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雨果发烧碟(八) [复制链接]

查看: 1867|回复: 4
1#
[upload=jpg]Upload/20069816464293921.jpg[/upload]

发烧友们翘望的《雨果发烧碟(八)》终于呱呱出世。作为“雨果”唱片的最大特色,民乐在此张发烧碟中再次显示出它的魅力。

  该辑精选了16首曲子。雨果的大作《大黄河》前期采用直通20bit的32轨录音,后期又采用了24bit直接混音制作,原本就有出色的音效,这里辑选的“大黄河”采用了HDCD技术后,在声场、动态、解析度等方面又有明显的提升。“闲云孤鹤”(选自《闲云孤鹤·管弦乐版》)中的弦乐器的声线更加清晰,而主奏乐器阮的质感的逼真度又增加了许多。“我是一个兵”(选自《红色.com》)的全Midi结构突出了电子音乐所营造的铿锵感。“撮泥鳅”(选自《云南器乐》)中的鼓、笙、古筝、扬琴与莪芘的摆位,从后到前,立体感十分鲜明。“探戈”(选自《最爱》)中的斯坦威钢琴的优秀声质录得十分平衡,这是用了两支世界名咪CAD Equitek E-100放在全敞开的斯坦威钢琴的上方录的音。论场面,要数“龙腾虎跃”(选自《龙腾虎跃》)最大,二十余面鼓与锣摆在四周与中间,形成一个巨大的锣鼓阵,各种锣鼓的音色和节奏的多样组合,加上台湾中乐打击乐高手、今已七十高龄的李民雄的倾情表演,使这首曲子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磅礴气势。

  雨果每年出一张发烧碟,至今已有八辑。与众不同的是,雨果的发烧碟很有特色,即每辑都有一个发烧“卖点”,第一辑是29段测试讯号(25Hz-20KHz);第二辑是六种名牌话筒的实用效;第三辑是测试立体空间定位;第四辑是世界最昂贵的均衡器Cello Audio Palette MIV的使用效果比较;第五辑是24bit与16bit比较;第六辑是世界十大电源名线比较测试;第七辑是首次采用24bit/192KHz每盘技术制成的CD碟。本辑的“卖点”是雨果首次正式采用“HDCD”技术以整盘形式制作。“HDCD"是一项可以得到更多音乐细节,音色的还原也更加准确,高音更加平滑,有更宽的动态范围与声场的数码录音制作提升技术,由于HDCD碟兼容普通CD机(当然使用HDCD解码器的效果更加明显),现在许多好的CD碟都采用了这项技术制作。玩家可以用该碟对比无HDCD的雨果原碟试听,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试听    http://www.8775.com/cd/1981.htm


因为音乐是wma格式的这里上传不了只能贴个试听的网址了,请大家见谅.(顺道灌灌水了~~哈哈~`)
最后编辑发烧音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