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逊之死:符号的破碎
在迈克·杰克逊死后的三个小时,我也知道了这个不幸的消息。随后我听了几首他的歌曲,在他可能还没有到达天堂之前,回味了他的一些音乐,品尝他音乐中依然鲜活、至今没有褪色的属于这个时代的声音气象。
和帕瓦罗蒂的死讯一样,迈克·杰克逊的死讯也是如此突然,也都是在他们即将启动或者已经启动的告别演唱会计划中去世。他甚至不能像帕瓦罗蒂一样多活一些时间。网络论坛上绝大多数人对他的突然去世表示出伤感,我的同事或者朋友也表示对这一消息的震惊或者伤感。这个现象可以说明引退多年的迈克尔·杰克逊并没有走远。
1977年,42岁的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也就是“猫王”死于**;1980年,40岁的约翰·列农死于枪杀;2009年,50岁的迈克·杰克逊死于心脏病,20世纪最卓越的三位流行(摇滚)音乐家都死于壮年。相比之下,能活到50岁的杰克逊看上去还是“运气最好”的。当杰克逊作古的时候,尤其容易将他与他的前辈作比较。如果说白人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音乐直接受益于黑人音乐、美国乡村音乐,约翰·列农为主的甲壳虫乐队将嬉皮文化升格为20世纪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而在黑人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中,黑人音乐元素已经没有决定性含义,只是其音乐种的普通元素之一。对于杰克逊来说,时代性、时间性才是他最大的特质。
杰克逊音乐的无比鲜艳的时代色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杰克逊音乐编配、配器技术极其精致,其实这也是那些可以获得世界性声誉的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克杰逊的舞步的现代色彩可谓登峰造极,也包含着只有这个时代才可能拥有的符号元素。然后,他的音乐中洋溢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时代气息,其制作也具有工业时代巅峰的工艺水准。或许,可以说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西方后工业时代流行文化的象征,不论是音乐的写作、演唱、配器、舞蹈、舞台还是整体感染力,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也难于超越的境界。如果说甲壳虫音乐在20世纪60年代末入侵美国,很快就将红极一时的普雷斯利完全覆盖,那么杰克逊的崛起,也很快将甲壳虫的音乐变得格外古旧。如果说猫王是美国第一个摇滚巨星,那么杰克逊就是最后一个也是几乎不可超越的一个。猫王的摇滚音乐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文物,只有他的乡村歌曲还有一定的影响力,而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文化笼罩了一个很长的娱乐时代,即使引退多年,他的音乐并没有退出流行文化的核心,而且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猫王生于1935年,杰克逊生于1958年,他们在文化时间性上的差距可能还要更远。
纵观美国文化,到目前为止,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越来越被日新月异的电影技术所淹没,相比之下,杰克逊的音乐在这一点上还保留着“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也就是说,他的音乐不仅仅是华丽而精致的,而且也是有灵魂的——即使这种灵魂在很多人看来有不少不健康的东西。或许这就是看起来还非常时髦的杰克逊音乐在解构主义盛行的时代、在技术主义时代最早表现出来的衰相、最先暴露的落后性。
对于迈克尔·杰克逊,其实未盖棺,早定论。迈克尔·杰克逊死去,一个大大的流行文化符号此刻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