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胜于无的购片 [复制链接]

1#
十一月中旬我又去德国出差。这次可真的是公干,而不是买碟去了。虽然在德国呆了整一周,在工作日也只能抽出两次匆匆忙忙地去店里看看,这还多亏纽伦堡仅有的两个店都在我住的酒店附近,其中一家叫Musik und Buch的出了门就是。
我收碟已经快五年了,现在收的片子越来越精,但是淘碟的乐趣却是逐次减少。在店里面能引起我兴趣的片子几乎没有,现在真正的尖货只能去ebay上去拍了。对此老徐也深有同感。此公就在慕尼黑,但是也有半年多没有进城买过片子了。可怕的是ebay上的好片子也越来越少,一旦出现,几乎总能拍出个天价出来。上周一张老罗和布里顿的Appeggione奏鸣曲拍出了700多美金。还好当年老徐送了我一张,否则还真的买不起。而且即使买了,品相也能保证。我前几个月就在网上拍了一张Shafran的Appeggione,ETERNA单声版的,货到了手里,发现品相不好。我又联系店家去退货。前后拖了一个多月,还好钱要回来了。但这下子让我对于ebay深怀戒心,购物的乐趣大大减少了。
更可怕的是一时想不起要买什么片子,不像一年前,好片子大都没有,随便找到一张都能狂喜半天。于是,就先买几张尖货,留着以后听吧。这次从朋友那拿到一套巴赫小无,DG大花版谢霖的录音。这种东西在店里是别想看到的。我上次在莱比锡淘到一张Mainardi的巴赫大无,那是多少年能有一次的运气。






收碟收到我现在的状态,如果没有一套大无或小无,就感到有点不对劲似的。其实这东西拿来之后别说听,连盒子都没打开过。但是总有一天会听进去的。现在我倒是在听大无,都是从VERYCD上下的,天天上班路上用iPod听。慢慢喜欢上了。我的爱乐之路是从浪漫派开始的,听惯了贝多芬、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那些感**彩浓烈的篇章,是不容易进入巴赫老僧入定般的思辩世界的。




现在好像有点DGG的片子非大花不收了,但是小花时代也是有好片子的。这就是一张。阿格里奇的室内乐的片子,都不好找。我现在还一直在ebay上等她和Kremer的贝小奏,到现在为止只找到了一张。



这是一张真正的好片子。现在我是完全地接受了勃拉姆斯了。过去熟悉了贝多芬,总觉得勃拉姆斯太闷。最近一段听熟了这套大提琴奏鸣曲,开始了解这个单身汉深埋于心底的感情。Hoelscher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感情充沛但又不浓烈,真有大师风范。他在CD时代是寂寂无名的,如果没有黑胶,怎么能认识这样的大师?
MPS/BASF是德国的一个小厂牌,出的片子质量都不错。Hoelscher在这家公司还有好几套其它录音。这次在老徐家还听了Hoeslcher和Elly Nay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那叫一个好听。这片子以后也会成为我的追逐目标。

说回正题,看看现在在德国的二手唱片店里还能找到什么货色。





四季这种东西我很早以前就不听了,这次买这张片子完全是因为封面上的那个HiFi Stereo的标,里面的盘标虽然不是HiFi Stereo的,但这种深褐色的盘标也是早期盘的标志。可惜的是盘的B面有一小道划痕,能听出来几声擗啪,否则7欧元买一张早期PHILIPS立体声可真是超傎。





这张贝小协的品相很好,够得上NM, 但价格也够贵,14欧。不过这样的高价对于我这种半年来一次的也有好处。设想一下如果这张盘也三四欧元,哪里还轮到我来捡这个便宜。现在这个价格ebay上的店家是不会进的,因为成本太高,也不一定会卖出个什么高价来。
我现在对ELECTROLA这个牌子很感兴趣,过两天写个东西出来。比如这张,虽然也是白金标,但编号已经是SME, 是后期了,大约相当于DGG大禾花的Made in Germany的那个时代。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2/15 23:24:3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肯普夫立体声版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我不是太喜欢,但是看到了红头,就有点走不到步了,思前想后,明知道回来也不听,还是拿下了。好在这和片子虽然封套旧点,盘的品相还是相当不错的。回来洗好之后,乌黑发亮。





在我的感觉之中,PHILIPS晚期的digital classics系列的唱片是相当少见的。这些LP版的金线系列都是数码录音,音质通透,力度分明,而且由于盘的年代近,找到品相好的相对容易些。这套Brendle的贝多芬钢协全集我看到老徐郑重其事地放到了他的架子上,那当然也是我要收的目标了。
TOP
3#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12-7 4:54:00 发表
好片不少,值得祝贺。BASF再版的质量都不错。

Hoelscher在DGG早期录过一次勃拉姆斯的大提琴奏鸣曲,钢琴也是Demus,黄白黄加红标的早期立体声,138012. 但我不知道这张MPS/BASF的是不是DGG的那个录音的引进版。感觉不像,因为MPS出了好多Hoelscher的录音,像他和Demus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等。这得问问高人。
TOP
4#

最能体现所谓“聊胜于无“的,就是下面这套卡拉扬的数码版的贝五和贝九。贝五虽是我百听不厌的曲目,但是我就是不能听卡拉扬版的,他的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两个录音我曾多次试图认真去体会,但是无论如何没有胃口。我现在听小克来伯、朱里尼、克路伊坦、福特文革勒,甚至索尔蒂或莱纳,但是就是听不进去卡拉扬。贝九就更不用说,连Friscay和朱里尼的两个名版还总在架子上放着。但是在店里面看到了这套还算少见的卡爷晚年数码片,说明书又是印得这么好,价格又不贵,实在没有理由不拿下啊。以后不听送人也拿得出手。












可惜的是盒子有一点点磨损,但是唱片的品相是全新的。这盒片子我拿回来还没洗过呢,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心情听了。但是听总会是听一下的。






这是意大利版的HMV,我第一次见过。Sheerazade这种曲子现在是不会去听的了,而且比彻姆这一版录音我过去曾经和Reiner的那个RCA录音比过,比彻姆败得一塌糊涂。但是看到了早期版的白金狗,总还是想买它一张。现在的状态就是这样,不管听不听,先买了再说。








Wand的片子是一定要收的,这次能在店里面看到,实在是一大惊喜。我之前曾经想在ebay上拍过一次,和店主讲价没讲成。后来我看那人也没能卖出去。Deustch Harmonia Mundi的数码片制作得都很精良,录音也是发烧。可惜的是这套还缺了一张。现在Wand的片子我快要收齐了,好像还差几张布鲁克纳,但是他的曲子我也不听。把这套Shubert收全之后,应该就是那张舒曼的第四交响曲了,但我不知道这张有没有LP。
TOP
5#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12-7 18:16:00 发表
探讨一下:我估计mps与basf不是同一间唱片公司。有可能是mps引进了basf的唱片。对mps我不了解,但basf是德国著名发烧唱片公司,薄膜磁带的发明者,自己也生产唱片。她经常引进法国HM的唱片,我有一些,制作比较精良:


BASF巴斯夫是德国最著名的化工企业,这家BASF应该是一家的,因为商标是一样的。它同MPS或者Harmonia Mundi(不知是法国的还是德国的)应该是合作的关系,不太像是引进版。我的理由是这张Hoelscher的勃大奏在ebay上的价格很贵的,至少在50美金以上。如果是引进版的话值不了这么多钱,即使是Mainardi在Atlas的引进版,也没几个钱。
TOP
6#



这次还收了一张ETERNA的复刻盘,180克的重盘,没开封的。完全是因为好玩,想听听听新一代的LP是个什么声音。
好片子还有一些,主要是朋友送的。慢慢会上的。今天太累了。
TOP
7#

原帖由 kreisler 于 2009-12-7 16:11:00 发表
不要谦虚了  老范  这岂止聊胜于无么 hehe  


不是谦虚,是实话,大实话。
TOP
8#

原帖由 chrisspher 于 2009-12-6 23:25:00 发表
数字录音有必要在LP上听吗?LP能体现的优点数字录音没有,数字录音的优点又体现不在LP上,两头不搭边。


梨子是不是好吃,要自己尝尝再说。不要结论在前,理所应当啊。
TOP
9#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09-12-7 2:18:00 发表
我这版是“白线”,可能是稍后的版本了。
另外,那个Hoelscher在DG有好几个录音呢,那已经是单声大花时代的事了。


这还有金线白线之说?长见识了。不过我这套倒真是金线的。
Hoelscher在DGG有一张立体声唱片,黄白黄加红标的,现在在ebay上算是贵盘之一了。
TOP
10#

Vasary, 匈牙利籍钢琴家,少年成名,年轻时就开始在DGG录音。这次我找到了他的好几张钢琴录音。

这张肖邦第一钢协是早年间得到的。




这次又找到了肖二,就算是配齐了。







这是这次的所获,我很喜欢这张唱片。同样风格的封面我还有一张,是卡拉扬指挥的图画展览会。有意思的是,DGG用同一个封面也还出了另外一张唱片。




关于Vasary, 我最近还收了他的Rachmaninov,这也是他的保留曲目。现在还差一张拉三。

这张封面的油画真是让人浮想连翩。

这张帕格尼尼狂想的录音非常之好。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09-12-08 22:31:47
TOP
11#



这张Gidon Kremer的小品合集可以说是一张意外的惊喜。我现在每天在出租车上带着耳机听他和阿格里奇的贝小奏,真是声声入耳。现在Kremer的唱片我已经收集了一些了,包括他在苏联时代的一些录音。





这张”孔雀“是特意买来要听听的。我发现像柯达依这样的民族乐派反而是容易听得进去,看来我身上还是有劳动人民本色的。



这张谢霖的片子受到了老徐两口子一致的批评,说这是”滥片“,应该是他们看到的多了,但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所以收片子,阅历是很重要的。以后可以专门开一个贴子,说说什么是滥片。



这张伯恩斯坦的门德尔松第三和赫伯里底岛序曲我收得很欢喜。一是因为这个封面很少见---我现在觉得我没有见过的DGG的片子都算是少见的。这口气是不是有点大?其二由于曲目。大约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父亲去日本回来,给我带来了几盒古典音乐的磁带,其中一盘就是这两首曲子。可以说,我开始听古典就是从这两首开始的。所以还是有感情的。



这套海布勒的莫扎特钢协选集我今年六月份就在同一家店里看到过了,当时没有拿,后来有点想念。这次再去找,这套片子还静静地躺在那呢。所以坚决地拿下了。






这套格鲁米欧的莫扎特小协全集我就不太喜欢。一是德国压片;二是我对格鲁米欧本人就不太感冒。昨天又听了他拉的柴小协,白开水一样。真是怀念柯岗的演奏。





如果说里赫特的这张拉二也是滥片,那是有点过分,但这张的确是很常见。我买这张的理由是在背面,请注意背面右上解的那个小小的黄色标签---Stereo的黄标。这算不算是晚期立体声的标志呢?当然,如果这黄标在封面上就更好了。
TOP
12#


这实在是一张可有可无的片子。我不喜欢伯姆。陈丹青说他的贝九非常好,我试着听了一下,听不出什么好来。但是DGG正价版,对于我这个贝五爱好者来说,还是想要一张的。
为什么说这次购片聊胜于无?就是因为虽然片子的档次还不错,但是曲目太普通了。普通到我没什么兴趣去听。贝五虽好,总不能天天听吧。总要保留一点新鲜感。但是一年来两次德国,逛逛店,一点也不拿回去,还是于心不甘。于是就只好在一批大路货之中挑大个了。但是买了这样一批片子干什么呢?我也许应该分析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了。

比较一下从店里来的东西和从朋友手里拿来的东西的区别吧。


Starker在DGG的录音,除了这张还有什么呢?真得好好想想。这张我以前有一张再版。



法国Harnomina Mundi的东西,录音很精致,曲目也少见,已经听过了。




这种黄白黄加红标的封面,是DGG最早的立体声唱片。看这个编号,138009!!!老徐说他觉得这种黄白黄最好看了,我看他是虚荣罢了。算了,五十步笑百步。这张也是从他那强夺来的。算是这次最好的收获了。这个曲子也很好听,难得的是虽然封差了一点点,唱片本身保存得还算好,虽然有一些细纹,但是听不到。这种片子老徐标为EX,我看他是有点于于挑剔。




德沃夏克的四重奏全集。几乎是全新的,拿在手里真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还有好东西没上传呢。明后天再续。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09-12-09 00:08:32
TOP
13#

原帖由 gsg168 于 2009-12-9 14:07:00 发表
所以才加了“严格来说”这几个字。
不过这样细分就很苛刻了。我认为反正红头大禾花都可归入首版之列吧

非也非也。DGG1958到1966左右出的立体声唱片,都是红头大禾花,但好多片子,录音相同,封面不同。比较著名的是穆拉文斯基的柴四、柴五、柴六。第二个封面当然就不会是头版了。
DGG最早出的一批立体声唱片,58年左右,并不是红头,而只是在封面上贴一个红贴。就是上面的那张勃拉姆斯的黄白黄那个样子。据说还有根本就没有红贴的,只是黄框中STEREO的字体比较细。但是这只是一个说法,并没有人见过实际的片子。有的老唱片封面上没有那个红标,但是能看到红标粘贴的痕迹。
贴红标,或者stereo背景变为红色的原因是为了和同期发行的MONO唱片相区别。那个年代大多数人还是买MONO的,如果有售货员拿错了,给了STEREO唱片,再回来换片子就听坏了。
准确地讲,红头大禾花是DGG早期立体声唱片的标志,而不是头版的标志。
德国版的DGG的最后一张红头是编号为138999的施内德汉、约胡姆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以139开头的就再也没有红头了。实际上很多138开头,但后三位编号靠后的唱片,即使是头版,也没有红头。这可能是实际发行的时间和139的已经一致。
但我这张139126的勃拉姆斯双协奏曲果然不是头版。这个录音首次发行的编号是138753,封面就是艺林兄贴的那个。只不过艺林兄贴的那张应该是出口的版本,并不是在德国境内发行的。这个唱片之后的悲剧序曲首次发行的编号是138022。这个片子原来是一个集锦的再版。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过。139系列的录音,竟然还有红头头版的!!!
更多关于DGG唱片的信息,请见一个韩国人的网站,但是即使在他的那个网站里,138753这个封面也不是红头的。
http://fischer.hosting.paran.com/music/music.htm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09-12-10 14:00:15
TOP
14#

原帖由 铁血十字 于 2009-12-10 9:40:00 发表
老范的运气不赖,我也刚从德国回来,可是没看到什么好片,一些很普通的LP,店家基本要价都在5欧以上。

那是你没找对地方,去之前为什么不先和我说呢?
TOP
15#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09-12-9 0:31:00 发表
谢林的拉罗若是德国版的说是滥片并不为过,但荷兰版的6500字头的就不算常见了。格罗米欧的莫小协真是好东西,只是德版还真是聊胜于无,声音弄得干干的,同荷兰版对比几乎不像是同一个录音,真不知德国PHILIPS是怎么制版的。

我这张谢霖还真是荷兰版的。
TOP
16#

今天看到上次淘的片子还有一些漏网之鱼,而且有的还是大鱼,还是继续贴图。


TELARC的片子老外不认,卖得都是白菜价,看到了当然要拿下。而且塞金的录音在德国也是很少见的。这张片子在店里用耳机听了一下,觉得录音非常之好,但回家来听,反而没那种感觉了。






贝多芬的钢琴、大提琴和单簧管三重奏。大提琴担纲的是Nyffenegger,她的巴赫大无非常之贵,但是其它的片子价格还是很平易的。
Ex Libris是一个小厂牌,印象之中好像是瑞士的。但这张是德国压片。





这张算是这次的意外这喜了,现在能在店里面看到这种东西就算是很侥幸了,而且价格不贵。回来和我的那张复刻版比了一下,还是复刻的要好一些。
TOP
17#

这次最好的收获,是老徐送我的一套雅纳切克的选集,都是一些他不太常见的曲。目前能收到这种片子,就绝对不是什么聊胜于无,而是大大地可喜可贵。不过这种片子从店里也找不到。这是他从一个老夫妇那收来的。


这是盒装的一套,里面每张唱片还都有封面。


这是唱片的片花。据老徐说Panton也是捷克的唱片牌子,但没有Suprophon那么有名。




这张是“乱草丛生的小径”,一张非常好听的钢琴套曲。



这张是大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里面最后一个乐章的旋律在电影“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布拉格之恋”之中开头出现过。我曾经找了很久很久,现在终于听到了。








失踪者日记,看这个标题好像乐曲之中还有一些故事。




这些并不是什么有名的,或者昂贵的唱片,但是现在听这种片子才最有意思。也是一套值得珍视的唱片。
TOP
18#







早期德版DECCA的唱片上,经常有这样的标。


这是DECCA德国版早期立体声的片子。现在大家都在谈不同压片地的版别问题,这主要是个人喜好,或者是收藏趣向,若真正从听的角度来说,德国压片应该是质优价廉,特别是这种早期版的立体声唱片。不过,这张是我顺来的,F.O.C.!!!!




这张是很早期的Columbia德国版立体声唱片了,好在盘的质量还不错。我现在在准备写一个有关于ELECTROLA这个牌子的贴,这很有意思,值得研究。







最好的放到最后。这算是红头中的极品了,听Rita Streich的歌声,真是三月不知肉味。此行如果只能得到这么一张片子,也算是收获大大。现在唱片拿到了舍不得听,从VERYCD上下了一个APE,放到iPod中去慢慢地听。到此这次淘片算是全始全终。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09-12-13 17:36:55
TOP
19#



刚才听了这张,伯恩斯坦指挥以色列爱乐,真是雷霆万钧之势,有大江大海的气势。也许是我最近升级了器材的缘故,我好久没有这样愉悦的听感了。去查了一个86年的企鹅,这张片子当年列为二星的。企鹅还说,伯恩斯坦过于浪漫,把门德尔松奏得有点像马勒。但是,我听起来觉得很好。这是我小时候初听古典时听熟的曲子,没想到多年不听,还有这样的舒心感觉。
这种片子,实在值得见一张买一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