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山仰止蒙特威尔第—牧歌 [复制链接]

1#
当对人类文明影响至巨的文艺复兴接近终了的时候,在意大利制造小提琴的克莱蒙娜小镇,又出了一个震聋发聩的人物,这是可与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比肩的大人物,他就是蒙特威尔第——万方的风云都汇聚在他的笔下,人类至此为止所取得的全部精神和物质成果,无不奔流于他的笔端,“星汉灿烂,洪波涌起”;他乐声的每一次耸动都为我们送上美的震颤,而人声的每一次嘹亮都让我们沐浴在神圣的光辉中。他是巴赫以前最伟大的音乐家——甚至巴赫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他的高度。蒙特威尔第的视野何其深远和辽阔,他扯起的旋律线铺天盖地,升华与神圣从他的心灵深处直接汩汩流出;而其歌剧中,他对人性的观察洞烛幽微。蒙特威尔第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其持久的感人力量,一出《奥菲欧》至今仍散发着超级感人的力量,能在房梁上盘旋三日或更久,其牧歌中人性的骚动与升华更无出其右者。我见到马勒那样的人一步一口唾沫,而见到蒙特威尔第这样的人,却是一步一叩首;蒙特威尔第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因为,音乐不是流回到他那里,就是莫扎特那里,或者巴赫那里,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让我以一“贱物”开始这漫长而收益无穷的聆听。
IMG.jpg (, 下载次数:7)

jpg(2009/9/30 9:38:19 上传)

IMG.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2-06-07 07:59:13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0/15 12:33:2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

回复 2# fetonte 的帖子

杰苏阿尔多只有骚动,没有升华,所以他不能与蒙特威尔第相比_他尚未从他杀妻对他自己和别人的伤害中解脱出来;至于其他几人,尚未听过——某善以偏盖全,待他日听过后,再夸他们。贤弟以此攻击别人可以,于我,却不起任何作用。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

回复 4# fetonte 的帖子

贤弟若是评诗者,必是那说出“月光一片照苏州及其他各地”的那一个,呵呵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4#

回复 13# zhjh369 的帖子

我只说唾沫,我可能吐出去了,那就是一声一声的“呸、呸、呸”,也可能咽回去了,什么味只有我自己知道。呵呵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5#

克洛林达与坦克雷德

初听蒙特威尔第可能是很不习惯的,那感觉有点怪,尤其是他的牧歌,——他的弥撒却有最直接的感人力量,尤其是上面那首《真福童贞女晚祷》。他的牧歌是那时常见的拖腔唱法,声音拉得长长的,然后有时又很激烈,让人在动荡的情感中上下颠簸,于感受性上不是很舒服。但慢慢地你会被它吸引,你渐渐地能体会到那其中强烈的人性力量,即使你听不懂他们唱得是什么,——那长长的拖腔,表达了最深沉的情感,在这悠长的吟唱中,其中包含的人性内容被引导出来,像是一尊尊凝固了的雕像,于是一种情感的结构被蒙特威尔第以他入木三分的笔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于是,一声声的吟唱化作了雕刻家手中的刻刀,人类最隐秘的情愫被他一刀一刀地活刻出来。但我的基本美学观点是,一切伟大的艺术若不能将其所表现的加以升华,便没有那么伟大了——不能升华的艺术与隔壁老娘们的哭嚎有什么区别?因为她也发泄了,发泄完她也舒服了,不再闹了,但是她下次还会这样——蒙特威尔第若是不能将其表现的最后收束于他的笔下,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升华,那他也就不是我说的“高山仰止”了,这需要慢慢的论证。
IMG.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10/1 13:16:53 上传)

IMG.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10-01 13:16:53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

回复 22# 天堂之阶 的帖子

我灭了一个,当然得再树起一个,要不那地方空着呢,——像巨人露出的牙齿,马勒能有什么损失,他痛苦的一生已然说明了一切问题——破坏者首先破坏的是他自己——于我,却未感到任何这样的破坏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7#

回复 27# fetonte 的帖子

此两段甚妙,吾对此种议论无不拍手称快,还望继续赐教。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8#

回复 29# 白玉苦瓜 的帖子

天可怜见,这可是我自家体贴出来的,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9#

歌剧《奥菲欧》——爱情、音乐与命运

说到升华,我们可马上给出一个简单的例证,就是他在《奥菲欧》的结尾给出的——这时,奥菲欧处在两次失爱、失而复得、极度痛悔的痛不欲生的难以言表的情感状态中,这是靠个人力量所无法解决的人生悲剧了,这时,太阳神阿波罗现身,对他亲爱的儿子说出一番道理,于是奥菲欧释然,我尚未仔细看阿波罗对他儿子都说了什么,单凭曲调就可以感受到那种释然的,奥菲欧释然,我们也释然,如果看了词才释然,那就不能证明音乐本身的力量。虽然这有点大结局的俗套,但细细想来却未必如此——他的爱还是死了的,而且是死两次,他没有让他再活过一回,故事本身是让他在永失我爱的情况下释然——这当然不是庄子逝妻鼓盆而歌的那种释然,这是还未经受爱的甘甜即已告败的爱的失败——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的主人公自己一手造成的。为方便起见,我们先看一下这故事的来龙去脉:

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奥菲欧爱上了尤莉迪茜,后者在郊外采花时被毒蛇咬中致死;悲痛欲绝的奥菲欧决定不顾死亡危险到地狱去救回他的爱人。在地狱的冥河边,守河人不让他过去,奥菲欧的一曲里拉琴弹奏打动了守河人,他得以蒙混过河。到了冥王普鲁托那里,奥菲欧请求还回他的爱人但遭到拒绝;这次是冥王的王后被奥菲欧的遭遇和音乐深深打动,代他向冥王求情,让他满足这个年轻人的愿望。最后,冥王答应了奥菲欧的请求,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在他领着尤莉迪茜走出地狱的过程中,他绝对不能回头看;如果他回头,那么冥王就将收回他的承诺,而尤莉迪茜将重回地狱。在将要走出地狱门口的当儿,奥菲欧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下(他是多么担心他的爱人是不是到底跟着他),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王子重新落入痛苦的深渊。这时,太阳神阿波罗出现,鼓励他的儿子忘掉悲痛,继续生活下去。
IMG.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10/2 10:37:58 上传)

IMG.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10-02 10:37:58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0#

回复 25# 和谐花园 的帖子

此语甚妙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1#

爱情、音乐与命运(2)

这出剧的主题是爱情、音乐的力量、命运以及人性的脆弱。爱情的力量使我们的王子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踏上地狱之旅,而他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音乐;音乐的力量确实帮助了他,得以进入地狱之门。在冥王及其王后那里,音乐的力量再次帮助了他,使他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在返程中,人性的脆弱使其功亏一篑;他最后还是没能拯救出他的爱人。音乐和人的力量确实斗不过命运的力量,我们在无尽的悲痛与遗憾中感叹着王子不幸的命运。

这出剧中的一曲“利都奈洛”,唱得婉转悱恻,像是在召唤,又像是在独自感叹,充满了无尽的期许,无尽的希冀和深情脉脉。我想起在德国看这出歌剧时,每当有这段乐曲出现时,就有一个芭蕾舞演员在一个斜坡上孤独地跳舞,现在想起来颇合这段乐曲的意境,一种寂寥与无奈的美,一种我们在与命运抗争之后被挫败的平静之美,虽然我们失败了,但其结果是美的。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

奥菲欧(3)

这出剧到现在都是一切歌剧的楷模,没有复杂的剧情,没有复杂的人物和布景,它的魅力全在于音乐本身的韵味,永远吸引着你去聆听和品味。它的咏叹调缠绵婉转,一唱三叹,令你回味无穷,真有绕梁三日的效果;真正的大师级的杰作,永远可以感动你的心灵。我听过它的两次现场,一次在德国,一次在中国;无数次的聆听,无数次地陷我于一种感悟之中。这是可以伴我一生的音乐精品。全剧自始至终,都非常平和,没有什么大起大落(这符合希腊悲剧的精神,一种庄严的肃穆和一种被控制的悲情,希腊雕塑中最好地表现了这种精神;其雕塑名作“拉奥孔”中的人物,即使被无数条毒蛇缠身,仍表现出一种尊严,而没有作歇斯底里的嚎叫),也没有任何卑俗的成份;也就是说,全剧自始至终都是异常优美的,主人公即使两次痛失最爱,他也没有作浪漫派歌剧式的大嗓门嚎叫。这种平静的表现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它没有让我们感到任何不舒服和难为情,我们既身处其中,又超然剧外;末了,我们必得出这样的结论,平静比激烈更有力量和持久的魅力!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10-08 09:57:4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

回复 49# fetonte 的帖子

听一张完整的VESPRO,——形而上学在蒙特威尔第这里化作乐思,一种盘旋曲折的力量,一种有结构的欲望, 一种清醒时的冥想,一种富有激情的哲思;蒙特威尔第以个人力量打出了一个新世界,但他却什么也并没有破坏,他像那些穿着燕尾服的大指挥一样,在文艺复兴结束时把所有的乐音都捏在了自己的手心里——就是说,他把到他那时所有的音乐元素都有机地统一在他的牧歌里;他可以俯视一切,而别人只能仰视他,他是那站得最高的一位。
mon.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10/10 20:31:48 上传)

mon.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10-10 20:43:30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4#

回复 51# jshakszx 的帖子

想听哪张就听哪张,跟他有缘听哪张都能入境,无缘听哪张都觉得没劲——呵呵,估计听马勒的不会喜蒙大师,听完蒙大师觉得巴赫浅浅的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5#

忘恩者的舞会

蒙特威尔第的音乐总是那样意味隽永、蕴意无穷,这可能来源于他的拖腔唱法,他似乎是要把人嗓的韵味发挥到无穷的程度,所以,他总是让他的男女高音或中音在演唱时把声音向纵深拖开去、沉下去,尽可能地向深处开掘和深挖。蒙特威尔第的音乐是一枚永远也嚼不尽滋味的橄榄。这个特点在这首乐曲中似乎表现得更充分。一个心情浮躁的人不适合听他的音乐,你的心必须要沉下去,这样才会发现他音乐中那无穷的美。这悠长、绵远的声音真像是拖着你的灵魂在人类的道德与精神之林中漫步、徜徉。他将人类嗓音的韵味可谓发挥到极致,如此意味深长地向你诉说他的期许和慰叹;你由此可以推知蒙特威尔第的心灵深不可测,是你看也看不透的一眼深泉、走也走不到尽头的一个深洞。而且,在这样的洞里行走,你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赞叹。确实,蒙特威尔第是文艺复兴时期为我们后世贡献的最有深度的一位大师;这一点,在你愈发聆听以后会愈有感受和发出由衷的赞佩。蒙特威尔第的人声响起,能在你的听域中整整拉出一条走也走不完的小路,真正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它也成为一种桥梁,联结通往过往时光及人类精神源头的一切宝藏。它美不胜收,含而不发,在虚空中搭建起空中楼阁,让你留连忘返。它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在平静中像佛陀一样向你讲述着他所看到的一切;我相信那都是这位大师在他平静的思想中看到的一切,所以他的音乐才会这样文雅和流畅。它无穷地启发着我们的思维,只要这样的音乐继续下去,我在这里就一直能写下去;而这些文字都是他给我的,我也只是记录而已。我无需听懂他们在唱什么,我只知道,我需要这样的声音。
IMG.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1 18:03:26 上传)

IMG.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6#

爱情、权力与道德——《波佩阿的加冕》

尼禄是古罗马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废妻另立新欢为皇后只是他无数劣迹中很拿不上台面的一件事,但就是这件事触发了大师的灵感,给我们留下了音乐史的一出名戏——《波佩阿的加冕》——为什么?因为这中间有爱情,而且是与权力和道德相关的爱情。波佩阿者谁,正是尼禄大臣的老婆,被立的新皇后;那么,原来的皇后为谁?——屋大维亚是也。



戏一开始,是一序幕,命运、美德、爱情三位拟人化的神轮番出场,各唱出一番道理。在简短的开场曲——Sinfornia后,命运女神首先出场(在加迪纳的版本中,她由冯-奥特演唱),以各种说词将美德狠狠地奚落了一顿(容后翻译,歌词实在有意思)——中心意思是,谁在乎美德呢?若无我命运相助,任你是爱情还是美德,全要泡汤。
最后,爱情出场,对前两位女神责问一番,说没我的到场,你们两个在这儿瞎侃什么呢?爱情我亘古即有之,甚至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久,我一出场,任谁谁都得听我的——下面我就给你们来个例证——正戏开始:
调整大小 P1010012.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10/13 16:21:01 上传)

调整大小 P1010012.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1-10-13 16:21:01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7#

这戏里至少有两处牵涉到道德,而且其后果是很严酷的。当然,尼禄爱上其臣下的老婆,而且意欲娶之,这本身就是极不道德的——但道德对“第一公民”是否具有限制作用?这确是一个问题。搁别人这样,早就被人脑袋打出狗脑袋了——但没人敢对尼禄如何。而且,尼禄也早有准备了,他去人家里给人戴绿帽子的时候却没有忘记带卫兵,在门口站着岗呢——警卫工作还是很到位的——所以他也不怕谁对他怎么着。所以道德问题对他不存在,除非他自己在意。



所以第一次的道德问题落在屋大维亚身上,当她自怨自艾女人的悲惨命运时,她的一个老侍女给他出主意,让她也找一个“相好的”,让尼禄的名誉蒙羞,也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反复咏唱只要这样,你就会“从痛苦走向快乐”。这时我们听到作为具有克劳狄乌斯家族血统的这位高贵女人应声答道,我不能这样做,“即便神灵与美德死光,我就凭着自己的良知行事,——此等事吾不为也!"



屋氏女言毕,即转向神庙祈祷,留下道德难题给尼禄的老师,道德哲学家塞涅卡——他刚受到士兵的无情奚落。塞涅卡差不多是尼禄执政最初几年的“摄政大臣”,所推行之政策似有回复先前罗马光荣共和传统之征兆,但他对尼禄的淫佚行为有些放纵,其理由是——以小恶防大恶。我们且看塞老师如何行事——是迎头顶上,还是苟且逢迎?——而那士兵也放下狠话,这次你要是不帮皇后陛下,那就有你的好看!并说,一定要记住我这话。
调整大小 P1010013.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1/10/14 13:14:34 上传)

调整大小 P1010013.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1-10-14 13:14:3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8#

牧歌
P1010775.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2/6/3 11:28:35 上传)

P1010775.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9#

回复 58# 玄英閣 的帖子

玄兄的碟漂亮,长条的那两个是DVD么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