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淡施托克豪森 [复制链接]

1#
提到施托克豪森,我们往往会不由地想起许多人的告诫:“无意义”的音乐,晦涩难懂,声音的哑剧……总之,我们普通的爱乐者最好敬而远之。事实真的如此?


在我看来,施托克豪森的音乐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果我们粗知一点两战史和冷战史,便会从施托克豪森的音乐感受到那特殊年代中独特气氛。其实施托克豪森再怎么先锋、创新、革命,他依然是艺术最忠实的奴仆。艺术逃不出时代背景,就如同孙悟空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般。


施托克豪森的音乐首先充满了感能的刺激,直接而有力,经常跳过听者的大脑,直接作用于神经官能最敏锐的部分。这无疑是一个“身体”的时代才会有的。作于1956年的《少年之歌》(Gesang der Junglinge,阴森恐怖的气氛令人窒息,真实地表现出二战的残酷杀戮,以及核子时代巨大的死亡与毁灭的阴影。少年的声音被打碎成原子,荒诞而剧烈地扭曲变形,像一场可怕的核裂变,一切在裂变中都不可复辨。据说在原子弹爆炸的核心,人可以在瞬间化为蒸气,钢筋也会融化弯曲,而在核爆之后,生物的DNA也会变异,出现各种触目惊心的畸形:巨鼠、癌细胞、肢体不全的婴儿……



[url=http://blog.tianya.cn/myblog/javascript%20yn.onClickNextTbn()][/url]


《孔塔克特》(kontakte 1959-60使用了钢琴、打击乐器与电子音响结合全曲16结构组成展现了一幅幅奇幻的荒漠景象。那种荒凉像是宇宙星系边缘的荒寂,又像是核子冬天到来时的暗无天日,文明与生命全都不见的踪影,宇宙在了无生气中枯滞地运动着。施托克豪森晚于英国诗人艾略特,艾略特之“荒原”,在施托克豪森这里已是死寂之原,但死寂中,又分明显现着宇宙那亘古持久而又变幻莫测的不息运转,人类社会的美好过往,在这里恍如黄粱一梦,恍如墙角只持续了一小会儿的蚂蚁的鼓噪。



[url=http://blog.tianya.cn/myblog/javascript%20yn.onClickNextTbn()][/url]



可以说,上述两部作品,不论施托克豪森的初衷如何,在客观上都以浓烈得令人汗毛直竖的笔触,揭示出二战之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危机,特别是西方文明的整体危机。施托克豪森60年代以后的探索,事实上很多时候都在非西方文明中发掘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以求为西方音乐乃至西方文明找到一些解救、更生之法。

比施托克豪森更不易亲近的音乐高峰还有很多。施托克豪森有时候的确并不能调动越我的大脑,但却能调动起我的心跳、皮肤上的毛孔与体内的各种野性的激素——但不得不承认,这么做,有时候的确仍是那么警醒世人——就像午夜突然狂吼的闹钟,或那嘶鸣得令人掩耳而逃的防空警报。
分享 转发
http://weibo.com/shiyueshi
我的微博,非常希望能与论坛众乐友交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