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612101431350786.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2101433433840.jpg[/upload]
指挥 James Levine
乐团 Wiener Philharmoniker
演出者 ANNE-SOPHIE MUTTER
曲目:
1 萨拉萨蒂(1844-1908 ) 吉普赛之歌《流浪者之歌》 op.20 8:41
2 维尼雅夫斯基(1835-1880) 传奇 op.17 7:41
3 塔尔蒂尼(1692-1770) 魔鬼的颤音奏鸣曲 16:32
4 拉威尔(1875-1937) 茨冈-小提琴与乐队的狂想曲 10:01
5 马斯内(1842-1912) 沉思《螟思曲》 6:42
6-10 萨拉萨蒂(1844-1908 ) 卡门主题幻想曲 op.25 12:38
11 Faure(1845-1924) Berceuse op.16 4:28
《流浪者之歌》
听这首曲子情绪难免大起大落。它有一个躁动不安的开头,有一个如泣如诉的中间,还有一个狂放自负的结尾。它如此成功,几乎所有大师都不掩饰对它的偏爱,“吉普赛百人乐团”也经常演奏它,我国二胡演奏家闵惠芬还用二胡演奏过它。
西班牙这个遥远的王国,除了有称霸欧陆的顶级足球俱乐部,有令人眩目的弗拉门戈,有勇敢优雅的斗牛士,还有早已经结束漂泊生活的吉普赛人。想必萨拉萨蒂这个西班牙人定是遍访了吉普赛人的聚居地。他如此了解吉普赛人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民风,以至听过这首曲子的人都认为这是吉普赛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并认定萨拉萨蒂是吉普赛人的代言人。
穆特的演奏可以说恰倒好处。听过奥伊斯特拉赫的,那是老练的,却少了点激情;也听过张莎拉稚气未脱的演奏,那也只能说是技巧到位。
《传奇》——维尼雅夫斯基
既然是题献给伊莎贝拉`汉普顿小姐——作曲家的新婚妻子,当然给乐曲增添了浪漫和传奇色彩。而就象维尼雅夫斯基充满坎坷的生命历程一样,这首乐曲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深沉的大管一开始就给人以茫然的感受,乐队的拨弦更增添了强烈的悲剧效果,加之小提琴忐忑不安揣测不决的音调,使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是怎样一个“传奇”。随后的快板加进了一些舞曲的元素,但也一承前面行板中沉重的氛围。
命运多舛,英年早逝,死时身无分文,这就是相当一部分作曲家的人生,而正是这样的传奇人生,才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回忆。
《魔鬼的颤音》
受标题的影响,最开始听这首曲子是抱着寻找颤音的好奇来的。听过很多后辈大师的作品,对各种各样华丽的颤音也早已司空见惯,而这首g小调的奏鸣曲却似乎在颤音上无甚高明之处。塔第尼是怎样一个人?是否同样拥有意大利式的不幸遭遇?他倒还能和心爱的人结合,这一点不象帕格尼尼,而为什么偏偏梦见魔鬼?从他那写满沧桑瘦古嶙峋的脸上布满血丝无可奈何的眼中,似乎能读到点什么。只比巴赫、亨德尔小七岁的塔第尼,为什么风格如此独特?就因为他出身亚平宁吗?那维瓦尔第呢?他的音乐不也是很“巴洛克”吗,要不是乐队与独奏小提琴的关系还比较简单,一开始弦乐引进的第一主题我还以为出自勃拉姆斯之手。我所熟悉的“奏鸣曲”,是莫扎特海顿式的,至少也是贝多芬式的,这首奏鸣曲属于哪一类?其实也听过其他版本的,如一些所谓的“历史录音”,听起来全然不是这种现代录音技术带来的感觉。那里面单声道“吱吱嘎嘎”的声音,加上相对枯燥的节奏处理,似乎更接近原作。一向认为巴洛克的作品就是平实中见深刻,没有什么优雅的旋律,节奏上变化也不多,但这也绝不意味着平淡。而如果以演奏贝多芬老柴的方式来演奏巴洛克,那就不止是画蛇添足的愚笨了。现在不少人推崇和促进“古乐”,如外型本就古板的哈农库特。他们不仅是在复兴古乐的传统,更是在以负责的态度和诚恳的精神面对作品和听者。
是不是穆特还未从失去恩师和丈夫的巨大悲痛中解脱,对作品加了不少自己的东西?不象,因为好象莱文似乎也默认了这种演绎。
《茨冈》——拉威尔
这是不是典型的印象派作品呢?穆特演奏这首乐曲开头部分的时候会不会感到寂寞呢。不,她好象还自得其乐。客观地讲,这首曲子还算言之有物。拉威尔怎么说也是十九世纪的过来人,比起那些前卫的后辈们,他的作品还是可以接受的。古典音乐发展到印象主义时期,是不是就难以在风格上有所突破了呢?不,它还可以进一步大众化,或世俗化。古怪的杂乱无章的旋律与“茨冈”有多大关系呢?然而坐在啤酒馆咖啡屋里的客人又有多少会关心背景音乐的内涵呢?只要在喝啤酒咖啡的时候有人为他们制造音乐,或是响声什么的,那就能助兴。时代在变,人们的口味在变,古典音乐家们还要继续生存下去,而他们的保护人却再也不想花钱养他们了。
现代古典音乐总是颇具争议,然而总有人要去创作它演奏它,灌唱片推广它,也总有人会去听的。
《沉思》
这是非古典音乐爱好者都耳熟能详的一首小品。对这样一首“大众化”的作品,平时我总是会回避。是怕听得太多产生反感,还是听得太熟没什么新意,我说不上来。说实话,我听古典音乐是从听所谓“世界名曲”开始的(虽然市面上见到的这类唱片都是些轻音乐的改版,但不能否定它们在推广普及古典音乐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而现在就算手头仅有这些唱片,我也轻易不会去听。喜欢诗词的人们,会一直抱着“白日依山尽”读个没完没了吗?完电脑的朋友们还会整天沉醉于《仙剑》中不能自已吗?他们会想方设法去搜罗新的东西,在有生之年扩大自己的见识。而“入门级”的东西则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被关注,甚至被喜新厌旧者抛弃,但它的作用是不容怀疑的。我毫无贬低世界名曲为“小儿科”的意思,我是说当自己觉得对“贝五”非常了解的时候,不妨去听听贝多芬其他的作品,借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作曲家本身;或是借不同版本对比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我想《沉思》真的比较适合当时的穆特。刚复出不久,还穿着比较保守的黑色礼服,不知她是否忆起了往事。而太消极的情绪却不适合《沉思》——她的演绎还不太果断。
《卡门幻想曲》——萨拉萨第
《卡门》是永远的明星,每段配乐都那么经典。在这首曲子中,穆特依然在左右不停地晃动,好让大家知道她拉得很投入。事实证明若不是穆特那把破琴太不争气,那效果定会是极为理想的。要知道,金色大厅的良好环境和DG的4D录音技术——据说是当时最尖端的(the most sophisticated)都为4D还原最真实的音乐提供了条件。
《摇篮曲》——福瑞
有十九世纪美国南方田园的味道,衣食无忧的孩子在“摇摇窝”里慢慢闭上眼,而他的母亲则微笑着看他入睡——如果你看过《乱世佳人》或许会有同感。再听仿佛又来到了三十年代的东北黑土地,聆听炕边多子的母亲对小儿子清唱民谣——如果你还记得黑白电影的话。不知穆特是否已为人母,我想她会是一位称职的母亲,这点从她充满爱抚的琴声中就能体会。
福瑞是怎样一位作曲家,他是否因这首《摇篮曲》成名,或是否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这一首?不得而知。本人去世后作品才得到认可的艺术家不在少数。不能因为名气不及其他大师就将其成功的一面抹杀掉。古典音乐的魅力之一在于与流行音乐所共有的多样性。
虽然此录音不是专为SACD而录,是后期制作提升的SACD,但声场效果还是提升了不少,不然我又怎么会把以前买的普通版送人而购入了SACD版。真的是美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