad 401,记得当时花了三百多元(1973年)。401给我的印象是播放Rock和POP的音乐非常活泼,但播放一些室内乐就不很合口味。后来,随着音乐口味的转变,买入了Linn LP12,Garrad 401也就转手出去。
Lenco L75和Garrad 401都是惰轮驱动的唱盘。这两部唱盘的通病是振动频率高(Rumble),小弟也正是因为无法解决振动的问题而将它们脱手。
驱动唱盘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惰轮驱动(Idler Drive),第二种是皮带驱动(Belt Drive),第三种则是直接驱动(Direct Drive)。所谓惰轮驱动是利用橡胶轮在Motor变速轴轮和转盘内缘之间转动,藉以带动转盘。由于它是胶质的,因此能防止Motor的振动传到转盘上。经典惰轮唱盘有EMT 927、Garrad 301和401。
皮带驱动是当Motor在转动时,以皮带带动转盘,有的唱盘皮带是绕在转盘的外缘,而有些则是绕在转盘的内盘。经典的皮带驱动唱盘非常多,其中以Linn LP12、Sota Cosmo、VP1的TNT、Thoren 124、Micro Seiki RX 8000等最为经典。
直接驱动的唱盘,Motor本身和转盘是直接相连在Motor的转轴上,这种系统所产生的振动较少,同时由于没有传输装置,功率损失也较小,也不必更换磨损的皮带或惰轮。经典唱盘有EMT 938、948、Technic SP10 MKII和MKIII、Goldmound Reference等。在众多的唱盘当中,最经得起时间考验和最为收藏家所乐意出高价收购的,反而是惰轮唱盘EMT 927和Garrad 301,其二手价每年都节节上升。一架状况良好的EMT 927要价两万元以上,而银灰盘Garrad 301也要6千元,这还不包括唱臂和盘座。
一般人对惰轮唱盘的印象不是很好,没想到惰轮唱盘在1976年被皮带式唱盘所取代后的今天,仍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难道这些人都脑袋少了一根筋或是钱太多没地方花?
EMT的英雄史小弟在前几期的《视听艺术》讲过,这次我要讲的是Garrad 301。Garrad 301在1953年出生于英国(比EMT 927迟2年),它有三种唱速——78转、45转和33.33转。早期的301是银灰色,转轴和滚珠是用油脂充当润滑剂。1957年后,301改用油充当润滑剂,而转盘的颜色也从银灰色改成乳白色。1964年,因401的出现,301在一两年后就停止生产。从技术上来看,401是301的改良版,不料重播效果反而比不上301,因此二手价比301差很多。随着Linn LP的出现,Garrad所受的打击最大,销售量大减,公司也在1982年关闭,造成数千人失业。

Lenco L75

Garrad关闭后不久,公司所存的301和401都流入日本的Hi-Fi市场。座落于日本东京Akihabara的Hi-Fi店都用301和401来播放唱片,更加快了301或401流入日本市场。因此,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多状况最好的301和401的国家,当然还包括EMT 927和Western Electric (WE)的各种放大器及Speaker等。
日本人买入301和401唱盘后,发现这些唱盘的缺点都可以加以解决和改良,早期的唱盘都是用来播放78转唱片,而当时唱头的重量都超过10克,所以转盘的Motor都很大,当这巨大的Motor一转动,整个唱盘就有如地震般!因此,只要把唱盘安装在一个质量重而稳固的盘座上便能把rumble给控制下来。可是当时并没有人能看清这个问题(包括Garrad)而把它安装在用三合板制成的盘座上,EMT公司就深明此理,其盘座就非常之结实和稳固。
此外,301另外一个rumble高的原因是Eddy Current(涡流)盘速控制系统,当涡流减少转速便增加,反之则减少。因此整个转速控制系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中。301转盘的重心设计也不是很好,而401更是偏离中心很多!两部盘的共振频率也比较高,解决的方法是把整个盘速控制系统拿掉,然后装上可变频变压电压供电器。而比较便宜的方法(大约有20%的效果)是用可变变压器把电压降低,电压一低,涡流便会减低。最后一个要注意的地方是滚轴和所有转动的地方,都必须清洗干净和放上润滑油。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后,rumble就会减到最低。
一架状况良好的301,配上一支稳重的唱臂如FR64S(最好是FR66S)和Ortofon SPU唱头,其重播效果使许多现代唱盘汗颜。速度和活力是它的强项,其低频结实有力,播放大型录音有皇者风范,虽然和君临天下的EMT 927相比,还是差那么一点点,但两者价钱相差好几倍!有钱当然是买EMT,但拥有Garrad也得付出相当代价。唉,有钱真好
TOP
12#

Russco惰轮唱盘

文 · 许统原


谈起惰轮唱盘,大多数人都会想到Lenco、Garrad或是EMT,却很少人会知道Russco这架唱盘。小弟非常有幸,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买下一架状况良好的Russco Studio-Pro唱盘,还包括了一枝Micro-Track 303 Professional 12寸唱臂。

Russco在1963年出生于美国的加州,比EMT 927迟了十二年。因为它比较迟出道,所以惰轮唱盘的许多缺点都被Russco解决和改良;由于它的产量少,因此很少在二手市场上出现。Russco有两个型号:一个是33.33以及45转速的Studio-Pro;另一个则是3个转速(加多78转)的Cue-master。这两架唱盘都不包唱臂,但当时人们都喜欢用Micro-Track Professional唱臂(图一)。


图一

Russco Studio-Pro唱盘只有6磅半,比EMT 930(图二)轻了一半以上。转盘厚重的好处是稳定,这对惰轮唱盘非常重要;另一个好处是能够隔绝由交流Motor产生的磁场,避免对唱头造成干扰。不过,Russco转盘也不是省油的灯,它有几个EMT所没有的优点:

1)它的盘座是铸模及打磨制成的,所以成本比较高。一件成型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把谐振控制得很低,而盘的重心也能落在所计划的位置上。

2)整架盘的结构精简,除了同步交流Motor、惰轮和转盘之外,就没有其它影响性能的附件。


图二

3)供电压较低,只有110V。低电压的好处是对周边的干扰也低。

4)最重要的一点是整个Motor是由三个油压避震器固定在盘座的底盘上(图三)。市场上很多唱盘,包括EMT、Linn、Sota等,都是用弹簧来达到避震的目的,而Russco所用的油压避震器,通常只用在航空业和军事工业上,专供固定精密仪器,其可靠性不容置疑。


图三

5)Russco的转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是小弟玩了几十年Hi-Fi第一次见到的设计,从图片(图四)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转盘的中间部分是凹下去的,而一般的转盘都是平面的。转盘向下凹有两个好处:第一,在把唱片放上转盘的同时,也把空气压缩在凹的地方,从而产生Air-Cushion效应,播放唱片时所产生的振动,都会被空气所吸收而转换成位能,这是非常巧妙的设计。一个大家都没有注意的细节是唱片中间部分的贴纸,虽然它的厚度大约只有0.1mm,却会对唱头的Vertical Tracking Angle(VTA)产生影响,唱臂越向内,影响就越大。由于Russco转盘的外围“贴”上厚度为0.5 mm的绒布,因此能把这一影响抵消掉。


图四

Russco唱盘的安装、调整和保养也非常容易,它虽然对盘座的要求不像Lenco或Garrad那样高,但盘座最好还是采用Marble或 Granite,进一步减低唱盘的振动。在安装时要注意盘和盘座之间不能有吸震胶或其它东西。Russco对唱盘速度的调整,采用的方法非常简单有效,就是通过特制惰轮对转盘和转轴之间施加压力,压力越大、速度越快。缺点是会对惰轮造成变形和磨损,Rumble也会以因此而提升。最好的方法是把直流转换成交流来控制Motor的转速,有如Linn Sondek的Lingo电源供应,效果立竿见影。

Russco的保养也比一般弹簧唱盘容易:
1)唱盘的主轴一定要保持清洁,每三个月都要滴一、两滴润滑油在主轴末端的滚珠(图五)上。


图五

2)惰轮的主轴一般不必随时加上润滑油。不过,当惰轮的转动不是那么顺畅时,就是加油的时候了。

3)同步Motor主轴不需什么保养,但如果环境干燥炎热的话,Motor主轴的润滑油会因此而产生变化,造成转盘的起动比较慢。状况良好的转盘都能在1/16转之内锁定在33.33的转速上。

4)当唱盘不在工作时,一定要把惰轮控制器调在Neutral的位置上,以防止对惰轮施加压力而造成变形。

5)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惰轮的表面和转盘的内侧都必须干净及没有油污,否则转盘的速度一定不准。

一般使用Russco唱盘的人都会装上Micro-Track唱臂。Micro-Track出生于美国的Massachusetts,整支唱臂是用美国硬木制成,唱臂的谐振保持在10Hz以下,唱重由0.1克到5克,因其低质量和高循轨力,可以配搭许多MM唱头。唱臂上下运动的滚轴是由宝石制成,由于宝石滚轴的摩擦力非常低,所以很多唱臂的滚轴都采用宝石。Micro-Track的另一优点是Tracking Error,在外围半径5.5寸处,Micro-Track 303的12寸臂Tracking Error为2度,4.75寸时为0度、3.75寸时为1度28分、3寸时为0度。306的16寸臂比303更好,5.5寸时为1度15分、4.75为0度、3.75寸为0度53分、3寸为0度。

Russco属于硬盘,使用硬盘一定要用重臂,目前要找一支12寸重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6寸重臂更不用去想。在小弟的记忆里,目前没有厂家生产16寸重臂,因此只能在二手市场寻找。除了Micro-Track 306的16寸臂,SAEC和早期的Ortofon也有生产16寸臂。

Russco是一架设计优良,结构精简的唱盘。一架状况良好的Russco唱盘完全有能力挑战EMT 927的盘皇宝座!



TOP
13#

State Of The Art
SOTA STAR唱盘

文 · 许统原


SOTA Industries是美国一家小规模的音响生产商。SOTA是State Of The Art的缩写。除了生产唱盘之外,SOTA也生产了一个广为收藏家所乐意收藏的圆柱形MC唱头放大器。这放大器是由音响奇才John Curl所设计的,John Curl为何许人?年轻的发烧友可能不知道,但Mark Levinson早期便是靠John Curd所设计的Mark Levinson JC-2前级打下江山,已绝迹的Synmetry ACS电子分频器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SOTA唱盘早期只有几个号型,不过后期多了几个号型,从最便宜美金700元的Moonbean,Comet,Satellite,Jewel,Sapphire,Star,Nova,Cosmos到8680元的Millennia,所有的唱盘都没有唱臂。
SOTA的设计者是Rod Herman和助手——物理学家David Fitcher。Herman的理论与Linn Sondek LP12有些相似,但又有些不同之处。根据牛顿物理学定律,SOTA的唱盘设计得非常重(有23kg)。Herman认为,唱针拾起唱片的音乐讯号时,有相当强的能量传输到唱臂上。如果这能量没有好好处理或控制的话,将会回输到唱头上,这会模糊音讯的细节。
解决以上问题最容易的方法是采用阻泥(damper),如早期SME的唱臂油槽阻泥,但这会造成音质呆滞。Herman的方法是加大副底盘的质量,而消散能量最佳的媒介为极高质量的铅,铅在声学上也是一种很死的材料,于是采用重达18磅的铅来制成副底,而转盘本身也一样用重达13磅的铅。因为副底盘比转盘还要重,因此,稳定性非常之高。除此之外,转盘的外围也比内围重,飞轮效用更加强许多。每个转盘都在工厂经平衡处理后才安装在转轴上,这好比轮胎平衡,汽车才能平稳地以高速行驶。
在支撑系统方面,因为转盘和唱臂的重量都不一样,一般的唱盘都采用较硬的弹簧放置在唱盘部份以支撑唱盘的重量。可是,不同支撑力的弹簧有不同的收缩和伸张系数,这导致支撑系统受压力后上下左右扭摆不已,破坏了唱盘的稳定性(图一)。

图一

为了改进稳定性,SOTA采用了四个弹簧系数同样的弹簧,安置在副盘的四个角落(图二),而在副底盘的右边(唱臂)装了一个小槽,而槽内可盛小铅粒以达到平衡重量的效果。

为了更进一步平衡副盘,Herman还把四片铅块安放在不同地点(图二),来调整平衡。四个弹簧的旋转方向是互相相反的,于是受到压力时,此支撑系统,只上下起伏,而不会左右摆动或扭曲。在设计唱片垫时,SOTA的方法和另一名盘Oracle一样,SOTA转盘的顶层是acrylic和软垫,中层是一种特别的阻泥以吸收振动。SOTA的转盘支撑系统十分精密,它采用蓝宝石的碟状(thrust bearing)承轴槽,蓝宝石的硬度比钢还要硬,而且更耐磨,但缺点是易碎。所以它有一个特殊的保护锁定装置,在搬运时可保护宝石的安全。

很多唱盘制造商都因CD的崛起而消声灭迹,SOTA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而沉静了一段时期。在1997年,SOTA被夫妻档Mr. Kirk和Donna Bodinet所收购。

谈了那么多有关SOTA的设计,最重要的是重播效果如何?它为什么有收藏价值?

SOTA的优点是中频非常自然,没有太多的味精,低频的质感强而有力,它虽然不像EMT 958那样拳拳到肉,但它比较沉而长。它保养容易,不像Linn那样时常要调整三支弹簧的撑力。

图二

谈了优点,SOTA有没有缺点?当然有,SOTA的致命伤是木制唱盘座,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而膨胀,整个盘架便需要更换,唯一没有这个问题的唱盘是铅座唱盘Millennia。另外一个要注意的地方是唱臂,因唱臂和副底盘的连接性很重要,Herman不建议使用一些支撑式唱臂(Unipivot,如Mian Aero arm)或刀锋式如SME。早期SOTA的motor的摆动率比较高,这对音质产生影响,在重播时会使人有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尤其是重播钢琴独奏时更加明显。

SOTA可改进的地方是外接一个稳定的电源供给器,把DC motor换上一个24极,高控力的DC motor。Mr. Kirk接手后,SOTA提供了upgrade服务,而后期的SOTA都已经加以改良。副盘的重量从18磅提升到22磅,加上改良的软弹簧,使悬挂系统的谐振从2.55HZ降低到2.5HZ。

因副盘的重量挂在弹簧的底下,于是地心吸力有效地帮助,使整个系统更加的稳定。

SOTA唱盘除了设计优良之外,保养也容易。在众多的型号中,STAR是物有所值的选择,一架细心调校好的Star可以和目前所谓的万元级唱盘比较而毫不逊色。

TOP
14#

唱头乾坤大挪移

文·【Gabriel Tan】

[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


记得多年前曾在一份音响杂志上,读到一篇有关扩音机设计的文章。虽然已无法记得杂志与作者的名字,但对于文章的内容却记忆犹新。文章主要谈述如何运用一种叫着OOPS(out of phase system或反相位系统)的技术来提高扩音机的表现。这技术的重点是利用一个线路去反转双声道扩音机中的一个声道的相位,这种线路只适合用在那些双声道共同使用一个电源供应的扩音机。当使用这方法来推动喇叭时,在一般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个声道会因有反相位的问题。解决之道是把该声道的喇叭线也反转,这样音乐就会恢复正常了。
在表面上看,这方法似乎使到音响系统的操作作不必要的复杂化了。不过根据笔者的经验,这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使那些双声道共用一个电源供应的扩音机的效应与表现增强了。
在一部使用共用电源供应器的普通扩音机里,当左右两个声道一起操作并同时需要大量的电流供应时,扩音机便无法理想的应付两个声道的需求。然而,当两个声道因为相位不同(即相位反转)时而没有在同一时刻需求大量的电流,则电源供应便能游刃有余地应付每一个声道在峰值上的荷求。不过,对于那些左右声道独立或两部单声道的扩音机(即左右声道有自己独用的电流供应器)来说,这些问题便不会产生,因此也无须使用反相位的方法去提高扩音机的效率与表现。
根据我的记忆,这方式从未应用在市面上销售的扩音机上。不过,这个主意却能被发烧友运用在模拟式(Analog System)的LP(黑胶唱片)重播系统上而不费分文。这个想法虽然有些激进大胆但非常安全;发烧友如果不喜欢它的效果尽可更改回来而毫无损失。
有心尝试的发烧友只须采取以下步骤即可:把LP唱头上的接线(Lead wires)倒转接,即把右边声道的红色与绿音的接点调转。在正常的接法上,红色的接线应该接去红色的唱头接头,绿色线则接去绿色接头。某些唱头虽不用颜色作识别之用,但它们会用R,L,+,-等记号来代表左右声道的差别。在这些唱头上,右边正极(Right positive)代表红色,用反相位接法时,绿色的接色应接到R+的接头上;右边负极(R-)代表绿色而红色的线应接到这个接头上。
在采用OOPS的反相位接法后,音响器材便当然会产生相位相反的现象。要将相位调整回来只须将右边的喇叭线也倒转接,即把红色(或+)的喇叭线接去喇叭上黑色(或-)的接头,而黑色的线则接去红色(或+)的喇叭接头。
表面上看来这双重的反相位接法不应产生什么差别,就如一个人在倒转了180度之后再看一件东西,他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差异的地方。但是在实际上,在以LP唱盘为主的音响器材上,这样的反相位接法会产生巨大的差别,使到音响系统更富有空气感,同时音场也会更为开阔,低音的层次感更佳,音像也更为鲜明,同时音响系统也更为耐听。但是,最大的效果是LP唱片表面上的噪音会降低很多。整体而言,一旦LP的接法在采用OOPS后,发烧友便很难“听回头”。在技术理论上,这里有个合理的解释。当唱头的一个声道相位倒反后,两个声道的音乐讯号便倒反了。这时,唱片表面上的噪音(如由划花或静电所创造出来的声音)便会在音场中间出现,而原有LP上的音乐却因为相位倒反的关系而出现在两个喇叭的外围。这时,我们再把喇叭作反相位的接法时,便会因“负负得正”的把相位调整回来,变成是正确的相位。这时,LP表面上的噪音便会出现在左右喇叭音场的外围而变得不很明显。这时,发烧友便能心无旁鹜的专心听音乐。最乐的是这个更改相位的方法并不会花费发烧友一分钱。
当然这个OOPS的“摩”法并无法提供最完美的效果,因为音响系统的还原效果从来都没有完美过,不过,OOPS确实能减少音响系统的不完美之处,它能使发烧友能专心听音乐,而不会被LP唱片表面的哔咧叭啦杂声所干扰,使到他们最终要放弃LP系统。
对于那些计划要去尝试这个OOPS接法的发烧友,这里有一些提示必须要注意:
第一:如果发烧友也兼玩CD机,那每一次从LP转去CD时,便必须把喇叭的接法调回正相位的地方,这确实是麻烦了一些。如果发烧友不玩CD机的话,那大可让喇叭线长年地用OOPS接法而毋须顾虑。
如果您只听CD而不玩LP的话,那这OOPS的玩法便不会适用在您的系统上。不过,如果您正在使用有相位倒转控制的两架D/A Convertors,那还有可能使用OOPS的方法来改善声音,不过,这将是另外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第二:当您把唱头的左边的接线倒反接后,就必须把左边的喇叭和喇叭线倒反接,这样才能使到相位一致。
第三:扩音机上的单声道按钮(Mono Switch)不能再使用。一按下该钮,则左右声道便会消失而使OOPS的接法失去作用。
第四:OOPS的接法并不会使肮脏的LP“起死回生”。肮脏的LP还是一样听来“肮脏”,但干净的LP却也会听来更“干净”。
采用OOPS接法后,发烧友在唱LP时可能会误以为是在听CD,因为LP表面的噪音也消失无踪。但是,音乐里自然丰富的音色却让人完全了解到这是LP唱盘系统的杰作啊。
TOP
15#

这文章太好了。泪流满面啊。
努力挣钱发烧!!
TOP
16#

为复古继续努力。。。。好文采啊!
TOP
17#

楼主谈到的RUSSCO惰轮,个人深有体会,的确是非常难得的惰轮好盘.好好挖掘,可以还原出其他唱盘所没有的魅力.
TOP
18#

这贴强!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9#

SME Model 30/12A 安装步骤

点击: 1027   添加时间: 2009-11-08


SME Model 30/12A
安装



1步:这个重量接近80kg,特制油压夹板组合而成的大木箱内,收藏了黑胶唱盘和梦寐以求的宝物——SME Model 30/12A是也。

2步:采用金属制造的Model 30/12由于身驱绝不轻盈,需要两个训练有素的精壮大只佬齐齐出手,才能从包装箱内取出。

3步:为一台名贵的黑胶唱盘,并且要订购几个月才能据为所有的极品黑胶唱盘宽衣解带,实在令人兴奋。

4步:把Model 30/12打侧摆放,清楚可见有两层同时经过局漆处理的基座底部,均贴有两面积庞大的阻尼物料,防止铃震的产生。

5步:四只可调教高度的机脚可软可硬,如要钢珠脚直接落地,可先松掉机脚,借助随盘而来的六角匙将钢珠外围的黑色圆形橡胶圈拆走。

6步:将Model 30/12唱盘放上Symposium Ultra 超级承板后,便可将动力马达下方的连输用固定螺丝拆走。

7步:温柔地将厂方提供的润滑油,配合专用的金属制漏斗全数注入副盘下方的油井内,然后松开四枚作为固定副盘的运输用六角形螺丝。

8步:把两十足的金属转盘安放在副盘时,必需留意阁下的指尖切勿刮花转盘上那些褐色阻尼物料,否后里严重。

9步:从包装箱的下层取出千呼万唤出来,臂管采用一体成形镁合金铸造技术生产,配备动态平衡装置的新一代12寸臂王V-12
10步:安装世上最后一批丹麦Ortofon限量复刻生产,为纪念该社成立75周年的MC-7500低输出动圈唱头。

11步:务求让V-12唱臂的动态平衡装置发挥最佳效能,当配合MC-7500动圈唱头同台演出时,有必要将尾舵拆下,增加钨合金砝码的数目。

12步:V-12唱臂的垂直循迹角VTA和超距Overhang调校方式,与红足二十几年,长卖长有的同门V完全相同。


13步:把V-12唱臂安放在Model 30/12唱盘和装好唱头之后,便可以出动专用调校卡修正唱臂休息座的位置。










14步:装好唱臂和唱头之后,便可松开上层基座两旁,用作锁定吊桥支柱的螺丝。

15步:调校上层基座时紧记先装好所有修饰组件,同时放上一张黑胶大碟和唱片压,然后透过水平珠以及随盘而来的长方形测量组件,任何人亦可在短时间内将四组吊桥的高度调校至划一水平。

16步:别忘了以直流方式策动的马达底座,亦同时设有三组可调节高度的承钉,只需借助前述的长方形测量组件,便可进行调校,过程十分简单。

  




《音响技术》333


TOP
20#

勇闯模拟新高锋 SME Model 30/12 唱盘

点击: 1056   添加时间: 2009-11-08


勇闯模拟新高锋

SME Model 30/12唱盘+SME V-12唱臂



  

由我执笔的2006年6月封面专题是SME Model 30/12唱盘+SME V唱臂组合,虽然唱盘和唱臂的初次面世日期分别是1989年和1985年,但在经过安装唱盘的亲民接触之后,我认为这套SME旗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丝毫不觉落后,音效绝对是H i-End级,相反,有很多售价非常昂贵,制作奢华得多的欧洲产品,表现反而有所不及,这个论点直到今天我仍然没有改变。
  
艰深课题

不过,时代始终是会进步的,特别是近几年黑胶唱片和相关重播器材复苏的速度极快,市场明显有相当光明的前景,所以不论是唱盘、唱臂、唱头以至唱头放大器都有很多新产品面世,已经有半世纪悠长历史的SME既然贵为世界级的英国唱盘和唱臂专家,推出新旗舰产品只是迟早问题,但如何在厂方认为已经是相当完美的产品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相信会是一个颇为艰深的课题。事实上SME V唱臂面世已经有24年,有不少拥趸在几年前早已向SME反映,希望他们能够推出SME V的12寸臂管型号,不过厂方的回应是打造一件过12寸模铸镁(magnesium)臂管比9寸有更高难度,而且轴承的负载能力,动态平衡与抗滑偏压的拉力都要重新仔细设计,所以暂时仍未能成事云云。不过高难度并非代表不可能,SME终于在07年尾成功生产12寸原件模铸的镁合金臂管,并且安装在转用了SME V的超级ABEC 7啤令轴承的312S特别版唱臂身上,再加上2006年推出的20/12唱盘在市场上有非常好的反应,我已经有预感Model 30唱盘与SME V唱盘的12寸版本将会很快出现,结果我在今年CES的Sumiko(SME的美国代理商)展房内,赫然看见崭新面世的SME V-12唱臂和配对30/12唱盘的首制产品。  
面对这套SME的最新旗舰,我益发对SME的创办人兼前总舵主Alastair Robertson-Aikman (AR-Aikman已于2006年辞世,现由其子Cameron Robertson-Aikman负责掌舵)敬佩万分,因为眼前的30/12唱盘和SME V-12唱臂,外观看起来活脱就是30/2和SME V的加长版,换句话说艾克曼老先生在二十多年前的设计早已走在技术的前端,把物理学和电声学结合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要推出产品的进谐型号,才发觉几乎找不到可以作出大幅改动的地方!  
叫人心动  



我自己身为SEM V 唱臂的忠实拥趸(我先后拥有三支SME V),也亲自实试过30/2唱盘的威力,所以对SME V-12和30/12很自然地充满期待。由于我现在使用那支SME V 是镀金版本,闪亮的金色臂座衬起黑色臂管样子靓到不得了,(声望音响)的Edward史看见之后也认为漂亮程度与贵气比普通版本提升甚多(厂方声明,定价比普通黑身版本贵多一万四千多元的镀金SME V唱臂只是提供更养的视觉享受,与音效完全无关),所以他除了订来的第一批SME V-12唱臂全部都是镀金之外,随臂订来的30/12唱盘也是镀金版本(四条支柱的金属圆环与水平珠换上镀金部件),嘿!镀金唱臂衬上镀金唱盘,样子漂亮和名贵得叫人心动,当我和一众兄弟经过从包装木箱把唱盘安装上去和仔细调校的整个过程,所有人都对这两件SME新贵的靓靓外观和近乎完美的制作工艺赞不绝口!(30/12净重53.5kg,连包装木箱更是接近80kg,要搬动和安装一不定期要找人帮手,切记!)  
  

分别的细节

虽然SME V-12和30/12的外表与SME V和30/2非常相近,但由于是崭新的设计和配合12寸臂管的产品,所以两者自然有不少差异的地方,先讲SME V-12唱臂。  


■12寸唱臂比9寸唱臂在循迹角误差与失真两方面皆减少达27.23%,最大循迹误差只有0.009°/mm。  
■承有更高的接触载荷(contactload)。
■较短的砝码调校幅度,但却附上3个相同重量的钨合金砝码,所以对安装唱头的重量有极大的宽裕度(5克-32克)。  
■管内更换了效果更佳的阻尼物料。  
■SME V要另外加钱的Gold Print Detail版本(印上白色和银色字体的地方改印金色)和v.d.Hul纯银臂管线MCS150,在SME V-12身上已成为标准装备。  
轮到30/12唱盘。  

■     由于用铝合金制造的唱盘基座和副基座都增加了整体面积和厚度(面积增加了35%,厚度分别增加了19%和16%,达20mm和23mm),所以每条支柱上的特制吊桥悬挂橡筋由12条增加至15条。
■     特别设计的唱臂板除了可以安装12寸唱臂外,把位置转换180°便可以装上9寸唱臂。
■     分体电子控速电源供应经过深度改良,转速的准绳度高达0.003%,从起动到定速更提升至只需6秒。    

易装易用  

除了以上列出的差异之外,两者和SME V与30/2的基本设计大致相同。我一直强调SME V是Hi-End唱臂之中,设计完善度和调校的方便程度皆臻达最高标准的产品之一,SME V-12当然保存着这个优良传统,用家只要参照图文并茂的用家手册(SME V-12也是使用SME V的用家手册,因为两者的基本设计与安装步骤完全相同),便可以准确无误地安装唱臂和调校唱头,一切按部就班,简单易明兼且难度不高,绝对是user friendly。  


30/12唱盘也是一样,用家只要跟足安装手册上的指示,把副转盘,副基座和马达上的运输螺丝松开,为主轴承注入特设的机油,在马达和副转盘之间套上拖动胶带,再装上主轴盘和唱臂之后便可以进行所需调校,同样是简易之极。  
瑰丽堂皇  



正如我在上文所述,30/12的整体面积比30/2增加了35%,所以身形相当有看头,达到530宽×400深×232高(mm),53.5kg的体重更说明了它的份量。由于副基座增加了面积和重量,所以4条吊桥的支柱更为粗壮,同时每条吊桥的悬挂橡筋由12条增加至15条。总数高达120条的橡筋拉力吊桥,看上去极之壮观,论威武气势,30/2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再加上视觉上的关键位置全部换上了镀24K金部件和配衬了镀金版的SME V-12唱臂,整个唱臂立刻显得瑰丽堂皇,贵气十足矣。  
当30/12拍完封面玉照之后,我便把它放在本刊试音室的Symposium Ultra大板上开声。这次配搭的唱头是高度风特别应(声望音响)Edward兄的要求,为香港和中国市场限量复刻的75周年纪念动圈唱头MC7500(限量生产90只),升压牛和唱头放大器分别是高度风SPU-T100与Chord Symphonic,前后级是Boulder 2010+2060,扬声器是Dynaudio Sapphire。
全无破绽  

近十年来我一直选用Basis Debut唱盘+SME V唱盘这个配搭(唯一变动的是三年多前把Debut Gold升级至Debut Signature Vaccum和配上SME V镀金唱臂),实试30/2唱盘+SME V这个黄金组合更是记忆犹新,SME V有几多斤两我当然深入了解。对于这支9寸唱臂,我实在没有什么投诉,它的循迹力非常优异,高频灵巧精透,中音亮丽跳脱而质感丰厚,低频结实深潜得来仍有清晰的线条,音场撑得极深、极阔、而且非常宁静,在我的心目中,SME V绝对是9寸唱臂中的极品!(或许部分音响富豪的眼中,SME V 的缺点只是售价太过便宜了罢?)
一如我的惯常试听新唱盘的习惯,第一张放进30/12的唱片是蔡琴(老歌)。这张黑胶我听得太熟悉了,唱盘、唱臂和唱头的质素有多高,一听便知龙与凤,假如唱头和唱臂的组合调校得稍有失准,琴姐的歌声立时会变得粗犷,第一面最后一首《总有一天等到你》内的嗓音更会出现开义失真,万试万灵。当MC7500的针尖滑入唱片坑纹之后不久,我的自然反应竟然是正襟危坐起来,只因为我所听到的是一首超级动听的《痴痴地等》,钢琴的铿锵,弦乐的悠扬,爵士鼓的轻扫和大牛筋的从容弹奏,一切是那么像真的,是那么的自然,琴姐的歌声更是通透,婉转而又充满磁性,在音乐的衬托下尽显深厚唱功,魅力没法挡!不用说,这一面唱片当然是由一口气从头唱到尾的,当唱针去到最内圈的时候,我才醒觉原来最易出事的那一处已经轻松唱完,伴奏的音乐与琴姐的声音顺滑流畅,没有半点破绽,正是(由头到尾都那么动听)!配上SME V-12的30/12给我的感觉是声音非常稳定、扎实,有着超级的分析力,把唱片坑纹内的录音细节全无遗漏地挖掘出来,特别是低音重播那种实在感和权威性更臻黑胶重播的超凡境界。30/12+SME V-12在上次试听时令我深受感动的各项极级Hi-Fi元素,今次30/12+SME V-12不但整整有齐,做得更好,更从容,更有说服力。    



足本交代  

听近期黑唱盘——Esoteric制作的安塞美/三角帽,这张Decca的复刻名盘有多靓声相信已有不少黑胶粉丝亲身领略过,30/12+SME V-12更把这张LP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西班牙音板,定音鼓、弦乐、铜管乐、木管乐,声音不但够真、够准、够动态、男声的咤喝、拍撑声和女声的位置感,音场的前后距离和速度感受更是像真得令人吃惊,那种不动如山的定位和无边无际的深阔音场,令到几位早已拥有多个不同三角帽版本的写手兄弟忍不住再次破财,这套SME组合播得有几靓声可想而知!   
听王菲的新精选LP,Esoteric制作的其余两张Decca复刻名盘———寇蒂斯/新世界交响曲和古桑/莫扎特钢协20与27,30/12+SME V-12不但把音乐的神髓足本交代(你几时听过王菲的歌声是如此真挚动人?)声音的细节,音乐的感染力与及使发烧友动容各项音响元素,都令我有极深的感受,听黑胶简直是停不了。

  
后记


















虽然SME 30/12A(A是已配上一支SME V-12唱臂的型号)唱盘。以它们的设计,制作和表现的超级水准来衡量,我仍然认为是物超所值,因为它会令你重新认识你所拥有的每一张黑胶唱片——原来是如此靓声!至于我,唉!!如无意外应该是劫数难逃的了。






  



《音响技术》333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