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大师
- 论坛博士后
- 633
- 647
- 2010-10-29
|
1#
t
T
发表于 2015-09-25 00:52
|显示全部
|
No.585是Mark Levinson旗下「唯一」一部綜合擴大機,而且這一次No.585不僅是綜合擴大機,還加上了DAC的功能,更是如虎添翼,用一部綜擴滿足音響迷在類比與數位的所有需求,這招數不是「倚多為勝」嗎?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話說三國講「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Hi End音響的世界,過去一直講究「分體式」設計,一部CD唱盤不夠看,要分為CD轉盤與DAC,最好連校正時鐘也外接出來,順便把電源供應分開裝,左右聲道搞獨立,弄出八件式超級數位訊源,厲害吧。擴大機呢?依樣畫葫蘆,綜合擴大機不夠看,分為前、後級就變兩部,左右聲道再分離變四部,然後各自電源獨立,再乘二變八部,一字排開肯定壯觀。嘿,您沒看到老婆在旁邊臉色鐵青了嗎?光是訊源加擴大機搞出十幾部機器,外加訊號線、電源線滿地爬,電源插頭裝再多都不夠用,會不會太誇張啊?
沒錯,就是這種又多又繁複的Hi End「分體」設計,嚇跑了一群想要入門的初哥,超級複雜的系統也更難搞定,光是線材怎麼接才不會互相干擾,就得忙上個大半天。難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又好聽又簡單嗎?這「分久必合」的道理來了,很多人希望能把所有功能齊聚一身,同時還要兼顧好聲音,這就是試聽Mark Levinson No.585訴求的市場區隔!
就用這麼一部No.585,您得到什麼?第一樣是200瓦的大功率,而且是Mark Levinson之聲,再來是完整的類比輸入,包括平衡與非平衡都有,而新增的功能則是DAC,不僅是USB輸入,方便與電腦連接,同時還有光纖、同軸與AES/EBU,這代表Mark Levinson是「玩真的」,不是簡單裝個USB DAC模組而已,是真正把一部完整的DAC與綜合擴大機整合在一起。還有,Mark Levinson也是自動控制整合的行家,所以No.585具備RS232端子,外加phone jack與RJ-45乙太網路端子,用來支援自動控制的12V觸發(trigger)。
No.585在2014年慕尼黑音響展首度發表,然後在美國CEDIA展接續展出,台灣在2015年開始發售,在此之前Mark Levinson旗下也只有一部綜合擴大機,叫做No.383。比較起來,No.585可說是非常有誠意的升級。以輸出功率來說,No.585增加了一倍,舊的No.383只有100瓦,現在No.585給您200瓦,還有,No.585裡面有完整的DAC,但No.383單純只是綜合擴大機。此外,No.585還多了80Hz的高通濾波輸出,方便用家外接超低音,建構2.1喇叭系統。
塞得滿滿的線路井然有序
在外觀工業設計上,Mark Levinson多年來已經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標準,就是黑色與銀色的搭配,獨特的配色比例,加上旋鈕與按鍵的設計,怎麼看都知道是Mark Levinson的機器,絕對不會認錯。還有,千萬不要以為No.585「只是」一部綜合擴大機,就隨便去搬動,這部機器重量有32.5公斤,一個人搬動還是要小心一點,不然可是會閃到腰的。
再來看看No.585的輸入端子,有趣,您從中間一分為二,大概猜得到No.585是雙單聲道設計。背板的第一排是類比輸入,左右分離,總共有四組類比輸入,包括一組平衡與三組非平衡,最外圍則是連接超低音用的80Hz以下輸出,用在2.1的喇叭系統上。第二排則是數位輸入,一共六組,分別是AES/EBU一組、同軸兩組、光纖兩組,外加USB一組。這個厲害,您也感受到現在真的是數位時代了,類比輸入只有四組,但數位輸入變六組,比類比還要多。往下還有第三排輸入端子,但與聲音無關,包括USB、Ethernet、IR 、RS-232與12V Trigger,這些都是用來與自動控制連動的端子。
打開No.585的頂蓋,內部的線路塞得滿滿的,而且乾乾淨淨、井然有序,這讓我想到了Accuphase,每次我打開Accuphase的機箱,都會讚嘆電路工程師安排線路的潔癖,看到No.585的內部,一樣讓人拍案叫絕。雙單聲道的綜合擴大機,幾乎是頂尖綜擴的「標準設計」,但是要林中分兩路,線路又要安排得乾淨整潔,能像No.585這麼漂亮的可說少之又少。在Mark Levinson官網的影片中,原廠R&D說No.585是全新的設計,而且全部在康乃狄克州Shelton新的研發中心
我們從電源供應看起,No.585配備的900VA的環形變壓器,分別供應左右聲道的電力。不過Mark Levinson把環形變壓器擺在機器前面,而不是後面。900VA的環形變壓器後面是穩壓線路。機器後半是類比與數位線路板,線路還分樓層搭建,上面是類比放大線路,下面則是完整的DAC線路,左右兩邊則是功率放大,散熱片藏在裡面,讓No.585的外觀看起來簡潔又漂亮。
使用傳統AB類放大
從900VA的大尺寸環形變壓器,您也猜到了,No.585是傳統AB類放大,不像現在許多標榜大功率的綜擴,都已經換成交換式電源或Class D。No.585的放大線路強調全差動、雙單聲道,每一個聲道配備12個功率晶體,強調「貨真價實」的兩百瓦,而且原廠強調,就算喇叭阻抗掉到2歐姆,No.585依然可以穩定地工作。
再來談到No.585的操作,那真是令人舒服的人機操作介面。因為數位化,許多擴大機都改為按鍵式操作,說實在的,我自己很不喜歡用按鍵操作開關,尤其是音量,按起來一點都沒手感,還是傳統圓形旋鈕用起來最讓人安心。No.585的旋鈕手感好極了,轉動的時候音量變化也很有趣,開機時音量預設為10dB,從0dB到24dB每一格音量變化是1dB,而24dB之後則是0.1dB變化,格子分得這麼細,您一定可以細細地找到最適合的音量大小,絕對不會出現加一格太大聲,減一格太小聲的問題。
數位輸入多於類比輸入,您就看得出No.585重視數位的設計取向了。No.585配備了ESS Sabre 32bit/192kHz晶片,不僅PCM的支援規格到頂了,它還可以解DSD。此外,Mark Levinson也考慮到用家可能也會聽Spodify或網路廣播,這些數位訊源的格式經過壓縮,音質比較不好,所以No.585加入了Mark Levinson研發的Harman Clari-fi Signal Processing,用來修補壓縮音樂。
或許有人想問,配備六組數位輸入,真的用得到嗎?當然,我們一起來算算看。USB一組,連接電腦,用來聽高解析數位母帶或DSD,AES/EBU用來接傳統的CD轉盤,兩組同軸可以接CD或藍光機,而兩組光纖其中之一可以給PS4或XBox One,另一組給Airport或AP的光纖輸出,這樣就可以Airplay或玩Wi-fi無線傳輸了。您看,六組數位輸入不是全部插滿了嗎?
背景乾淨深邃 幾乎沒有底噪
雖然No.585的數位與類比輸入豐富又齊全,可是我在U-Audio編輯部試聽的時候,卻是簡單的搭配,不是用電腦就是傳統CD。我知道編輯部最近有人在說,是不是搞PS4或XBox One近來,這樣可以多一點東西測試,不過為了維持辦公室工作紀律,總編還沒「准簽」。但是在試No.585的時候,我不免要想:如果拿XBox One光纖輸出,搭配No.585來玩「刺客教條」,應該很刺激吧。
試聽No.585的過程都在U-Audio自家聆聽室,訊源搭配Densen B-420XS與Macbook Pro,喇叭則用上CC Admonitor Preference與Atom GT1。No.585推這兩對喇叭都很輕鬆,不過最令我意外的是Atom GT1,這對書架喇叭與No.585搭配起來,身價不太對稱,但是No.585把GT1推得虎虎生風,一點都不像書架喇叭。不過要論起身價相當,Admonitor配上低音柱與No.585比較搭,好聲的「絕對值」也更強,而且這書架加上低音柱的設計,並不好推,更能考驗No.585的驅動能力,所以雖然GT1令我驚豔,最終試聽還是用Admonitor Preference。
No.585的聲底是很典型的Mark Levinson,聲音背景乾淨深邃,底噪幾乎完全沒有,音樂的線條感凝聚又漂亮,低頻量感相對收斂,但是速度又快又乾淨,是結實有力的走向。一邊聽著No.585,一邊不禁要想,就算弄很複雜的前後級,也不一定能像No.585這麼好聽。聽李宗盛唱「山丘」,歌聲是中年大叔唱桑海滄田,吉他邊彈邊拍,No.585呈現出清脆爽朗的質感。聽林生祥唱「種樹」,一樣彈吉他,聲線更柔和,還有月琴吉他獨特的音色,No.585把不同的吉他對比清楚的呈現,當然,您還可以聽出林生祥比李宗盛更年輕的嗓音,更草根的情感。
能表現出錄音當中的質感
我沒講什麼?高頻?中頻?低頻?是的,No.585在頻段均衡的表現已經相當好,我聽的不是某一個頻段的控制力,因為No.585在這些面向已經都很均衡,我注意的是聲音的質感。要能表現出錄音當中的質感,代表要把樂器的光澤與色彩正確地呈現。前面講的李宗盛,用的是自己設計的Lee Guitar,林生祥用的月琴吉他也是他自己設計的,雖然我們沒辦法真正去拿他們的吉他來試,但是從錄音當中可以清楚感受到李宗盛的吉他共鳴有厚度,而且帶有清脆爽朗的質地,而林生祥錄音的吉他比較溫暖圓潤,聲響相對沒那麼清脆,而月琴吉他則帶了些許鼻音的濃郁共鳴。這些細節在No.585都清楚地表現出來,讓我們聽見不同吉他在音色質地上面的差異。
這種音色質地的清晰呈現,講的是No.585表現錄音「真實感」的能力,我們可以拿更難一點的題目來比較,聽顧爾德錄製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他錄了兩次,一次在1956/57年,另一次在1981年,兩張唱片都是經典名演。年輕的顧爾德快速凌厲,年長的顧爾德速度明顯地慢了許多,這種速度上的差異,基本上不管便宜或貴的音響,全部聽得出來,可是在No.585我們可以聽到更多細節,更能接近錄音的時代氛圍。在1981年慢的郭德堡版本中,顧爾德的鋼琴錄音顯得更圓潤飽滿,母帶底噪更低,如果您更仔細一點聽,顧爾德幾乎是從頭唱到尾,這些都代表No.585分析解譯音樂細節的能力出眾。換上1956/57年的版本,類比母帶的噪訊明顯大了許多,可是鋼琴的音色明亮了些,指尖的動作更快速乾淨,顧爾德一樣從頭唱到尾,但是哼唱的聲響小了一點,比較容易被鋼琴掩蓋掉。用No.585在這兩張唱片當中,一段段變奏比較過去很有趣,而No.585清晰通透的音樂解析力,讓人彷彿回到當年顧爾德的錄音室當中。
輕鬆推出龐大的音場與音樂規模
200瓦輸出功率的No.585,算是中大功率,搭配著Admonitor Preference推得輕鬆自在,就算U-Audio的試聽室將近二十坪,還是可以輕鬆推出龐大的音場與音樂規模。No.585在低頻的表現是乾淨快速、講究線條的,如果您期待的是厚重的低頻量感,那麼No.585可能不是您的菜。譬如聽馬利納指揮St. Martin In The Fields的「莫札特安魂曲」,「Dies Irae」是描述世界末日景象的大曲,合唱團火力全開,管弦樂猛力催逼,定音鼓襯底代表末日的雷鳴地動,No.585把定音鼓表現得緊張又急湊,合唱團不僅有中頻段的厚度,而且尾韻上揚的空間感,更是讓人身歷其境。
以聲音的「純度」來說,No.585依然具備Mark Levinson那種清清如水的個性,聽喬琪歐(Angela Gheorghiu)唱普契尼「我親愛的爸爸」,您可以感受到喬琪歐的聲音線條帶著骨感,嗓音多了些清甜,但是厚度似乎沒那麼渾圓。怎麼比?聽聽卡芭葉唱的版本,馬上感受到喬琪歐顯得瘦了,就算瘦身之後的卡拉絲可能都要比喬琪歐還要厚一些,可是喬琪歐嗓音的清甜感受,則多了一分撒嬌的味道,很對「我親愛的爸爸」這首曲子的味道。喔,我忘了多帶一筆這還是靠中性準確的聲底,我才能這麼輕鬆地聽出女高音唱腔嗓音的細膩變化差異。
貨真價實的200瓦AB類輸出
我對No.585最後的試煉,當然是大規模的交響曲,拿誰最難搞?馬勒,他太喜歡大編制的交響樂團了,聽蕭提指揮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直接進第四樂章地獄與天堂的對比,導奏就是毀天滅地的世界末日,鐃拔一響,銅管與打擊樂器火力全開,弦樂群呼嘯地跟進,一波強過一波的音樂聲浪,彷彿世界末日的雷鳴閃電、洪水海嘯,No.585推著Admonitor Preference,我猛力催著音量,銅管亮麗高亢地吹奏著主題,木管群粗暴地呼應,弦樂群則拼命地拉奏出強悍的張力,No.585即便在大音量催逼下,依然沒有軟腳,這200瓦AB類的輸出顯得貨真價實。
如果我換更大輸出功率的前後級,會不會比No.585更厲害?如果換的是Mark Levinson更高階的後級,百分之百更厲害,控制力可能更驚人,但是那不是No.585的產品定位。No.585是要用一部功能齊全的綜合擴大機,搞定您聽音樂的所有大小事,而且絕大多數喇叭都能推得動又推得好。No.585做到了嗎?至少在U-Audio試聽,它不僅能推動大多數喇叭,還能推出好聲,那是Mark Levinson招牌的中性、清甜、通透、乾淨的聲底,襯托出更豐富的音樂表情。如果複雜的音響系統您已經玩膩了,No.585這番「化繁為簡」的簡單好聲,可能是您值得嘗試的「簡單聆聽知道」。
器材規格
Mark Levinson No.585 型式:綜合擴大機 頻率響應:20Hz~20kHz(+/-0.13dB)、2Hz~250kHz(+0.2dB/-3dB) 輸入阻抗:大於45k歐姆(XLR、RCA) 輸出功率:200瓦(8歐姆) 訊噪比:大於98dB 總諧波失真:小於0.01% 最大增益:40.7dB 類比端子:RCAx3、XLRx1、RCA Line output x1、喇叭端子x2 數位端子:AES/EBUx1、光纖x2、同軸x2、USBx1 尺寸:193x438x507mm(HxWxD) 重量:38.6kg
代理:极品轩影音 電話:18950111112 黄先生 微信:459097163 欢迎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