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意味悠远、情韵盎然的奏鸣曲:一份不可多得的巴洛克音乐遗产 [复制链接]

查看: 58572|回复: 146
1#
依我看来,巴洛克对后世最大的音乐贡献乃是其奏鸣曲,其中最为精彩的更首推三重奏鸣曲。奏鸣曲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个迷人的音乐意境,它自成一体,有着中国格律诗一样严整的结构,但其营造出的意境却不拘谨,而是透露着迷人且销魂的意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我听巴洛克奏鸣曲,经常感觉到它们是“押韵”的,这意思就是说,后面的乐音经常是和前面的应和的,所以我们经常体会到一种循环往复的结构乐趣。奏鸣曲经常是一个一个自成一体的结构,这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音乐作为一门时间艺术,其在时间中的“时值”经常会造就出一种空间上的结构,这结构如烟圈一样飘散在你周遭的空气中,使你沉迷其中,深陷于音乐所造就的一种美中。巴洛克艺术跨跃时空的意义在于,它表达的是一种情趣,而不是一种感情,我们不会像浪漫派音乐中体验到一种情感,而是感悟到一种趣味,这趣味让你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并随着它的魅力愈行愈远,走到一个不听音乐就永远也体验不到的那种美的境界中。听罢,我们只好感叹,这种美啊!我这里听的都不是那么有名的,但他们的音乐却都是非常优美且迷人的,与各位分享。
IMG.jpg (, 下载次数:5)

jpg(2009/10/27 9:08:56 上传)

IMG.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10-30 19:58:20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11/3 10:41:5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

回复 3# novak 的帖子

多谢捧场.对于CALDARA的作品,我其实是从下面这张碟开始涉猎的,听后击节称赏后才买上面那张的。这张就像它的封面一样,演奏得雾气蒙蒙的,把我们带到了戴望舒的《雨巷》里,如果想像到这巷是威尼斯的,这感觉就更妙了,雨 中的思绪被拉得老长老长。此碟中五首三重奏鸣曲,乐器配制为两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架小型管风琴(小型管风琴的声音极佳,颇有意味);两首大提琴奏鸣曲,乐器配制为两把大提琴,一架羽管键琴。
IMG.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10/27 20:43:18 上传)

IMG.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10-27 20:46:21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

三重奏鸣曲神品第一

我是从下面这张碟爱上巴洛克三重奏鸣曲的,今日重聆之,顿觉蓬壁生辉,音乐被演奏得神采飞扬,神采熠熠,激情与理性完美地结合。在我听过的三重奏鸣曲中,没有比它更好的了。这位KRIEGER不知是何方神圣,写出的音乐如此了得,巴洛克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真是人才济济——人听得都飞起来了!
IMG.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10/27 21:00:37 上传)

IMG.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4#

三重奏鸣曲神品第二

三重奏鸣曲中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弄得较多,法国人基本没什么贡献——这会儿他们正把维奥尔和羽管键琴玩得炉火纯青。下面这张又是德人的,同样的美不胜收,四首三重奏鸣曲和一首巴松管、两把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协奏曲。本人向喜管乐,尤爱巴松,那还不听得心花怒放。小提琴被拉得顾盼多姿,绚丽多彩,像是一位轻衣薄衫的春日美人迎风款款走来;小提琴声又像是被吹出来的,在荡漾的春风中不慌不忙地呼吸浮动着,——我不得不又夸一句德国人,在奏鸣曲的领域,在用音乐编织结构的人类智慧方面,他们拨得头筹,好听得都忘了吃饭了。
IMG.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10/28 19:23:01 上传)

IMG.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5#

法国人的奏鸣曲

LECLAIR是法国音乐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奏鸣曲甚可一听。这张中的乐器是小提琴,大提琴及羽管键琴,执大提的是雅皮-特-林登,我曾听过他执棒的莫扎特交响曲全集,很有水准;唱片公司是大名鼎鼎的ECM。有意思的是它的封面设计,
IMG.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10/29 9:31:11 上传)

IMG.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

回复 15# fetonte 的帖子

你不说我倒忘了,科大爷的确实好,等晚上回家再上片;科大爷仿佛是奏鸣曲的老祖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7#

当音乐的味道在空气中飘散

这张中的乐器配制为两把小提琴,一支大管,一把大提琴,一把短颈琉特琴,一架小型管风琴;管风琴的声音悠扬而浑厚,大管低沉而热烈,小提琴则为一切声音镶上金边,整个17首曲子造成的意境沉醉而迷人,——我听来听去,在三重奏鸣曲中找到了音乐最后的归宿以及我的耳朵的归宿。
IMG.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10/30 19:56:19 上传)

IMG.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8#

冰上芭蕾,晴夜烟花——随想曲、坎佐内与奏鸣曲

这张中只有一首奏鸣曲,还不是三重的,大多数为随想曲——就像飘散在风中的烟花,短暂的绚烂,倏忽即逝;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小提琴,其灵动的声音就如冰场上的花样滑冰选手令人目眩的高超技巧,来去自如,而且动辄来个空中转体或者将女选手甩出老远又顺利回到男选手怀中那种,听来真让人过瘾。通过这张碟,我算触到了随想曲的实质,就一个字——爽!
IMG.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11/1 10:20:55 上传)

IMG.jpg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9#

上个熟人的:哈斯的三重奏鸣曲

这张碟是世界首录,其特点在于其他三重奏鸣曲的主奏乐器皆为小提琴(一把或二把),而哈斯的独到之外在于其主奏乐器是本人钟爱的双簧管。我心下思忖,哈斯是个幸福的人,他活了整整84岁,——他的音乐总是恬静而迷人,没有一点不相宜的地方,有种中国田园诗和山水画的味道。哈斯音乐的优美与莫扎特有共通之处,其差异在于把莫扎特音乐中的激动不安抽掉,那就是哈斯;如果莫扎特没有这种激动不安,那没准也能活得跟哈斯一样长久,但是我们是否需要另一个“活得倍儿长”的哈斯呢?我爱哈斯,仅次于莫扎特。
IMG.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11/1 14:41:17 上传)

IMG.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11-01 14:43:27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