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nia 在 2003-6-26 19:56:24 发表的内容 麦拿伦60i的声音真的和Audiolab差得很远吗? |
麦拿伦F3系列 PA20R前级+100P后级使用心得 by Theater Rock 12/29/2002
TAG Mclaren, 麦拿伦. 一个在赛车场上名震车坛的名号. 换成是音响,会是如何? TAG Mclaren的新产品都已经转向多声道,其 AV32R多声道前级与100x5R都是很不错的产品, AV32R更获得杜比实验室采用. 两声道产品基本上延续 AudioLab的产品线与风格.
我一直对于TAG Mclaren的音响颇为心仪,原因无他,外型长的又薄又小, 再来,一身黑色的大衣配上紫色的电源指示灯,看起来短小精干,沉稳内敛,威风领领, 一眼望去,就知道是不好惹的家伙. 前一阵子, Tag 60i来家里作客,测试了7天,对他留下深刻印象, MK LCR45 高达300W的承受功率在他的推动下,动态十分好,没有上火气,也不会慢半拍, 中频厚实却又不会过浓,高频纤细,低频浑厚,唯一缺点是音场不够大,导致高频泛音轻薄了点,但是如果在天花板上多一点扩散板,可以减轻这现象. 在调教适当下, 我以为在万元以下的功放, 60i 很难遇到敌手,也难怪, What hifi 给他五颗星,性价比一流.
这次TAG Mclaren F3前后级报到,我一见外型就又心爱不已, 好威风的长相,干净力落,一袭黑色外衣,又轻又薄, 没有多余的按键,也没有花俏的功能,但是音频输出口应有尽有,摆在音响架上,好喜欢! TAG 代理商在我取F3之前,就跟我说, F3推力相当相当充沛,前级也比合并式功放60i要好上几个档次, 因为我上次提醒他, 60i完全推不动零敏度高达94db的MK S150, 力水还是以同等级的Marantz PM17SA胜出. 他老人家知道我对器材测试的态度很毒辣, 向来有好说好,有坏说坏, 其实世界上不论多HI-END的器材都是有长处也有短处,要十全十美的,那请波切利来你家唱给你听吧! 所以这次丢给我更高级的F3前后级听一阵子, 希望能在我家里电源,声学与喇叭都不错的状态下作监听测试. 既然如此,我也就满口答应,也备妥新出炉的TR补品伺候,务必在我认为最满意的条件下监听. 先来谈一下我测试的装备: 一对MK S150与一对MK LCR45监听箱, 脚钉底下还是我那组廉价定制的4CM厚的大理石. MK MX200我调整成负责100Hz以下的低音, 加上听音室后头有长达10米的空间, 并以螺孔摆法调整低音炮摆位, 希望能再现MX200 18hz(至少需要9.5米的长度才能再现一个半波)的超低音. 再来是DENON DVD A1 机, 这是天龙顶级的DVD, CD, DVD AUDIO的兼容机,用的是天龙自家不外传的机芯,好处是可以切入 PURE DIRECT模式,让他便成一部纯CD机,关闭所有数码输出与视频电路,音色通透无染,算是相当超值. 线材用的是新的TR S125音箱线, 讯号线使用C5000, 前级电源线用 P5000 Silver, 后级电源线是P500, 都是新品种. 电源处理器使用两组,一组是古河e68, 一组是 Power Box. 这组 Power Box是为了家里今天刚新装的电源制作的音响滤波拖线板(直接从小区的变压器拉一专线过来).
实际听感
首先,根据使用60i的经验, 麦拿伦功放对电源很敏感, 电源不干净,不够通透之下音色将无法饱满,噪音也会增多. 这是TAG功放里变压器的特色,为了让音乐再生更多细节,这是必须妥协的设计. 所以这一次从小区里拉的独立电源线可以透过POWER Box给予我身处的环境里最佳之供电方式,F3 应该可以展现其最大的能耐.
TAG PA20R前级与100P后级电源开了两分钟马上拨放 Susan Wang的歌曲, 音色相当饱满, 完全没有一般功放刚开声就音场乱哄哄的现象, 至少60i就是如此, 我想F3后级只是常见的AB 类推挽式放大的功放, 无源工作偏流应该不低,所以才能反应如此快速.Susan的音色本来就很清澈,很甜, 此盘cd录制的很好,背景杂音几乎不可闻, 相当具透明度,100P中低频的音染比较重, 韵味浓,但不是像麦景图那样带甜味的中频, 100P的中频让我联想到暗红色. 麦景图则是粉红色. Susan轻柔的甜美音色变的成熟稳重, 由于100P走的中低频浓郁的风格,将声音的菱菱角角都修饰的很然圆润, 加上PA20R前级也是属于暗色调, 高频部分相当保守, 自然空气感又减低了几分.
再来请波切利出场, 波切利的歌声嘹喨, 高低起伏相当大, 要将之表现好不容易,如果功放速度感不快, 音场不够大, 高音延升性不够, 就会有刺耳而且音场缩在中间的感觉,那股澎湃的情感也会软化下来, 无法挑的动你的神经. 这回F3搭上波切利可是对了味, 一般中低频浓郁的晶体机都会让波切利得感冒, 鼻音加重, 但是F3则无此现象, 随着音色的高低起伏, F3从容应付, 波切利浑厚的嗓子尽显其魅力, 此时我随即拨放意大利新歌手SAFINA的LURA, 曲风迷人, 属于亦柔亦刚的歌曲,大般头的交响乐配上歌喉一样嘹喨的SAFINA,唱到极高音时相当震撼, 这首歌录的不是太好, 各音频都很薄,不够浑厚,透明度也不佳, 此时F3的润色功能派上用场, 一下子SAFINA精神了起来,原本吵杂的交响乐也滑顺的很, 难道 TAG Mclaren专门针对这种力水感惊人的意大利歌曲而量身定制? 不过, 此时我也发觉F3的分辨率中等, 中低频比较突出,高频就紧了一点,不够飘逸, 所以对于背景复杂的交响乐器就交代的不是很清楚,只是点到为止. 试过了大般头乐曲, 再来就是我最喜爱的爵士乐, 根据自己使用过的经验, 有两种功放可以将爵士乐表现的很好, 一是麦景图,一是Luxman. 论韵味, 麦景图当人不让, 不仅音色甜美, 细节也不差, 高频暗一点不过也算飘逸, 具有浓浓的传统美国爵士风格! 论整体性, Luxman表现出爵士乐轻松的一面, 中频洒上一点黄金油, 滑顺之中又有甜味, 动态相当猛烈,高频泛音极漂亮. Denon A1SR则是中规中矩, 给你清澈又蒙上一点点糖衣的音色. 那TAG Mclaren F3呢? 不得不说, 不吐不快, 我个人觉得没给我太大的感动, 一连试了Louis Armstrong精选集, Carmen Meets Kharma, Diana Krall 的The look of Love, Patricia Barber 的Night Club, Jimmy Scott的Mood Indigo, Jane Monheit的In the Sun, Jheena Lodwick 的All My Loving 还有Jacintha 的Lush Life, 都不是太对味, 空气感不够,透明度过于保守, 但是特征是人声部分都很突出, 小喇叭与低音喇叭的声音都相当浑厚, 但背景很多动态不大的乐器都蜻蜓点水而过, 这些特征出于F3本身的泛音不够,分辨率保守的风格. 爵士乐很难表现的好, 首先要求器材具备很好的透明度与空气感,再来分辨率要很好, 方能将歌者慢条斯理的嗓音一一刻画出来, 再来功放的力水必须足够, 能应付节奏很快的嘹喨小喇叭, 低频也要有很高的层次感来展现低音吉他的力度与沙哑声. 唯一爵士乐比较不要求的是音场, 因为乐器不多,焦点集中在单一乐器或是演唱者的歌声上.
为了改善 F3的这一些特征, 我将背墙的布帘拉开,让坚硬的不规则石头墙露出来, 借着强力的扩散, 把高音部分的音场拉开, 中频更强劲一些, 这时F3的表现有很大的进步,用TAG Mclaren自家的试音片, 第一曲 Empire Brass Quinet,这一曲专测低音与高音, 各种鼓声齐响, 清脆的竹棒敲击声很紧凑,细节很多, 此时高音已经有弥漫于空间的味道,虽达不到飘逸感,但是昏暗的色调已经开扬不少, 声场也变大了, 开头与结尾的强力鼓声有如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 很爽快, 不过高音紧的状况还是存在的. 因此我认为, TAG Mclaren F3与60i一样,背墙应以扩散代替吸音, 可以让音色活泼一些, 我制作的专业扩散板还没完成,如果能交互运用具备500hz~16khz扩散作用的扩散板, F3应能有更好表现.
搭配器材
音源: 天龙DVD A1
音箱: M&K S150
低音炮: M&K MX200
电源处理:小区独立音响电源+Power Box音响用拖线板
PA20R前级电源线: TR P5000 Silver
100P后级电源线: TR P500
前后级讯号线: TR 224S
DVD A1电源线: TR PS8000 Silver
音箱线: TR S125
CD讯号线: TR 120sx
低音炮线: TR S2000 Silver
同轴数码线: TR D8000 Sil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