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值得拥有的5张唱片》 [复制链接]

1#
    这是一篇比较老的文章了,但想到“看杂志”与“上网络”毕竟是两路人马,虽有交叉重叠的部分,但应该是少数。故,我再把这篇老文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之。






唱片感悟

唱片鉴赏与随想2



李鹏展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09-11-03 09:04:09
分享 转发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2#

中国民歌《瞧情郎》
代表歌曲:1、瞧情郎  2、茉莉花  3、八月桂花遍地开


    说实在的,在我个人的唱片柜中是找不到多少张录有中国民乐的激光唱片的,并不是我不“爱国”,或者说“崇洋媚外”的尽去听一些西洋音乐,而是民乐唱片的录音水准实在是不敢恭维。本来民族乐器的基本“音调”就比较靠上,即中高频的能量感比较突出和强调,再加上录音观念与录音技术都比较落后等因素,所以,那些录有民乐的唱片总是给人以非常嘈杂、中高频尖利生硬、不耐久听的感觉,基于此,不是说很多的音响发烧友或音乐爱好者没有那个“性子”把一张民乐唱片从头到尾的给听完,而是因为那太难了——耳朵根本就受不了那个“洋罪”。
    我在深圳的一个朋友黄振成先生,也是过去与我在同一家音响公司共过事的同事,他手上有两张“文凭”:一张是电子专业学校毕业的大学文凭;另一张“文凭”则是某市古琴专业班的毕业生。至今,他对古琴的学习、演奏以及拜师钻研等工作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也许是后者对他的思想和灵魂所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一些的缘故吧,再加上他自身工作上的关系等,所以,他平时基本上都是用“民乐”来对音响器材进行“校声”的。刚开始,他的这一作法让我很不习惯,因为除了他以外,真的,至今我还没有见到过第二个“主要”以民乐来对音响器材进行校声的人——用古典音乐来对音响器材进行校声,这恐怕也是全世界音响业界的一个主流做法吧。不过我也可以看得出,他对民乐的那份投入和热爱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毫无做作之感。
    也许是他对民乐的那份执着和狂热让我感动了,也许是基于他毕竟是民乐方面的“专家”的缘故,又或许是我也想借助于他来调整或改变一下我对民乐唱片的一些看法或成见等等,一日,我对他说:请您帮我推荐三到五张您认为是最精彩的民乐唱片,要求:一旋律要美,二录音要棒,三内容要好的。其实,我说“三到五张”,是因为我对此原本是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的,无非也就是想尝试一下而已。两天以后,他给我列了一个清单,其中就包含着这一张《瞧情郎》唱片。说来,他还真不愧是搞民乐出身的,他帮我推荐的这几张唱片在当时还都“断货”了,随后我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才把这几张唱片给买齐的。他则对我说:其实这几张唱片从一上市至今,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的,经常是被卖断货的。(唱片店)进多少货就能卖出去多少货,从来就没有“压”过货。
    在这之前,我一直都认为弦乐的声音是最娇艳迷人的,她总能让听者陶醉在她那梦幻般一样的旋律之中而不能自拔。然而,当我听过《瞧情郎》这张唱片以后,我则开始要收回我过去曾经说过的那些话了。
    以前我也经常听古典音乐中的一些合唱曲目,其中包括宗教音乐、歌剧、还有童声合唱等。的确,这些合唱音乐都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每一次的聆听,几乎都是让我感动和陶醉得忘乎所以然。而且,合唱音乐中的一些东西,如那种特殊的人声音色,那种壮观的气势和规模感,那种迷人的感染力与震撼力,是其它的音乐表现形式所不具有的,也是无法比拟的。然而,自从聆听过这张《瞧情郎》唱片以后,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合唱歌曲竟还会是这般的娇艳和动情、抚慰和悠扬。无论是男、女声的领唱,还是男、女声部的合唱,尤其是女高音合唱声部的音色竟是那么的甜美、水灵、飘逸和性感,真可以用“迷死人”来形容也不失为过;我甚至认为,其女高音合唱声部音色的感人与迷人程度已在弦乐音色的表现之上了。同时,我还惊喜地发现,与西洋的合唱音乐相比,《瞧情郎》中的合唱音乐,明显得多出了一份抒情和娇美,这也是在我所听过的一些国外合唱音乐中所从来没有感触过的。

    深圳有一位很资深的“音响鉴赏家”欧阳为立先生,他曾经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对我说过:判断音响器材或搭配是否好声的“标准”是,同样的一张唱片,假如我们用这一款(套)音响器材或搭配去听时,它能让我们身上起“鸡皮疙瘩”,即像触了电一样的有“一麻一麻”的感觉时,那么就毫无疑问,这就是好器材或好搭配。
我认为:“激情”是依靠人们不断地去“创造或激发”才会有的。所以,这种“鸡皮疙瘩”是不会那么容易的就在人们身上起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长,这种起“鸡皮疙瘩”的情况和现象,那就更是难得会出现了!
    只要您的音响器材档次够高,或器材的搭配调校到位,我想,在您听这张《瞧情郎》唱片的时候,一定也会与我一样,其整个周身都会被那娇美性感的声音给激发的“一麻一麻”的。假如这种“激情”没有出现,我认为,问题要么是出在音响器材或搭配上,要么就是出在听者的音乐素养或耳力上了,而十有八、九与唱片本身不会有多大的关系。
    正是由于《瞧情郎》这张唱片的介入,从此使我改变了对中国民乐唱片的一些看法和成见,也使得我加入了不断地购买与欣赏中国民乐唱片的行列之中。虽然我的中国民乐唱片目前已经“增加”了不少,不过它在我的整个唱片收藏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中国民乐唱片,却都是在我的音响系统上“上机率”最高的唱片之一,尤其是这张《瞧情郎》更是如此。而《瞧情郎》这张唱片所独有的、能激发我周身“一麻一麻”的特殊功效,更使得我对它是爱恋有加。


补叙:这张CD唱片基本上已成了香港雨果公司的“招牌”CD唱片曲目之一;你很难在国内CD唱片市场上见到它的踪影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吧!


中国民歌《瞧情郎》.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11/2 10:48:14 上传)

中国民歌《瞧情郎》.JPG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09-11-02 10:48:14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

《奚秀兰经典金曲18首》
代表歌曲:1、天涯歌女  2、月圆花好  3、绣荷包  4、月儿弯弯照九州


    记得三、四年前,深圳的张老师有一次在他的家里曾经对我说:最近买了两张崔岩光的唱片,很贵的,大概一百六、七十元钱一张,我听过以后觉得非常好,无论是演唱还是录音都堪称是一流的。随后我们便一起欣赏这两张“靓碟”。
由于崔岩光所演唱的一些歌曲都曾经是奚秀兰以前“首唱”的、或者是“唱红”的歌曲,基于此,我提议说把奚秀兰的唱片也拿出来,与崔岩光的唱片同场去做一个试听比较 …… 随后我们便又在一起进行了试听心得的交流。
    作为一名专业歌手,崔岩光的歌唱功底与演唱技巧是非常好的,但我认为崔岩光最大的问题是:她的演唱始终都进入不了歌中的“角色”。以“天涯歌女”和“月圆花好”这两首歌曲为例,听崔岩光的演唱,那种感觉始终都是飘浮在“上面”的,沉不下去。也即,她的演唱感情与歌词内涵很难融为一体,我们可能会说:“这声音真美”,但您却很难与这种“声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来听奚秀兰的演唱,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整个身心给带入到歌曲内涵所要表达的意境中去了,使听者与歌者很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换一种方式去讲:崔岩光就像是一位穿戴华丽、养尊处优的贵夫人,手中却正拿着一块“红薯饼”在吃——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明显是在做秀。而从奚秀兰那里,我们就能明显地感觉得到她非常质朴贤淑的一面。

    现在来谈这个事情,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中央第三套有一个专题节目,当时正在对故事片《柳堡的故事》中“九九艳阳天”歌曲的曲作者高如星女士进行采访,这首歌曲在五、六十年代简直是太出名了,用高如星女士的话讲:很多人正是通过“九九艳阳天”这首歌曲,才知道还有这么一部《柳堡的故事》的故事片的。过去,每次听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张振富与耿莲凤所演唱的这首歌曲,都让我为之感动和陶醉。而当这次的专题采访行将结束之际,由大陆著名的歌星屠洪刚也即高如星的儿子来演唱这首歌曲——天哪!幸亏我早已是无数次地欣赏过了这首非常动听和迷人的歌曲了,否则,要是让屠洪刚作为这首歌曲“首唱”的话,或许我真得要怀疑那个年代的人们,其审美能力是否有问题——他唱出来的这首歌曲那里还有什么“美”可言呢?好在屠洪刚非常谦虚地说道:我真没有想到这首歌曲这么难唱!

    一位伟人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曾经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即搞艺术工作的人需要到基层下面多去体验生活。因为,有了生活根基的艺术,它才会有思想、有灵性、有感染力,我们也才能会与这样的艺术产生共鸣,否则,没有思想、没有灵性、没有感染力的“艺术”,充其量也只能会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美人或工匠。
    说句心里话,现在歌坛上的“工匠”是有点太多了……;而那些有感染力的艺术家,真的,则又显得是太少了……
    奚秀兰的歌听起来非常的“飘柔舒缓”,可以说,这种特征是贯穿在她的每一首歌曲里面的。她唱“天涯歌女”、“月圆花好”及“绣荷包”这样的抒情歌曲时是那样的轻柔漫妙;而像“阿里山之歌”等这样一些本是比较激昂慷慨、粗犷豪放的歌曲,经由她唱来,竟也会变得是如此细腻甜美、柔情似水,别有一番滋味。也即,任何形式的歌曲只要经奚秀兰一唱,都会“染”上她独有的这种特定“味道”。这是一种什么“味道”呢?简单地说,就是这种声音非常得“养人”!所谓“养人”即“补品”也!身体好的时候可以用,身体不好的时候更应该拿来用;心情好的时候听起来会眉飞色舞,心情不好的时候去听倒还可以化解心中的郁闷。它的这种“特质”,很有点像发烧友常说的“传统英国声”的感觉。
    “传统英国声”即指人们对于九十年代以前,英国一些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音响器材其声音走向的一个大致称谓,这其中又当属经典的BBC LS3/5A音箱最具有代表性。曾几何时,这种毫无“棱角尖刺”,“淳厚朴实”的“传统英国声”,不知征服了多少发烧友和音乐迷,给无数个家庭、情侣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激情与浪漫回忆,也使得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音响市场上颇为主流与时尚的不二选择。可惜啊!可惜!随着人们音响文化素养的提高,“专家和学者”的大量涌现,人们现在都转而去追求一些所谓的“更真实、更中性、更原汁原味”声音的音响器材去了;昔日的“传统英国声”已风光不在,而更让人们关注的则是:这种“传统英国声”正在我们的音响生活中慢慢地消失或变异……
    如果您是一个有“文化品味”的人;如果您是一个对“传统和经典”都很感兴趣的人;如果您是一个懂得“欣赏和收藏”艺术品的人;如果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欣赏“传统英国声”是一个什么概念,但却又苦于已找不到那些“正宗”的“传统英国声”的音响器材了,或者说受限于经济条件的因素等,不妨就把这张奚秀兰专辑唱片给买回家吧——也许从奚秀兰的歌声中,您多少还能感悟到一下昔日“传统英国声”的本来面目和迷人风韵的!


补叙:无论你是一位音响发烧友,还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真的,我都想象不出你不拥有它的任何理由!当心!听奚秀兰那特有的“飘柔舒缓”的歌曲时,人是很容易被“溶化”掉的。

《奚秀兰经典金典18首珍藏版》(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1/2 10:44:26 上传)

《奚秀兰经典金典18首珍藏版》(小).jpg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09-11-02 10:44:26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4#

《李娜影视歌曲专辑》
代表歌曲:1咱哥  2武则天  3、走进西藏

    在深圳工作断断续续也有很多年了,其间充满着酸甜苦辣……,其中与妻女长期的两地分居所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更成了我身心永远也抹不去的一块伤痕!
或许素以“快节奏”而闻名于世的大深圳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确切地讲应该是“未婚”年轻人)的世界,像结了婚又有了孩子的人如在这个世界里工作和生活,总有点“慢半拍”且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一九九九年仲夏的深圳,老伴又一次的来到我身边。在与我相伴的近三个月当中,真正属于是我们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半个月——我要么去外地出差;要么是搞音响展;否则就是每天晚上大多与加班“为舞”。对于早已“融入”深圳生活的我来说,这一切都是属于很自然、很正常的“特区现象”;然而,对于专程来深圳看望我的老伴来说或许……
    由于最近一直在忙碌新产品的广告设计工作,晚上加班已持续有十多天了。无奈,老伴也只好“入乡随俗”吧!某日晚,我把老伴安排到公司的试音室去听音响音乐,拿出我新近购买的《李娜影视歌曲专辑》激光唱片对她说:除了邓丽君,李娜是第二个唱得能让我感动的人,您要好好得欣赏。老伴则问我:李娜是谁?怎么不太熟悉她唱过什么歌呢!我说:您先慢慢欣赏吧!待会我们再来谈感受。说罢出来就去忙我自己的事情了,留下老伴一人在独自欣赏……
    既然说到李娜就不得不谈邓丽君。一般情况下,一个流行歌手要想长久地深深地博得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毫不讳言,我和众多极其平常的音乐爱好者一样,也是先由听“流行音乐”的大军中再逐步慢慢地过度到欣赏“古典音乐”的行列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当时在我心目中颇有影响的诸多新旧歌星们都被逐渐地淡忘了,唯有邓丽君却无法抹去我对她那深深地记忆与思念。无论时间的车轮如何地飞驰,社会生活的环境如何地巨变,我都无法抵御她那纯情甜美的歌喉与她那柔情似水的歌唱所展现给人们的非凡的艺术魅力;而作为她毕生所讴歌的主题——纯洁的爱情,则更为她的歌曲增添了不朽的文化内涵。
    人们常讲:要“说实话,办实事”。邓丽君的歌不但纯情甜美,而且,更是华而有实。
    李娜亦然。我欣赏李娜是因为她的歌唱非常“从容大气”,好似要包容整个天地一般。李娜唱歌且不论是唱那一首歌,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她是那么的认真和投入。听李娜唱歌,就好似是在听她讲述着一个个既古老久远而又仿佛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且百听不厌的动听故事;并随着流动的旋律,使听者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那迷人故事的海洋之中。
    大约过了一小时,老伴过来激动地对我说:李娜唱得太好啦!唱得太美啦!……  我则说:请继续接着欣赏吧,让您感动的还在后面呢!此时,我对老伴聆听音响、欣赏音乐能进入“状态”甚是高兴;同时,能在“前夜”为老伴找到一个既能消遣为伴而又不会感到孤寂的好去处甚感欣慰。
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老伴再一次过来兴奋地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这么能让我感动和陶醉的音乐!……
    以后,每天晚上我们一起“加班”,我忙我的事情,她听她的音响音乐;再接着下来就是我们一起欣赏和交流,日复一日……
    自李娜“出家”以后,许多唱片公司都制作出版了她的很多歌唱专辑唱片。经过无数次反复地试听和比较,我个人认为,还是这一张最具有“欣赏和收藏”的价值,是上上之选;或者说,如果要听李娜的歌,此张专辑已足矣!
    顺便再说一下:听李娜的歌就像听古典音乐一样,她是需要您“正襟危坐”地来欣赏的,只有这样,您才能进入到她的音乐世界之中,您也才能会被她的音乐故事所深深的吸引和感动。

补叙:李娜——现代流行乐坛真正的“天鹅绝唱”!

《李娜影视歌曲精选》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1/2 10:46:54 上传)

《李娜影视歌曲精选》小.jpg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09-11-02 10:46:54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5#

朱逢博专辑《蔷薇蔷薇处处开》
代表歌曲:1蔷薇蔷薇处处开  2、宝贝  3扎红头绳  4喜儿哭爹

    如果从时间和年代上来讲的话,朱逢博应该算是第一个能让我对歌者产生“崇拜”的歌唱家——这应该是在二十多年以前了。随着音乐阅历的增长和丰富,生活视野的开阔和包容等,实际上,对朱逢博歌唱艺术的“崇拜”,至今我都还没有减退过。只是因为朱逢博的专辑唱片太少了,不太容易见得到而已。现在,我手头上也有几张朱逢博不同时期与录音版本的专辑唱片,不过录音水准却就很一般了。基于此,这些年来我对别人“提及”朱逢博的时候倒不是很多,不过她在我心里面却始终是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的。
    最近,我的朋友张先生新近购买了一张刚上市的朱逢博专辑唱片《蔷薇蔷薇处处开》。一日,他到我家里来听音响音乐,顺便他也把这张专辑唱片给带来了,当我们一起听过几首都非常熟悉的歌曲之后,我二话没说,就立即把他的这张唱片给“霸占”了。
    这张专辑唱片中的一些经典歌曲有很长时间我都没有听到过了,现在重新来听这些歌曲时,感觉好像使自己又回到了很多年以前那个质朴纯真的青春年代。
    朱逢博的演唱声音非常“清越欢快”,这可以说是她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是她最能让我着迷和激动的地方。不管是在何时何地,也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之下,只要听到她的歌声,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会立刻化为乌有,整个心境马上就会豁然开朗,一下子就能把人的整个情绪给激发上来了。朱逢博的嗓音就尤如是一个十六、七岁天真纯洁的少女一般,我觉得,在这么样一个轻歌曼舞的少女面前,即使是一个杀人成性的恶魔,也会放下其手中的屠刀,立地成佛的……
    朱逢博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两个著名唱段“扎红头绳”和“喜儿哭爹”,可谓是她歌唱生涯中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唱段,也可以说,她把她自己的歌唱艺术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境地——她的演唱已与剧情完全地融为了一体。这或许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政治年代的缘故;又或许因为是她生长在一个情感纯朴年代的使然,总之,现代的后人是怎么也唱不出她的那份情感和意境的——我甚至认为,现在不可能,或许将来、永远也不可能了,因为“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她的独具性、时代性与时代特征。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有什么样的演员;也有人讲:有什么样的演员,就会有什么样的观众。这说的也即“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么一个问题。当然,此问题今天不在我们讨论的话题之内。不过,当我们听过朱逢博所演唱的歌曲之后,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一些所谓“歌星们”,其演唱很少能进入“角色”的,显得很随意和浅薄,也就更不要再去谈论什么“倾情”演唱了,这一点倒是我辈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感受和共鸣吧!

补叙:朱逢博——一个令有品味、有素养的音乐爱好者所不能遗忘的歌唱家。

朱蓬博配图.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11/2 10:53:57 上传)

朱蓬博配图.jpg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09-11-02 10:53:57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6#

《蔡琴老歌》:
代表歌曲:1痴痴的等  2是梦是真  3总有一天等到你


    在音响圈中,这张唱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它太出名了,几乎是发烧友或爱乐者人手一张的“发烧天碟”。
    从九十年代初,一直到九七年左右,无论是在深圳、广州等所有经销音响器材的店铺里,还是在全国各地的大型音响音乐展示会上,处处都能听得到商家或发烧友正在拿着这张唱片播放或试音。人们要是想听人声时,它或许就是第一的选择;人们要是想测试音响器材时,它或许还是第一的选择,可以说,这是一张少有的、通俗的、老少咸宜的,集“欣赏与测试”于一体的“发烧天碟”。
    九五年时,我给内地某城市一位刚刚从事经营音响器材的朋友购买了十张非常发烧、种类齐全、专门用来欣赏和试音用的激光唱片,其中也包括了这一张《蔡琴老歌》唱片。大概一个月以后,这位朋友问我:还有没有蔡琴的第二、第三张专辑唱片了?如果有,我还要。蔡琴唱得真是太好啦!那种味道与听其她(他)歌星所唱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给我购买的这十张发烧唱片中,我最喜欢、最常听的就是这一张。
    不用说,早在九二年的时候我就拥有了这一张《蔡琴老歌》唱片。不知道是否因为“物极必反”的缘故,以后在家里听音响音乐时,我却是很少的去听这一张唱片——因在外面听得实在是太多太滥了!当时,无论您走到那里都是在播放这一张唱片,自然的也就要跟着去听这一张唱片喽!至到九七年左右,蔡琴的第二张专辑《民歌蔡琴》推出后,这一张《蔡琴老歌》的专辑唱片在市场上的火爆程度才算是有所“收敛”了一些。
    过去,喜欢听蔡琴歌曲的人应该是主要集中在比较有文化音乐素养的发烧友和爱乐者这一群体当中,无论是去那些资深的音响音乐发烧友家中,还是到那些家里使用的音响器材其身价均在数万元乃至于数十万元以上的白领、老板阶层府上,都能看得见《蔡琴老歌》的踪影;不过在最近的这一、二年里,喜欢听蔡琴歌曲的人群和层面,明显有向“下” 扩展和发展的趋势。为什么处在不同文化阶层、不同经济领域的人们都很喜欢听蔡琴唱的歌曲呢?
    我认为:蔡琴的歌总能体现出一种“成熟厚重”的美感。成年人或事业有成的人喜欢听蔡琴的歌,是因为蔡琴是歌艺界中少有的,能把这种“成熟之美”通过其歌声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艺人,而这种歌声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境,也正好能与他们此时此刻的工作和生活阅历产生其强烈的共鸣。年轻人喜欢听蔡琴的歌,则是反映出这一人群其极度渴望自身早一天学业有成、妻室双全、生活稳定富庶的美好愿望。
    人们都愿意拿蔡琴的歌来试音,不仅仅因为蔡琴的歌体现的是一种“厚重之美”,它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音响器材声音走向的一种变相认可和内心追求。所以——
    这种“成熟厚重”之美,多少能使人们忙碌浮躁的心境得以平和宁静下来……
    这种“成熟厚重”之美,多少能使那些廉价平庸的音响器材也得以发出讨人喜欢的好声来……
    这种“成熟厚重”之美,多少能使那些靠卖青春色相来滥竽充数的一些所谓的“歌星”唱片相形见绌……
    故,正是这种“成熟厚重”之美,才使得人们得以成就了蔡琴、成就了唱片、也成就了音响器材……


补叙:假如你手上现在还没有蔡琴、邓丽君、李娜……的一些CD唱片,那只能说明要么你的音响阅历不够久远成熟;要么你的文化品味不够深沉厚重。





2002-11-08



注:以上文章已在上海《现代音响技术》杂志

2003年第一期上发表


《蔡琴老歌》(小).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1/2 10:45:14 上传)

《蔡琴老歌》(小).jpg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09-11-02 10:45:14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