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DG要为王健录制巴赫大提琴无伴奏时我感觉有点意外。主要原因是,他太年轻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很高兴,而且一直在等待这听到这个版本。
我是大约一周前就买到了,之所以到现在才谈一谈,是想等自己有一个相对成熟的看法。
王健的新版,如果要用最简洁的办法来描述的话,那么我觉得是两个字:倾诉。这可能是王健在诸多大师名版之后的理想选择,或者说是一个中国艺术家对一部西方作品的理解的最可能的方式之一。因此在王健的作品里没有那种少年得志的轻狂、少一点一泻汪洋的梦想,相反,更多是一种内省式的思索,有时侯似乎欲言又止、有点有所言也有所不言的感觉。
可能这种演绎上的取向,使得起技巧上不是那么光芒四射,对内在的把握的努力胜过对技巧上完美的追求,所以整个作品听起来显得相对朴实无华、有点少年老成的感觉。
前些时候又买了几种大无,听来颇有感触,想再多买几种听听,上周末在香港居然同时看到近10种从未见过的版本,大多数演绎者我都说不上名字的,一下子不知道怎么选择了。
价格也很贵,都是240元左右,比内地贵好多。所以干脆一种都没买,倒是买了图蕾克在BBC录的《平均律》,也是个难得一见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