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kuang 在 2003-11-12 1:27:37 发表的内容 按同时期的几个知名指挥和乐团组合来比较(以立体声录音为准),比如说克伦佩勒指挥新爱乐,莱纳指挥芝加哥,比切姆指挥皇家爱乐,安塞美指挥瑞士罗曼德,好象也没有发现乐团散乱的现象? |
我觉得这个应该和指挥自己的想法有关。
事实上,由于英美的乐团采取的是类似“工会”的形式来组织的,所以各个乐团之间存在着人员流动(当然首席一般是不会“跑穴”)的。比如说50,60年代的爱乐乐团吧,乐团成员并非固定不动,它经常向LSO,RPO,LPO这些乐团“借人”。一般在不违反合同规定下,乐手可以在多个乐团演出。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中的所有乐手都来自伦敦五大乐团,只是录音的时候唱片公司一声呼唤,大伙都去集中让排练一下,但是他们录出来的那系列电影配乐唱片,体现一个团结的训练有素的整体。为RCA灌录多个著名录音的RCA Victor 乐队,成员更是五湖四海,甚至有时候唱片公司通知说录音,有些团员不知道,所以排练的时候没到场。《白头佬》录音的时候,乐队人数不超过60人,但全靠斯托科夫斯基的巧妙指挥和话筒摆位,营造出一个“百人一流乐队”的幻象.....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在60年代由于工资问题导致团员留失1/3以上,幸亏当时的指挥(是Munch还是小征?)特别有能力,在重新补充大量新手的情况下,竟然没有让听众发现乐团成员的变化,而他训练所花费的时间只不过一个月而已。
但德国的规定比较严格,乐团团员必须“忠心耿耿”,所以比较少听说乐团之间人员的成批流动。
所以啊我觉得,.比较专业的演奏家们之间的配合,是不需要好像炼丹药那样要太长时间的磨合的,一般过上个半年就可以了。如果我们业余听众能听出乐团“散乱”,这已经是很严重的原则问题了,是会败坏指挥家的名声的。指挥家自己不会不清楚,也不会因为报酬丰富而将就的。我留意了一下,当初Walter的唱片出来的时候好评如潮,但是到了八九十年代,批评的意见渐渐多起来,可能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有很多机会欣赏各种版本,从而显得视野比较宽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