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伯恩斯坦在LP世界诠释的马勒交响曲 [复制链接]

1#
马勒的交响曲以其强劲的节奏感,富于煽动性的旋律,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我。每每心情糟糕的时候,听到马勒的交响曲,总令我有一种充满希望、继续前进的动力;其音乐的革命、斗争的思想更让人有打破现有一切不满的躁动——我要奋斗!我要改变!
伯恩斯坦诠释的马勒交响曲,是众多马勒交响曲版本中我较喜爱的。在DGG为伯恩斯坦发行马勒交响曲全集的时候,正值LP到CD过度的时期,据闻伯恩斯坦的首版马勒交响曲全集CD现在价格已经不便宜了,而LP因为特殊的原因应该未出版全集,且发行量极少,实在难寻。
这些是我经过千辛万苦收集回来的伯恩斯坦马勒交响曲LP。希望各位大侠的补充。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1118221452871.jpg[/upload]
马勒第2交响曲,伯恩斯坦指挥威斯特敏斯特合唱团、纽约爱乐乐团版本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1118232679556.jpg[/upload]
马勒第4交响曲,伯恩斯坦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版本
分享 转发
TOP
2#

lld2x1515 在 2003-11-11 22:13:56 发表的内容
小克兄,LP上有没有这些图案的解释呢?


代为解释一下。
插图应该是比亚兹莱的作品。比亚兹莱是现代最有影响力的插画家,作品多为现代文学作品插图,也有一些宗教插画。
至于怎么解释图案,我看就象音乐一样,字面不好解释。尤其是这种装饰色彩很重的画。
TOP
3#

谢谢柴胸。
TOP
4#

再获其第1交响曲,离目标已不远,努力、努力。[upload=jpg]Upload/200472415341698468.jpg[/upload]
TOP
5#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111827821939.jpg[/upload]
马勒第5交响曲,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本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111828549259.jpg[/upload]
马勒第7交响曲,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版本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111829083987.jpg[/upload]
马勒第9交响曲,伯恩斯坦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本
TOP
6#

听过马勒的第一、二、五,有他的六、八都没敢开卷,怕自己的第一次听没感觉。
其实,更喜欢他的旅伴之歌。菲尔舍.迪斯考的歌声常让人感动不已(还有他唱的舒伯特的冬之旅)。
其实个人感觉,诠释他的作品的权威可能瓦尔特更权威一些---毕竟他是马勒的学生兼知交和传记作者。
TOP
7#

伯恩斯坦指挥的马勒与瓦尔特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他的这套马勒在最近DG出的一个套装里有伯恩斯坦指挥马勒的全集,有一部好象还是从SONY那里买下了版权最后凑成一套的,这里伯恩斯坦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的录音是我最喜欢的
TOP
8#

zjize 在 2003-11-11 20:10:25 发表的内容
听过马勒的第一、二、五,有他的六、八都没敢开卷,怕自己的第一次听没感觉。
其实,更喜欢他的旅伴之歌。菲尔舍.迪斯考的歌声常让人感动不已(还有他唱的舒伯特的冬之旅)。
其实个人感觉,诠释他的作品的权威可能瓦尔特更权威一些---毕竟他是马勒的学生兼知交和传记作者。


瓦尔特的确是马勒的权威,但可惜到他录制立体声唱片时已是80多岁,而且棒下的歌伦比亚交响乐团又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可能是这个原因,和他同时代的克伦佩勒演绎的整体效果稍优于瓦尔特。
TOP
9#

dr kuang 在 2003-11-11 20:27:30 发表的内容
瓦尔特的确是马勒的权威,但可惜到他录制立体声唱片时已是80多岁,而且棒下的歌伦比亚交响乐团又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可能是这个原因,和他同时代的克伦佩勒演绎的整体效果稍优于瓦尔特。


所谓权威,就是个人喜好,瓦尔特的作品我却不怎么喜欢。克伦佩勒我就非常的喜爱。
就马勒的交响曲而云,伯恩斯坦的诠释我觉得马勒迷是不容错过的。
最后编辑小克
TOP
10#

这我就没留意了,现在看起来怎么有点象佛教“凤凰涅盘”的典故?
TOP
11#

dr kuang 在 2003-11-11 20:27:30 发表的内容
zjize 在 2003-11-11 20:10:25 发表的内容
听过马勒的第一、二、五,有他的六、八都没敢开卷,怕自己的第一次听没感觉。
其实,更喜欢他的旅伴之歌。菲尔舍.迪斯考的歌声常让人感动不已(还有他唱的舒伯特的冬之旅)。
其实个人感觉,诠释他的作品的权威可能瓦尔特更权威一些---毕竟他是马勒的学生兼知交和传记作者。


瓦尔特的确是马勒的权威,但可惜到他录制立体声唱片时已是80多岁,而且棒下的歌伦比亚交响乐团又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可能是这个原因,和他同时代的克伦佩勒演绎的整体效果稍优于瓦尔特。


Bruno Walter是继承了上一辈指挥的风气。我这里提及的“风气”,是指艺术家成长过程中所受的风格上的熏陶。实际上,上上个世纪的古典音乐演奏,和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演奏风格有很大不同。因为现代听众追求的是“严谨”“整齐划一”的风格;但是较久以前并不是这样的。举约阿西姆为例吧,听过他留下来的历史录音,如果以目前的眼光来看,你会发现他演奏的曲子,节奏掌握得飘忽不定,有点乱七八糟的感觉,如果不是事先告诉你这是一位历史上的小提琴大师,你肯定以为这个人是一个刚开始学拉琴并且学不好的学生。

看回Walter,有资料记载他训练哥伦比亚乐团的时候,不大理会乐团是否去体现“工业时代的整齐抖擞”,并且他又是以慈祥出名的,所以我觉得这完全是Walter自己心中的想法,并不是因为乐队训练不足造成的。实际上Watler掌管哥伦比亚乐队4年,他想做的东西应该没有做不到的。
TOP
12#

每个指挥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不然成不了大师。
TOP
13#

lld2x1515 在 2003-11-11 19:28:26 发表的内容
伯恩斯坦指挥的马勒与瓦尔特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他的这套马勒在最近DG出的一个套装里有伯恩斯坦指挥马勒的全集,有一部好象还是从SONY那里买下了版权最后凑成一套的,这里伯恩斯坦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的录音是我最喜欢的


没注意到,你的头像就是伯恩斯坦
TOP
14#

按同时期的几个知名指挥和乐团组合来比较(以立体声录音为准),比如说克伦佩勒指挥新爱乐,莱纳指挥芝加哥,比切姆指挥皇家爱乐,安塞美指挥瑞士罗曼德,好象也没有发现乐团散乱的现象?
TOP
15#

只有这5部。
TOP
16#

我却宁愿找他60年代在CBS的录音。DG这套里面对第六的兴趣较大——因为够份量的对手们少。
TOP
17#

KUANG版,您知道这些唱片上的图的含义吗?
TOP
18#

没注意,但可想象得到,这些图片有很浓的东方色彩。
TOP
19#

我觉得也有可能现在人的欣赏音乐已经背离了音乐的本身了吧。

像莫扎特的很多作品,他自己都是临到上演时才拿出谱来,在音乐会再任兴发辉----有点像现在JAZZ的感觉吧,而后人居然要一丝不苟的对待他当然三下五除二就拿出来的谱,恐怕莫扎特自己也会觉得好笑吧。
再举一现在的例,像切利比达克,坚决不进录音室,就是因他觉得音乐是一次性的,无法复制的。
当我们把乐队的自由发辉全部去除掉,这种“现代的”的欣赏方法是否已经背离了音乐本身了呢?
不过,对马勒的作品,也许要例外。因为马勒自己,就是觉得“总谱上每一个记号都重要”的人。
TOP
20#

dr kuang 在 2003-11-12 1:27:37 发表的内容
按同时期的几个知名指挥和乐团组合来比较(以立体声录音为准),比如说克伦佩勒指挥新爱乐,莱纳指挥芝加哥,比切姆指挥皇家爱乐,安塞美指挥瑞士罗曼德,好象也没有发现乐团散乱的现象?


我觉得这个应该和指挥自己的想法有关。
事实上,由于英美的乐团采取的是类似“工会”的形式来组织的,所以各个乐团之间存在着人员流动(当然首席一般是不会“跑穴”)的。比如说50,60年代的爱乐乐团吧,乐团成员并非固定不动,它经常向LSO,RPO,LPO这些乐团“借人”。一般在不违反合同规定下,乐手可以在多个乐团演出。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中的所有乐手都来自伦敦五大乐团,只是录音的时候唱片公司一声呼唤,大伙都去集中让排练一下,但是他们录出来的那系列电影配乐唱片,体现一个团结的训练有素的整体。为RCA灌录多个著名录音的RCA Victor 乐队,成员更是五湖四海,甚至有时候唱片公司通知说录音,有些团员不知道,所以排练的时候没到场。《白头佬》录音的时候,乐队人数不超过60人,但全靠斯托科夫斯基的巧妙指挥和话筒摆位,营造出一个“百人一流乐队”的幻象.....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在60年代由于工资问题导致团员留失1/3以上,幸亏当时的指挥(是Munch还是小征?)特别有能力,在重新补充大量新手的情况下,竟然没有让听众发现乐团成员的变化,而他训练所花费的时间只不过一个月而已。

但德国的规定比较严格,乐团团员必须“忠心耿耿”,所以比较少听说乐团之间人员的成批流动。
所以啊我觉得,.比较专业的演奏家们之间的配合,是不需要好像炼丹药那样要太长时间的磨合的,一般过上个半年就可以了。如果我们业余听众能听出乐团“散乱”,这已经是很严重的原则问题了,是会败坏指挥家的名声的。指挥家自己不会不清楚,也不会因为报酬丰富而将就的。我留意了一下,当初Walter的唱片出来的时候好评如潮,但是到了八九十年代,批评的意见渐渐多起来,可能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有很多机会欣赏各种版本,从而显得视野比较宽广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