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谈谈“发烧” [复制链接]

1#
我以前谈过巴赫综合症、富特综合症和马勒综合症。实际上就是发烧。主要表现在一天或几天不听他们的音乐就会觉得不爽,身体也会觉得有些不舒服。发烧是一种对某样事物陷入痴迷的状态,有时会不大理智。有些人会执迷不悔的一路走下去,但也有人中途觉醒。这就是常说的对音乐和音响器材的发烧。我非常认同网友桂猪兄所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病人”。
这句话就不用我多解释了吧?

“发烧友”这个称谓来自香港,很久以前我国有一本音响杂志叫《发烧友》,但今天已经被其他音响杂志所代替了,但“发烧友”这个称谓就一路流传开来,直到今天。发烧在东南亚非常流行,归根究底,是因为东南亚缺少高品质而又物美价廉的音乐会引起的。尤其是古典音乐。所以我们只能通过音响来聆听古典音乐。当然音乐发烧有许多种,我稍后再谈,实质其实是一样的。

发烧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器材发烧、音乐发烧和器材、音乐都发烧。对器材是工具,音乐是目的这句名言我其实是不大同意的。因为在我看来:器材发烧沉迷于换器材,搞听音室,其实虽然是“玩物丧志”,但其实快乐无穷的,千万不要认为器材发烧没有文化,其实器材发烧还很有文化内涵的。喜欢音响器材的发烧友、往往还喜欢摄影、茶道等高雅的爱好。可能他们不一定在音乐作品理解得很透彻,但很多水平很高的。有些朋友还自己DIY,其乐无穷,就连我们的潘大师也是DIY的超级高手,哈哈。

第二种是音乐发烧友,这类发烧友往往不太在意器材素质如何?他们一心听音乐,专心致志,对音乐的爱好可能会超越许多其他爱好甚至生活习惯。比如每个月都要花1000元买唱片,不买唱片就不舒服,当然,他们也是很喜欢“研究”音乐的。

第三种发烧友就是对器材和音乐都同样入迷的,这类发烧友不要美其名曰有文化,其实是“败家”最厉害的,哈哈。有些还玩黑胶,走上这条天涯不归路,等等。

说到底:其实这三种类型的发烧友的实质是一样的。玩器材是在玩,只要你去自文和ROCK那个论坛看看:他们怎么这样有钱啊,谈的都是几十万的器材。这些人还经常出去旅游,玩摄影。第二种听音乐其实也是在玩,实质是从音乐获得一种快感。他们的器材可能一般,但软件很多,而听乐范围很广,对唱片的质量有时不大在意。引进版也听。至于第三种器材和听音乐都很厉害的玩得就更厉害了。人生其实都是在追求快乐啊。

其实发烧还有钓鱼发烧、集邮发烧、体育发烧、汽车发烧等等。根源在于人们对完美的追求。包括对快感、成就感等等各方面的追求。大家都看看自己:自己属于哪种呢?哈哈。其实我发这个帖子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处理好音乐、器材和生活的关系?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0-01-28 05:45:46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1/29 0:09:3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回复 1# shinelb 的帖子

第二种音乐烧又可分为现场烧和软件烧,现场烧为有现场即必到,同样的曲目能听两场,换着位置听;软件烧又可细分为CD烧与LP烧及两者都烧。其极端者只烧单人,真令人叹为烧止。另,自互联网面世后,又出现第四种发烧,发贴烧。音乐烧又有个更好听的词,叫爱乐者,以至有人只承认自己是爱乐者,而对发烧友一词侧目。但能爱上音乐真是一个人的福分,是以好“病”避坏“病”者;人生能找到一种真正的和健康的爱好,福莫大焉,可以少犯错误,少生病甚至不生病,乐此不疲,乐陶陶也,乐不思蜀,但绝不会乐极生悲。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0-01-28 08:52:35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

我是玩HIFI才爱上古典(几乎是同时),所以我比较简单,只有好听与不好听,应景与不应景,音质好与音质不好。
我的藏碟多为各大榜单所列,属于“标准件”。觉得好听的、应过景的,才深挖其背景和收集录音好的比较版本,很少音质较差的历史录音。
到目前为止觉得买了后悔的碟应该不会超过200张,且古典比例不大。
最后编辑中庸无为 最后编辑于 2010-01-28 09:05:24
道法自然,平常心是道。
TOP
4#

发烧是一种阶段性的“病”,一种是刚入门的,一种是不差钱的,这两种发烧的温度最高,“病”得不轻,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在器材上烧上一段时间或者达到一定级别后,还是会把有限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到听音乐这个目标上来,个人觉得音乐发烧的时间要比器材发烧的持续时间长些,爱乐者一般也就是属于带毒感染者,不过发烧这种“病”,一般不影响个人健康。
TOP
5#

音乐发烧和器材发烧的区别:一朋友标准器材发烧友,玩了N年器材,只听黑教堂之类试音碟,前几天我进了一套大小无LP,朋友拿在手上喃喃自语“这都可以买一条科罗拉多信号线了”,呵呵
TOP
6#

我看了大家的回复,大家都是过来人.......
大家如果对我这篇文章有不同看法,
可以批评的,一个论坛没有讨论或者争论是不行的。
我其实主要想说:理智发烧。
我对我谈到的三类发烧友是平等对待的,
这也是源于我长期的观察和经验。
这篇文章我是根据我的经验写出来的,
这篇文章代表我的一些思想(我的一些对器材、音乐的认识可能和大家意见不同,但如果都相同就没有意思了,不管对错,我是这样认识的。),
比如对发烧的认识可能和他人不同。
是原创的,与其他人无关。如果版主觉得不合适,
我同意删除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

很多家底殷实器材高班的所谓“高烧”听来听去也都是些个口水歌发烧碟……当然也许他们自己玩的很开心,我们也无权指摘
最后编辑ggallin 最后编辑于 2010-01-28 10:52:01
TOP
8#

“发烧”这个词我觉得本身就有那么一点点超越正常范畴的概念,其实多剖析也是互相乱影响居多,自己内心祥和最重要!
TOP
9#

和一般朋友想象的不同,就我认识的几位家里器材价值上百万的发烧友,虽然经常折腾硬件,但是多数人家里的CD或者LP碟藏非常丰富,数量在300枚至数千枚都有,且80%以上是古典音乐黄金年代的经典录音。在上海的各场音乐会上,特别是大牌名团比如维也纳爱乐、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和莱比锡布商大厦等等来访,基本都能看到这些“硬件”发烧友的身影。他们对于音乐和音乐重播都有着独特而深邃的理解。
TOP
10#

只听音乐不发烧!
TOP
11#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10-1-28 11:20:00 发表
“发烧”这个词我觉得本身就有那么一点点超越正常范畴的概念,其实多剖析也是互相乱影响居多,自己内心祥和最重要!

是有那么一点难以说得清楚。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原帖由 scfan 于 2010-1-28 14:21:00 发表
和一般朋友想象的不同,就我认识的几位家里器材价值上百万的发烧友,虽然经常折腾硬件,但是多数人家里的CD或者LP碟藏非常丰富,数量在300枚至数千枚都有,且80%以上是古典音乐黄金年代的经典录音。在上海的各场音乐会上,特别是大牌名团比如维也纳爱乐、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和莱比锡布商大厦等等来访,基本都能看到这些“硬件”发烧友的身影。他们对于音乐和音乐重播都有着独特而深邃的理解。
这是比较理想的发烧状态。但一般人也可以做到“发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原帖由 lilacs 于 2010-1-28 14:24:00 发表
只听音乐不发烧!
从你购买那些软件来说,兄台其实烧得不轻。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原帖由 ggallin 于 2010-1-28 10:39:00 发表
很多家底殷实器材高班的所谓“高烧”听来听去也都是些个口水歌发烧碟……当然也许他们自己玩的很开心,我们也无权指摘

只要是真的开心,目的也达到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0-1-28 15:4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cfan 于 2010-1-28 14:21:00 发表
和一般朋友想象的不同,就我认识的几位家里器材价值上百万的发烧友,虽然经常折腾硬件,但是多数人家里的CD或者LP碟藏非常丰富,数量在300枚至数千枚都有,且80%以上是古典音乐黄金年代的经典录音。在上海的各场音乐会上,特别是大牌名团比如维也纳爱乐、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和莱比锡布商大厦等等来访,基本

这应该算是最理想的状态了,既懂音乐又有顶尖的器材,更有机会欣赏世界顶尖的现场演出,夫复何求?
TOP
16#

发烧其实不在钱的多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我的意思就是主张理性发烧。既要鼓励发烧又要有节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是的,多指沉迷程度。
TOP
19#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0-1-28 15:56:00 发表
发烧其实不在钱的多少。

话是这么说,但是谁都知道没钱不可能发烧。人的贪欲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人会满足的……
TOP
20#

原帖由 ggallin 于 2010-1-28 16:00: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0-1-28 15:56:00 发表
发烧其实不在钱的多少。

话是这么说,但是谁都知道没钱不可能发烧。人的贪欲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人会满足的……

根据我们的一般生活水平应该可以的。也主张知足常乐。
以前我卖一个很便宜的唱放,广州的一位朋友专门跑了一趟。
我问他为什么买这么便宜的唱放,他说也是为了节省。
他自己多次DIY要做出一个唱放,但始终没能成功。是真事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