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媒体在本年初报导,世界三大出口国之一,德国正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受中美贸易战拖累及汽车产业转向机械化的影响,2019年 GDP 按年增长0.5%,经济学家更抛出吓人的预警,说德国的黄金年代已成为过去,碰巧近来申根区国家正被世纪疫症波及,各行各业停工两周,展览活动一概取消 ( 今年慕尼黑音展在3月初宣布取消 ),发烧友开始担心今年的音响新产品会大幅度减少,未来的事没人可预视,最重要是及时行乐,柏林爱乐的官方网站 — 「数码音乐厅」 ,因应疫情本月为每位会员提供一个月免费收看任何节目,世界各地的古典迷均同时受惠,真不知该不该高兴 !
出奇的合拍
我认识的德国品牌之中,AVM Audio 是最戏剧化,也算得上是灵活,这公司于2010年期间出现财政问题,幸好遇上 Udo Besser 这位白武士入主公司,出任 CEO 掌舵业务,改革产品的设计,由传统两声道器材转为大力开发数码产品,在数码音乐兴起的数年,把串流播放、蓝牙、CD播放机融合于扩音机, 成功将德国高级音响形象转移到一体化器材,凭 Udo的营商智慧,在今天的恶劣环境应该会想出对策 。
两个月前我带了Ovation A 8.3 回家享用,这是合并扩音机系列中顶级型号,它的输出功率由200W×2 ( 8Ω) 至 330W×2 ( 4Ω),我给它配上近期的风头趸,Polk Audio L100 书架音箱,之前我测试了用系列另外两款座地音箱L800及L600, 我发觉自己对尖鼻子高音及旋涡叶状中音单元甚有好感,于是再次向代理情商系列中最小型的书架意音箱,在家慢慢欣赏,事前我没想到 L100 会与 Ovation A 8.3 成为合拍的组合,因为两者的风格实在有点极端, 虽然我未听过 L100 的真正表现,但我清楚尖鼻子高音有良好的指向性,声音也很清脆,至于旋涡叶状中音单元是冲击力强,振膜的往复反应极之利落,中低音绝不拖泥带水,是非常适合我播放爵士乐及摇滚乐。
Ovation A 8.3 是典型的胆 (真空管) 石混合扩音机,讯源前级放大采用了一对 AVM 803 Ovation 管,后级输出则每声道各用了20枚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提供最高180安培电流,放大设计属于混合 Class A 及 Class A/B,听起来有点似现在的混合动能汽车,其实这不是重点,我关心是用了胆管作前级放大,整体声音都偏向柔化,高音部份更是圆滑修饰,人声中频也比晶体管放大来得更为甜蜜讨好,整体的Hi Fi 味较浓,意料不到我把两种性格的器材组合起来,竟然有各取所长的效果,一方面保留了Polk Audio的爽快冲击感,同时亦有胆机的听感,每每在播放现场录音的爵士乐三重奏,声音便会格外生猛醒神,这个意外惊喜为我带来无数场过瘾音乐晚会,即使困于家中亦有无穷的乐趣,过瘾 !
有脑设计
不单说扩音机和音箱之间,性格各有异端,Ovation A 8.3 倾向贵气华丽的设计路向,与 L100 稳健造型配衬起来也有很大的反差。就说机体的选色,工程师大胆采用哑身太空灰,配衬镀铬前面板,在机顶部份蚀刻上AVM三个英文字母,并于近尾位置设有透明天窗,能直视机内线路板,同时让线路板刻意加装的小湖水蓝灯泛出微光,而机身两侧各装上一排鱼鳍状散热板,既有点缀效果,亦具实际效用。看整个机款便感觉出, Udo 很着力摆脱音响就是保守这观感,基于 Ovation A 8.3 的身价是6位数,造型不能过份前卫,怎样也要给用家四平八稳的观感,
就如机背的界面设计便做到井然有序,两组音箱接线柱以垂直排列,占据左右两边,各组端子整齐排于中间位置,数码与模拟输入是有完整区间,别小看这点儿设计,对于会动手接驳器材的用家来说,如此布局是至为清晰方便,随时加线或换线都很轻松,由此可见,Udo 不是坐在写字楼只顾叹冷气的老板,而是会作多方面考虑的实务派。
惟有向高走
Udo 虽是德国人,但他有很长的时间管理亚洲区业务,经常走访中国,从中获得的信息和经验,全都运用于 AVM 器材,这趟我测试的 Ovation A 8.3,由线路及供电设计以至功能,均是推向极致,先说供电部份,在 1,000VA 环牛抽出四组独立输出,其中两组用于左右声道输入独立供电,余下两组用于讯源处理及逻辑指令,这意味了供电效果保持于低干扰水平,而线路的架构属于双单声道真平衡,及采用直流耦合,线路板是用专利物料制造,很多人都知道,双单声道线路是由两份对称元件组成,魔鬼细节正藏于此,需知道,制作这种线路的难度在于不容许元件有误差,否则出来的效果很容易便被发烧友听得出瑕疵,这样就只能靠人手逐粒元件检测数值,然后进行配对,一批数量庞大的元件,最终被拣选出来可能不足一成,其次是德国工人的薪金高福利优厚,据悉 AVM现聘有18位专责员工,其中如何分工我是没了解, 只知道营运成本是不低,但是要么不做 High End 音响的生意,否则奄尖的态度是惟一生存之道。
数码之中有模拟
我听了Ovation A 8.3两个月,最喜欢它什么 ? 首推 PCM 转换取样+滤波器,其次是声音有胆味 ! 在这里值得一提,本机提供的不是升频而是转换取样率,即便在 44.1kHz 起至 384kHz 共 9级的范围随意选择,每级设有Steep ( 陡峭 ) 及 Smooth ( 圆滑 ) 两组数码滤波,两者的取舍在于 Smooth 对高音衰减较多,听起来会比较滑溜讨好。
Steep 倾向平坦表现,我经由数码同轴连接 LUMIN S1,播放 TIDAL 里的音乐专辑,我将讯源升频至 176.4kHz,滤波设在Smooth,事前我反覆比较了多种组合效果,试来试去,播放古典音乐或爵士乐,只有目前这组合有高平衡度,高频的柔顺度和音场阔窄亦很合我心意,一些讲求模拟味道的旧录音。
例如
DECCA Phase 4一张由 Leopold Stokowski 指挥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图片演奏作曲家穆索斯基「图画展览会」,我想了良久到底要怎样的形容,方可表达出经数码处理的模拟效果,还是打个比喻会容易理解,若阁下有听过旧版古典黑胶,定会体会到高音部份不会像数码录音般明亮,特别是中音至中低范围,多是笼统的分辨率,因此便觉得黑胶的声音很有质感,现在本机正好是表现了这份陈旧味道,弦乐部份显得悠扬悦耳,低音段的收放更有从容表现,在尖鼻子高音听到暖洋洋舒服的效果,而不是鲜明轮廓线条,我已觉得出奇哩 ! 更何况扩音机没有捏紧中低音单元,对振膜的活动是松紧自如,我认为除了线路设计应记一功之外,胆管多少也起了柔化作用,虽然与全真空管扩音机仍有段距离,但能把 TIDAL 音乐播出自然的模拟美声,这已是强大的优点。
顺带一提,我听〈基辅大门〉这类鸣放乐曲,通常音量会比正常稍高,而本机的音量衰减是100级,每级是 0.5dB,这范围在我实际调节亦觉得容易拿捏,当演奏爆棚时不会有突然扯高的感觉,无论升或减都听到声音保持线性,操控如此得心应手,岂能不给它加分呢?
魅力感染
一轮古典美乐欣赏之后,忽然想听人声,图片随即在 TIDAL 音乐库中我选了锺一诺 「Song Book」,这专辑我喜欢〈别了秋天〉这首歌,钢琴引子响起忧郁感觉就来了,加上Roger 充满感染力的歌声,听了数句歌词,不自觉被厚润胆味人声牵引,完全投入听他的演绎,本机播人声的确是有魔力,叫我领略当中的感情起伏与技巧,一首又一首接着听,在享受的同时也更欣赏Roger,若说好的音响要具备什么条件? 声音起码让人感动,不需要夸张的效果,但至少在聆乐时有互动感受,就像听Roger 唱歌,或Christian McBride 图片Trio 「Live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这张现场爵士三重奏,感受是同样深刻,别以为放大线路用了真空管,声音似吃了猪油,不能将爵士乐的即兴爽快感觉表现出来,播这专辑的头一首歌〈Fried Pies〉,从爽朗而且快速的节奏旋律,简直感受到三位高手的非凡默契,每个流畅动作在细腻的声音里呈现,凭 L100 一对5.25” 中低音单元,竟将爵士鼓的力水及厚度重现,并在声音中渗进炽热现场气氛,这种现场录音一般都略为侷促,声音有点近身,要是本机的调声取态走向刚烈,其实是听不到活灵活现的临场感,现在证明了 AVM 的胆石混合设计是很成功,既有胆味也有速度,本来不想用老土的刚柔并济去形容 Ovation A 8.3 的表现,事实却是这样啊 !
总结
我认为新式扩音机不只是声音取悦用家,播放功能与连接器材的扩充性也很重要,我对它们的要求可以说是万能百搭,以 Ovation A 8.3的条件是完全达到 ,其实这篇报导尚有些玩法是未能覆盖,例如利用额外 3 组前级输出,可当作为简化版调音台使用,每组输入更可独立调节音色,或切换为旁路输入,在低音量播放时,更可启用 9 段 Loudness 补偿曲线,来平衡声音的动态及高音效果,总之玩法不会侷限于两声道音乐重播,但偏偏有许多音响玩家仍然用以往的标准来看今天的制作,若认真看看,High End 音响之中,能做到功能全面,玩法有趣多端,应该是没有太多选择,AVM 当然榜上有名,请紧记,它是正宗德国货 !
规格:
■输出功率:2×200W ( 8Ω ) / 2×330W ( 4Ω )■模拟输入端子:1对×XLR 平衡,4对×RCA■数码输入端子:2×同轴,2×光纤 ,1×USB Type B■无线连接:蓝牙 4.2■模拟输出端子:1对×XLR 平衡,2对×RCA■其他输出:6.3mm 耳机■尺寸 (W×H×D):430×130×355mm■重量:22kg
文章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uUGhLVthEeoEU42MNCQFWw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