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去听了水蓝·新加坡·马勒十 [复制链接]

1#
   上座率很差,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平常喜欢叨叨M勒的同学都跑哪去了?按说卡续马十的现场机会很少,怎么着也应该去听一次。

      观众中有一些小朋友,估计爹娘是赠票的关系户吧。个人觉得即使出于音乐启蒙的目的,也应该选择一下曲目。像马勒十这样的作品,还是不太适合孩子的。我记得自己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被带去电影资料馆看了《现代启示录》!! 结果受了很大刺激:-(    
    果然,音乐会现场的孩子们看着挺受罪的,甚至比家长们更能理解马勒创作此作时的受罪心态。

     乐章之间的鼓掌声依旧,而且还是在大喇叭广播提示打了预防针之后,汗......

ok,不瞎扯了,下面说点正题:
1)演出前,新加坡的团长(不是水蓝)介绍了一下卡续的小背景,并且强调了马勒晚期作品,特别是十与现代音乐的关系,感觉此人是个正经做事的人,这个团是个正经搞音乐的团,挺不错的。

2)话说回来,认真听马十的话,的确惊异于该作品的“现代”程度,无论曲式,节奏还是和声。典型的就是第一、五乐章的“9 tone”式片断,当真“骇人听闻”。刚才说到的那些小朋友马上面带难色,坐立不安起来......

3)按一般说法,马勒通过第九交响曲的创作,似乎已经达到了与死亡的和解。然而,第十仍然散发出来巨大的死亡气息和苦难挣扎,看来马勒要说的话在第九并没有讲完,或者创作第十的时候他真的被某些事整的太惨了,汗一个...... 这种体会是我拿discman+小耳机听马十感觉不到的,现场的确很震撼。挣扎之后的超越(constantin floros语)也的确很感人,个人听到那里的时候很揪心、很百感交集(但依然没有超越,靠了)

4)由于末乐章本身在音符结束后,谱面还有数小节的休止,乐队一直“端着”,所以观众们没有轻举妄动,现场安静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鼓掌。这样比较好,给大家一个回味的时间。

5)水蓝谢幕四遍没有安可,这样好。个人觉得马勒等德奥浪漫/晚浪派的大篇幅管弦作品,演完了就完了,非要加一个小品来安可挺破坏心境的。

6)新加坡团的演奏水平较高,声部均衡,水蓝的指挥也准确流畅;

7 )具体到卡彭特的续版,的确与库克和马栽蒂等人迥异。一般观点,马勒晚期的配器比较洗练,以第九为代表。如果说库克版羁绊于马勒残稿而配器过于干瘪保守的话,卡续十的配器则非常之厚,而且不同于马勒本人中早期的忽薄忽厚的抽疯式配器,卡续十是从头到尾以一贯之的肥厚,而且辅之以杜撰的旋律线,的确太“自由发挥”了。  
即便如此,水蓝依旧选择卡续版,我猜他的意思可能是:对马勒的演奏、理解、甚至整理应该面向创造性和开放性,而不是固有模式,这样比较符合马勒同学自己的抽疯性格.......“未来的同时代人”是吧?走着吧,没有折腾完呢......

最后编辑Dr_Dre 最后编辑于 2009-05-28 23:51:04
分享 转发
TOP
2#

我为了听这场音乐会,找了楼上提到的liton这张盘听了两遍。但是现场和录音感受不同,现场还是有些生理感觉的,嘿嘿。

有趣的是,如果我没看错,水蓝是背谱指挥的。我靠,我当时就靠了,他还真有瘾,连这样的续版也背,“内存”真是太大了。。。。
TOP
3#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5-29 8:21:00 发表
从不听亚洲人演马勒的漂过~~~

新加坡团里面一堆老外,包括小提琴首席啥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