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層次軟調空間,成功!劉漢盛 [复制链接]

查看: 3282|回复: 13
1#
音響空間實例

多層次軟調空間,成功!劉漢盛

    給你十坪空間,設計出一個要聽音響也要看AV,要顧慮聲音要求也要美觀,還要能夠適合大、小喇叭的音響室,到底您要怎麼做呢?我想,無論是誰,這都是個難度很高的挑戰,當然對我也不例外。
版權所有,歡迎拷貝

依照這些要求,最終,我設計了一個所謂「多層次軟調」音響室,這個空間大約9.5坪,全部裝潢費用總共花了約四十萬左右,若只算木工、油漆與泥水,則約花了三十萬。值得嗎?在此我先告訴您答案:非常值得。以四十萬元換得這麼好的聲音表現與視覺效果,我想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的了。以下我的寫法是假設您也想依樣畫葫蘆,為自己做個連太座看了也會喜歡的音響室。假若您真想照做,我可以連木工、電工、泥水工都一併介紹給您。當然,設計版權歸我所有,但是歡迎拷貝。

這個多層次軟調空間其實就是原來雜誌社的大音響室,只不過這次將它徹底改造。改造目的如前述,除了要實踐我對於音響空間的「推測」之外,還要看起來像正常的居家空間。請不要誤會我的「推測」是天馬行空,我這些對音響空間的推測試累積了多年實戰經驗而得來,而且是有學理依據的。只不過,音響迷造音響室與音樂廳的建造一樣,沒到最後聲音唱出來,沒有人敢打包票,所以我說設計音響室是用「推測」的。幸運的是,這次的「推測」相當成功,所以您可以放心拷貝。

五種層次的反射與吸收

首先我要解釋,什麼叫「多層次軟調」。所謂「軟調」當然就是有適當的吸收、反射與擴散,而「多層次」就是事先設計幾種不同程度的吸收與反射、擴散情況。為什麼要設計成多層次的吸收反射與擴散呢?這是為了調配大小不同的喇叭所需要吸收的不同量感,以及純音響與AV所需要不同的殘響時間而設。在以下的敘述中,我會逐步說到這些「多層次吸收反射」的作法。

這間音響室從外表看,就是平面的牆面而已。二側牆上,約有一半的牆面為木板表面,另一半為布面。而喇叭後牆則以凹凸不平的文化石鑲砌,佔約三分之二牆面,其餘三分之一為木板面。聆聽位置後牆有約三分之二面積為木板牆面,中間有一塊約三分之一為布面。天花板是以木板釘成的二次餘數擴散器,地板則鋪暗紅色地毯(也算是布表面)。總共,房間中只有天花板設計二次餘數聲波擴散器,其餘牆面可說就是不同程度的吸收與反射。從這樣的布面、木板面比例來看,木板加上石材的表面積要多一些,大約佔了五分之三,其餘都是布面。

第一種層次:全反射

首先,我們看看那些木板面有什麼玄機?先看喇叭後牆的木板面。還記得我說過喇叭後牆要堅硬,讓聲波反射,以節省擴大機的功率嗎?所以,喇叭後牆的木板是直接釘在原來的水泥牆面上,沒有架空。我的作法是在水泥磚牆上先釘一層三分夾板,然後再覆上一層由二分薄板與二分櫻桃木皮面薄板黏合起來。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乾脆用四分板、或只用二分櫻桃木薄板不就得了?對不起,櫻桃木薄板沒有四分厚的,而二分又太薄,做起來一塊塊木板與木板之間的溝槽不夠立體,所以只好費工費時,用二塊木板黏合起來。

整體完成之後,這些木板面不會產生吸收聲波的效果,它與圈在中間的石材一樣,是全反射的。全反射就是我所謂「多層次」中的的第一層。或許您會問中間的石材用平面的大理石可以嗎?也可以,只不過用凹凸不平的表面時,可以降低發出「振鈴聲」的機會。

第二種層次:軟硬兼施

第一種層次包括石材與貼牆實心的木板面,這可說是「全反射」的層次。第二種層次呢?就是二側壁與聆聽位置後牆的木板壁面。這些木板壁面與實心木板壁面有什麼不同呢?它們是中空裡面塞玻璃纖維棉的。施工方法為先在水泥牆面釘角材,每支角材距離大約30-40公分,再以二分或三分板封起來。封板完成之後,外面再釘上一層剛才所說的四分(二分加二分)櫻桃木皮夾板。

請注意所有的櫻桃木皮夾板都是小塊狀的,中間有凹槽,這種設計是為了避免大塊木板產生更多不可控制的負面振動,所以將它分割成小塊;再者,這樣也比較美觀。問題是,它比較費工,要花更多錢。它的施工方法要先在第一次封好的二分薄板上先畫好凹槽處,接著在凹槽處先貼櫻桃木皮,最後再將四分櫻桃木板一塊塊釘上去。

以這種方式釘起來的木板壁面很結實,用拳頭敲起來聲音很沈,而且又有彈性。以表面的光滑而言,它對高頻段是全反射的。不過,以整體結構而言,它對於中低頻與低頻會有適度的吸收與製造出聲音的彈性,我期待這種設計會讓中頻段與低頻段更豐富,更有彈性。

第三種層次:有限度空腔吸收

第二種層次的表面是反射的,但內裡是結實的吸收與製造聲音的彈性,它可說是「軟硬兼施」的層次。第三種層次呢?第三種層次就是薄板加少許中空,這個層次設計在牆面內凹的框裡。在這個音響室內由於有一個門,所以左邊有三個凹框,右邊只有二個。如果您府上左右牆面對襯,可以同樣各設計三個或二個凹框。薄板裡面中空?這樣的夾層不是會吸收中低頻與中頻嗎?沒錯,我的用意就在此。並不是我嫌中頻太多,而是要將所有的吸收與反射做較平均的安排,所以以「猜測」的方式留下這樣的設計。不過,由於薄板與背後石膏板牆之間的空隙很小,我相信對中頻不會有太大的負面影響。

到底這些內凹的框要怎麼做呢?我的作法是把原來的磚牆切掉一個框,露出原來最底層的石膏牆,接著木工以事先做好的框鑲在切掉磚牆的位置上,讓木板框與石膏板之間留下一點空隙,這點空隙不要塞玻璃纖維棉。

這第三層次的作法對我們的音響室不難,但是對於一般家庭就難了,因為您如果把磚牆打掉一個框,就侵犯到隔鄰,沒有人願意與鄰居共享隱私吧!當然,您可以在原來的磚牆上再砌一層牆,事先留下凹框的位置,不過這種大費周章的事太座肯定要反對。所以,最簡單的作法就是讓那個凹框的框緣突出來(我們的作法整個壁面最外緣是平的),雖然比較醜一點,不過也沒辦法。

第四種層次:外柔內剛

第三種層次的表現仍然是光滑的,它的外表還是櫻桃木皮,能夠反射高頻段。不過有限度空腔木板本身的振動會吸收一些中低頻與中頻,這是「有限度空腔吸收」的層次。再來我們要談到第四種層次,這是在磚牆之外蒙上一層用布作成的框。換句話說,從外表看起來是布框,布框裡就是磚牆。布框可以吸收高頻段,磚牆可以結實的反射中頻段與低頻段,這就是「外柔內剛」的層次。

外柔內剛的層次作法很簡單,去找辦公家具用的布料,請木工釘木框,然後將木框塞到事先像口袋般縫好的布套裡就完成了。為了顧慮到AV與音響二用,這個音響室的布套正反二面採用不同顏色,我採用大方的顏色,一面用深藍(給AV),另一面用米白色(給音響用)。更換顏色時只要把布框有如裝窗戶般拿上拿下即可,非常方便。請注意,布套裡是空的,只用木框而已,裡面沒塞任何吸音棉。

第五種層次:全吸收

第四種層次為「外柔內剛」型,有沒有第五種層次呢?有的,第五種層次就是在前面所說二側壁的凹框裡加上一片內裝泡棉的布框。也就是說,用布與夾板繃一塊類似椅子座墊的東西。算起來,雜誌社的音響室二側壁有五個框,聆聽位置後面有一個框,總共也是六個框。這六個框中除了聆聽位置後面那個泡棉布框是固定住(用以吸收聆聽後牆反射回來的高頻段)之外,二側牆的泡棉布框是可以活動調整的。如果您覺得高頻段反射太強,就把泡棉布框放上去。反之,如果覺得聲音太死,就取下幾塊或全部取下。這種用法除了用以調節不同高頻量感的喇叭之外,還用在看AV與聽音響時的不同殘響時間調整。實際上,這第五種層次就是「全吸收」層次。請注意,此處不可用玻璃纖維棉,怕的是細纖維溢出,對肺部有害,所以一定要用泡棉。而所用的泡棉也不能太硬的,以免吸收效果不佳。

視覺、聽覺效果都令人滿意

整個音響室,我所運用的就是五種不同吸收、反射與擴散聲波的層次。在我的想像中,如果成功,它可以適合大大小小的喇叭,調節不同的高頻段量感,以及提供純音響與AV不同殘響時間調整使用。我甚至還在漆成黑色的天花板上鋪滿網燈,當所有燈光都關掉只留網燈時,看起來就像是夜空中的滿天繁星,很有氣氛。當然,當全室16支50瓦的投射燈頭在牆面、布面上時,那種色彩與光影的感覺也很好,可惜黑白印刷裡看不出來。

視覺效果好,聲音表現如何?完工後我們先後用書架型小喇叭與落地喇叭、普通擴大機與稍好擴大機、平價DVD唱盤等去試它,得到的聲音特色是低頻豐富、中頻飽滿,高頻清楚但甜美而不刺耳的聲音。而且,聲音的能量驚人,即使只有五吋低音單體的小喇叭亦然,這種聲音特色符合我所說金字塔型高、中、低頻段分佈的要求。從我們所聽各種音樂類型中,我們也知道這個多層次軟調空間幾乎聽什麼音樂都沒問題。整體上,這次的設計相當成功,可以解決目前器材高頻段過量的通病。

陽春型軟調空間也可以

您正好想將客廳設計成多用途空間嗎?我想,只要天花板的顏色保留成白色或漆成像藍天白雲般的顏色就可以了,畢竟太座一定會忌諱黑色的天花板,您看AV時就忍耐一點天花板的反光吧!假若您認為自己沒有這麼大的空間,也沒有這個預算,那麼我建議您就按照以前我所說的,以石膏板釘夾層,再訂做四、五片大約六尺乘四尺的布面泡棉框,將這些布面泡棉吸音體放在二側牆與喇叭後牆、或聆聽位置後牆,藉以吸收過量的高頻,這樣也不失為實用而省錢的軟調空間,只不過它的吸收反射層次沒那麼多層而已。這樣陽春型的軟調空間做下來,十萬元以下就可以解決。

您是純夢想家嗎?假若永遠只會夢想,保證您成不了任何事。如果動心,我建議您起而行,做個實踐家,上蒼會以好聲回報的。

回124期目錄
分享 转发
TOP
2#

二分板6mm.三分板9mm不知对否?吸音率高的材料我們稱之為吸音材,如泡棉、玻璃棉、陶瓷板、鋁沖孔材。
装潢公司知道的咯,就好似怎么说呢,我倒
TOP
3#

merck 在 2003-5-28 12:06:53 发表的内容
不明白就不要转贴吗,免得大家看的累

希望大家来帮忙解决不懂的部分,让我 学到更多的发烧知识,谢谢了,merck 哥,请教了。
TOP
4#

求助!!
TOP
5#

leslie主持.请问刘DX说的二分板三分板到底是几cm或mm的?泡棉又是什么棉?谢谢!
TOP
6#

leslie 在 2003-5-28 11:22:14 发表的内容
二分板6mm.三分板9mm不知对否?吸音率高的材料我們稱之為吸音材,如泡棉、玻璃棉、陶瓷板、鋁沖孔材。
装潢公司知道的咯,就好似怎么说呢,我倒

二分板=6mm
6mm的樱桃木皮?不明白
TOP
7#

好是好,可惜开销太大了。
TOP
8#

不明白就不要转贴吗,免得大家看的累
TOP
9#

如果是请教,那就早说吗,好让大伙带着疑问去阅读。

刚开始看着那么一大段东西,感觉是新版主的辛路历程。
TOP
10#

新版主,学到点了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