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版《红楼梦》选秀活动刚刚启动的时候,有人问总导演胡玫,她对新版《红楼梦》的角色要求是否已经有自己的标准?对老版《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的有何看法?胡玫回答是,她认为老版《红楼梦》的角色是比较接近普通的印象的,对新版也很有一定的价值。言语中,多少透露出一点她心目中的新红楼。
事实上大约多数人都有与胡玫一样的看法,认为87版《红楼梦》是非常接近原著感觉的,一大群丫环油头粉面、蹑手蹑脚在大观园里晃荡着,想象起来似乎很逼真。
真的这样吗?其实这种“集体意识”遭受误导。遭受什么误导?遭受仕女画误导,遭受戏曲脸谱误导。可以说,87版《红楼梦》的审美感觉是建立在仕女画与传统戏曲脸谱所形成的一种下意识上的。于是,贾宝玉可以来自四川,一个胖乎乎、傻乎乎的娃娃脸。贾宝玉这个人物,天生叛逆,高贵且淡漠,直接从仕女画和戏曲形象中移植过来的这个单纯的笑脸,显然无法包含这些复杂的性格因素,我们看到的应该说是一个乖儿子而不是一个混世魔王。于是,林黛玉也可以来自东北,一个健硕的东北大妞,咳嗽起来都显得那么富有生命力,怎么都找不到一个瘦弱刻薄、美丽袅娜的江南女子的感觉,没有那种灵气、秀气。如何显得刻薄?陈小旭只有一招,斜眼看人。但是,只靠斜眼看人是无法得到黛玉的真气质的。
其他形象,也大多数遭受类似的影响。因此,我认为老版《红楼梦》的角色其实很失败,如果新版红楼还参考老版的角色标准作参考,无疑更加愚蠢。国外有很多重新演绎经典的成功事例,幅度或大或小,关键的一点,是要体现出现时代的艺术观念、艺术技巧或者对经典的理解。比方,德国拜鲁伊特音乐节,对瓦格纳歌剧的演绎,从80年代开始,就引入后现代主义手法,布景、服装、舞台等都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07版《红楼梦》,是否也应该拿出一点东西,来说明30年来中国其实也是有人在思考和进步当中并非死水一潭的呢?
如果从保留这种“大众错觉”出发,那么87版《红楼梦》还是有其价值的,虽然是一种严重失真的感觉,但是毕竟是“大众”的,所以就有其独特价值。同时,这些人物比较可贵的一点是年龄因素。87版的这些演员,年龄大多数跟人物的实际年龄很接近,这很重要。而进入新版选梦秀的深港澳赛区决赛的那几位候补贾宝玉,最要命的就是年龄偏大,其中一位,都可以去演贾政了。贾宝玉平常的贵气中,应该还有一种傲气。或许因为在比赛中,选手们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更的表现出来的是浮躁、迫切,而不是与人物相关的特质。因此,虽然有一位选手声称要演出与众不同的贾宝玉,但是从他的过场情况来看,没有一丝端倪。事实上这也是竞技化的选拔的一个弱点,喧闹中,一些本色因素可能被忽视了,包括选手,也包括评委。
因为人物年龄很小,因此挑选选手,本色十分重要。年龄小的演员演戏起来很像演戏,表演技巧有所欠缺是正常的,这时候本色可以弥补经验上的欠缺。比方87版的小演员们,技巧就是在不怎么样,有一种很概念化的东西,因此虽然质朴但不自然。不巧,他们大多数缺少角色的“本色”(除了王熙凤等)。内心世界的特质是表演不出来的。
深港澳赛区的三位林黛玉、三位薛宝钗与四位金钗个个青春亮丽,性格开朗。或许因为比赛需要,她们的亮相没有体现出角色的差别,更多体现的是比赛技巧。其他角色不说,林黛玉可就是不怎么开朗的。我们可爱的选手也许漂亮、大方,举止得体,都长着瓜子脸,所以就进入决赛了。不排除她们当中有很本色的林黛玉,但是却很难从比赛的舞台上看出来。这是一个矛盾,林黛玉是不喜欢走到前台的,一旦走上舞台,离林黛玉就有点远了,尤其是要用能吸引观众目光、引起评委注意,选手们就要顺着比赛的路子走,“出类拔萃”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时候,有效的手段就是阳光路线,展示自己,这是一种目前流行的比赛文化。但是这却不是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缺乏信心,然而,选手如果表现出缺乏信心,结果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