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滚滚红尘》的配乐,我最喜欢的华语歌曲就是《滚滚红尘》
二分之一人生皆投入配樂的史擷詠,致力提升電影音樂的深度。如今,台灣電影復興了,他卻離開了。
要跨進音樂創作這塊領域,對音樂的熱誠必須強烈得不得了,要讓生活中的生與死都跟音樂扯在一起。
── 配樂大師史擷詠
二○一一年八月十九日,史擷詠站在台北市中山堂的舞台上指揮,舞台燈光融合交響樂,將一九八六年《唐山過台灣》的電影配樂、至他特別為《賽德克.巴萊》創作的樂曲都搬上台,用音樂回顧台灣電影的印記。
滿堂的喝采,卻是史擷詠的人生謝幕。五十三歲的史擷詠指揮完最後一首曲子後,因心肌梗塞,倒臥舞台布幕旁。
即使你不認識史擷詠這個名字,但你的記憶裡,一定有一段史擷詠的音樂。
史擷詠近二分之一的人生,都投入配樂。
用音樂回顧台灣電影
氣勢磅礡先民來台開墾的歷史片《唐山過台灣》、以三十年代為背景的文藝愛情片《滾滾紅塵》、講述青少年心理的《酷馬》、民間信仰為主題的動畫《魔法阿媽》,甚至龍應台的紀錄片《目送一九四九》,都是史擷詠的配樂作品。
還有電視劇《赴宴》、《波麗士大人》與超過四千五百支廣告,都由史擷詠譜寫配樂,是台灣橫跨古典與流行、表現最多元的音樂人。
480期硬目標
購買訂閱「站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史擷詠是將台灣的精華和精采國際化的中間推手,」資深影評人藍祖蔚給了多年好友個定位。史擷詠的創作,將台灣文化融入西方表演形式,就像他在電視劇《赴宴》的配樂,除了泰雅古調以外,更添加了Bossa Nova的南美音樂和弦。
生長在台北的史擷詠,從光仁中學音樂班到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主修作曲,一路都受西方音樂教育。但父親史惟亮,才是影響史擷詠音樂最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