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伯恩斯坦马勒交响曲视频观感 [复制链接]

1#
其实我只买其中之一,就是第7、8交响曲的那一盒两张套。原因是我正好没有这两个曲目的cd。原来是仅仅是打算代替cd用的。昨天用心看其中第7那张,似乎有所领悟。从伯恩斯坦现场对乐队的控制和表情那里,我更能理解,为什么他要这般演绎马勒。那一刻也似乎更理解伯恩斯坦内心的情怀。包括那个著名的《卡门》也是如此,伯恩斯坦总有这样一种欲望,要从感情之璧上,抹下一层岁月之伤。
说实话,我很久以来并不太喜欢他的演绎,他的表情向我解释其中的道理,我也能理解,因此,好长时间不听马勒之后,再一次从伯恩斯坦的视角里,解读这位有着浓郁的世纪末情怀的作曲家。
这样,也就有了将那套dvd全部收齐的想法。或许这个感动不会有了,就像若干年前那个夜晚,夜深人静,我从巴比罗里的视线里走进马勒的世界。那种感动,那种顿悟,不可多得。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9/4 9:56:4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补充几句,这个视频的导演还是很有趣的,很少大场面,感觉好像只是一个室内乐队在演奏,特别亲近,特别温馨。尽头的转换也非常讲究,镜头一般跟着主要声部走,准确而有表现力,没有特别明确的主体声部的时候,镜头给了伯恩斯坦。大乐队用这样一种间接方式还是很有创意的。或许是这种亲近感,让我感觉与伯恩斯坦以及他的音乐之间的距离忽然变得那么小,那么容易达成理解。

这是一个很好的视频资料。
TOP
3#

回复 12# mzl 的帖子

香港的价格好像没有千多,记得大约是180还是多少我那张。

有人送,爽阿。
TOP
4#

回以上各位

音乐一般来说是“听”,我在音乐现场也多是闭眼。
但是张开眼睛看也是一种不错“听”的方式。

如果说声音是文本,那么现场情景就是作者传记。不知道这个比喻事都正确,刚刚想到,未及细品。
TOP
5#

回复 19# burt5177 的帖子

老兄用的vhs机器是什么牌子的?

很想看看你的唱片柜子。方便的话贴些大图见识一下?
TOP
6#

回复 20# vadervader 的帖子

汤沐海有机会在伯恩斯坦身边呆过,他发现伯恩斯坦指挥某一首马勒作品,两次指挥细节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每一个细节都是胸有成竹的、掌控之中的,而不是随机的。于是汤格外敬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