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有花落至,远随流水香”无感CD贴使用小记!兼谈些摩机电容。 [复制链接]

1#

别说晴空只有沉默和蔚蓝/

一望无际的/

还有那鲜花遍野的草原/

我只是/

带着一颗清澈的心/

化身追寻孤寂的旅人/

也为那同样无垠的/

金色麦田



前言:


开帖只为交流,不想引起无谓争议,也不想证明些什么,毕竟每个人的器材,环境及听感各不相同,事实上影响好声的因素实在是多不胜数,如何决断,取决与你的学识,经验与技艺!这里除了需要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外,必须强调你才是你音响王国存在的标尺,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友人赠与我几片CD无感贴纸,谓之有奇效,之前虽有所听闻,然因没有机会亲自使用,故对其效用一直未置可否。待拿到手中仔细端详,不禁莞尔,原来贴纸制作除了小巧之外(直径仅7毫米),表面竟赫然印有“JS”字样,如此不避讳,或者真有其过人之处,只是那同样印在贴纸表面游走于贴纸边沿,呈现圆形的两道银线却骄傲的映入眼帘,那银线其实是一条,弯折成为两个同心圆而已,而且两头不连接成不闭合状,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无感线圈?……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2-19 20:45:38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3/6 23:41:0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2#

近几个月来因为摩机的缘故,CD机一直未曾合盖,主要是在进行一项细致并有趣的电容搭配校声,不同的电容自有不同的韵趣,搭配组合的话,更是变化无穷……

提到摩机,就大多数烧友而言总是比较无奈的一件事,要么蠢蠢欲动却无从下手;要么胡乱下手,又唐突了佳人;再要么只能花大价钱升级到勿需打摩的地步。当然,不是所有机器都是可以打摩的,一些经典的器材,你甚至不能随意改动走线的位置,之所以选择打磨,一来打摩的对象的确具有打磨的价值和提升的空间,二来打摩的过程充满乐趣,况且还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通常打摩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用很小的代价获取性能极大的提升,这里自然不包括一些极至的玩家打摩的花费超越了新机的本身,这也是个人所不提倡的。

其次打摩具有相当高的自由度,任由发挥,可以选择各类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元件搭配出不同音色,不同风格的声音,找到你最爱的那一种这也就是摩机令人着迷的地方,但无论你决定如何实施,最终的结果将取决于你的学识,经验和技艺。


事实上,在经过漫长的仔细实验聆听之后,值得庆幸的是个人对于变换电容对音色的影响还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这让我最终找到了我想要的声音,那声音属于我!



个人使用的是RIFA电容PEH-124系列,1996-2002年产品,每组5只并联凑成4Kuf余为CD的数模转换和运放供电。效果极佳。其效果主要表现为:
1.音色极为优美,各音域表现异常全面,几乎无懈可击。
2.速度非常快,决不拖泥带水,在小动态时优美动听,在大动态时从容不迫,轻而易举的完成爆棚。
3.细节非常丰富,表达非常细腻,是极具有胆味的产品,是去除数码声的利器!









ROE电容在以前大部份是金黄色的外皮包装,装在机箱内部线路板上金黄一片煞是好看,令人不由得联想起泛著黄金般光泽的音质与音色,ROE电容是经典的德国声、严谨冷静、高低频均衡、高频清晰纤细、低频扎实有力、速度瞬态皆好、音场开阔、声音十分大气、EBU-GPF系列的电容是无氧铜引脚。ROE电容里音色最柔美的,不可多的的极品音频电解电容





















ERO薄膜电容以“最平衡音色”而闻名,可以说在全频的透明度,音场纵深层次感,声音的质感,中频信息量,细腻程度,高低两端的解析力,音色为中性,但有种淡淡的甜美





猪肝色的极品ROE胶木壳电容德国著名电解电容生产商ROE(Roederstein)有史以来生产的最好听的电解电容。EK型号胶木外壳,环氧树脂封低,有效降低震动,几乎无任何泄露,极品电容中的万金油,声音严谨冷静、高低频均衡、高频清晰纤细、低频扎实有力、速度瞬态皆好、音场开阔、声音十分大气、这种胶木壳电容在以上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丝柔润的味道,温暖感和中频密度都很赞,人声很有味道,是不可多的的极品音频电解电容。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2-17 13:25:51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3#

原帖由 聂瞿 于 2012-2-18 15:07:00 发表
战羽兄的电容讲述得够详尽,也讲讲这无感贴片吧

拿到无感贴的时候,摩机已到尾声,要使声音稳定下来,煲一下是必须的,所以并没有急着使用。


对于打摩,身边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对于一些定型的完整的合格的产品,去进行一些私自的人为改动,既破坏了器材硬件的完整度,从而造成影响安全和使用寿命的潜在风险,又破坏了器材原有的音色,实在得不偿失,这样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也因人而异,一件成功的打摩需要牵扯到相当广泛的知识面,需要战胜困难的信念,更需要直面失败的勇气。
无论如何决定动手打摩之前请先确定两件事,互为充要:


1. 确保你的安全。
2. 在第一点的前提下,确保你得到了你想要得声音。

对机器中的电容进行搭配,除了有足够多的精品电容外,还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你要有一个足够灵敏的耳朵,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仪器能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尤其是在薄膜电容方面,常用的仪器几乎不能发挥作用,这时候全凭你的评价标准和耳朵来验声。


最终我定下的版本是:
1.供电部分的滤波电容是ROE,
2.数模转换以及随后的运放滤波部分是RIFA+三洋固态,
3.输出耦合部分用ERO薄膜电容。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2-19 09:46:19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4#

原帖由 星座2号 于 2012-2-19 10:00:00 发表
好文章!兄台文彩飞扬,令我等烧友佩服!



让兄见笑了,那图片想起一句打油诗:远望群山,一锅窝头……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5#



之所以提及打摩,是因为打摩除了要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关键还要有一颗细致的心,你固然可以随意调配出你所喜欢的声音,但你的标准光凭想象显然是无法令人接受的,这需要不断的积累,对比,试听,做些有益的家访对于确立正确的声音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沪上牛牛的视听室,高档器材济济一堂















某大侠极有品位的AUDIONET+ACAPELLA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2-20 02:29:51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6#

对于CD无感贴,之前未曾接触,但是对于另一种调音利器CD垫倒是印象深刻,记得那是在去年音展,遇见台湾一刘姓展商在做,使用下来效果有正面的大幅改善,以下是展会现场,用的是VTL胆机。


这段时日通过换保险管,电源尾座,用CD垫种种调声的手段,逐渐体会到
一切还需从你的系统出发,此等校声手段,只是微调,调的是神韵与气质,不会从本质上改变什么,是否适合你,试一下便知,量力而出,适可而止!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2-22 16:44:01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7#

CD摩机之后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期,深刻的变化令人欣喜,除了读碟飞快再无挑碟之外,声音一扫过往颓靡,声像立了起来,是那种健康的开杨明快的类型,同时把握住了速率与节奏,这正是我想要的……

乘着难得的休息,随手一张平日最爱的best audiophile voices VII《爵士女伶》第七辑,浓郁的爵士风情醇正温暖令人沉迷,忽然想起那几张CD贴纸尚未试用,更待何时?

带着一丝怀疑贴于CD表面之后,竟有些期待,一开声立马感觉到了不同,至少在我的系统上表现出了可闻的差异,那便是音色稍暗,但声音密度增加,整体感觉厚实了,音场变得更为开阔,空间感强烈,低频无论从量感或质感上都有所提升,下潜也要深一些,唯高音部分似乎有压缩的痕迹,失去了原有的那份灵动与飘逸,有些初试创世瑰丽保险管的味道,创世瑰丽初听也是音色稍暗的,但那也是声音密度增强结果,接下来就是验证了。

随着各式碟片轮番上场,无感CD贴的功效已渐渐浮出水面,在个人的系统上使用后,它呈现一种温润的气质,仿佛沥清了碟片录音中的粗砺与火气,声音似乎变得慢了起来,顺滑且密度极高,空间感强烈,人声能够挖出背景,个人感觉,最大的变化还是来自低频,那份丰韧与弹性,初具权威感。

然而问题也随之产生……???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8#

原帖由 EMS特快 于 2012-2-23 18:23:00 发表
  有条件当然首选BlackGate 黑金刚!  .....全世界公认最好的电解电容!                                                                                    Black Gate电容多应用于要求非常高的顶级音响设备上。作为顶级电容,更是让乐迷们喳喳称奇。Black Gate是杰出的艺术作品,其独有的高贵

通常打摩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用很小的代价获取性能极大的提升,这里自然不包括一些极至的玩家打摩的花费超越了新机的本身,这也是个人所不提倡的。
黑金刚不是一般的好,但是要注意两点:
1.基本上百多元一枚,这个代价是否真有必要。
2.假货横行,高仿极难辨别。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9#

原帖由 lin.n 于 2012-2-23 18:07:00 发表
贴完后重心偏移,所以声音变了。一张碟贴4个如何?或者贴在碟增上面~

事情还不是这样简单,关于重心偏移说,微观而言,贴单边理论上的确造成重心偏移,但宏观而言这点重量以毫克记,几近忽略不计,当然为了进一步验证贴两片以取得平衡也是必需的。


就个人的系统而言,贴两片与贴一片之间几无差异,或者有,但在我这无法区分,所以在其后的试听里都是采用贴一片的方式。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10#

原帖由 Celo 于 2012-2-27 12:24:00 发表
货在途中,就快有得玩啦。。。

期待兄的听感!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11#

由于每个人的系统,环境,对声音敏感度等等差异,用后感自不尽相同,在个人的系统上,此CD贴的效用有着正面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对你而言是改善还是变差,还在于你的亲耳聆听。

随着试听的深入,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萦绕心头,颇有些困惑,这便是:用了CD无感贴之后重播出来的声音,究竟这是CD碟片原来就有的讯息,还是因为使用了CD无感贴添加或衰减了什么而改变的。

或者说它是校准了,还是改变了声音的模样?

如果是CD碟片原来就该有的,为什么平常重播不出来?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让我们丢失了如此宝贵的讯息。
如果这声音信息是原来碟片上所没有的,那么这小小的贴纸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去改变些什么?



正盗版的测试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2-29 00:49:17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12#

原帖由 小烧怡情 于 2012-3-3 21:41:00 发表
品着战羽兄的文笔,斟上一杯茶,竟然也是一种享受了.....


兄抬举了,惭愧!
喝茶甚喜铁观音,只见那条索卷曲,肥壮圆结,鲜绿匀整,只泡得汤色金黄,气韵极高,回味悠长。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13#

原帖由 原始森林1997 于 2012-3-4 14:15:00 发表
其实你的CD机已经读碟快了,那个无感贴不过把速度拖慢,你听起来舒服一点。


极具想象力,但很遗憾一张小贴纸还拖不慢转速,全贴满了照样转得很欢快,如果这样CD垫岂不拖得更慢,但其实CD机还不像LP放得转速慢了只是变变声调,CD机碟片转速慢了只怕不读碟了。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3-05 00:49:40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14#

原帖由 Celo 于 2012-3-3 21:32:00 发表
哗!出到正盗版对比,快上结果。


高仿


不得不承认这张ifpi:P481的高仿已经到极高的水准,尤其音质上的细微差别在巨大的购买差价面前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但正版永远是正版,那份神韵与气质是模仿不来的。







cd无感贴的使用当然不能弥补高仿碟与正版碟之间水准上的差异,但毫无疑问高仿碟高频的毛糙感被打磨圆润,中低频稍显厚实,似乎沥清了碟片录音中的粗砺与浮躁,亦即减轻了所谓的数码味,显得耐听了,用在正版碟上面也有同样的功效,空间感和低频的改变无疑是明显的,呈现一种扎实稳重的感觉。







总结一下个人使用感受:

1.  用在个人系统上是有改变的,呈现温润扎实的风格。
2.  使用一片与多片,声音的区别几不可闻。
3.  使用一片时贴于CD表面不同位置,声音表现有区别但不明显。
4.  可以整张撕下重复使用,并不影响使用效果
5.  这类调音小道具重来调的都是神韵与气质,在未搞清自己器材特性得失之前,不建议盲目尝试。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