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朝花夕拾:爱乐随笔集 [复制链接]

1#
1、
《一步之遥有多远?》

喜欢电影的朋友很可能都看过帕西诺那部奥斯卡名片《闻香识女人》,尤其里面跳舞的那段音乐,就是阿根廷的很著名的一首探戈舞曲《一步之遥》。为什么在音乐论坛谈起这首《一步之遥》呢?其实我想说,从一个流行音乐爱好者到成为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其实只是“一步之遥”而已。

首先谈谈对音乐的简单认识,其实音乐是不分贵贱的,但是音乐也有水平的高低的。我们也不一定要学会古典音乐。其实很多流行音乐也很好的,我是个杂家,很多类型的音乐我都听的。但是古典音乐是经典音乐,如果学会聆听,就能更加开阔我们的视野,古典音乐的博大精深,是大多数爱乐者都心驰神往的。

怎样才会学会古典音乐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首先我认为,古典音乐是后天可以学会的,甚至没有教师,自学也会学会的。古典音乐其实并不神秘。要学会聆听古典音乐,往往是“一步之遥”而已。喜欢听流行音乐的人非常多,但怎样才会学会听懂古典音乐,怎样才会触动内心那根弦,也就是“一步之遥有多远?”呢。我觉得不太远。不否认有很多朋友对音乐是有特别的天赋的。象从小就对音乐很敏感,或者通过自学而学会古典音乐,这都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古典音乐、聆听古典音乐的正常现象。天才是自古而有之的。但我想和一般爱乐者谈谈怎样才能跨过“一步之遥”那道坎。

我听音乐是从流行歌曲到欧美经典歌曲,再到轻音乐,最后才是古典音乐的。以前我对古典音乐是毫无兴趣的,主要是因为接触得少。不过贝多芬、莫扎特这些著名音乐家我还是知道的。因为我听轻音乐,很多是古典音乐改编的。我后来成为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我是偶然看了《爱乐》这本杂志和看了《贝多芬之魂》这本书,从而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期《爱乐》是谈柴可夫斯基的,里面有一篇王蒙的爱乐随笔,我很喜欢。这本《爱乐》杂志也谈了很多古典音乐的CD,使我第一次见到很多古典音乐的唱片。另外,几乎是同时,我看了《贝多芬之魂》这本书,里面谈到贝多芬的很多作品,我按图索骥,买了一些正规的古典音乐唱片,就是这样跨越了“一步之遥”。我觉得古典音乐更符合我的内心需要。

从我的经历,我是从一个流行音乐爱好者成为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跨过“一步之遥”,很大原因是我偶然看到《爱乐》这本杂志,看《贝多芬之魂》也是一个原因。流行音乐大部分人都很喜欢,要学会古典音乐。其实需要一些正确的引导。虽然我看到《爱乐》这本杂志和看《贝多芬之魂》有些偶然,但这两本书打开了古典之门。也就是触发了我内心那根弦,从而走上古典音乐这条不归路,我每天都享受着古典音乐带给我的喜悦和快乐。

“一步之遥”并不远,我觉得很多书籍、音乐论坛都可以引导很多音乐爱好者跨过那道看不见的“坎”,触动自己内心那根“弦”,从而喜欢上古典音乐。就写到这里吧,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欢迎探讨。

2、《学习音乐是否需要“模仿”能力》

人类是天生具有“模仿”能力的,学习音乐是否需要模仿能力?这肯定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学习音乐,也思考音乐,所以我也喜欢写些帖子,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共同提高,当然我个人能力有限,但我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谈到“模仿”,在艺术上,尤其是在书画上,模仿是很普遍的。比如学习书法,需要临摹,临摹本身就是一种模仿。学习书法的爱好者,估计没有几人没有临摹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圣教序》的。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很多书法家都可以看到王羲之书法的影响。而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画谱》,这种画谱是专门供给美术初学者临摹和借鉴的,在这些画谱里,会看到一些这样的内容,举个例子:比如怎么画一棵树。在画谱里都有详细介绍和具体画法的。

象大画家张大千的临摹能力超强,也就是模仿能力实在很NB。他临摹的一些古人的绘画几乎可以乱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张大千的成就当然不是在临摹古画方面,不然就成为一个画匠了。张大千在绘画上是实现了创新的,他的泼墨法是很有名的,也是超越古人的。这个例子很简单说明一个问题:大师之所以成功,原因还是在创新方面。但是他的创新肯定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早期的临摹估计对他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谈到音乐,比如张国荣是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的,他早期是模仿罗文的,但在他早期,他是不成功的,但是从张国荣后期的表现来看。他在乐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依稀仍然可以看到罗文的影响。张国荣的唱片《salute》,是翻唱别人的十首歌,表面上是一种模仿,但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了原唱,而带有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了,张国荣这十首歌很多今天我们已经记不得原唱了,我们记得的只是张国荣的翻唱,因为张国荣的翻唱已经超越了原唱者。直到今天,翻唱歌手很多,但张国荣仍然被认为是粤语歌曲的翻唱第一人。

今天的歌手,尤其在发烧界,翻唱邓丽君的歌手非常多,很多歌手翻唱得还可以的,但是如果真的和邓丽君PK,邓丽君肯定是不可超越的。很多歌手在翻唱邓丽君取得一些成功外,最终都离开邓丽君,而开创自己的个人风格了。

回到谈论“模仿”这个问题,我们学习音乐需要模仿吗?这里的模仿也包括借鉴这一层意思。比如别人说某张唱片很好,我们往往也可能去买一张,这就是一种模仿。模仿的结果一般只有两个,觉得这张唱片果然很好,很有共鸣;另一个结果就是根本没有感觉,根本不对自己的路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模仿呢?其实我们参考《企鹅》去买唱片,实质也是一种模仿,对吗?可能很多人都说:音乐有它自己的语言,是不需要模仿的。但是如果有正确的引导,模仿是否会使我们少走弯路呢?谈得不够深入,期待大伙们补充和讨论。

3、《依依惜别的深情:大师的晚年和告别》

即使是大师,不管是著名指挥家,还是著名演奏家。在他们辉煌的一生,最终都会絢烂之极而归于平淡。我觉得我们可以来谈谈大师的晚年是怎么度过的?他们在他们的最后一次演奏会或者音乐会又是怎么样的,总之,音乐会一定会非常精彩,但是伤感肯定是难免的。

先谈巴赫,在巴赫的晚年,他居住在圣托马斯教堂,默默、努力地工作,除了处理好教堂的事务,他仍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象很多康塔塔,WTC第二卷等等。但是,巴赫的晚年也是清贫的,在他去世后,他没有任何荣耀,只是被安葬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墓地。一直到后来大家认识到巴赫的作品的重要性以及无比的音乐价值。人们才将巴赫的遗骸转移到圣托马斯教堂,因为在巴赫生涯的后期。他将自己的27年时间奉献给了圣托马斯教堂,也奉献给了音乐。看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会感动?

勃拉姆斯一生与克拉拉情深缘浅,在他的晚年,这段故事路人皆知。当勃拉姆斯听到克拉拉的死讯。他却上错了火车,往相反的方向而去。当他赶到克拉拉的墓地,他悲伤地在克拉拉的墓地前拉了一首小提琴作品。当勃拉姆斯沉痛地回到家,不久,他也悲伤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谈谈米尔斯坦,在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上,也就是告别音乐会上。眼见音乐会就要开始,米尔斯坦却意外把手指弄伤了。但是米尔斯坦不想放弃这次音乐会。毅然改变了指法。结果音乐会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在音乐会上竟然还演奏了巴赫的《恰空》,这次伟大的告别还出版了唱片。

海菲兹的告别音乐会同样精彩,在音乐会上也演奏了巴赫。很多演奏家在晚年都会回归巴赫,对巴赫都非常重视,巴赫的曲目经常会出现在他们的后期音乐会上。海菲兹的告别音乐会非常成功,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在他的告别音乐会上首次向听众鞠躬。据说:海菲兹是从来不向听众鞠躬的,但告别音乐会是例外。这段传说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这场音乐会被制成唱片之后,封面确实是海菲兹在向听众鞠躬。估计是感谢无数一直支持他的FANS

令人遗憾又令人悲痛的是:有两位大指挥家是在音乐会上意外倒在指挥台而去世的,一位是贝奴姆,在一场音乐会上,他意外倒在了指挥台上,被抬到医院不幸身亡。而他指挥的就是他一生钟爱的勃拉姆斯。而另一位倒在指挥台上的多才多艺的指挥家就是辛诺波利。然而,伯恩斯坦也曾经倒在指挥台,不过他没事,送到医院检查,大家大吃一惊,然而伯恩斯坦没事,原因是他喝醉酒了。伯恩斯坦告别指挥家生涯而出版的最后一张唱片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在这么多指挥家当中,晚年最幸福的是伟大的卡萨尔斯。他在晚年娶了一位20多岁的他的学生为妻,大师晚年在波哥黎各度过,因为他的妻子是波哥黎各人。大师每天起来都会弹一段WTC,然后与妻子一起出去散步。正是好有好报,大师是幸福的!

4、《学习古典音乐和年龄的关系》

这几天偶然听了隔壁的小孩在弹钢琴和看了一些毕加索的绘画,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学习古典音乐和年龄有关吗?我可以说:当然有关,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学习古典音乐和感悟古典音乐是不同的。

先从小孩学音乐谈起。一般情况下,小孩学习弹琴和学习乐谱相对**要容易。因为小孩天生学语言比较容易。很多小孩会45种语言的。古典音乐类似一种语言。因此很多小孩从小开始培养,学乐器比较容易。有人认为小孩学习古典音乐是最天然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小孩学习古典音乐,在生活阅历方面要差,这在对作品的领悟和感受、共鸣要差一些。举个毕加索绘画的例子:我们在观看毕加索的绘画的时候,会发现毕加索在立体主义的很多绘画(包括素描和速写)看起来很像小孩画的。但是,毕加索画的画和小孩画的画在本质上可能是不同的。因为毕加索在年轻时的绘画是古典主义风格的,直到后来才走向立体主义。他的绘画虽然看起来很像小孩在涂鸦,但实际上毕加索的这些绘画是他深思熟虑后画出来的,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

音乐与之类似。艺术都有相通的地方。成年人与小孩对比,成年人在学习乐谱和乐器方面是不如小孩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也包括成年人没有那么多时间)。但是成年人在生活阅历要丰富,能够更容易领悟音乐作品的共鸣。这个观点可能会有争议,呵呵,因为我前面提到,小孩对音乐的领悟基本上是天然的,一尘不染的。其实我也同意音乐是直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的。从自律论和他律论来看,似乎小孩对音乐的体会更加纯正。不过我也不是完全同意汉斯立克的观点。比如学习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对于小孩来说,要领悟这些作品显然是比较困难的,但阅历比较深的爱乐者就比较容易听懂这些作品。

继续谈,人在不同人生阶段对古典音乐的喜好是不同的。最早可能是从一些小作品开始学习,入门时主要听贝多芬的作品。然后慢慢扩展。不断学习。从贝多芬到勃拉姆斯,再到马勒、巴赫、肖斯塔科维奇、巴托克等等。上面只是举个例子。但是普遍来看:很多朋友都是从古典浪漫派开始学习,然后学习现代音乐。从形式来看,有这样一种大致的规律。从交响乐开始,再到独奏、歌剧和室内乐。不过这个规律不是绝对的,其实相对来说:对音乐的学习都带有个人色彩的。比如老一辈爱乐者特别喜欢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和他们当年的经历有关,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最后我谈谈老年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本来老年人在很多方面已经退化,但他们却勇于挑战,学钢琴,学小提琴,这都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这个帖子我提出了一些问题,希望和大家一起去寻找答案。说得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5、《海菲兹和卡拉扬》

卡拉扬是一个将严谨和浪漫结合得非常好的艺术家。但是,卡拉扬首先是一个人。说他严谨,主要是他对指挥艺术的专注和认真。有一次他的学生小泽征尔打电话给他请教歌剧的问题,小泽征尔是拿着乐谱和卡拉扬交流的,但是卡拉扬是不看乐谱的,因为整部总谱都在他脑海里,即使是这样,小泽征尔仍然跟不上卡拉扬的节奏,由此可以看出卡拉扬的过人之处。要记住那么多歌剧总谱,估计卡拉扬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卡拉扬的成功肯定是货真价实的,但仍然有人批评他,这很正常。一个人的名气越大,对他的批评就越多。


说卡拉扬浪漫,就是说他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他会开飞机、风驰电制地开摩托,还喜欢出海玩游艇。而他的妻子是画家。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得出卡拉扬的独特个性。


海菲兹同样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但我觉得海菲兹比卡拉扬更加严谨和更加冰冷,他对自己的要求已经到了几乎变态的程度。 海菲兹有个习惯,可以看出他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习惯。就是每次演出结束后,回到后台,海菲兹都要先亲吻自己那把琴,才和家人拥抱。海菲兹是个将小提琴演奏艺术看得比家人还重要的小提琴家。大家可能不太知道海菲兹有什么业余爱好。据我所知:海菲兹的业余爱好有两个,都是很普通的。他喜欢打网球和看书,他有自己的图书馆。海菲兹这个人比卡拉扬更加不近人情。

但是,卡拉扬和海菲兹都是走向极端的人,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但是,他们两人还是有些不同的。我谈音乐一般喜欢谈些音乐的启示,因为音乐能够折射出很多智慧的光芒。音乐也是一种最高的艺术和启示。不过我不否认我对音乐这门艺术专业的不理解。也就是说,谈专业我其实是外行。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1/18 9:57:4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喜欢看SHINELB兄的随笔。
TOP
3#

兄台缪夸了,一晃就是好几年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老卡严谨中也有不严谨的地方,比如63版的贝六第三乐章的反复就被卡掉了,看时值还以为速度演奏得太快了呢 ^_^
TOP
5#

好久没见S兄露面了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6#

海飞茨还有这种亲吻琴的习惯?——哎,诹访内晶子估计可以在她那把琴上找到不少海老的DNA了,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克隆一个出来。

我觉得海飞茨和卡拉扬不能相提并论,放在一块儿说,两个家伙都得跳。
TOP
7#

和施兄聊二句。

      1、把音乐分为这类那种是一种人为。只要把声音组织起来,就是音乐,只是组织的方式方方法不同而已。组织的有优有劣。大歺要吃,快歹也是餐。一棒玉米,一袋薯片谁能说不是食物。
   2、人没有模仿,,除非他是孙悟空从石头中变出来的。
   3、名人的告别会成为普通人关注的话题。而普通人就是奇死,也不会有多少人津津乐道。
    4、学习是一种能力,和年令不一定成正比。但学乐器则大器晚成不得。欣赏音乐则可以从任何年令开始,从胎中直至离世前一刻。
    海菲兹和卡拉楊谁也无法否认其大师的价值。但我喜欢象卡拉楊那样活。不喜欢海菲兹那样,连同他给力压弦的音色,给力的乐曲速度,多么伟大也别太把自已当神。
在G弦上……
TOP
8#

原帖由 AChCarol 于 2011-1-8 18:11:00 发表
老卡严谨中也有不严谨的地方,比如63版的贝六第三乐章的反复就被卡掉了,看时值还以为速度演奏得太快了呢 ^_^
我觉得对音乐快慢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感觉:觉得快还是觉得慢,而不是看演奏了多少时间。大家觉得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原帖由 clk 于 2011-1-8 19:20:00 发表
好久没见S兄露面了
CLK兄您好,生意不错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

原帖由 chrisspher 于 2011-1-8 19:53:00 发表
海飞茨还有这种亲吻琴的习惯?
郑延益乐评集提到这件事。真假就不知道。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1#

原帖由 万众 于 2011-1-8 20:04:00 发表
      1、把音乐分为这类那种是一种人为。只要把声音组织起来,就是音乐,只是组织的方式方方法不同而已。组织的有优有劣。大歺要吃,快歹也是餐。一棒玉米,一袋薯片谁能说不是食物。
   2、人没有模仿,,除非他是孙悟空从石头中变出来的。
   3、名人的告别会成为普通人关注的话题。而普通人就是奇死,也不会有多少人津津乐道。
    4、学习是一种能力,和年令不一定成正比。但学乐器则大器晚成不
卡拉扬的浪漫大家肯定很向往。其实海德格尔老年时居住在深山,思考着他的哲学也很好的,荷尔德林的塔楼之诗有多少人理解他的孤独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谢谢E版置顶,虽然“生活在别处”,但我总会想起168的。希望论坛蒸蒸日上。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1-1-8 20:25:00 发表
原帖由 AChCarol 于 2011-1-8 18:11:00 发表
老卡严谨中也有不严谨的地方,比如63版的贝六第三乐章的反复就被卡掉了,看时值还以为速度演奏得太快了呢 ^_^
我觉得对音乐快慢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感觉:觉得快还是觉得慢,而不是看演奏了多少时间。大家觉得呢?

差得不太多的时候是这样,老卡的这个属于另外的情况:每个音符都没有觉得快,但整个乐章快了大约1倍
最后编辑AChCarol 最后编辑于 2011-01-08 23:28:37
TOP
14#

兄台想说什么呢?我觉得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只要觉得好听就行。
对音乐业余爱好者来说:感受比曲式分析重要,我是这样认为的。
比如这几个勃拉姆斯都是名版,时间差别都比较大,但都不影响大家对他们的欣赏:

演出者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梅纽因(1949,富特文革勒) 22分10秒 9分57秒 8分
大卫(1954,康维赤尼) 22分05秒 9分30秒 7分49秒
海菲兹(1955,莱纳) 18分53秒 8分12秒 7分20秒
肯尼迪(1990,滕斯泰特) 26分16秒 11分19秒 8分17秒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俺只是想说老卡有时并不那么严谨,连贝交都可以不按谱演奏, 比如贝6第3乐章的时长
卡63: 3‘02“
富特1952: 5‘59”
Hogwood: 4'53"
Haitink/LSO: 4'58"
Bohm1971:  5'49"
TOP
16#

尊重兄台的讨论。
老卡的田园我听过,不过一般我不看演奏时间的。
时间可能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悄悄地流过了。
我其实比较喜欢老卡的田园,63年版。
我曾经和拉图尔的贝六比较过,
我更喜欢老卡的。
我其实不看谱的,但作品的曲式分析大概了解。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大概老卡是想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CK/Orfeo版比老卡的更快,是2‘48“, Walter的名版是5‘41

希望没有把老兄的帖子灌水太多,呵呵
TOP
18#

兄台,没关系,我现在在外边出差,你谈的一些唱片我也没有。
因此我不好随便乱说。
不过我支持兄台畅所欲言。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

没有模仿就不可能有创造
无知者无畏
TOP
20#

原帖由 hitom 于 2011-1-9 15:37:00 发表
没有模仿就不可能有创造
模仿是打好基础和借鉴的一部分吧。
创新是必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