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音乐唱片介绍 [复制链接]

查看: 145413|回复: 951
1#
这些片子是从陆续找了多年为数不多的中国音乐唱片中挑出来的,有些现在可能已经不好找了,但是还可以保留一份记忆,很多同龄人的共同记忆。
我一直想听到更多的中国音乐,包括传统中国音乐、中国当代作曲家写作的“古典音乐”,甚至流行音乐等等,但是除了水平普遍不高的流行音乐和民乐以外,其他东西都不太好找。而传统作品,很容易就收到太多的重复的东西。听说上海的陈燮阳为朱践耳录制了一套交响乐全集,我也看到了图片,但是托了上海的朋友找,还是没找到。
我曾经在多种场合呼吁过中国管弦乐队最好多演奏一点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但是人微言轻。如果有机会,我将通过特殊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很多想买中国作品的朋友,很容易就买到他想要的东西。


说明:因为网站曾经更换过服务器,所以这里的回帖顺序乱了。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最后编辑于 2008-06-04 00:01:48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71118349837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71117533227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71117281321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711135736958.jpg[/upload]
TOP
3#

顶起来
李谷一的"知音"可以找"中唱"出的那张20世纪中华歌唱名人系列.封面是长城+人头,现在星文也有出,包装更精致点.
TOP
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plczj
TOP
5#

流云_居士 在 2006-12-29 23:06:32 发表的内容
溪秀兰 在 2006-12-29 23:03:04 发表的内容
所谓的气声唱法,只是一种发声的方法,还不是最关键的,这个最好让声乐专家去讨论。最主要的是,在当时“雄纠纠,气昂昂”的唱法中,融进了一缕新风,听着是另一种味道,而又在主流意识形态说能容许的范围内,如今看来居功至伟……


气声唱法中首推乡恋,当年被一致认定为通俗唱法,所以李谷一是中国通俗唱法第一人不为过~
TOP
6#

上山砍柴 在 2006-9-10 22:40:56 发表的内容
我一再犹豫,要不要推荐这个作品呢?
我觉得这算不上一个很优秀的作品。我不喜欢标题作品,但是也不反对标题作品, 至少以“长征”为题还是可以的。 但是我觉得关键的是作品没有写好。 整个听下来,感觉比较空洞。
还是那句话,我们的好作品不多,选择很少,而且着作品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所以,还是把他也列进来了。


[upload=jpg]Upload/200691022405514023.jpg[/upload]


砍柴兄明鉴:兄台之话小弟实不敢苟同,《长征交响曲》实乃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以下内容引自中央院梁茂春教授讲座的内容:
从5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中国共产党提倡革命历史教育,出了很多革命历史的小说如《林海雪原》、《红旗谱》,革命的回忆录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交响乐也要求写革命题材的作品。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1957年苏联建国四十周年时,他们的国家交响乐团来中国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的新作《第十一交响曲》,它的标题《一九○五年》,是革命历史题材,非常成功。我们的作曲家从中获得启发,也写出了一批表现我们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这些题材的作品把我们一百年以来的革命历史全都写进去了。比如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百万雄师下江南》,写南昌起义的《东方曙光》、《八一交响诗》、《抗日战争交响曲》、《长征交响曲》等等。这些作品结构都比较大,比较复杂。但我们当时的思想束缚在于,要求交响乐像革命歌曲一样地配合政治,为政治服务。实际上这对交响曲来讲有一点勉为其难,因此大量的手法在于引用革命历史歌曲,比如要表现伟大领袖毛泽东出现了,就引用《东方红》,表现红军出现了,就引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出现了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和一些不太能够发挥交响乐本身艺术特长的东西。但是这些作品里面还是有些比较好的,比如瞿维的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如罗忠镕的《第一交响曲》,马思聪的《第二交响曲》,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吕其明的《红旗颂》,等等。他们的作品的优点和弱点都很明显。但是这时终究比较集中地产生了一些大型作品。
我想介绍一下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这部作品在技法上还是比较干净的,因为他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就是他指导了《梁祝》的创作。他的作品表现长征的一些片断,我要给大家听的一段是“飞夺泸定桥”,是《长征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是一个谐谑曲。这个作品一共有五个乐章,一个来小时的时间,相当长。批评他的人说,《长征》就是太长了,有点罗嗦的地方存在。这个作品八十年代在德国的一个唱片的销售评比中,被列入了欧洲的十大畅销乐曲。第一个是霍洛维茨演奏的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第二个是贝多芬的交响曲,第三个是莫扎特的交响曲,第十个是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它是进入欧洲的古典音乐畅销市场的作品。我们现在听一听他的“飞夺泸定桥”中的急行军的段落。为了写这部作品,他去长征路上采访,收集民间曲子,他也运用了当时的红军歌曲。(放“飞夺泸定桥”)通过这个片断,可以看到我们的交响乐的创作无论在技法上也好,还是表现上也好,都是有所前进。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马思聪的《第二交响曲》、罗忠镕的《第一交响曲》在技法上比较突出地代表了交响曲发展的一个时代。照理说,这些作品应该是气魄很大的、庄严的壁画式的作品,但是由于当时思想的束缚,在创作当中没有能够达到划时代巨作的水平。
TOP
7#

好碟,经典!
TOP
8#

最近又听了那张百利《红灯记》,突然往事涌上心头,唱得真好!现在怕是没人超过了!
TOP
9#

李商隐 在 2006-12-29 22:00:35 发表的内容
上山砍柴 在 2006-12-26 17:24:44 发表的内容

当年朱李二人基本齐名,但是李的影响力显然要大很多。现在回头再听,发现其中的道理。李的技术很完美,表现力也无可挑剔,遗憾的是,我还没有找到她的《知音>



我这张里有“知音”。但这可能是后期录音。

百集名人里的"知音"听起来应该是比较早的录音,不象立体声.过两天等我定的那张太平洋的来了再比比看.
百集名人里收的那个"边疆的泉水"和百利秋水伊人里的"边疆泉水"应该也不是同一个录音,百利的是93年的录音,伴奏应该是民乐队的.百集名人用的是电声伴奏.就是没有标录音时间.

[upload=jpg]Upload/2006122921593928694.jpg[/upload]
TOP
10#

最几天买到百利那张《红色娘子军》上下,是90年代出版的,还不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