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y兄意见部分同意,但也有部分相左.
南德派演唱和"瓦格纳派"这两个定义风格,因我孤陋寡闻,首次听取,还望细述,另外不能确定二者之间并抑或斥的关系.
个人觉得,德奥作品,大体可以归为抒情派,巴赫莫扎特舒伯特等平缓连贯,严谨理智的演唱,以及另类追求戏剧效果同时冲动即兴的风格,主要是浪漫主义后期作品,都应该归入这类.
按地域和作曲家名称分,在获取确切定义前,暂时不能完全认同此分类,不然就有frick,putz为代表的施瓦本方言派,甚至马勒派,理查施特劳斯派都要冒出来.
我就是因为发现施瓦和dieskau开始变革和叛逆,所以提到两人身份意义特别,应该算和"死抠"相反,算作"造反派",而后streich,berger,koth等算保皇派.
prey,schreier名气已经很响了,此二人也算造反派,这两人充分吸取的意大利学派通过延长母音省略辅音已及使用灵活节奏而不是气息爆破和张弛来节省体力,因而都唱到了60多岁,相反,真正传统德奥忠实力度收放和咬字铿锵甚至哭泣喊叫和强力胸声支撑来演唱的,到50岁,已经都不行了(比如hotter,frantz,以及koth,hallstein等),这是由于德奥脚本辅音繁多,管弦绵密决定的,诚然,想保持艺术青春,想避免前人覆辙,就必须偷懒,必须造反.
意大利歌唱家里面,当然也有采用这种冲动喷张演唱持久的,比如monaco,但那小子是仗本钱,其他效仿这种方式的比如stefano,callas,都早早下台了.
最后schlusnus,我认为百分百是传统派,我也很喜欢他演绎,名气不想我认为和时代有关,如果晚生20年,绝对不会被遗忘的.
当今德奥保皇派已经消失了么?不,diana damrau就是继承人,她在魔笛中不遗余力的表现也是众人共睹的,同样,也很快付出了封演此角的代价,她的吐字我喜爱之极,她也不惜用高位胸声上一些半高音的曲目(结果导致06世界杯和多明戈的饮酒歌crack掉),于是她演唱意大利的弄臣等,就味道不正了,但是zerbinetta就顿时体现出优势来.
以上粗浅抬杠,另期待y兄关于supervia的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