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这东西,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我的看法基本这样:
面对的是这样一部电影,颇多困惑:怎么去理解这种来源于一定的事实但是却不是那个事实的似是似非。我一再思考,什么是艺术虚构?什么是谎言?什么是巧妙处理?什么是擦边球?存不存在比真实更真实地虚构?我在这模棱两可的叙事中迷惑了。但是我似乎明白过来,陈凯歌和他的剧组为什么需要三年时间来做这件事情,他们或许更多的功夫是在拿捏一个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事实。如何在没有背离基本事实的基础上,雕琢出一种可能“一箭双雕”的效果。
第一感觉或许是最重要的。我看程小冬与梅兰芳的感情故事,有几分感人的地方,除了那个分手的方式,移植过来的“枪击事件”实在不高明。不过最关键的是,整个电影看下来,没有什么可以惊喜的东西,不明白这年头拍这么一部电影是想干吗。一个东西的存在总得有它的理由,但是我找不到《梅兰芳》存在的理由:是要再一次确认已经形成的那个高大完美的艺术家形象?还是要给那些原本不伤大雅的“逸闻”作一次“官方说法”?
中年梅兰芳的主演黎明说,他表现的是一个舞台下的梅兰芳。没错,不过我觉得这个梅兰芳走下了舞台,但是没有走下神坛,我们的电影还在创造完美,没有什么突破。“高大完美”情结没有从文学艺术中消失,更没有从现实中消失。既然没有勇气给观众带来一点新的东西,多少有一点不合时宜。我不说这时候我们的艺术有多么昌明,但是也不至于要频添无趣,不能落后于大众的平均水平。
电影《梅兰芳》,讲的就是几件事:打败十三燕,与程小冬的感情,美国获得成功,蓄须明志。还有一个紧跟梅兰芳的三哥,和在整个故事中不时出现的一封信与里面讲到的纸枷锁。
打败十三燕是虚构的,这是对梅兰芳对京剧革新的一个情节上的概括性的虚构,即使十三燕的观众从第一天的百分之百、第二天的百分之六十,到第三天的零上座这个突变很蹊跷,这个细节经不起推敲,就像如果麦凯恩得零票肯定有人作弊一样。我倒觉得这不是主要问题,我在想,影片的名字是否要改成《梅兰芳演义》?
程小冬一段,是电影的重点叙述之一。我认为这一段电影大体是不错的。当然陈凯歌在深圳的新闻发布会上还说,这里没有断背情,梅兰芳与程小冬的关系也是干净的。这其实也不奇怪,“干净”一词并没有多少信息量,我们可以理解,很多超越常态的男女关系都可以理解是干净的,陈凯歌没有撒谎。
在美国获得成功这一节就不多说了,因为涉及到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这至少是一种体现在当年媒体之上的真实。
至于蓄须明志一节,是电影的另一个重要叙述。这个事件太难表现了,因为这不是一个势均力敌的抗争,其中有很多微妙的也难于准确表述的东西。影片让一个日本军官来自杀来完成故事叙述的合理性,个别个体的善良没有改变日军的整体凶恶,也无须梅兰芳太受委屈,大家都好过,只是小鬼子死得冤了点。
至于“要征服支那文化,先征服梅兰芳”,类似这样的台词,过头了。梅兰芳可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但是绝对不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陈凯歌自称他的电影高潮迭起,而我了解过的观众当中,都一致认为没有高潮。我想这当中没有矛盾,表述上有分歧的基本原因在于是否把旺仔馒头也当馒头。至少,看起来陈凯歌已经打动了自己,没有打动别人,那是别人的事情。如果连自己也没被打动,那就太糟糕了。由此看来,《梅兰芳》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导演已经感动了。不过,梅太太很厉害,梅太太就有缺点嘛!虽然陈红的表演很差,但是好歹是拿出一点新的东西了,似乎有进步了,但是或许这又是另一个旺仔馒头。
票房看,据说很好。不管什么原因,哪怕是明星消费效应。从观众这个角度看,他的电影没有感动人,陈凯歌应该是又输了,但是他不怕。“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梅兰芳》就这个样子愣是要拿出来,他不怕,因此也算不丢人吧——按照他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