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亨德尔的邀请 [复制链接]

查看: 27208|回复: 76
1#
我最初听音乐时,亨德尔是我非常喜欢的作曲家之一(即使那些不用古乐演奏的音乐也是喜欢的),那时着实在他身上花了不少时间;后来听着听着就听得少了,但也不是完全不听,实际上冷不丁地还经常听些。这阵又重拾过去兴趣,猛听了一些,亨大师的引人之处还是那样——你听,或者不听,他的音乐就在那里。亨德尔的唱片我还是蛮多的,就便也把原来写过的一些东西整理下。亨德尔音乐的魅力在于其直接性(后来听得少估计也因为太直接了),其慷慨激昂处也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另,亨大师的唱片也是录得最多的——这也是想躲也躲不过的。重温亨德尔,听听他的音乐中到底在召唤我们什么?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2-04-08 08:52:32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5/18 11:17:4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

如果把西方音乐比作一道阔大无比的风景,那么亨德尔就是其中一道亮丽无比的巨大景观:展现在你面前的是沃野田畴和绿色起伏的山岗,有灿烂照耀的阳光和汹涌奔腾的河水,间或有强劲的风从田野上吹过,带给人惬意的欣喜和愉悦的振颤。亨德尔音乐的精妙之处都一览无遗地展现在你面前;他的旋律总是那样直接而精彩(他的音乐好像是从笔端自然而然地流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他所抒发的是人类永不枯竭的豪情与生生不息向前进取的意志和豪迈。他的音乐总是那么稳定地向前推进,显得那么不可置疑,那么坚定和不容分辩,像是整齐的队列。他的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乐观向上和肯定人生。

亨德尔音乐的这些特点可能是因为他生来精力充沛,而且性格外向(我猜想他一定是O型血)。据说他长得膀大腰圆,说话时声音宏亮;他的双手很肥胖,手指的关节都圆鼓囔囔的,就和小孩子的手似的。据说他特别能吃(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怎么能不能吃呢?);当时他在音乐界的竞争者在报纸上发表漫画讽刺他,画的是坐在管风琴边的他大嚼特咽,而管风琴上竟然挂满了一根一根的香肠!还有一次,就是他从伦敦出发去爱尔兰的都柏林并在那里成功的首演了他那著名的《弥赛亚》的那次;原本行程应该是4-5天就到,可是他却足足走了15天,据说他在路上的一个小镇里碰上了一种非常好喝的啤酒。身体好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发脾气;这在亨德尔身上也没有例外。据说他一发现什么事情与他设想的不一样,就会狂吼或是跺脚。他最讨厌乐器定调调弦的声音,有一次就为这事发脾气把一个定音鼓从房间的这头一直扔到了那一头,而且头上戴的假发也整个掉了下来。据说还有一次在排练时有一个男高音老是达不到他的要求,他竟然举起那位可怜的人将其扔到了窗户外面(他的劲可真够大的)。
调整大小 P1010696.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4/8 8:59:32 上传)

调整大小 P1010696.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2-04-08 08:59:32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

受了神明兄的影响,最近买了不少古乐,不过对于大健琴和管风琴还是难于接受。
TOP
4#

回复 3# 有时风雨有时晴 的帖子

古乐是个永远填不满的巨坑。。。。咱已经爬不出来了。。。
TOP
5#

唉,亨德尔和维瓦尔蒂一样,都让我难以提起兴趣。或许是太直接了。。。。。。做事的时候听他们的音乐倒是放松:一眨眼就完了!
乐迷乐茫
TOP
6#

站队!
第一枚HANDEL,当时冲着封面买的,没想到还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实践证明买对了,经常听的一张唱片。
handel water music marriner.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2/4/8 22:45:14 上传)

handel water music marriner.jpg

出私藏古典碟,请移步: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4505585/
TOP
7#

Crispian Steele-Perkins的演奏总是不温不火, 但韵味十足

/
[attach][attach]
最后编辑吕西安 最后编辑于 2012-04-09 13:50:42
TOP
8#

亨德尔的音乐告诉我,他的日子过得不错。不像一些一音乐家,贫困僚倒,混口饭吃都不容易。
TOP
9#

亨德尔可说是他那个时代的国际型人才,从年轻时就周游欧洲的各个国家,兼收并蓄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祖先是德国人,受训于意大利,在法国取得经验,并最后在英国取得辉煌的成功。“他的表情手段得自德国、意大利和法国传统,但是在英国的文明与文化的气候下,这些才干得以成长、成熟为伟大而自由的艺术”。“亨德尔的艺术兼有闪闪发光的形式、色彩、创造性和想象力无比丰富的形象,其主要特点为形式茁壮有力,构思恢宏而富有戏剧性,诗意的灵感涌流,陶醉在对大自然及其生灵的凝神观照中。”(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第317页)

对于亨德尔的音乐,恐怕我们怎么评论都不过分,任何誉美之辞他都当之无愧。我们欣赏巴罗克音乐,那么首先遇到的就是这位无可逾越的超级大师。因为亨德尔的音乐有着一种那样的征服人心的外在力量和效果,不论是一个资深发烧友,还是一个初识音乐的入门者,都会在他的音乐面前情不自禁,——因为他主要地是一个歌剧作曲家,所以我们先来段他的精彩歌剧选段,也就是他歌剧中咏唱动物的片段
调整大小 P101070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4/9 13:59:18 上传)

调整大小 P1010701.JPG

调整大小 P1010702.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4/9 13:59:18 上传)

调整大小 P1010702.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2-04-09 13:59:18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0#

激越高扬的大协奏曲

亨德尔一共写过两组大协奏曲,OP.3的6首和OP.6的12首。“大协奏曲”这一音乐名词首次出现于1698年的意大利,科莱里是其早期代表人物,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如春潮一样流行于全欧洲;但无疑地,这种音乐形式在亨德尔的手上达到最顶峰。考虑到大协奏曲是交响曲的前身,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如果亨德尔也写作交响曲的话,那他肯定又是一位超级大师。1707年亨德尔在意大利时,他就在其比较短的清唱剧里演练过这种艺术形式。当其1712年到达英国时,大协奏曲早已在这里大行其道。当时的音乐出版商从科莱里、阿尔比诺尼、杰米尼亚尼和维瓦尔第等人的这方面作品中大赚其钱。亨德尔系统地学习了这种音乐模式,并于1734年以Opus 3(作品3)的名义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大协奏曲集;Op.3一共有6首曲子,基本上是其早期作品的重新整理,其最早的痕迹可以追溯到1715年。在大协奏曲这种形式在英国的概念还不是那么明确的情况下,亨德尔在5年以后,也就是1739年,出版了有12首乐曲的OP.6。这些曲子虽然是以科莱里的同类作品为其先导,但却是亨德尔为这种音乐式样确立了最标准和典范的样板(这一点也是人们经过很长时间才认识到的;一直到20世纪初,人们一直认为亨德尔最有价值的作品是其清唱剧,而对其器乐作品则持不置可否的态度)。亨德尔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能够巧妙地融合欧洲各地的音乐风格;在这些大协奏曲中,亨德尔再次显示了他作为“世界艺术公民”的风范。只要是他听过的“好东西”,他都能得心应手的应用在其作品中,同时又牢牢地打上“亨式风格”。

克利斯蒂指挥的大协真是精彩!!!
调整大小 P1010698.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4/9 14:12:45 上传)

调整大小 P1010698.JPG

调整大小 P1010697.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2/4/9 14:12:45 上传)

调整大小 P1010697.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2-04-09 14:12:45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