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庆国庆,特发贴——我的法国“六人团”收藏 [复制链接]

1#
法国“六人团”是为了与俄罗斯“五人团”作对比与区分而被提出的一个称谓,包括六位作曲家:米约、奥乃格、普朗克、奥里克、迪雷与塔耶非尔。他们六人在创作与思想上并没有统一的前提下,却以反对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共同立场上联合在一起,叫喊着要‘回到简朴’的口号,并且运用通俗手法在音乐中表达一种讽剌批判的精神。
从今天开始就为大家介绍我的法国“六人团”唱片收藏,兼为大家介绍一下各位大师的生平与创作。哈,放假了,爽!
最后编辑hyajia
分享 转发
TOP
2#

(一)米约
米约是20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了400多部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他的创作风格很难界定,多元化的配器和和声是其显著特点之一。其著名的音乐作品包括芭蕾舞剧《屋顶上的公牛》和《世界之创造》,其中前者运用了南美风格的音乐语言,而后者对爵士语言的轻松驾驭的能力绝对不逊色于格里什温。管弦乐组曲《普罗旺斯》和《法国》都具有很浓厚的法国本土文化气息。另外钢琴组曲《巴西回忆》同样经常在各类音乐会中屡屡登场。
[upload=jpg]Upload/200592612575419773.jpg[/upload]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592612591110934.jpg[/upload]

首先为大家展示的是米约的两部经典巴蕾舞剧《屋顶上的公牛》和《世界之创造》的重要唱片版本。伯恩斯坦对多元化音乐语汇的巧妙把握与演绎早已为世人所认可,此次与法国本土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可谓是驾轻就熟。
《屋顶上的公牛》尽管采用了探戈、桑巴、伦巴等多种南美音乐元素,并且运用了多调性的创作手法,但是整个乐曲却显得非常有条理,层次感和均衡感都非常棒。关于此部舞剧的详细情节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同志们可以找相关资料。
至于《世界之创造》,绝对是一部爵士与古典完美结合的音乐作品,热烈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旋律多变而层次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近10年前买的唱片现在听来依然是激动人心,EMI的录音师们工夫确实了得。更重要的是伯恩斯坦在EMI的录音的确不多,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了。只是不知何时它才能纳入EMI世纪伟大录音系列里,那时大家就都有耳福啦!
TOP
4#

对法国音乐史感兴趣的同志们可能都知道:“六人团”实际上没有维持多少时间。其中,迪雷最早离开,转行从事与音乐与艺术相关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而奥里克担任巴黎歌剧院院长一职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电影音乐的创作中;作为“六人团”中唯一的女性,塔耶非尔也在结婚之后鲜有佳作。因此,“六人团”最后实际变成了“三人组”。也就是:米约、普朗克和奥乃格。这次也是重点介绍他们的唱片。
TOP
5#

[upload=jpg]Upload/20059261315852968.jpg[/upload]

如果想初窥米约一生的创作精华,那么上面这套ERATO公司出品的米约音乐精粹就是绝对不可少的了。这套双张唱片基本囊括了米约的重要作品,包括非常优美动听的长笛协奏曲。两位法国当代重量级指挥家罗伯特森和纳加诺带领着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和里昂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将米约的作品演绎的出神入化。尤其是两部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和长笛协奏曲),让人耳目一新,神清气爽,绝对是为数不多的版本中的经典演绎。
TOP
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

怎么不见下文了?
TOP
8#

老帖子,挑出来顶顶
TOP
9#

Arthur Honegger后来不也搞电影配乐去了吗!?《悲惨世界》1934年第一次被搬上大银幕就是他老人家的名作。

Georges Auric晚年为一部绝妙的电影写了配乐,那片子在我国叫《虎口脱险》。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0#

这个帖子绝对要顶的,而是是帮助那些难以跨越到现代音乐的朋友的最佳扫盲贴,现代艺术发源地是法国.
我本人也很喜欢6人团,迪瓦图有不少经典演义,国内有译本6人团的介绍小书,可惜薄了点
而且大家不要以为现代音乐一定就都枯燥的序列音乐或者怪异的新古典主义,有些类似电影音乐,很通俗美丽的
Honegger.....这个人不得了,老卡的经典演义之一...(本来要和女儿演出火刑柱上的贞德,可惜啊....后来OZAWA完成了)波恩斯坦,SOLTI等大师都有过较深入研究(我们不要以为只录音过第几交,大师们其他都没研究过,他们做的功课很多的)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9-06-01 10:30:15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