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种无限灵敏和复杂的心理是倾向于沉默寡言的;所以勃拉姆斯的音乐并不给人以即时的直接的印象,它是由谨慎地掩盖着的记忆滋养起来的,所以他的艺术抒情性和戏剧性少,更多的是史诗性。在这史诗的底层有一个秘密,不可否认的主观性,但表面看来却像是客观的。——保罗-亨利-朗
我第一次听勃拉姆斯的交响曲而有些味道是在某年中山公园的一次音乐会上,这时我4X岁了,年龄上已允许我能够“理解”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了。那是德国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指挥是俄国人——(抱歉我忘记了)。听毕,在夏夜透着清香的凉爽空气中,就着公园的宁静小路,我草成一首古体诗,以表达我当时的感受:
听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有感
不惑声中激情开
春潮涌动漫花海
蓝山阵阵秀天外
绿谷深处思满怀
高音悬空忆旧事
重鼓击地还复来
金丝织就无穷殿
精魂出入了无碍
第一句是我个人在前文中表述的观点,勃拉姆斯的交响乐是为40岁以后的成熟男性而作,虽然这时的男人会多一些理智和冷静,但并不缺乏激情,只是这激情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和渲泄,这在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里得到了解决。我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师写作年龄的印证,勃拉姆斯足足准备了14年,在他43岁那年才开始写作第一部交响曲,表达他作为一个有品味的男人的情怀、向往和思虑。到写笔者在本文评述较多的第四交响曲,他已是52岁(我想我52岁再来听这曲子,一定会另有感触,因为那时与这时又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那时将是孔老夫子所说的“知天命”之年)。从内容上看,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表达的是进入不惑之年的男人的孤独和忧虑,以及可能是对一种得不到的感情(也不一定是感情)的向往和无奈,以及,再往大了说,一个人道主义者对于世事的惘然和无能为力。
第二句是说勃拉姆斯交响乐中的美,一种庞大的、铺天盖地的美,且有风声、有香气,谓之花海。第三句是受我听过的一张唱片封面的影响,那是DECCA出的,科特兹指挥的勃拉姆斯交响曲唱片,一带宁静的蓝色远山,横亘在你面前,引人无穷的遐想和惆怅;从那以后,每听勃拉姆斯的交响乐,我都会出现远山的意像,而且我住的地方离北京的香山较近,天气晴好的时候,我总能看到蓝色的山峦静静地摆在我的面前,像奔腾的骏马,像飘舞的旗帜,诱你投入它的怀抱。
第四句是我觉得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中充满了一种思考的气氛,而这种思考又与壮阔的大自然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勃拉姆斯的交响乐有什么风格的话,这就是他的风格,一个成熟男性的理性风格,一个惟美主义者的理想风格,一种形式化的美学运动,而其生气则体现在他对大自然的观感中。要了解这一点,没有对勃拉姆斯生平的基本了解是不大可能的。勃拉姆斯对大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深深的热爱,这也应和了德国人极其热爱森林的特点;大师成名后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就是在森林中散步,他每年在不同的风景点居住(在不同的风景盛地,他都有固定的租用房,每年定时前往),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去散步,大约要走2-3个小时。在这样的散步中,他一定不断得到某些启发和灵感,他的思考一定都是在德国或奥地利的森林中作出的,所以说他的思考,音乐的乐思也罢,其他对生活的、对艺术的也罢,都与大自然紧密相连,而他的交响乐就将这些予以表达。勃拉姆斯对写作交响曲一事特别谨慎,并在正式写作之前先期作了一个小练习,就是那首“海顿主题变奏曲”。我也建议爱乐朋友在听大师的交响乐之前先听这首曲子,这真是一首超级杰作,它清晰地表明了一个简单的主题如何在经过重重变奏后,由先前的一道小溪汇成其后的汪洋大海而成狂放激越之势,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时间,这一切就都完成了,真让人叹为“听”止!而写作乐曲的那个人也从山底越上了山巅而俯视其所超越的一切而成就一位仁者(仁者乐山)。我猜想大师一定是在散步时完成了这首乐曲,一开始简单的音乐就像大师散步时吹出的一个口哨,它运动着、发展着,由山底向山顶攀登、上升、前进;大师也由此获得了创作交响曲的信心、动力和能量。
像勃拉姆斯这样的人,仿佛就是作为一个精神而存在的;他就是音乐界的伊曼努尔-康德。如果说他的交响曲中有什么世俗内容的话,就是他与舒曼-克拉拉的难割难舍、说不清道不明的那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式的关系。第五句表达的就是勃拉姆斯交响乐中的这种层面的“内容”。高音悬空,俯视的就是这种人世间的恩恩怨怨,但没有作更多深入的介入,勃拉姆斯的美学趣味不允许他这么作(过多介入就是另一个柴柯夫斯基了)。他对一切都是点到为止,或以一种抽象的方式予以表达。末两句指明大师作品中的宏大的结构式运动和纯精神的发展以及他在音乐和精神两界获得的双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