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神话(2) [复制链接]

查看: 2211|回复: 2
1#
对于大多数发烧友来说,HIFI就是用耳朵去听,选择什么器材,怎么搭配,没什么,就是听出来的。但是厂家及自己设计电路的玩家就没那么幸福了,厂家总不能说,我试了无数种电路,电路上的主要元件每件都试了无数种,终于发现这个电路如何如何,所以啊,总是要有个理论依据;再者,这HIFI都是用物质造的(废话),是物质嘛,其运动总是有规律的,你不知道其规律,那是没发现。就这样,一批有识之人试图找出HIFI器材不同表现的技术上的原因,是实在话,这种态度我实在欣赏,但就是有一批人,不知是自己无知呢还是想骗钱(我看他们精得很,多半是想骗钱),胡乱瞎编理论,好象什么聚肤效应之类,说实在,要说音频没聚肤效应嘛,谁也不能说绝对,但是,音频线考虑聚肤效应跟用量子力学或相对论力学求解子弹飞行的问题一样可笑。

这里要说的另一个神话,就是奇次谐波劣化音质,其理论依据就是,通常高次谐波都很小,那么就看看二、三次谐波,二次谐波与原信号是八度关系,听感和谐,优化音质,而三次谐波,则劣化音质。恰好晶体管电路三次谐波比电子管电路要强,于是,三次谐波就成了所谓“晶体管声”的来源了。出这种理论的人,是对乐理知识知道了一点毛(皮还没到),没错,二次谐波比基音高八度,是非常之和谐,但是,难道不是八度的关系就不和谐吗?三次谐波与二次谐波是纯五度的关系,而且这是纯率的纯五度,非十二平均率的纯五度,如果是十二平均率的纯五度,也许有人能听出小小不合谐,但纯率的纯五度,属于自然和弦,非常的和谐而丰满的。所以说其劣化音质是错误的。

其实乐器发出的乐音(有的乐器发出的是噪音,如大多数的打击乐),除了发出那个决定其音高的正弦波,即基音(光有正弦波声音是很难听的)之外,还发出频率为基音整数倍的声波,当然不但有偶次谐波,也有奇次谐波,这些谐波在音乐界叫泛音,两次叫第一泛音,三次叫第二泛音,依此类推,各种乐器的声音如此美妙,正是因为有这些泛音,不管第几泛音,而各种乐器的音色不同,正是由于其各种泛音的比例不同。我们从来没听人说过,第二泛音劣化乐器的音质或是我这件乐器的第二泛音比你的小,所以比你的音质好。

既然真实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就有三次谐波(其它奇次的也有),并且使声音悦耳而有特色,那么三次谐波就不是劣化音质的东东,而是味精了。

找一张CD,用EAC抓一首下来,复制一份,用cool edit打开,用Cool Edit把整个曲子频率升为原来的三倍,振幅衰减到1%至2%,再与原来的曲子合并,保存,新合成的文件相当于原文件加上很大的三次谐波失真。刻回CD,播放,我们听到的是味精,而非冷硬等等“晶体管声”。
分享 转发
TOP
2#

叫神话用词不当,应该叫错误理论。
TOP
3#

好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