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惊喜连连的淘碟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 39394|回复: 84
1#
序曲:对一个工业国家的造访

我这次去德国可不专为了淘碟去的。第一周跑了五个小镇,见了五个客户。第二周公司内部的会议,又去见了两个客户。其间各种宴请不断,觥筹交错之间,大费精力体力。长途旅行、开车、外加上见缝插针地淘碟,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喜怒刺激,每晚都睡不好。搞得我现在还很疲劳。
德国去过很多次了,但是这次算是深入到了德国的根部,很有感想。写了一个贴子,叫“对一个工业国家的造访”,放到自己的博客里了,这里不再贴了。请见链接。168这里对于照片的限制太大。算是对下面要交代的淘碟之旅的一个背景。
http://fansonghe.blshe.com/post/3824/614208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12/7 17:53:0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先说说现在听过的几张。




我竟然会去听新年音乐会,我自己都感到惊奇。无论是这个闹闹嚷嚷,受尽日本人追捧的“文化”新年礼物,还是卡拉扬,都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那天在Erlangen的店里,拿下这张盘,只不过是因为品相实在是太新、太好了。回来收拾碟是一件累人的活,有好多种工序呢,先要一点点、小心地把有些碟上的价签撕下来,这东西影响封套的品相,然后是清洗,之后要照相归档。说起来容易,实际上这点活花了我两天半才算全完事。在这个期间,我喜欢放点轻松的曲子听听,于是就选了这张卡拉扬。第一面漫不经心地听过,从第二面“雷霆电闪波尔卡”开始,觉得不错,老卡是一个造效果的专家。接下来是春之声圆舞曲,开场的管弦就给人不一样的质感,等到巴特尔的声音一出来,哇,这可怎么形容。我放下手里的活,开始专心地听,越来越享受新年快乐的气氛。等到最后一首拉德斯基出来的时候,那一阵军鼓,简直敲得人胆战心寒,一刹那间,普鲁士军国主义的阴魂重现了。
卡拉扬真的有他了不起的地方,他能把音乐里所有的因素都挖掘出来。
唱片结束时,我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拍掌大叫,向这个备受追捧,也备受非议的大师致敬。
TOP
3#

哈哈,看了lz的帖子,不禁想问lz的公司还招人么,哈哈
http://hugoclassical.taobao.com/
TOP
4#



这回又搬回一百多张唱片,有的是从店里、从跳蚤市场淘的,也有的是这大半年来在EBAY上买的,积在老徐那里,这回一并拿回来。我觉得店里买和网上拍各不相同。论买好片,那还是到EBAY,那些尖货,全世界的买家和卖家都盯着呢,那里轮得上我。从EBAY上买,只要品相描述相当,还是相当省事的。但是从乐趣上来说,那还是去店里和跳蚤市场。也许下面一张,就是绝品,这刺激,就像玩轮盘赌。
但是店里更能淘到一些真正听的好东西。这些盘价格都不算高,好点的EBAY卖家都不会上的,因为卖不出价来。比如说这张,古典吉它和爵士钢琴的协奏曲。这是我回来之后听的第一张片子,也真是好听。Bolling这个作曲家不知道,查了一下,是一位法国爵士作曲家,与多位古典音乐家有跨界合作。这种唱片,出的数量不会多,能碰上一张好的,算是幸运。
从听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张尖货。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10-11-16 00:02:48
TOP
5#







要收多少Arpeggion才能够呢?我也不知道。我的终极目标是收到Mainardi的DGG的第一版,等吧,如果这张盘不会像上海楼市那么疯涨,应该是等得到的。
Zvi Harell的这张录音给我意外的惊喜。演绎不急不徐,尺度适当,分寸拿捏得很好。比Fournier在Gendron的那两张天价贵盘好多了。这张唱片的录音也很好,温暖纯净,很适合晚上开小声音听。大提琴的声音很有质感。Soundstarton应该是一家很值得注意的小唱片公司。我手里有一套海顿的钢琴奏鸣曲集,钢琴声音非常之好,也是这个公司出的。
TOP
6#

原帖由 sanlue 于 2010-11-15 23:49:00 发表
哈哈,看了lz的帖子,不禁想问lz的公司还招人么,哈哈

哈,如果有只用去淘碟的工作,我也想找一个。
TOP
7#

似乎还有后续的,期待中。
TOP
8#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0-11-15 23:46:00 发表
先说说现在听过的几张。




我竟然会去听新年音乐会,我自己都感到惊奇。无论是这个闹闹嚷嚷,受尽日本人追捧的“文化”新年礼物,还是卡拉扬,都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那天在Erlangen的店里,拿下这张盘,只不过是因为品相实在是太新、太好了。回来收拾碟是一件累人的活,有好多


您原来没听过这张唱片啊,巴特尔开腔那一刻,这张唱片就值回了。
超级歌剧迷
TOP
9#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10-11-16 11:08:00 发表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0-11-15 23:46:00 发表
先说说现在听过的几张。




我竟然会去听新年音乐会,我自己都感到惊奇。无论是这个闹闹嚷嚷,受尽日本人追捧的“文化”新年礼物,还是卡拉扬,都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那天在Erlangen的店里,拿下这张盘,只不过是因为品相实在是太新、太好了。回来收拾碟是一件累人的活,有好多


哈,十好几年前D版CD的时候也许有一张吧,那时候没感觉。后来就变得太有"文化“了,听一次小斯特劳斯就象好内疚一样。
TOP
10#



DGG的碟,从收藏上来讲,是两头冒尖,一头是早期立体声,所谓的红头大禾花,最好还是红标的,冒尖的是那几张黄白黄封面再加红标甚至没有红标的。然后抢手的就是最晚期的几张数码录音,以伯恩斯坦的马勒为甚。普通大禾花问者就已经廖廖,更不用说253X开头的小禾花。
凡事都有特例,收碟也不例外。Anja Thauer存世的唱片,正式录音不过三张,DG两张,小厂牌出的Arpeggione一张。这些年已经成了收藏界追逐的对象。不知怎的,这张唱片出现时,竟然没有什么人和我竞拍,算是捡了一个便宜吧。即使不讲这位女大提琴家英年早逝的传奇经历,就是看这两首曲子,这也是一张值得收藏的好盘。
关于Anja Thauer此人,小李曾经写过一篇声情并茂的好文章,发在168上。大家可以去找找看。我写不出更好的东西,我认识此人也是从这篇文章来的。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10-11-16 23:04:3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