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浦东同志,搞电器你是内行,说税收可要听听我这个干了20年的老税务了哦,呵呵。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对财力的贡献太小了,特别是免征额提高后比例继续降低。中国的财政收入90%以上靠税收,税收收入中大约60-70%来源于流转税,所得税等收益税的比重不象发达国家一样那么高,如果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税率降低,则比例还会进一步降低。
我认为,造成中国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还是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还有近年不断的房价、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等。由于我国人口多,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有你说的“赚多少化多少中国人叫他"脱底棺材",历来不提倡.”还是由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来就没有什么社会保障体制,老百姓不得不为自己的养老考虑,所以形成了所谓的这个习惯,试问,如果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保障,又有几个人愿意做当今的葛朗台呢?
最近几年,每年的税收收入都增长20%以上,但职工的收入增长确实远远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公务经费、国防经费增长较快,社会保障经费也要保证每年有所增加,总之国家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但政府对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的投入确实很低,这点很不应该!还有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警戒线,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怎么会拉动全民的消费呢?另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是,地方财政实际和地方的税收收入有很大的差距,现在每个地方都搞所谓的招商引资,实际是招商引税,原来在黄浦区的企业注册在其他区县可以享受返还地方实得税收50%的优惠,还有30%返还给开发区,乡镇的领导、开发区的领导乃至企业注册的介绍人都有不少的好处,地方财力只能用到20%,实际上拉来拉去肥的是企业老板、那些领导、亏的是国家。比如,上海某地区去年税收36亿多,有20多亿是招商引的税,按上述的说法不难算出该地区真正的财力到底是多少。所以,公布的税收收入,算到实际可用财力是要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