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Liszt),在欧美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姓氏,在德奥地区尤其常见。姓李斯特的名人也不少,比如英国外科专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致力于发明和推广外科防腐技术;纳粹德国元帅威廉·李斯特(1880-1971);德国经济学家,保护贸易论的倡导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但是这些“李斯特”与音乐界的李斯特比起来,通通失去了光彩。来自匈牙利的弗朗兹·李斯特(1811-1886),是伟大的“钢琴之王”,也是古典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超级明星。
十九世纪的另一位大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经这样评论弗朗兹·李斯特:“我们不能将任何人与他相提并论,不管是作为钢琴家还是音乐家,或者哪怕是一个人,李斯特都是无以伦比的——他已经是一种理念!”在钢琴家李斯特生活的年代,上至王公贵族甚至是教宗本人,下至贩夫走卒,无不以能亲近他为莫大的荣幸。在他的音乐会上,听众激动得当场晕厥的事情屡见不鲜;有粉丝捡到他扔掉的烟蒂装在小盒子里然后整天挂在胸前当传家宝;多场门票滞销的音乐会因为传出他将加盟演出一首安可曲的消息而起死回生……这一切,与当代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超级明星何其相似?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肖邦虽然伟大,但是他们在生前所获得的荣耀与尊重,相比起李斯特无疑逊色得太多。
这样一位音乐家,当然值得我们纪念,特别是在他诞辰200周年的今天。《视听前线》在“李斯特年”,特别推出这个音乐专题,跟大家一起来回顾这位伟大音乐家传奇的一生,以及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音乐遗产。
最后一个“难”是作为主办者的香港中乐团。本人一再指出,音乐用来比赛是现实中难以避免的“恶魔”,是最难公平公正的比赛,在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往往不易分出高下,音乐难以像体育运动那样,不易有完全客观的标准,大型的民乐大合奏作品,亦不像莫扎特、贝多芬那样早已有一些处理准则,特别是现代风格的中乐作品,像今次选作比赛曲目的两首香港作曲家作品,乐谱更从未公开出版过。另一方面,现今在两岸三地的音乐院校中,并无独立的中乐指挥专业训练课程,中乐指挥训练只附属于管弦乐指挥的课程中,在这种情况下,要吸引参加者便倍感困难,这可是要举办这项比赛时,便要面对的难题。
“雨果发烧碟”系列一向很有口碑,从《雨果发烧碟1》一直到今年的《雨果发烧碟16》,25年来的16张精选发烧碟一直是乐迷每年必买的唱片之一。雨果每年出版三、四十张唱片,而“雨果发烧碟”其实就是一张年终精选碟。《雨果发烧碟16》与往年一样,延续雨果发烧碟的优秀传统:精挑细选近年精彩录音,预告及即将出版的优秀节目,在母带处理环节下更大的心血,务求带给音乐及音响发烧友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对于任何一间唱片公司,规模无论大小,都难做到一以贯之地单只推出新制作,而不考虑其它的产品形式。相反地,适当地扩大产品的形式和种类,对唱片公司的发展实有百利而无一害。比如说整合旗下资源,出版精心策划的精选专辑,既能创收又能最大限度地向消费者宣传自身,就是一个常见的出版策略。还有,借由行业内的科技手段更新换代,将旗下备受好评的录音重新翻制再版,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